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分析腹泻患儿中轮状病毒(RV)的感染情况。方法:收集602例腹泻患儿粪便标本,利用胶体金标法快速诊断试剂盒检测腹泻患儿粪便轮状病毒抗原,并分析结果。结果:602例腹泻患儿送检标本中检测到203例轮状病毒抗原阳性,阳性率为33.7%。6个月~2岁婴幼儿是轮状病毒感染的高发年龄组,检测阳性率为40%。轮状病毒发病的高峰季节是10~12月份。母乳喂养及接种疫苗患儿感染轮状病毒阳性率较低。结论:轮状病毒是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6个月~2岁患儿是易感人群,以秋冬季节(10~12月份)为流行季节。母乳喂养及接种疫苗可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腹泻婴幼儿粪便轮状病毒检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腹泻婴幼儿粪便轮状病毒(RV)检出状况。方法留取腹泻婴幼儿的粪便检测RV,对检测结果按不同的年龄、性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腹泻婴幼儿粪便检出RV为1066例(占48.5%),男女发病之比为2.4:1,男性阳性率为48.7%;女性阳性率为48.1%,男女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高发病年龄段是3个月~2岁,占总阳性90.9%,RV感染明显增多时间是10月份至次年2月份,占全年发病总人数86.6%,高峰时间是11月、12月、1月3个月,占全年发病率总数76.8%。结论RV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检测粪便RV是临床诊断和对症治疗婴幼儿RV肠炎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南海区婴幼儿腹泻病轮状病毒感染临床流行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南海区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感染流行状况,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04年门诊、住院腹泻患儿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粪便轮状病毒的资料结果。结果3年中803例腹泻患儿检出轮状病毒457例,阳性率56.9%,其中2002年113例,阳性率63.5%(113/178),2003年240例,阳性率63.2%(240/380),2004年104例,阳性率42.4%(104/245),发病季节以每年10、11、12月及来年1月为主。结论南海区婴幼儿腹泻病病原以轮状病毒感染为主,一年四季都有发生,但流行期在10月、11月、12月及来年1月的秋冬季节,发病高峰期在11、12两个月。  相似文献   

4.
<正> 1991年10~12月份,我院用复方黄莲素加庆大霉素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腹泻,收到较满意疗效. 一、资料将我院收治的107例小儿腹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7例,年龄为2个月~2岁.发病时间在10~12月份,有轻中度脱水,粪便为黄绿色或白色稀水便,部分大便呈蛋花水样,含有奶瓣及少量粘液,无脓血便,便镜检:部分正常,部分有脂肪球(+~+++),少数有白细胞(1~10个/HP),排除杆菌痢疾和消化道外感染引起的腹泻.观察组中,腹泻次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丽水市5岁以下腹泻婴幼儿粪便A群轮状病毒(RV)感染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胶体金法对2010年3月-2011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3373例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进行RV抗原检测,并比较检测结果。结果:3373例腹泻标本中有982例RV结果阳性,阳性率为29.1%,其中6个月~1岁及1岁~2岁幼儿是轮状病毒感染的高发年龄段,检测阳性率分别为31.6%和35.9%。轮状病毒腹泻发病的高峰季节是10月份至次年的2月份。结论:轮状病毒感染是导致婴幼儿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以6个月至2岁组为A群轮状病毒的高发年龄组,每年的10月至次年的2月为感染高峰期,临床医生应重视腹泻病原的检测,以明确诊断,防止滥用抗生素而导致肠道菌群失调,使腹泻迁延不愈。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某地区感染性腹泻病原体监测及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控制感染性腹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4年12月广州越秀区10家医院的2238例感染性腹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用PCR方法检测新鲜粪便标本致泻病原体,统计分析感染性腹泻病原体及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 238份新鲜粪便标本检测出20种腹泻病原体1 198株,检出率为53.5%,主要是变形杆菌、弗劳地枸橼酸杆菌、气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等。腹泻发病患者年龄大多在16~60岁之间,发病时间多集中于6~8月份。结论发生在本地区的感染性腹泻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而且发病年龄和季节也是其特点。监测获得的的感染性腹泻病原体图谱可以为感染性腹泻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的诊断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2005年1月~2006年12月本院门诊1 017例非感染腹泻患儿A群轮状病毒(RV)的感染情况以及本地区的流行高峰。方法:利用标记胶体金A群轮状病毒单克隆抗体,采用免疫层析双抗体夹心法来检测腹泻患儿粪便中RV抗原(RVAg)。结果:1 017例患儿中粪便RVAg阳性349例,阳性率为34.3%。349例阳性标本中,0~5个月的患儿44例,占12.6%;6~11个月的患儿132例,占37.8%;12~24个月的患儿156例,占44.7%;25~36个月的患儿9例,占2.6%;37~48个月的患儿8例,占2.3%;2005年的流行高峰在12月,阳性率为44.4%,其次在11月,阳性率为41.4%;2006年的流行高峰在12月,阳性率为58.8%,其次在1月,阳性率为40.0%。结论:采用胶体金法检测A群轮状病毒可早期确诊小儿RV感染,并及时合理用药,纠正滥用抗生素,以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婴幼儿死亡率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张海琼  莫胜福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3):6146-6147
目的 分析柳州地区腹泻患儿中轮状病毒(RV)的感染情况.方法 收集柳州市妇幼保健院2010年1月~12月门诊及住院腹泻患儿粪便标本,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快速检测A组RV抗原.结果 1864例标本中共检出轮状病毒324例,检出率为17.4%,其中6~12月龄及1~2岁幼儿是轮状病毒感染的高发年龄段,检测阳性率分别为21.1%、25.2%,轮状病毒腹泻发病的高峰季节是11~12月份.结论 轮状病毒是引起患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及时检测粪便轮状病毒抗原,可以为临床早期诊断和对症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福州市婴幼儿腹泻三种病毒感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福州地区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RV)、诺瓦克样病毒(NLV)及肠道腺病毒(EAdV)感染状况及其型别特点,我们对1997年12月至2002年12月在福建省立医院门诊或住院的295例婴幼儿腹泻粪便标本,进行这三种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1.材料与方法: (1)标本来源:295例婴幼儿腹泻粪便标本采自福建省立医院因腹泻病住院或门诊的患儿,诊断标准按1993年10月修订的《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将收集的粪便标本以  相似文献   

10.
婴幼儿秋冬季腹泻主要由人类轮状病毒感染引起,起病急,可呈集中流行发病,迄今仍无特效药物治疗,我们应用潘生丁治疗95例,取得较满意疗效,且未出现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病例选择:按流行病学及参照秋季腹泻临床特点,选择1990年9月~12月以及1991年9月~12月收入住院病程在3天内的腹泻患儿、大便常规检查无红细胞及脓球、细菌培养无致病菌的病儿共150例,随叽分潘生丁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95例,男性61例、女性34例、平均年龄10.8个月。对照组55例,男性41例,女性“例、平均年龄10.6个月。  相似文献   

11.
免疫胶体金法快速检测轮状病毒腹泻的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军政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9):1763-1764
[目的]进一步了解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RV)感染特点和免疫胶体金检测方法对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胶体金法对308例腹泻患儿的粪便进行A组RV抗原检测。[结果]308份标本A组轮状病毒阳性151例,阳性率49.0%。10月、11月、12月、1月份为RV腹泻发病高峰期。6个月~24个月年龄组RV阳性检出率最高。水样或蛋花汤样便是婴幼儿RV腹泻的临床症状特点。[结论]RV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重要病原之一,免疫胶体金法快速、简便、经济,对临床诊断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章建伟  平雯  高峰  陈海江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0):1505-1506
目的:了解A群轮状病毒引起婴幼儿腹泻的感染情况,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采集腹泻婴幼儿的新鲜粪便标本,采用A群轮状病毒诊断试剂盒,对绍兴市妇幼保健院2009年2月至2010年1月儿科门诊603例腹泻婴幼儿的粪便标本进行A群轮状病毒的检测。结果:603例腹泻婴幼儿中检出160例A群轮状病毒阳性标本,阳性率26.5%。各个年龄段的感染率分别为:3~6个月组为10.3%,6个月至1岁组为38.1%,1~2岁组为26.0%,2~5岁组为35.7%,经χ2检验,P<0.01。以6个月至1岁组为A群轮状病毒的高发年龄段。男性患儿感染率为31.0%,女性患儿感染率为19.6%,经χ2检验,P<0.05,男性患儿感染A群轮状病毒较多见。A群轮状病毒引起的婴幼儿腹泻以11~1月为高发感染期,感染率分别为23.1%、51.4%、37.3%。结论:6个月至1岁组A群轮状病毒感染较多见,11~1月为感染高峰期,应重视腹泻病原的检测,以明确诊断,防止滥用抗菌药物而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发生二重感染。  相似文献   

13.
唐山地区儿童病毒性腹泻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唐山地区2007年1月~2010年12月儿童腹泻发病现状,并对腹泻病毒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方法:随机抽取唐山地区2007年1月~2010年12月腹泻儿童1 100例资料。所有患儿均经过粪便检查,采用多种方法分析常见病原菌及好发时间。结果:1 100例儿童中,轮状病毒582例,占52.91%;诺如病毒258例,占23.45%;札如病毒89例,占8.09%;星状病毒52例,占4.73%;腺病毒119例,占10.82%。其中轮状病毒在10~12月及1月高发,诺如病毒为7~9月高发,其他病毒在各时间段均有检出。结论 :唐山地区儿童腹泻的好发年龄为5岁以下。引发腹泻的主要病毒为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星状病毒、札如病毒及腺病毒也较常见。不同病毒有其流行病的高峰期,轮状病毒为秋冬季,诺如病毒为夏秋季,其余病毒无明显季节分布。  相似文献   

14.
目的回顾分析儿科门诊及住院腹泻患儿轮状病毒(RV)感染的好发季节、年龄分布及性别差异,为预防和控制婴幼儿腹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5年7月-2018年7月共收集14 038例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对其进行粪便常规及RV抗原检测。结果腹泻患儿粪便A种RV阳性率为21.1%,阳性率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月龄~12月龄、13月龄~25月龄、24月龄~36月龄腹泻患儿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每年12月-次年3月为发病高峰(P0.01)。A种RV感染腹泻患儿的粪便性状以黄色糊状为主,占58.5%,黄色水样便占12.7%,黄色稀便占11.6%。粪便常规以潜血为主,占48.0%,WBC占26.3%,脂肪球占24.0%。结论 A种轮状病毒是腹泻患儿的重要病原体,6月龄~36月龄婴幼儿是其易感人群,以冬季好发;粪便性状以糊状为主;粪便常规以潜血为主。  相似文献   

15.
商丘市2005年~2006年婴幼儿细菌性腹泻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商丘市婴幼儿细菌性腹泻流行病学特征,为科学防治婴幼儿腹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腹泻粪便标本细菌分离培养及生化、血清学实验。结果从2005年4月~2006年3月收集的313份婴幼儿腹泻粪便标本中,检出阳性标本101份,总检出率为32.27%,而在6月~8月,检出率则高达51.79%。婴幼儿腹泻患儿发病呈现两个明显的季节高峰:一个由细菌引起的夏季(6月~8月)发病高峰;另一个是轮状病毒感染腹泻造成的秋冬季(10月~12月)发病高峰。婴幼儿细菌性腹泻主要发生在4-7月龄(36.64%)、12月~15月龄(25.74%)和8月~11月龄(24.75%)年龄组,感染率在4月~15月龄年龄段最高。主要致病菌依次为:肠致病菌大肠埃希菌(17.25%)、变形杆菌(5.11%)、弗劳地枸橼酸杆菌(2.23%)、福氏志贺氏菌(1.91%)。发现一例白假丝酵母菌所致腹泻。结论商丘市婴幼儿细菌性腹泻的病原菌第一位是肠致病菌大肠埃希菌,第二位是变形杆菌。此外,由于广泛应用抗生素引起的菌群失调所致腹泻也应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1982年12月至1983年12月,在武汉市儿童医院肠道门诊的腹泻患儿中,选择病程在3天之内,未经抗生素治疗,七岁以下患儿共274例,病例均来自武汉市城区及郊区。此外,对城关幼儿园205名托幼儿进行了健康带菌调查;对鸡、鸭、猪、牛(同时挤奶)粪便进行分离鉴定。细菌学检查:在274例腹泻患儿中,粪便  相似文献   

17.
从1979年12月至1982年1月的26个月内,对急性腹泻患者1,097例进行了大便检查,对被查出大肠杆菌的624例进行毒素产生试验,从24例中分离出肠毒素性大肠杆菌。在24例中有2例是海外罹患病例,另1例被认为是由于海外旅行腹泻患者所引起的继发感染。21例,在发病前数个月内无海外渡航经历,推测可能是在国内感染而发病。  相似文献   

18.
婴幼儿慢性腹泻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1997年4~9月对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1987年1月至1996年12月住院治疗的32例慢性腹泻患儿,以急性腹泻患儿为对照组进行了1∶4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单因素χ2分析发现发热、呕吐、里急后重、血便、腹泻次数、营养不良、抗生素联用、粪便条件致病菌培养阳性、粪便霉菌阳性与婴幼儿慢性腹泻有关联。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筛选出了4个危险因素,即营养不良、不用或使用1种以上抗生素、粪便条件致病菌培养阳性及粪便霉菌阳性。趋势χ2分析发现营养不良程度、抗生素联用数与腹泻慢性化存在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5,16(10):766-769
目的了解西安市腹泻患儿中轮状病毒(RV)感染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方法 2011年12月至2012年11月,收集陕西省人民医院门诊和住院以呕吐或腹泻为主要症状的急性腹泻儿童的粪便样本730例,利用胶体金快速诊断试剂盒对所有粪便样本进行RV抗原检测。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结果 730例腹泻患儿的粪便样本,其中RV抗原检测阳性率为39.73%(290/730);RV检测阳性率在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6,P0.05);13~24月龄RV阳性率最高,达61.36%;流行季节主要集中在4月和10~12月;腹泻症状、腹泻天数、便检脂肪球和粪便性状与RV检测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泻多持续3~4d,以稀水样便为主,粪便中大多具有脂肪球。结论 RV是西安地区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2岁婴幼儿是高发人群,全年均有发病,以秋冬季节居多。RV感染后大多出现腹泻,粪便呈稀水样,粪便可检出脂肪球,应结合RV流行特征制定预防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20.
婴幼儿流行性腹泻是儿科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秋冬季节发病数最高。也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综合症,凡由肠道感染者均可发病,但感染因素不同,最常见的为轮状病毒。自1973年以来,世界各地陆续报告,证实轮状病毒能在腹泻患儿粪便中被发现。我们对206例患儿在发病早期进行了粪便检测,报告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