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会仙 《健康》2014,(1):63-63
“酿造酱油”“配制酱油”和“化学酱油”有什么区别?酿造酱油——是指以大豆或脱脂大豆、小麦或麸皮为原料,经微生物天然发酵制成的液体调味品;配制酱油——是指以酿造酱油为主体,与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食品添加剂等配制而成的液体调味品;化学酱油——也叫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  相似文献   

2.
酱油是我国的传统调味品,用大豆或脱脂大豆,或小麦、麸皮为原料,采用微生物发酵酿制而成。三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会酿造酱油了。中国历史上最早使用“酱油”名称是在宋朝。在古代,酱油还被称为清酱、豆酱清、酱汁、酱料、豉油、豉汁、淋油、晒油、座油等。最早的酱油是用牛、羊、鹿和鱼虾肉等动物性蛋白质酿制的,后来才逐渐改用豆类和谷物的植物性蛋白质酿制。后来,酱油生产技术随鉴真大师传至日本,后又相继传入朝鲜、越南、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  相似文献   

3.
巧妇厨艺     
烧菜什么时候放酱油 酱油是将大豆、小麦发酵酿制而成的,含有多种氨基酸和糖分。酱油如在锅内高温久煮会破坏其营养成分,并失去鲜味,所含糖分也会因高温焦化而变酸。  相似文献   

4.
朴顺姬  李香淑 《职业与健康》2008,24(13):1260-1260
酱油系以粮食及其副产品等为原料经酿造而成的产品,酱油分为酿造酱油和配制酱油,酿造酱油是用大豆、脱脂大豆或用小麦和麸皮为原料,采用微生物发酵酿制而成的酱油,配制酱油是以酿造酱油为主体,与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食品添加剂等配制而成的液体调料,配制酱油必须以酿造酱油为主体,酿造酱油比例不能少于50%,也就是说,配制酱油中由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提供的全氮不得超过50%;氨基酸态氮是酱油的营养和质量指标,也是酿造酱油中大豆蛋白水解率高低的特征性指标,氨基酸态氮含量越高,酱油的质量越好,鲜味也越浓,所以测定酱油中氨基酸态氮含量具有很大的意义。为了解我市2007年销售的酱油质量情况,我们对市售41种产品进行了氨基酸态氮含量的测定,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5.
《儿童与健康》2013,(3):1-1
酱油 酱油俗称豉油,是以大豆、小麦等原料,经过原料预处理、制曲、发酵、浸出淋油及加热配制等工艺生产出来的调味品,营养极其丰富。主要营养成份包括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质、糖类、酸类等。以咸味为主,亦有鲜味、香味等。它能增加和改善菜肴的口味,还能增添或改变菜肴的色泽。我国人民在数千年前就已经掌握酿制工艺了。酱油一般有老抽和生抽两种:生抽较咸,用于提鲜;老抽较淡,用于提色。  相似文献   

6.
《家庭医生》2012,(4):41-41
柯大夫: 我一毕业就在办公室工作,几年下来,体力下降,人很容易疲乏。前段时间单位体检,医生建议我坚持慢跑,说这是“黄金运动”。请问,慢跑到底有哪些好处? 广东 李×× 李读者: 慢跑确实是一项健身的黄金运动,也是最易普及的有氧运动之一。  相似文献   

7.
王枫 《家庭健康》2014,(11):20-20
酱油可以说是厨房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如今,酱油的品种越来越多。海鲜酱油、凉拌酱油、含铁酱油、红烧酱油、儿童酱油、草菇老抽、黄豆老抽、精选生抽……各式酱油多达几十种。其价格差异也非常悬殊:有的酱油两块钱一袋,有的酱油二三十块钱一瓶。很多消费者在挑选酱油的时候犯起了糊涂,不同品种的酱油到底有什么差异?怎样才能买到一瓶好酱油呢?  相似文献   

8.
《家庭医生》2012,(9):36-37
柯大夫: 最近我一个同事因为感冒得了病毒性脑膜炎。我自小体质弱.经常感冒发热,很担心也会因此中招。请问,感冒后病毒性脑膜炎有什么先兆吗? 广东 张× 张读者: 感冒除导致流涕、咽痛、咳嗽、发热、头痛等症状外,少数还可能引发病毒性脑膜炎,表现为:  相似文献   

9.
《家庭医生》2012,(4):42-42
柯大夫: 我从小肤色就较白,可随着年龄增长,现在面部开始出现了一些色斑和小细纹,皮肤弹性也较差。前段时间因化妆品使用不当,还出现了部分明显的红血丝。听朋友说激光可以嫩肤,“返老还童”。请问这种治疗是否真的有效?我能不能做?有什么不良反应? 广东 王××  相似文献   

10.
“化学酱油被曝含致癌催化剂”,“制酱油以工业盐水为原料”……酱油家族也开始乱象丛生。那么酱油还能吃吗?购买时又该如何选择呢?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什么呢?针对家庭餐桌上的众多“酱油问题”,专家教你如何“一摇三看”选好酱油。  相似文献   

11.
彭景 《大众医学》2010,(11):36-36
酿造酱油:酿造酱油是用传统方法,以大豆、小麦为原料.经过微生物天然发酵制成。大豆和小麦所含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在发酵过程中会被微生物的酶分解,产生氨基酸、寡糖等小分子物质,这些物质作为评定酱油品质的标准,如国家标准CNS一级酱油品质中规定,总氮不低于1.2%,氨基态氮不低于0.48%,这两项数据都与氨基酸含量有关;同时,这些物质也是酱油天然鲜味和香气的主要来源。生产厂家会在酱油包装上的醒目位置标出“酿造酱油”的标志。  相似文献   

12.
甄文甫 《中国保健》2009,(17):809-809
酱油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营养丰富的调味食品,对促进食欲、帮助消化有重要作用,因此要求必须有一定的色、香、味。并保证营养安全卫生。氨基酸态氮指的是以氨基酸形式存在的氮元素的含量。该指标越高,说明酱油中的氨基酸含量越高,鲜味越好。所以酿造酱油通过看其氨基酸态氮的含量可区别其等级,每100ml的氨基酸态氮所含克数越高,品质越好(氨基酸态氮含量≥0.8g/100ml为特级,≥0.4g/100m1为三级,两者之间为一级或二级)。但酱油中氨基酸态氮最低含量不得小于0.4g/100ml。现对2003~2005年鸡东县市售酱油进行了氨基酸态氮含量的调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龙游县酱油卫生质量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酱油按其制造方法不同,有酿造酱油、配制酱油、化学酱油等;按其原料不同,有鱼露酱油、虾酱油、蘑菇酱油、大豆酿造酱油等。配制酱油系仿照酿造酱油成份添加各种有关的原料混合而成。本文对我县1996~1999年的酱油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1 样品来源 检测样品来自销售市场及本地各酿造厂的采样(不包括送检)。2 检测项目和方法 项目为总酸、氨基酸态氮、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按GB/T5009.39-96、 GB4789 .22-94方法进行检验。3 结果评价 按国家食品卫生标准GB2717-96判定。在…  相似文献   

14.
《家庭医生》2011,(17):39-39
柯大夫:我女儿最近得了鼻窦炎,请问除遵医嘱及时口服药物和滴鼻外,日常护理时还应注意些什么? 广东 凌×× 凌读者:当孩子罹患鼻窦炎,在具体用药和日常护理上,确实有些细节需要特别注意。譬如,使用滴鼻药之前,应先尽量清除鼻内分泌物,教会孩子正确的擤鼻涕方法。  相似文献   

15.
发酵豆制品包括腐乳、豆豉、豆酱和酱油等食品,作为调味佐餐佳品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现代医学和食品营养学的研究结果发现:豆制品除了含有大豆固有的优质蛋白、大豆异黄酮、大豆低聚糖、皂甙、卵磷脂、亚油酸、亚麻酸以及丰富的钙、铁等营养保健成分外,通过发酵更增加了如下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16.
医患知音     
医患知音1烧伤该怎么办?陈大夫:出现烧伤后,现场急救的常识有哪些?烧伤处涂以酱油是否会减轻灼痛?江苏汪红汪红朋友:出现烧伤后首先要脱离热源,若邻近有凉水,可先冲淋或浸浴以降低局部温度。不要自行揭下已经粘在创面上的衣物,应留待去医院后处理,伤处的衣物应...  相似文献   

17.
米酒内掺杂甲胺磷引起27人中毒冯科民(湖南省湘乡市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411400)1993年5月,湘乡市仁厚乡因进食掺入甲胺磷农药的米酒,引发一起食物中毒事故,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流行病学调查1.1米酒的酿制仁厚乡芜峰村村民李××,于1993年5...  相似文献   

18.
凉爽肉片     
《食品与健康》2008,(8):F0003-F0003
材料:猪肉(瘦多肥少)500克 韭菜花50克?生姜1小块 大蒜5瓣 调料:香油1/2小匙辣椒油1/2小匙酱油2小匙料酒1/2大匙、腐乳汁1小匙豆豉1小匙精盐4小匙白糖1/2小匙  相似文献   

19.
《家庭医生》2012,(9):38-38
柯大夫: 我的身体一直很好,不胖不瘦。但体检查血脂时,验单中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居然升高了,其余各项都正常。请问,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有什么危险?如何把它降下来? 河南 赵×× 赵读者: 你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并没有危险,反而是好事。  相似文献   

20.
动物的梦     
《健康必读》2010,(8):40-40
人一生中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对于睡觉,人们早已司空见惯。但是,若真的提问,什么是睡眠?恐怕许多人都回答不上,或有人马上会说:“当人或动物处于一种静止不动的状态时,就是睡眠”。可是,当你仔细观察家里的金鱼缸时,金鱼较长时间停留在缸底不游动时,你说它是在休息呢?还是在睡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