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正目前,我国每年约有30万患者因器官功能衰竭等待着器官移植,器官移植成为他们延续生命的惟一希望。2015年1月1日起,公民逝世后自愿捐献成为器官移植使用的惟一来源。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然而通过器官捐献却可以使一个人的生命在另外几个人的生命中得以延续。随着我国器官捐献事业不断走向公开、透明、阳光,越来越多的公众  相似文献   

2.
王嘉雯  张曼婕  韦林山  黄海 《现代医院》2016,(4):570-573,576
2015年1月1日起,公民自愿捐献成为器官移植的唯一供体来源,器官移植供需比例失调情况加剧。目前物质和精神激励有一定成效,但捐献率仍低下,心理激励或是劝募工作的可行办法之一。笔者从心理激励的基本概念出发,分析我国公民器官捐献激励机制的现状,针对器官捐献的心理过程提出心理激励路径,以推动公民积极参与我国器官捐献事业。  相似文献   

3.
医务人员是从事医疗活动的工作者,同时也是医学知识的传播者,他们对器官移植及身后器官(遗体)捐献的认识状况、所持态度和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器官移植的发展进程。笔者于2002~2003年对保定地区24所不同级别医院的在职医务人员进行了有关遗体捐献知识(K)、态度(A)、行为(P)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医务人员也并非普遍接受了脑死亡概念,对器官移植相关知识的了解及所持态度不很乐观:因此,建议将脑死亡概念及先进国家的器官移植立法等相关知识、编成教材或科普读物,纳入医学生课程和医务人员继续教育课程,使医务人员先受教育.进而将知识传播至社会。促进器官移植、器官捐献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薛原 《大众健康》2009,(2):15-17
150万与100,两个差距如此悬殊的数字背后,是因终末期器官功能衰竭需要移植的150多万患者求生的挣扎,是100位死亡后捐献器官的中国公民生命的延续,更是陈忠华为宣传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和脑死亡判定标准奔走的全部意义。 陈忠华,教育部.卫生部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亲属活体器官捐献移植手术最早的推动者,也是如今公民死亡后器官捐献领域里最积极的践行者。陈忠华教授向本刊记者讲述了器官捐献与移植在中国的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   

5.
<正>从2015年1月1日起,中国全面停止使用死囚器官作为移植供体来源。公民自愿捐献成为器官移植供体的唯一来源。由于中国对死囚器官捐献采取自愿原则,器官紧缺成为中国器官移植发展的瓶颈。由于缺乏公民自愿捐献,死囚器官成为器官移植的主要来源。因死囚器官真菌感染率和细菌感染率高,同时国际社会担忧,死囚犯在被囚禁的环境下很难保证选择自愿捐献器官。截至2014年年底,北京、广东、浙  相似文献   

6.
<正>话说当前我国器官捐献和移植的态势,总体上是捐的少,用的多,每年有30万人等着器官移植救命,但只有1万个器官供给临床。全国有169家医院被国家批准能做器官移植手术,临床器官的供不应求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解决的。一个捐献者捐献的器官,到底应该给到哪家医院?用在哪一位患者的身上?凭什么给他?就成了大家关心的问  相似文献   

7.
我国每年有150万人需要器官移植,但是仅仅不到1万人能够得到供体,而公民器官捐献意识的匮乏,成为了器官移植的最大阻碍。2010年3月,"博爱之都"南京成为了全国10个人体器官捐献试点城市之一,  相似文献   

8.
我国每年有150万人需要器官移植,但是仅仅不到1万人能够得到供体,而公民器官捐献意识的匮乏,成为了器官移植的最大阻碍。2010年3月,博爱之都南京成为了全国10个人体器官捐献试点城市之一,南京红十字会也  相似文献   

9.
据最近报载,湖南浏阳18岁少女吴彦被确认为“脑死亡”,而心脏尚未停止,她的父母凭着仅有的医学知识,要捐献女儿所有的器官……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副院长李永国在接受采访时大声疾呼,由于器官供体不足,我国每年100多万患者只有1%左右可获得器官移植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我国器官捐献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国器官移植的器官来源曾经主要来自死囚,这段历史使我们蒙羞。只有正视问题,才能解决问题。2005年,黄洁夫副部长在国际会议上全面介绍了我国器官移植的状况,并坦诚邀请国际专家提供相关经验,力争尽早改变落后面貌。2007年出台了《中国器官移植条例》,打出了我国实行"自愿无偿"器官捐献的大旗;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推动下,2010年在部分省市开始设立公民逝世后的器官捐献的试点,开始了器官  相似文献   

11.
肾脏移植术为无数垂危的晚期肾脏衰竭的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然而,随着我国肾脏衰竭患者的不断增加,器官资源的供求差距日益扩大。为此,政府正在积极推进器官捐献这一伟大工程。今年第七个世界肾脏日以“捐献肾脏延续生命”为主题,旨在呼吁全社会共同来支持器官捐献,使更多肾脏衰竭的患者获得移植的机会,让爱点亮生命之光。  相似文献   

12.
1人体器官捐献立法的必要性 器官捐献是指公民自愿将自己具有生理机能的器官、组织以及公民死后的遗体赠与他人的行为。捐献器官存在两类形式,一类是捐献者志愿死后捐献自己身体的器官,即遗体捐献;另一类是捐献者捐献自己的活体器官,即活体捐献。活体捐赠是指在不影响器官捐献者生命安全和不造成其健康损害的前提下,由健康的成人个体自愿提供生理和技术上可以切取的部分器官移植给他人。  相似文献   

13.
<正>在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常委、林达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晓林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在今年提交了《关于将器官移植手术费纳入大病医保的建议》的提案,建议在我国器官移植手术日臻成熟的情况下,将器官移植手术费用纳入大病医保报销范围,从而减轻需要进行器官移植患者的经济负担,挽救更多的生命。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国累计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近1万例,捐献大器官近2.8万个。2016年完成捐  相似文献   

14.
<正>直到今天,活体器官捐献仍然是临床器官移植的重要来源。我国关于活体器官捐献是这样规定的:"活体器官的接受人限于活体器官捐献人的配偶、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或者有证据证明与活体器官捐献人存在因帮扶等形成亲情关系的人员。"这段话您看懂了吧?核心是圈定了什么人才能成为活体器官移植的捐献者。一是有血缘关系的亲人,二是有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拍摄的《生命使者·阳光行动》短片,获得公益片银奖,对这部反映器官捐献协调员工作的片子的颁奖词是:"有这样一个特殊的人群,他们架起了器官捐献者与器官需求者之间的桥梁,他们是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虽然面对无数次失败,但依然不放弃努力,只因为他们相信,多一份坚持就会多一次成功的捐献,就会  相似文献   

16.
2021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红十字会会长陈竺对以温州医科大学健康与生命伦理研究中心李恩昌教授为主要建议人的《关于推广器官捐献工作“温州首创理念做法”进一步做好全国器官捐献工作的建议》作出批示,指出该建议结合温州市实践,对新时代红会助推我国器官捐献事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有价值的意见建议。公民器官器官捐献率低,一直是制约我国器官移植事业发展的主要瓶颈,满足率仅为1/30。据测算,在我国每年去世的900万人中,约有近百万潜在器官捐献者,但却只有几千人捐献成功,捐献成功率极低。针对这一问题,温州医科大学健康与生命伦理研究中心主任李恩昌教授有关器官捐献伦理的团队,开展了多角度多学科的研究,取得了重要成就。  相似文献   

17.
医学的进步使得部分器官衰竭的患者不再注定面对死亡,但是,器官移植手术所需的器官来源极其有限,每年有超过百万的患者在苦苦等待。捐献器官救助他人,体现出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人们应该更多地了解器官捐献、认识器官捐献、接受器官捐献,让更多的患者能够及时得到救治,开始他们的新生。  相似文献   

18.
<正>从某种意义来说,死是生的一部分,任何事都不能永恒。思考死亡,同时也就是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说到器官捐献和移植,不得不涉及到"死亡"这个话题。做器官移植手术,本来就是把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来;逝世后的器官捐献,还是离不开死亡。所以今天咱们顺着这个话题,说说我国目前所执行的死亡标准是什么。在法律上,人的死亡有两种:一种是自然死亡,个体生命活动和新陈代谢不可逆的终止称之为死亡,这是在生理上明确无误的真死;另一种是法律  相似文献   

19.
<正>面对全国数以万计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面对全国169家有器官移植资质的医院,把公民逝世后捐献的器官移植到哪位患者的身上,这不仅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体现公平、公正的社会问题。那么,怎么样才能保证捐献来的宝贵器官公  相似文献   

20.
<正>器官移植可以挽救众多垂危的生命,这句话只提到一个笼统的概念,具体能挽救什么样的生命,一些因素如病情有多重、病程有多长、年岁有多大等都会对被挽救生命的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与此相关的一个话题,就是捐献器官的供者,除了有生前身体状况的考量之外,年龄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衡量标准。咱们今天就讲讲接受器官移植和捐献器官两方面的年龄问题。在人类漫长的医学发展史上,以健康人的血液、造血干细胞、器官组织为材料,去挽救另一个人生命的历史不过百年。器官移植技术在二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