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Medpor骨板修复眼眶爆裂性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应用Medpor骨板作为充填材料施眼眶爆裂性骨折修复术28例,术后观察3个月~3年。结果 28例眼眶爆裂性骨折患者,其中单纯眶内壁骨折12例,单纯眶下壁骨折6例,眶内壁及下壁复合骨折10例。手术治愈19例(70%),好转9例(30%)。结论应用Medpor骨板作为充填材料治疗眼眶爆裂性骨折临床效果满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评价Medpor植入修复眼眶爆裂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行眼眶壁骨折修复的26例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例中25例(96.2%)眼球内陷得到明显改善,24例复视和眼球运动障碍患者中21例治愈,3例好转.结论 采用手术修复联合Medpor植入治疗眼眶爆裂性骨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眼眶爆裂性骨折术中应用Medpor填充治疗的手术效果。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河南省眼科研究所收治的51例眼眶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眶内壁骨折患者采用内眦皮肤切口入路,眼眶下壁骨折及下壁合并内壁骨折书中采用下睑睫毛下皮肤切口入路,充分暴露眼眶骨折部位,将嵌顿于眼眶骨折处的眼外肌及眶脂肪游离至眶内,骨膜下填充塑形后的Medpor材料。结果 51例患者眼球内陷全部矫正,48例术后复视均有好转,42例眼球活动度完全改善,6例部分改善。结论用Medpor材料行眶壁修补术是治疗眶壁爆裂性骨折的有效方法,术中应充分松解嵌顿的眼外肌;术后早期加强眼外肌功能训练,防治再粘连是消除复视的关键。早期手术疗效优于晚期手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高密度多孔聚乙烯(Medpor)填充材料治疗眼眶爆裂性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8例眼眶爆裂性骨折患者,均采用Medpor眶壁修补术治疗。观察患者切口愈合情况、眼球内陷矫正情况、眼球运动恢复情况、复视程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68例患者术后均获得Ⅰ期切口愈合,68例术前眼球内陷患者术后均得到不同程度矫正,其中22例完全矫正,40例基本矫正,6例残留1~2 mm眼球内陷。68例患者术后眼球运动均恢复正常,术后均无视力下降或丧失。术前存在不同程度复视的42例患者,均于术后1周~4个月内复视消失。68例患者均无Medpor移位、脱出、感染或排斥反应,无明显下眼睑切口瘢痕及眼睑外翻发生。结论眼眶爆裂性骨折手术中充分松解嵌顿的眼外肌防止再粘连是消除复视的关键。Medpor材料生物相容性好,无致敏反应,疗效可靠,早期采用Medpor眶壁修补术是治疗眼眶爆裂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Medpor在眶壁骨折整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Medpor作为填充材料修复眶壁骨折14例。结果 14例患者眼球内陷及复视矫正满意,术后未发现排斥反应。结论 Medpor是目前较为理想的眶壁骨折充填材料。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Medpor-TITAN种植体(Medpor钛网眶底修复种植体)在眼眶骨折整复术中的疗效。方法对30例(30只眼)眼眶骨折行眼眶骨折整复术:单纯眶下壁骨折采用下穹窿结膜切口,其他均采用下睑睫毛下切口,将嵌顿的软组织(眼外肌、眶脂体)回纳至眶内,然后将Medpor-TITAN种植体修剪成大小合适的修复材料填充于骨折缺损处,后分层缝合切口。结果术后1、3、6个月随访,术眼眼球突出度较术前提高24 mm,眼球内陷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1个月复视改善6例(复视病例8例),术后6个月复视消除8例(复视病例8例),无1例感染和排斥反应。结论合理的时间实行眼眶骨折整复术并Medpor-TITAN种植体植入有效的矫正了眼球凹陷和改善复视,且术后组织相容性好,炎性反应轻。  相似文献   

7.
眼眶骨折修复或眼眶肿瘤锯开眶骨取出后都需要骨片的修复和固定[1,2].前者需要将外伤后移位的骨折片复位;后者需将锯开的骨瓣复位、固定[1].近年来,我们采用钛板钛钉固定,效果虽然不错,但价格很贵,一般病人很难负担得起,故在临床上应用医用耳脑胶(EC)代替钛板钛钉,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王国栋  袁同洲  许诺  黄野 《淮海医药》2011,29(2):109-110
目的 观察OsteoSet在修复跟骨骨折中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跟骨骨折24例,CT平扫,术中用钢板固定,应用OsteoSet修复骨缺损.结果 随访5~13(9.63±2.54)个月,按 Maryland 评分标准优良达87.5%;所有患者均未见不良全身反应及局部反应.结论 应用OsteoSet修复跟骨骨折安全可...  相似文献   

9.
李虎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3):3624-3625
目的:探讨高密度骨算法在眼眶壁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近一年来因眼部外伤行CT检查,经高密度骨算法、多平面重组、三维容积重建图像重建最后确诊的66例眼眶壁骨折病例,对其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6例眼眶壁骨折病例中:左侧眶壁骨折31例,右侧眶壁骨折25例,双侧眼眶壁骨折3例,复合型骨折7例.结论:高密度骨算法及多平面重组、三维容积重建是诊断眼眶壁骨折简单、有效和明确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锁定接骨板结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rhBMP)骨修复材料植入治疗跟骨骨折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行切开复位锁定接骨板内固定结合rhBMP骨修复材料植入治疗的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患者15例,采用外侧"L"型切口,术中复位跟骨后关节面,恢复跟骨高度及宽度,在骨缺损处用1~2 mg的rhBMP骨修复材料填塞,比较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B?hler角、Gissane角变化,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估足部功能.结果 患者术后无切口不愈合及感染,骨折均愈合并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57 ±2.42)个月,术后半年均能正常行走.术后B?hler角(35.8 ±1.75)°和Gissane角(132.9 ±2.85)°改变较术前B?hler角(3.62 ±1.00)°和Gissane角(159.3 ±3.65)°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末次随访时B?hler角(35.2 ±0.92)°和Gissane角(132.4 ±2.41)°无明显改变(P>0.05),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优10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93.3%.结论 锁定接骨板结合rhBMP骨修复材料治疗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可有效维持跟骨解剖形态,促进骨愈合,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1.
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原因分析与再手术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股骨骨的术后骨不连原因及再手术方法。方法:应用坚强内固定加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32例,咬除骨折断端硬化骨,再通髓腔,应用AO内外固定技术行坚强固定,辅以自体骨移植,修复骨缺损,促进骨愈合。结果:32例经术后8。24个月随访,30例愈合良好,2例迟缓愈合,优良率93%。结论:股骨干骨折术后不愈合的原因,多是首次手术方法选择和操作不当,导致内固定失效,血供受损,影响愈合。再手术,应用AO技术行坚强的固定加植骨,可获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应用皮瓣转移Ⅰ期修复跟骨骨折内固定后伤口的护理体会及注意事项。方法应用小腿后侧皮搬转移Ⅰ期修复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伤口,术前积极做好心理护理,完善各项术前准备工作,术后严密观测皮瓣血液循环,加强功能锻炼,促进皮瓣及足部功能恢复。结果 12例病例皮瓣均存活。平均随访17个月,皮瓣及足部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应用皮瓣转移可以良好促进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伤口愈合,正确的术前及术后护理可以保证皮瓣良好的存活,恢复良好的足部功能。  相似文献   

13.
陈晖  李东  魏建军  姚晨  丁惠民  王祖玉  颜世昌 《江苏医药》2012,38(8):962-963,868
目的 分析距骨骨软骨损伤关节镜下微骨折治疗的早期疗效.方法 距骨骨软骨损伤患者13例,MRI和关节镜下测量缺损面积(2.2±1.7) cm2,行关节镜下微骨折术.其中慢性踝关节不稳[合并陈旧性距腓前韧带(ATFL)及跟腓韧带(CFL)损伤]2例同时行改良Brostrom手术.手术前后分别采用美国足踝矫形协会的足踝评分(AOFAS)、医疗效果研究简表(SF36)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量表进行评分.MRI评价距骨软骨修复程度.结果 13例患者术前AOFAS评分为(53±17)分,VAS评分为(6.5±2.4)分,平均随访16个月,术后评分分别为(89±11)分和(2.6±2.1)分(P<0.01),SF36评分中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状况等均有明显改善.10例患者术后获得MRI随访,均提示距骨软骨缺损区有部分软骨修复.结论 关节镜下微骨折手术治疗缺损较小距骨骨软骨损伤可获得较好的早期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MIIG115注射型人工骨在修复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胫骨平台骨折伴骨缺损22例,术中用解型钢板或LCP钢板固定,用注射型人工骨修复长骨缺损。结果 随访4~15个月,按Merchant评分标准,优良率达90.9%,所有患者均骨性愈合,未出现全身不良反应及局部反应。结论 应用MIIG-115注射型人工骨,植骨修复胫骨平台骨折,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34例眼眶骨折后眼球内陷整复手术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眼眶外伤骨折近年来有上升趋势.其所致眼眶畸形、眼球内陷较为常见。手术难度较大.需要组织相容性好的眶壁修复材料。2006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采用钛板联合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对眼眶骨折进行眶壁重建,预防和矫正此类畸形.取得显著疗效。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术后皮缘坏死感染形成因素及预防方法。方法回顾32例36足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出现皮缘坏死感染并发症,总结出现并发症出现因素及预防方法。结果 32例36足患者中20例伤口愈合好,6例8足感染坏死,其中4例6足经伤口换药后愈合,1例取出内固定,换药1-2个月后愈合,1例控制感染后行小腿逆行腓肠营养神经皮瓣修复术后愈合。结论跟骨骨折采用手术治疗,应掌握手术时机,提高手术技巧及围手术期护理,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注射用骨肽对四肢骨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四肢骨骨折经手术后46例应用注射用骨肽辅助治疗,另设空白对照46例,术后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注射用骨肽能使四肢骨骨折的愈合时间缩短。结论注射用骨肽具有促进四肢骨骨折愈合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罗军忠  张英泽  王汉林 《河北医药》2009,31(13):1574-1575
目的探讨创伤性股骨颈骨折愈合过程各时段股骨头的核素显像变化规律。方法18只山羊采用手术方法造成左侧股骨颈移位骨折,以2枚加压螺钉和1枚骨圆针固定骨折。术前及术后4、6、8、12周分5次行放射性核素三相骨显像检查,观察股骨头核素显像变化。结果(1)血流相与血池相:术后4周左侧股骨头血流减少,股骨头放射性强度在血流相低于对照侧而在血池相高于对照侧;6周时血供开始恢复,至12周血供明显增多,两侧血流、血池相曲线基本趋于一致。(2)静态相:头/头比值经历由低到高然后逐渐下降的过程,8周达最大值,然后逐渐下降,至术后12周时头/头比值接近于术前水平。结论骨折后早期(4周),由于血管损伤、血供受阻,股骨头血流减少,骨代谢低下;股骨头放射性强度降低,以后随着血供的重建及坏死组织的修复,骨代谢逐渐增强,股骨头放射性强度增加,而后随着骨折的愈合及股骨头修复反应减弱又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吻合血管股前外侧髂骨皮瓣修复距骨颈骨折和距骨体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05年1月~2008年1月收治8例距骨颈骨折、距骨体脱位伴皮肤缺损患者,采用吻合血管的股前外侧髂骨骨皮瓣,行距骨颈骨折复位,脱位距骨体钢板内固定,然后带血供髂骨瓣植入,将皮瓣修复踝前部皮肤缺损。结果8例均获满意效果。8例患者中创面一期愈合7例,延迟愈合1例。将带血供髂骨瓣植骨距骨颈部骨折端,达到重建距骨体血供,促进了距骨颈骨折愈合,并修复踝部创面,从而防止距骨体缺血性坏死。经2个月至3年的随访,距骨颈骨折愈合好,未发现距骨体缺血坏死,踝关节活动功能正常。结论对距骨颈骨折、距骨体脱位,以往多采用单纯距下关节或胫距关节融合,或邻近骨瓣转位治疗,但对伴有皮肤缺损的患者一次修复缺乏修复材料。作者自行设计吻合血管的股前外侧髂骨瓣,可重建距骨体血运,促进距骨颈骨折愈合,防止距骨体坏死,同时修复踝部创面,是距骨颈骨折、距骨脱位伴皮肤缺损修复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张国秋 《天津医药》2003,31(6):364-364
距骨的血液供应主要为足背动脉的关节支及距骨窦的动脉分支 ,经距舟韧带入距骨颈。当距骨颈骨折并距骨体脱位时 ,此韧带往往易撕裂致血管损伤 ,因此 ,为不干扰滋养血管功能和重建血循环 ,防止缺血坏死发生 ,要求尽早准确解剖复位并保护距舟韧带。自1995年以来 ,笔者采用胫骨下段内踝截骨术 ,修复距骨颈骨折并距骨体后脱位 ,同时修复距舟韧带共6例 ,均获得满意效果。1资料与方法1 1临床资料本组6例为我院1995年9月—1999年10月收治的距骨颈骨折患者。其中男5例 ,女1例 ,年龄19~46岁 ,平均32 5岁 ,右侧4例 ,左侧2例 ,车祸伤4例 ,摔伤2例 ,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