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褚玉霞教授治疗崩漏的经验进行了总结。褚教授认为肾虚血瘀、虚瘀生热是崩漏的基本病机。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灵活运用塞流、澄源、复旧三法,临床上辨证论治治疗崩漏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刘宏奇为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三晋英才"拔尖骨干人才,省优专家,省级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常委等.其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月经失调、盆腔炎、绝经前后诸症等妇科疾病,尤以崩漏疗效突出,刘宏奇教授认为崩漏的基本病机是肾虚血瘀.出血期辨证以血瘀为主,常见证型为血瘀证、气虚血瘀证、...  相似文献   

3.
<正>姜松鹤主任医师是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工作指导老师、博士生导师,历经医事50春秋,在妇科疾病的诊治方面有丰富的临证经验。笔者有幸跟随姜老师侍诊,受益匪浅,现将其诊治崩漏的经验介绍如下。1病因病机崩漏病因病机较复杂,有肾虚、脾虚、肝郁、血热、血瘀之说。姜老师认为,患者脾肾两亏,封藏失职,血失统摄,冲任不固,气血不调,是导致崩漏发生的主要机理。其病机可归纳为肾虚、脾虚、血瘀。肾主封藏,肾虚冲任失于固摄,经血非时而  相似文献   

4.
裘庆元认为崩漏的病因病机以气虚下陷、血分瘀热、情志过极为主,其治疗崩漏标本兼治,在止血的同时兼顾恢复与之相关病变脏腑的功能,治疗脾虚崩漏则益脾土,升阳气;治疗肾虚崩漏则益精血,调冲任;治疗血瘀崩漏则清瘀热,理气血。总而言之,裘庆元治疗崩漏注重恢复肝、脾、肾的功能以及调摄奇经,冲、任二脉,同时擅用炭药,特别是用升麻炭既止血又升阳,一药两用。  相似文献   

5.
张华本 《陕西中医》2006,27(10):1297-1297
崩漏常见病因有血热、肾虚、脾虚、血瘀等,血瘀常常与上述血热、肾虚、脾虚等不同病变同时存在,如病程缠绵,那么瘀证更为严重。在治疗期间,切不可忽视血瘀这一病机,应根据不同的病因,分别采用理气活血、散寒活血、清热活血、凉血活血、泻火活血、益气活血、滋阴活血、温阳活血等治疗方法,这也体现了中医反治法中“同因通用”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6.
<正>我们用固气止血汤治疗崩漏效果较好,体会如下。1病因病机崩漏的主要病机是肾-天癸-冲任-胞宫轴的严重失调,冲任损伤不能制约固摄经血,使子宫藏泄失常。根据病因常将崩漏分为肾虚型、脾虚型、血热型和血瘀型。肾阴虚则内热迫血妄行,肾阳虚则命门火衰,封藏失固,遂成崩漏。脾虚则中气下陷,冲任不固,不能制约经血导致崩漏。血热则扰乱冲任,迫血妄行形成崩漏。血瘀则瘀阻冲任,血不循经,非时而下而成崩漏。  相似文献   

7.
查阅“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将崩漏分为肾虚(肾气虚、肾阴虚、肾阳虚)、血热(实热、虚热)、血瘀、脾虚4大证型,对肝的论述却极少提及.而通过临床实践发现肝在崩漏辨证中同样重要,本文将从肝的生理机能与崩漏的病机、辨证出发,浅析从肝论治崩漏.  相似文献   

8.
崩漏治验     
崩漏乃血热、脾虚、肾虚、血瘀等导致冲任不能制约经血,非时而下。量多如注者为崩,量少淋漓不尽者为漏。崩为漏之甚,漏为崩之渐,崩漏不止,经乱之甚。崩、漏经乱可以交替出现,互相转化。崩漏多见于子宫功能性出血。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依据崩漏的病因病机,拟定清热固冲...  相似文献   

9.
仲景治疗崩漏病证有常有变,用方精当,疗效卓著,对后世有深远影响。整理总结仲景对妇人崩漏病的辨治特点,依据病机,将崩漏病证分为五种证型,即:冲任虚寒挟瘀型,冲任虚寒型,肝络血瘀型,瘕病漏下型,胞阻下血型。并总结梳理导师王庆国教授对妇人崩漏病的临证治验及用方特色,探讨妇人崩漏病的临床证型及方药运用,针对妇人崩漏病属冲任虚寒夹瘀的主要病机,切中“虚寒”与“血瘀”的病机特点辨证施治,以期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0.
崩漏为妇科常见病,轻者缠绵难愈,重者危及生命,经量暴增,潮期不止为其特点,笔者通过复习近年来有关文献作一综述,以供临床参考,并就正于同道。病因病机崩漏病机先贤每以脾虚、肾虚,血热,气滞,血瘀等为主要立论根据。《素问·阴阳别论》曰:“阴虚阳搏谓之崩。”指出阴虚导致阳亢。阳盛之体邪热  相似文献   

11.
加减温经汤治疗血瘀肾虚型崩漏42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42例血瘀肾虚型崩漏患者,用加减温经汤治疗,总有效率为90.2%,认为肾气衰弱与冲任失调是崩漏之本,瘀血为标,温经补肾,化瘀止血是本病一种有效疗法。  相似文献   

12.
崩漏是妇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妇科疑难重症之一,病因病机错综复杂,临床表现变化多端。王佩娟教授认为崩漏的病因主要有阴虚、血热和血瘀。文章总结王佩娟教授对崩漏病因病机及治疗的经验,并对辨证用药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13.
崩漏源流考     
"崩"作为病名首见于《黄帝内经》,"漏下"作为病名首见于《金匮要略》.本病病因病机多端,可分为肾虚、脾虚、血瘀、血热、肝郁气结等证型,论治以补肾益气、固经止血,补脾养血、固经止血,清热固经、止血调经,活血化瘀、固经止血,平肝理气、固经止血为主.本病病因多端,病机复杂,既是妇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也是疑难急重病症,故本文从病名、病因病机及治疗入手,对历代医籍中崩漏病的相关论述进行整理,望对临床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崩漏是无周期的功能性子宫出血,出血量多如注者为崩,出血量少淋漓不尽者为漏。崩为漏之甚,漏为崩之渐,崩漏不止,经乱之甚。崩漏经乱可交替出血,互相转化。本病多见于妇女青春期、更年期或分娩、小产后。中医辨证可分为肾虚、脾虚、血热、血瘀等证型。其病机根本在肾及胞脉的亏损,肾中阴  相似文献   

15.
施雪平 《四川中医》2007,25(8):77-78
目的:观察从血瘀肾虚论治崩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0例崩漏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祛瘀补肾汤内服,并根据兼症随症加减;对照组30例口服中成药云南白药胶囊合六味地黄丸或肾气丸。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56.67%,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祛瘀补肾汤对血瘀肾虚型崩漏有很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正>崩漏是指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前者谓之崩中,后者谓之漏下。崩与漏出血情况虽不同,然二者常交替出现,且其病因病机基本一致,故概称崩漏。崩,首见于《素问·阴阳别论》中"阴虚阳搏谓之崩"。漏,始见《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妇人宿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崩漏的发病是肾-天癸-冲任-胞宫轴的严重失调,其病机为冲任不固,不能制约经血,子宫藏泄失常,常见病因为脾虚、肾虚、血热、血瘀。  相似文献   

17.
王爱玲 《河北中医》2012,34(1):126-127
崩漏是以阴道不规则出血为主症,出血量或多或少,交替缠绵难愈,常继发贫血,甚至失血性休克.本病病机为冲任不固,不能约制经血,多因肾虚、脾虚、血热、血瘀引起[1].临床上采用中西医结合、辨证施治取得了肯定的疗效.辨证施护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施行的护理方法.2009- 01-2010 - 12,笔者对60例崩漏患者进行辨证施护,并与常规护理6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8.
曲秀芬教授认为,围绝经期崩漏的病机以肾虚为本,肝郁为标,虚实夹杂;临床以补肾安冲汤为基础加减治疗,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9.
秦淑芳主任重视奇经八脉理论在妇科的临床运用,对妇科常见病及一些疑难杂病运用奇经药物治疗收效显著。现将通补结合治疗崩漏经验介绍如下。崩漏的主要病因是虚、热、瘀,虚,主要包括脾虚和肾虚,而肾虚又以肾阴虚为主,热包括虚热和实热。病机主要是冲任损伤,不能制约经血。  相似文献   

20.
崩漏是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发生严重失常的病症。笔者结合多年治疗血瘀型崩漏的临床经验,认为崩漏是肾-子宫-冲任-胞宫轴的严重失调,主要病因病机为冲任损伤,不能制约经血,使子宫藏泻失常,临床上以血瘀证崩漏最为常见,治疗原则为益气化瘀止血,方用茜艾汤加减,同时注重善后调理,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