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基于风险管理的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将2016年3月—2018年2月接受常规PICC护理的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8年3月—2019年6月接受PICC风险管理护理干预的50例患者设为研究组。比较2组PICC置管操作情况和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 05);研究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置管操作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0. 05)。2组静脉血栓、导管堵塞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 0. 05),但研究组静脉炎、渗血、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开展基于风险管理的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乳腺癌术后PICC置管操作质量,有效预防静脉炎、渗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1+5"质控管理在乳腺癌术后PICC置管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术后PICC置管化疗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行PICC常规护理,试验组行PICC"1+5"质控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置管情况、并发症情况、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结果试验组置管时间短于对照组,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置管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 0. 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1+5"质控管理可提高乳腺癌术后PICC导管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有效改善置管情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PICC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及护理措施。方法 98例本院肿瘤内科住院部患者均接受化疗治疗,并根据数字随机表方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非计划拔管率,对比2组患者PICC置管期间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8%(2/49),对照组为32.65%(16/49),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7.96%(48/49),对照组为73.47%(36/49),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非计划拔管率为73.47%(36/49),对照组为24.49%(12/49),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肿瘤化疗患者行PICC置管期间实施全面性护理干预的效果确切,能够降低PICC置管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PICC置管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PICC辅助穿刺护理桌在PICC穿刺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10月在我科穿刺置管患者75例,设立对照组(40例)和干预组(35例),比较两组患者置管操作时间、一次置管成功率。结果:干预组使用PICC辅助穿刺护理桌置管操作平均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一次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PICC辅助穿刺护理桌可节省在危重患者置管维护中的准备和操作时间,减少临床护理工作量,同时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肿瘤PICC置管并发症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行PICC置管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置管依从性,干预前后QLQ-C30评分,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置管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QLQ-C30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PICC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对于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具有积极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置管依从性,进一步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静疗小组在肿瘤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1月于我院接受肿瘤化疗的60例患者与肿瘤化疗科24名护理人员纳为研究对象,以我院成立静疗小组的时间(2016年1月)作为分界点,将2015年1—12月收治的30例患者纳为对照组,2016年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30例患者纳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静疗小组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比较静疗小组在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静疗小组成立后,24名护理人员PICC理论问卷及实践操作得分均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上腔静脉到位率显著提高(P0.05),平均操作时间显著缩短(P0.05);两组患者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疗小组的成立,可有效规范护理人员PICC置管操作流程,提高其置管技巧,加强其理论知识掌握力度,进一步改善临床PICC置管操作情况,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PICC专科护理小组在肿瘤化疗患者置管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50例肿瘤化疗置管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成立专科护理小组时间分为观察组(2015年7~12月)76例和对照组(2015年1~6月)7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通过建立PICC专科护理小组进行护理质量管理,比较两组置管情况、并发症、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置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机械性静脉炎、导管堵塞、感染、导管移位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ICC专科护理小组有助于预防控制肿瘤化疗置管患者并发症,保障置管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计划-执行-检查-行动(PDCA)循环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PICC置管的94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PICC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PDCA循环护理干预,均通过电话或门诊形式随访6个月。比较2组PICC置管效果,记录常见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患者PICC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留置导管时间(28. 06±2. 93) d长于对照组(21. 58±3. 27) d(P 0. 05)。2组PICC相关感染、静脉炎、导管移位和堵塞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渗血发生率、非计划拔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PDCA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恶性肿瘤PICC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延长留置导管时间,有效预防渗血和非计划性拔管等置管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满意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针对性护理干预对PICC穿刺置管术后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2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98例PICC置管的原发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处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及预防措施.观察两组PICC置管效果(包括一次穿刺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干预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行PICC置管的乳腺癌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实施普通护理,观察组在普通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干预,比较2组行PICC置管后的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行首次PICC置管穿刺的成功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88.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PICC留置时间为(108.92±2.35) d,优于对照组的(82.65±3.79)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2组均在术后30 d内并发症情况发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0~60 d内并发症发生率为8.00%,低于对照组的32.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乳腺癌静脉化疗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干预方法可降低PICC置管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延长PICC置管的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平面内穿刺法用于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的效果。方法选取73例行PICC置管的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传统的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37例)和试验组(超声引导下平面内穿刺法,36例)。比较2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2次及以上置管成功率、出血量及并发症(导管相关性感染、机械性静脉炎、肢体肿胀、静脉血栓等)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较对照组高,2次及以上置管成功率较对照组低(P<0.01);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2组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PICC置管患者行平面内穿刺法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置管成功率,减少血管损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前评估与综合护理在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进行PICC置管化疗的80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PICC置管前评估与置管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置管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置管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PICC置管前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置管综合护理,有利于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为肺癌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FOCUS-PDCA模式在早产儿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置管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0年10月于阜阳市人民医院NICU行PICC置管的75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将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的37例早产儿纳入对照组,将实施FOCUS-PDCA模式护理的38例早产儿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早产儿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依从性、PICC留置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心理应激反应,记录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PICC置管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PICC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5);PICC置管成功后,观察组早产儿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家属满意率、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FOCUS-PDCA模式应用于早产儿护理中可明显减少PICC置管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置管期间的心理应激反应,提高早产儿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依从性、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在预防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致静脉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乳癌化疗给予PICC置管患者6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与护理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护理组采取早期护理干预,对比2组静脉炎情况。结果护理组静脉炎Ⅰ度、Ⅱ度、Ⅲ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静脉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静脉炎发生时间、治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PICC置管患者采取早期护理干预,能减少发生静脉炎,患者痛苦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理论护理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8月就诊于该院的恶性肿瘤患者共82例作为研究对象,82例患者分为试验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所有患者均行PICC置管化疗,化疗期间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FMEA理论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失效模式的危急值(RPN)比较,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对照组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风险明显高于试验组;深静脉血栓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血管扩张反应(FMD)、内皮微粒(EMCs)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对照组FMD水平均明显低于护理前和试验组(P0.05),EMCs明显高于护理前和试验组(P0.05);护理总满意率比较,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PICC置管患者基于FMEA理论护理,可明显降低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患者血管损伤,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原位置换PICC管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提高重新置管成功率,为病人提供一种舒适、无痛苦的输液方法。方法:将102例PICC管异位及堵管的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42例和试验组60例。对照组PICC管异位及堵管后给予拔管后选择血管重新盲穿置换新管;试验组PICC管异位及堵管后实行技术创新,利用可撕裂性的穿刺鞘进行原位置换新PICC管。结果:对照组一次性成功置换新管30例,失败12例,成功率71.43%;试验组一次性成功置换新管60例,成功率100%,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病人术后穿刺点出血、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局部感染发生率两组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可撕裂性的穿刺鞘进行原位置换新PICC管的方法简单、安全可行,一次性置换管的成功率达100%,而且对病人创伤小、无出血、无痛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74例接受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6周。比较两组并发病发生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及患者对疾病知识的知晓率。结果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导管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 <0.01)。干预后两组患者知识问卷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 <0.01),研究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预防并控制置管期间的相关并发症,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延长导管留置时间,帮助患者掌握疾病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干预用于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穿刺置管化疗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2月该科颈胸部恶性肿瘤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盲穿法行PICC置管,干预组采用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并给予临床护理干预,对两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置管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为58例(96.7%),置管成功率为98.3%,对照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为47例(78.3%),置管成功率为83.3%,干预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以及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有3例(5.0%)发生并发症,对照组有12例(20.0%)发生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穿刺置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化疗患者穿刺成功率,配合相应的临床护理干预,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显著,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并探讨风险管理法在新生儿PICC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在本院住院并进行PICC置管术治疗的7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新生儿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风险管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新生儿PICC置管一次穿刺成功率、置管时间、置管期间护理风险发生率、家长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71%(P0.05),其置管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的PICC护理风险发生率为8.57%,低于对照组的37.14%(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风险管理法应用于新生儿PICC护理工作中能明显提高临床一次穿刺成功率,有效降低置管期间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新生儿家长护理满意度和新生儿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理团队干预对乳腺癌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化疗患者并发症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12月在本院行PICC治疗的60例乳腺癌患者为对照组,选择2017年1—6月在本院行PICC置管的60例乳腺癌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置管期间实施常规性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置管期间建立PICC护理团队实施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自护能力、治疗依从性及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自我概念、自我护理责任感、自护技能、健康知识及自护能力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PICC置管知识知晓率、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患者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患者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置管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ICC护理团队的建立有助于提高乳腺癌PICC化疗患者自护能力,提高患者置管知识及治疗依从性,降低患者置管并发症及意外风险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