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目的:观察实施临床路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超早期静脉溶栓的疗效。方法:将2007年7月~2010年12月静脉溶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非临床路径组20例,临床路径组22例。观察两组患者就诊至实施静脉溶栓所用时间、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对护士的满意度评分。结果:临床路径组患者从就诊至开始静脉溶栓所需的时间、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明显降低,对护士的满意度评分高于非临床路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按临床路径进行护理可以为超早期脑梗死患者赢得溶栓机会,临床路径活动的程序化和标准化使护理由被动变为主动,便于患者获得最佳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2.
临床快捷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临床快捷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自2010年4月至6月收治的5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实验组;选取自2010年1月至3月收治的4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实验组按临床快捷路径开展救治;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流程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周后NIHSS评分,90d后Barthel指数评分,溶栓前准备时间和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1周后NIHSS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其中以实验组改善更为明显;Barthel指数评分实验组也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溶栓前准备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而满意度比较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快捷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临床实践中操作性强,效率高,使救治流程更为科学、实用,值得在以后的工作中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10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来实施护理过程,对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采取Barthel指数评价)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出院前1d的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出院前1d的Barthel指数(P<0.05),且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减少了护理资源的浪费,并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急诊启动模式对其到院至给药时间(DNT)和安全性造成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7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病房启动溶栓模式,实验组采用急诊室启动溶栓模式,对比两组DNT与安全性。结果两组发病至就诊时间与住院天数无显著差别(P> 0.05),实验组DNT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在安全性指标方面,两组溶栓后1日内脑出血、7日内死亡及3个月内病死率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急诊启动静脉溶栓模式能降低DNT,其安全性与常规病房静脉溶栓相比无明显差异,推荐临床中采用急诊启动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实施超早期静脉溶栓的效果及临床护理路径的意义。方法选择68例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并与70例实施常规护理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两组静脉通道开放时间、溶栓药物应用时间以及总住院时间,并采用BarthelIndex(BI)评分方法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静脉通道开放时间、溶栓药物应用时间以及总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I评分为100分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21—60分和0—20分两个档次评分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路径中实施超早期的溶栓处理,加强了护士与医生、急性脑硬死患者问的沟通,有利于抓住治疗最佳时间。  相似文献   

6.
魏星 《中国医药指南》2014,(29):369-370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首次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FAM积分及Barthel指数变化情况、患者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相比于护理前,护理后FAM积分及Barthel指数均显著改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FAM积分及Barthel指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护理后FAM积分及Barthel指数较对照组明显改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接受不同模式的护理后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满意度为86.11%,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63.89%,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出现1例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2.78%;对照组出现5例肺部感染,3例泌尿系统感染,2例压疮,并发症发生率为27.78%,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首次脑梗死患者能显著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7.
李艳萍 《安徽医药》2014,(7):202-204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路径对脑梗死溶栓治疗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58例行脑梗死溶栓治疗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急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病死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肌力疗效及出院时间的区别。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病死率分别为3.6%和3.3%(P〉0.05);干预后2周观察组Barthel指数及Fugl-Meyer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肌力疗效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90.0%vs 71.4%,P〈0.05);观察组出院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护理路径可显著改善脑梗死溶栓治疗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8.
方登富  张波  蒋世杰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1):3215-3216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溶栓组(2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3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未溶栓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阿司匹林片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 h、24 h、14 d及30 d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治疗前、治疗后30、60、90 d评定Barthel指数(BI)。结果溶栓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溶栓组出现脑出血转化2例,死亡1例。对照组脑出血转化1例,死亡1例。两组无明显全身性出血。结论 r-tPA静脉溶栓治疗能明显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早期恢复,能够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护理。方法将80例使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40例采用系统、完善的精细护理为研究组,另80例仅进行常规护理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出血并发症和预后。结果研究组发生牙龈出血为5.0%,消化道出血为2.5%;对照组发生牙龈出血为12.5%,消化道出血为7.5%,皮肤出血为10.0%,颅内出血为2.5%,比较差异显著(P <0.05)。研究组住院时间为(10.47±1.27)d,出院时的NIHSS评分为(4.63±1.21)分,Barthel指数为(73.16±19.41)分;对照组分别为(12.04±1.55)d、(8.87±1.55)分、(64.50±14.38)分,比较差异显著(P <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的患者进行系统、完善的精细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12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58例,观察组6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两组改良Barthel指数、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住院期间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个月观察组Barthel指数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脑出血患者中,可提高疗效,改善患者预后,同时减少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路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卧床天数、住院天数、健康教育知识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后,观察组卧床天数和住院天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健康教育知识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显著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2.
刘锐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0):156+158-156,15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干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1例采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静脉溶栓后的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溶栓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存在恐惧焦虑心理患者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静脉溶栓时,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减轻其负性心理状态,大幅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护理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细节化优质护理对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的疗效和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81例行静脉溶栓治疗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41例,进行优质化护理;对照组40例,进行常规护理。对两组的疗效和护理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痊愈率、总有效率、护理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无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化优质护理在行静脉溶栓治疗的脑梗死患者中应用后,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临床护理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护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来我院就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8例、2016年11月22日至2017年11月11日),通过就诊顺序单双号分组(分2组)。分别给予基础性护理干预、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比2组住院时间、Barthel指数、自我管理能力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2.25±1.11)d、Barthel指数为(77.56±4.58)、饮食为(25.58±2.33)分、运动为(25.54±3.42)分、疾病为(36.69±4.55)分,数据与对照组数据之间进行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护理干预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效果,可稳定患者病情,提高患者预后效果,可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细节化护理对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实验组患者接受细节化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比较实验组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和对照组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护理效果,调查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对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对护理总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进行细节化护理,能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对脑梗死患者并发症、满意度及Barthel指数的影响.方法 将68例脑梗死患者按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实施常规治疗、护理同时开展优质护理模式.出院时进行效果评定,比较两组并发症、满意度与Barthel指数.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6%(x2=4.16,P<0.05).观察组护理服务满意率为7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x2=3.92,P<0.05).两组患者治疗护理后Barthel指数均显著高于治疗护理前(t =7.24、4.61,均P<0.05),治疗护理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t=3.72,P<0.05).结论 优质护理模式有助于脑梗死治疗,能够显著降低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和Barthel指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按照临床路径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健康教育达标率、焦虑反应、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缩短、住院费用降低,健康教育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提高,焦虑反应缓解明显。结论临床路径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可提高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李瑞霞 《北方药学》2018,(6):164-165
目的: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按患者意愿是否同意溶栓治疗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予改良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7d、14d,观察组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d,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1h、24h NHI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特别是改良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可有效恢复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模式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1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5例。两组入院后均给予急性脑梗死的常规治疗,同时研究组给予循证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4周后,比较两组的脑梗死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住院天数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脑梗死相关知识掌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住院天数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进一步巩固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死急诊溶栓治疗中的应用分析。方法将我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接收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用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急诊溶栓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观察组则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对患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为(9.63±4.2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定Barthel评分为(73.16±19.4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为(24.6±2.4)分,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为(17.5±6.3)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酶结合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负面情绪,如焦虑、抑郁等,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于质量,故阿替普酶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对急性脑梗死急诊溶栓治疗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