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正>医学上把每当遇冷风刺激就会出现反射性流泪的现象称为"溢泪症"(迎风流泪)。其发病机理一般认为是泪道附近有慢性炎症,引起泪道狭窄,或因老年人眼轮匝肌、泪小管和泪囊自身弹性扩张的功能减退所致。中医认为,目为肝窍,泪为肝液,肝肾同源,故迎风流泪多与肝肾两经有关。流泪也有冷、热泪之分,若肝肾两虚、气血不足,导致眼窍失养,稍遇冷风易出现"冷泪"症;若肝经郁热,复感受风邪,则可能引起"热  相似文献   

2.
自体血穴位注射治疗干燥综合征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洋 《中国针灸》2005,25(6):403-403
郑某,女,48岁,初诊日期:2003年8月.主诉:口干、眼干5年余.5年前无明显诱因患病,在包头市某医院就诊,被确诊为干燥综合征,经治疗未见好转,症状持续加重.现症:口干,无唾液分泌,需频频饮水;眼干,哭泣时无眼泪出现;滤纸实验检测左眼0、右眼1,角膜荧光染色实验左眼(-)、右眼(-);诊断为干燥综合征.  相似文献   

3.
小儿角膜软化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高度营养障碍造成角结膜上皮之干燥性质变的眼病。类似中医的眼疳,临床表现为眼睑边缘赤烂,干涩羞明,目生障翳。有因失治延误迅速恶化者,对小儿身心健康是一大威胁。笔者临床使用眼疳散治疗本症10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于下: 一、临床资料本组100例,10个月~1岁64例,1~3岁36例。视网膜神经上皮细胞层受损6例,结膜干燥斑(毕脱氏斑)并角膜周围混浊72例,角膜缘同心的皱纹圈14例,乳白色胶冻坏死融化组织8例。  相似文献   

4.
一、赤眼赤眼一症,是眼的常见疾病之一,不外感受风热与气血滯涩所引起。但有虛实表里之不同,临症分清,不可一概而論。如胞瞼紅肿,白睛暴赤,热泪如湯,謂之风眼。眼忽赤肿,眵泪湿浆,里热刺痛,謂之热眼。眼渾而泪,胞肿而軟,上壅朦朧,酸澁微赤,謂之气眼。其或风与热并,則痒而微赤。风与气搏,則痒澁昏沉。若淡紫而隐紅者为虛热。鮮紅而赤者为实热。白睛紅膜如伞紙者为气滯血凝,属热証。瞳孔內涌,白睛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润目灵治疗水样液缺乏性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44例(288只眼)水样液缺乏性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9例,118只眼)和对照组(85例,170眼)2组,分别予中药润目灵口服和泪然滴眼液点眼,疗程均为2个月,比较2组患者泪液分泌量、泪膜破裂时间、角膜染色和症状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泪液分泌量增加,泪膜破裂时间延长,眼干症状改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在降低症状积分和证候愈显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对泪液分泌量和泪膜破裂时间2个指标的改善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润目灵有促进泪液分泌,延长泪膜破裂时间和缓解眼干的作用,对水样液缺乏性干眼症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申进亮 《中医杂志》2011,22(21):1870+1875
干眼症又称干燥性角膜结膜炎(KCS)。干眼症最常见的症状是眼疲劳、异物感、干涩感,其他症状有烧灼感、眼胀感、眼痛、畏光、眼红等;干眼症的体征包括球结膜血管扩张、球结膜失去光泽,增厚、水肿、皱褶,泪河变窄或中断,有时在下穹窿见微黄色黏丝状分泌物,睑裂区角膜上皮不同程度点状脱落,1%虎红染色阳性。角膜上皮缺损区荧光素染色阳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泪囊炎的治疗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生儿泪囊炎是眼科常见病,若因延误治疗使泪液潴留,细菌繁殖,可导致角膜病变,甚至对眼球造成一定威胁。常用治疗方法有向下挤压泪囊法,加压冲洗及泪道探通冲洗法。我院自2000~2004年采用泪道探通冲洗法治疗90例100眼,通过精心治疗和护理,效果满意,有效地预防了泪囊扩张,鼻泪管瘢痕性闭塞或角膜感染等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气阴双补法对干燥综合征小鼠的作用.方法 将60只Bacb/C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即正常组,模型组,羟氯喹组,增液布津汤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和大剂量组.对照组用羟氯喹片剂,观察体质量、摄食量、饮水量、唾液流量、脾指数及颌下腺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 增液布津汤能有效缓解口干、口腔烧灼感、眼干、眼异物感、鼻干等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方面能增加唾液流量及泪流量,病理显示能抑制淋巴细胞浸润.结论 运用气阴双补不仅能缓解干燥综合征小鼠临床症状,而且能纠正免疫紊乱,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干燥综合征的中医论治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是一种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体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主要表现为口干、吞咽困难,牙齿片状脱落成猖獗性龋齿,眼干、少泪,或者兼见皮肤干燥、瘙痒,鼻腔干燥、鼻衄,阴道黏膜干燥、瘙痒等。本病亦可累及到肝脏、肾脏、血液系统等。  相似文献   

10.
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是一种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体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主要表现为口干、吞咽困难,牙齿片状脱落成猖獗性龋齿,眼干、少泪,或者兼见皮肤干燥、瘙痒,鼻腔干燥、鼻衄,阴道黏膜干燥、瘙痒等。本病亦可累及到肝脏、肾脏、血液系统等。  相似文献   

11.
痘疹之疾,为幼童最易传染之病患,少失调理,为禍最酷。自阐明了牛痘接种之後,而天花之祸渐至绝跡。惟麻疹之患尚未扑滅,蔓延传染,不时发现於城乡,麻疹将消退之时住住有并发症,其最多见者,则为呼吸道传染病,次则为眼耳五官之并发病,但麻疹後并发眼疾易患角膜炎、角膜溃疡及虹膜睫状体炎,以及眼睑缘炎。其主要症状:如羞明怕日、目闭不开、迎风流泪、眼沿赤烂,或乌珠苍白混浊不清,或赤丝黄膜白翳遮睛,总皆系是虚弱之症。若同普通眼疾一般治疗,不易收效。余积二十馀年之经验,对疹後眼疾,凡劃瞽还明,收获疗效,多得之於补虚清热,解疹後之馀毒,少佐以明目消翳之  相似文献   

12.
陈明生老中医,擅长眼科,对治疗内眼出血病强调辨证施治。他认为若出血初期色鲜红宜凉血止血,酌加活血化淤之品,使之血止而不留淤;凉血不宜久用,责因血得寒则凝滞。若血色暗红,应着重活血化淤为主,佐以止血。若出血渐被吸收而遗留陈旧  相似文献   

13.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主要累及全身外分泌腺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程进展缓慢,以口、眼干燥为主要临床表现,部分患者易并发恶性淋巴瘤.目前西医多用明胶海绵、人工泪液或免疫抑制剂以改善口眼干燥等症状,但疗效欠佳.本院自2005年来用壮药内服治疗干燥综合征32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清开灵注射液治疗干燥综合征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验证清开灵注射液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6 0例患者按积分分为治疗组 30例和对照组 30例 ,分别采用清开灵注射液和生津口服液治疗 ,观察两组在口干、眼干、唾液流率、施墨氏试验、血沉、A G、免疫球蛋白、唾液Na ;唾液SigA等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在各项指标上均有改善 ,但清开灵组优于对照组 ,尤以血沉 ,唾液Na 、口干、眼干治疗前后有极显著的差异 ,Hb、IgA、IgM、IgG、唾液流率、SigA、施墨氏试验、角膜荧光染色。结论 :清开灵注射液是治疗干燥综合征疗效较高的药物。  相似文献   

15.
苗华为  董燕平 《中医杂志》2004,45(8):633-633
答: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体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临床表现除有涎腺和泪腺受损、功能下降,而出现口干、眼干症状外;尚有多系统损害的症状.本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前者发生于无任何潜在疾病的情况下,后者多发生于结缔组织病中.根据2002年干燥综合征国际分类标准,具备以下4点即可诊断.(1)口干持续3个月以上,涎腺检查有受损表现,如唾液流率减少,腮腺造影、涎腺同位素检查阳性.(2)眼干持续3个月以上,眼部体征有滤纸试验和角膜染色阳性.(3)下唇腺病理活检示腺体破坏,淋巴细胞浸润,淋巴细胞灶≥1.(4)自身抗体:抗SSA和抗SSB阳性.本病与中医学"燥证"类似,以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可分以下几型辨治.  相似文献   

16.
中药决明子是豆科植物决明或小决明的干燥成熟种子.因其有明目的功效而得名,位列历史上使用最早的眼科药. 据《神农本草经》记载:"决明子治青肓、目淫、白膜、眼赤痛、泪出,久服益精光."说明它对于各种眼疾都有显著的疗效,并将其列为上品.唐代医学家甄权说:"每日取一匙挼净,空心吞之,百日后,夜见物光."清代名医黄宫绣盛赞决明子为"治目收泪要药".  相似文献   

17.
桑白皮汤治疗干眼症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慧燕 《江西中医药》2008,39(12):37-37
干眼症又称干燥性角膜结膜炎。临床表现轻者仅感眼干涩不适,重者眼干燥,异物感,烧灼感、畏光,视力下降等。本病的发生可能与长期局部与全身用药,眼部手术外伤史及全身免疫性疾病等有关。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工作环境及工作性质亦随着改变。空调、电脑的广泛普及,使干眼症患者有逐渐增多的趋势。目前西医治疗主要以局部补充人工泪液为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慢性泪囊炎经泪道冲洗探通术失败患者再行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差异.方法 按是否经泪道探通术治疗分为探通组和非探通组.探通组为慢性泪囊炎经3次以上泪道冲洗探通术失败患者;非探通组为慢性泪囊炎未经探通治疗患者.两组均行泪囊鼻腔吻合术,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 探通组22例24只眼治愈17例19只眼,治愈率为79.17%,下泪小管阻塞8例8只眼,占33.33%;非探通组22例23只眼治愈19例20只眼,治愈率为86.96%,下泪小管阻塞1例1只眼占4.35%.两组泪囊鼻腔吻合术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下泪小管阻塞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2次行泪道冲洗探通术失败后,应停止此项治疗,改用泪囊鼻腔吻合术,以减少术后并发下泪小管阻塞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小儿眼疳,即今之角膜软化症。是因全身机能低下、高度营养不良、维生素A缺乏,所形成结膜角膜干燥性变异而引起的角膜基质崩溃和坏死性变化。本症自古就属幼病恶候,列为儿科大症之一。笔者于50年代跟从先师朱震川,见师治此疾,均从脾胃着手,颇有奇功。自我临床实践,秉承其法,亦收良效,今介绍于后。  相似文献   

20.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自家免疫性疾病,其临床表现的特点以眼干、口干、进食困难为主,并伴有关节疼痛。有的还伴有其它结缔组织病。1984年7月,我们治疗一例干燥综合征重症患者,运用中医学“阴阳互根”、“气旺津生”的理论,采用补气生津法,求液于气,疗效显著,现将其治疗方法与粗线体会介绍如次:患者窦××女41岁工人住院号:26579。该患者因口干、(?)干伴周身关节疼痛九个月,反复发热五个月,加重一个月,于1984年7月24日以“干燥综合征”收入院。1983年秋分时节,患者开始出现两眼干涩少泪,口干,进食困难,全身关节疼痛,尤以指膝关节为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