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农村社区老年人自评状况和社会支持与抑郁症患病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人抑郁症患病率和自评状况及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对调查的老年人的自评状况及社会支持分别进行单因素患病率分析,再进行Log istic回归分析。结果:健康自评一般、经济自评差、独居等都增加了老年人抑郁症患病概率,偶尔或经常与朋友交流降低了抑郁症患病概率。健康自评一般或差、经济自评差、生活自评差、独居、担心子女等是老年抑郁症亚病例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老年人躯体疾病与老年抑郁症患病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老年人躯体疾病与抑郁症患病率的关系。方法 就调查的1736名老年人的自评健康情况、躯体患病情况以及健康恶化情况分别进行单因素的患病率分析,再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自评健康差、患有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和癌症、健康恶化都可以提高老年抑郁症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3.
农村社区老年抑郁症患病率影响因素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调查农村社区老年抑郁症患病率,了解其危险因素,为制订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以及描述性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结果老年抑郁症患病率为5.9%。单因素分析表明,不同性别、婚姻状况和是否吸烟的老年人之问抑郁症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健康自评一般、经济自评差、独居、伤感情绪和恐怖经历则增加老年人抑郁症患病率,经常与他人交流可降低抑郁症患病率。结论性别、婚姻状况、健康自评和经济自评以及负性生活事件是农村社区老年抑郁症患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安徽省某农村社区老年抑郁症患病率与影响因素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揭示农村社区老年抑郁症患病率水平,了解其危险因素,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以及描述性分析、Log istic回归等统计分析方法。结果:发现老年抑郁症95例,患病率为5.9%。多因素Log 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健康自评一般、经济自评差、独居、有难过和恐怖经历则增加老年人抑郁症患病概率,经常与朋友交流能降低抑郁症患病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呼伦贝尔地区老年抑郁症患病率水平及其危险因素,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以及描述性分析、Logistic回归等统计分析方法对呼伦贝尔地区老年抑郁症患病率水平及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老年抑郁症114例,患病率为7.62%。多因素Logistic叫归分析显示:女性、健康自评一般、经济白评差、独居、有难过和恐怖经历的老年人抑郁症患病概率高,经常与朋友交流能降低抑郁症患病率,经常参加户外的健身运动能降低抑郁症的患病率。结论呼伦贝尔地区老年抑郁症患病率为7.62%,明显高于国家老年抑郁症患病率的平均值;老年女性抑郁症患病率高于老年男性。  相似文献   

6.
老年躯体疾病与抑郁症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调查基层社区老年人躯体疾病患病情况;探讨基层社区老年躯体疾病与抑郁症的关联性,为制订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某基层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调查并将自评健康、躯体患病以及健康恶化情况分别进行单因素的患病率分析.结果 躯体疾病患病率最高的前4位依次是:①视觉障碍(62.2%)、听觉障碍(47.0%)、高血压(40.1%)、慢性支气管炎(6.7%).②老年抑郁症的患病率情况.结论 ①基层社区老年人视觉障碍、听觉障碍、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等躯体疾病患病率较高,要加强防治工作;②具有患抑郁症因素老年人,应及早预防抑郁症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农村社区老年人痴呆症患病率,探讨其与自评状况及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随访安徽省某农村社区的1 090名老年人,使用10/66国际痴呆项目调查使用的诊断量表作为筛查工具,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健康自评、以前与父母相处融洽、居住状况、有无亲人、日常交流和有无信赖6个方面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项研究提示,在进行老年人精神健康的干预时,应把重点放在生活健康自评一般、与人交流较少的老年人群中,改善这部分老人的生活状况,多开展针对老年人的社会义务活动,增进老年人与他人的交流,达到有效预防老年痴呆症的目的 。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农村社区老年人痴呆症患病率,探讨其与自评状况及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随访安徽省某农村社区的1 090名老年人,使用10/66国际痴呆项目调查使用的诊断量表作为筛查工具,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健康自评、以前与父母相处融洽、居住状况、有无亲人、日常交流和有无信赖6个方面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项研究提示,在进行老年人精神健康的干预时,应把重点放在生活健康自评一般、与人交流较少的老年人群中,改善这部分老人的生活状况,多开展针对老年人的社会义务活动,增进老年人与他人的交流,达到有效预防老年痴呆症的目的 。  相似文献   

9.
某城市社区老年抑郁症危险因素的1∶4配比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某城市社区老年抑郁症发生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对24例诊断患有抑郁症的老年人和96例无抑郁症的老年人进行1∶4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采用χ2检验和条件Logistic回归等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自评经济、自评健康、负性生活事件、居住模式4个因素在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证实了在去除年龄、性别、居住地的影响后,自评经济、自评健康、负性事件、居住模式4个因素仍与老年抑郁症的发生显著相关,OR值(95%CI)分别为,5.151(1.031~25.722);4.134(1.017~16.082);3.595(1.170~11.048);6.645(1.736~25.436)。结论自评经济收入状况不满意、自评健康状况差、近半年出现负性生活事件、独居为老年抑郁症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成都市某社区老年人的健康自评现状,探讨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成都市某社区内选取65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进行面对面调查,采用Ordinal 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人健康自评的影响因素。结果老年人健康自评状况为好、一般、差的比例分别是34.9%、60.1%和5.0%。影响老年人健康自评的主要因素包括社会经济地位、是否参加体育锻炼、慢性病患病情况、两周患病情况以及心理健康状况。结论该社区老年人的健康自评状况以"一般"为主。客观的躯体健康状况是老年人健康自评时的重要基础和依据,老年人健康自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老年人的客观躯体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我国东中西部农村老年人的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中2 896名65岁及以上的农村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从社会人口、社会经济、生活方式以及健康状况四个方面探讨东中西部的农村老年人抑郁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东中西部的农村老年人患抑郁状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63,P<0.001),东中西部农村老年人抑郁率分别为24.34%、30.11%、36.77%。东中西部农村老年人的抑郁症状主要受性别、婚姻状况、家庭月均支出、参加社交活动、饮酒、慢性病以及自评健康的影响(均有P<0.05),有伴侣(OR=0.774,95%CI:0.640~0.936)、中等家庭月均支出(OR=0.797,95%CI:0.651~0.977)、参加社交活动(OR=0.788,95%CI:0.668~0.930)及饮酒(OR=0.789,95%CI:0.649~0.960)为抑郁的保护因素,女性(OR=1.736,95%CI:1.400~2.153)、慢性病(OR=1.328,95%CI:1.091~1.618)及自评健康不良(OR=2.924,95%CI:2.259~3.784)为抑郁的危险因素。结论 防治农村老年人的抑郁,需要注重农村地区老年人的心理干预,加强社会支持。同时还需防治慢性病,全面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分析我国中年和老年女性抑郁倾向及影响因素的差异性,为有针对性的改善中年与老年女性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8年数据,以45~59岁中年女性和≥60岁老年女性为研究对象,采用流行病调查中心抑郁量表(CES-D)评估其抑郁倾向。中年和老年女性抑郁倾向的比较采用均值检验,使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SM)对中年和老年女性进行匹配后,进一步探索其组间的差异,采用稳健Tobit回归模型探究抑郁倾向的影响因素。结果 7 964例中老年女性的CES-D评分为(9.53±6.86)分。其中,中年女性、老年女性CES-D评分分别为(9.13±6.62)分、(9.96±7.09)分,老年女性的抑郁倾向评分高于中年女性(t=-5.361,P<0.001)。稳健Tobit回归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居住地、健康自评、身体残疾、慢性病、因身体疼痛而苦恼、BADL受损、IADL受损、是否与配偶或同居者一起生活、家庭成员数量、现有负债、地带分布是中年和老年女性抑郁倾向共同的影响因素。年龄及其二次项、子女数量、有无农业自雇以外的工作是中年女性抑郁倾向的影响因素; 每月来看望1次及以上的子女数量、是否照顾孙子女、是否有社交活动、是否上网、是否退休是老年女性抑郁倾向的影响因素。结论 我国老年女性的抑郁倾向较中年女性明显,且影响因素存在差异性。应针对不同人群特征,提供更有针对性的预防策略,促进中年和老年女性心理健康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中老年社区居民群体健康相关社会资本对抑郁症状的影响,为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成都市中老年居民1432人进行问卷调查。抑郁症状采用流调中心抑郁水平评定量表(CES-D),健康相关社会资本由自编社会资本量表测量。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老年居民社会资本对其抑郁症状的影响。结果 中老年社区居民抑郁症状发生率为25.4%。不同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工作状况、健康状况的中老年人社会资本不同(P<0.05);在控制人口学特征、健康危险因素等变量的情况下,家庭关系较好的中老年人产生抑郁症状的可能性较低(OR=0.555, 95%CI: 0.429~0.720)、社区信任与归属感得分较高的老年人产生抑郁症状的可能性较低(OR=0.726, 95%CI: 0.553~0.952)。结论 家庭关系、社会归属与信任感是影响社区中老年居民心理健康的主要社会资本因素,应对影响居民抑郁症状的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上海市某养老院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行业管理部门制定养老服务的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12月应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老年抑郁量表(GDS)和孤独量表(UCLA—LS)对养老院内160名老年人进行调查,分析影响养老院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因素以及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抑郁、孤独的相关性。结果总调查人数160名,占该养老院老人总数的76.2%,年龄分布范围为60—98岁,平均年龄(82.0±8.8)岁。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养老院老人生活质量中与生理功能明显相关的影响因素有3个,分别是有无子女、参加体育活动频率、自我健康状况评价;与生理职能、社会功能、活力及情感职能明显相关的影响因素有3个,分别是有年龄、参加体育活动频率、自我健康状况评价;与躯体疼痛明显相关的影响因素有2个,分别是性别、自我健康状况评价;与总体健康明显相关的影响因素有4个,分别是年龄、参加体育活动频率、慢性病数目、自我健康状况评价;与精神健康明显相关的影响因素有4个,分别是年龄、居住状况、参加体育活动频率、自我健康状况评价。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养老院老人客观支持与生活质量量表中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呈正相关,其主观支持、对社会支持利用度、社会支持总分与生活质量量表各维度均呈正相关;养老院老人其抑郁分值、孤独分值与生活质量量表各维度均呈负相关。结论影响养老院内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因素众多,社会及家庭应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5.
This study examines how an extensive set of covariates identified in previous research--sociodemographics, social stressors, health status and psychosocial resources--influence the age-depression relationship. The analyses were based on data collected for the 1994 National Population Health Survey (N = 16,291) by Statistics Canada. Analyses were conducted using OLS regression for generalized distress and logistic regression for major depressive episod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ge and both outcomes was linear and negative after controlling for sociodemographics. Controlling for social stress reduced levels of depression among younger cohorts while controlling for poor health status reduced levels of depression among the elderly. Controlling for psychosocial resources generally reduced the level of depression among older cohorts, however, the results were mixed across outcomes. The inclusion of all covariates appears to negate the effects of one another in that the fully adjusted relationships between age and depression across both outcome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eir bivariate relationships.  相似文献   

16.
王丽  张晓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8,22(11):1148-1151
目的 了解我国农村老年人抑郁的性别差异及影响因素,为缩小农村老年人抑郁性别差异、促进两性健康公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数据库中抑郁相关数据进行Fairlie分解,分析农村老年人抑郁现状及性别差异。结果 农村老年人抑郁患病率为39.09%,女性高于男性(47.82% vs 3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05,P<0.001)。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地域、睡眠时长、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自评健康、疼痛是男女两性抑郁的共同影响因素,婚姻状况、社会活动是男性抑郁的影响因素。Fairlie分解结果显示,农村老年人抑郁性别差异中的72.06%是可观测因素造成的,另外27.94%是性别属性造成的。结论 农村老年男性抑郁患病率低于老年女性。生活方式、生理健康、疼痛是造成农村老年人抑郁性别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福州市鼓山镇居家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状况、家庭支持现状及其相关性,为开展居家老年慢性病患者社区护理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流行病学调查中心用抑郁量表、自制日常社会活动情况调查表以及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对福州市鼓山镇568例老年慢性病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分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568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中有日常生活依赖者135例(23.8%),有抑郁症状发生者130例(22.9%),家庭支持功能正常者323例(56.9%),轻度障碍者207例(36.4%),严重功能障碍者38例(6.7%);居家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日常生活依赖、抑郁症状、日常社会活动等健康状况与家庭支持有相关性(P〈0.05)。结论居家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状况与家庭支持相关。社区护理人员应了解其健康水平与家庭支持的现状,在加强个人健康护理的同时做好家庭健康护理,达到促进其身心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 To evaluate health status of the elderly in Mexico through their self-perception and to describe social, organizational and health-related factors. METHODS: A study was carried out on secondary data from the 2000 National Health Survey in Mexico. Multiple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s were used. The dependent variable health status was measured through self-perception.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s included were: socio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risk behaviors, accidents, disease diagnosis and clinical measures. RESULTS: A total of 7,322 adults aged 60 years and older were studied, which represents 7% of the total population in that age group in Mexico. Of them, 19.8% reported poor or very poor health status. Factors found to be associated to poor health were age, female sex, having no social security, being divorced, homemaker, disabled, unemployed, tobacco consumption, having a health condition, accidents and diagnosed with chronic diseases. CONCLUSIONS: The study allowed to identifying factors that may contribute to poor health status in the elderly. These findings c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actions and health care programs for this population in Mexico.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社区老年人久坐行为、社会参与度与老年抑郁之间关系。方法 在2020年6月至8月间选择安徽省合肥市4个社区的632名60岁及以上的人群为调查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久坐行为自评问卷、社会活动参与频率问卷及病人健康问卷抑郁量表对目标人群进行问卷调查,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社区老年人久坐行为、社会参与度与抑郁的关系。结果 社区老年人每天久坐行为时间为(6.88±1.98)h,社会参与度得分为(15.53±3.79)分,抑郁的检出率为11.6%;社区老年人抑郁与久坐行为呈现正相关,与社会参与度呈现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社会人口学等变量后,久坐行为是抑郁的危险性因素[OR=2.029,95%CI(1.689~2.439);P<0.001];社会参与度是社区老年人抑郁的保护性因素[OR=0.795,95%CI(0.721~0.877);P<0.001]。结论 社区老年人久坐行为水平普遍较高,久坐行为及社会参与度是老年人抑郁患病风险的重要影响因素,社区卫生保健人员可通过干预老年人群的久坐时长,鼓励老年人群多参与社会交往频率从而减少抑郁的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