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腹部大器官移植的免疫病理学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器官移植自古以来是人类梦寐以求的愿望。但人类真正将异体器官移植用于治疗疾病源于20世纪50年代。然而,由于当时缺乏免疫抑制剂,器官移植后很快出现排异反应导致移植失败。1963年,享有“当代器官移植之父”美誉的美国starzl教授成功地实施了人类第1例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手术,并将“硫唑嘌呤 类固醇”用于免疫抑制治疗。  相似文献   

2.
人类疱疹病毒6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是一种新发现的疱疹病毒,其感染在人类非常普遍,HHV-6感染与幼儿急疹,器官移植后并发症,AIDS以及人类某些肿瘤的发生有关。本文就HHV-6的生物学特性,流行病学以及与人类疾病的关系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正>发生在动物身上的很多疾病可以不治而愈,而人类面对同样的疾病,有人安然无恙,有人不治而亡。为此早在二千年前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就宣称"人类最好的医生是自己",并指出了人类医学从外界干预性治疗向人体自身免疫恢复的研究方向转变。人体免疫系统抵御疾病的利器——免疫球蛋白,是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其主要作用是与抗原起免疫反应,生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从而阻断病原体对  相似文献   

4.
据英国《星期日电讯报》报道,英国科研人员第1次成功将人体器官同人体血液供应分开,靠人工血液循环系统维系器官的“生命”。这种开创医学先河的技术可显著提高器官移植手术成功率,以及提供新方法治疗肿瘤和肝脏疾病。  相似文献   

5.
我国人体器官移植现状、伦理观念与立法问题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人体器官移植的伦理观现状和立法概况  人体器官移植是二十世纪以来医学领域中开展的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技术。使许多难以治愈的器官功能衰竭或器官损坏病人得以康复。据统计 ,全世界经肾脏、肝脏、肺脏、心脏等器官移植手术而获得“第二次生命”的人中仅肾移植已近五十余万。这项技术充分体现了人类崇高的医学人道主义精神 ,造福于人类健康 ,具有极大的发展前景。  肾移植目前已成为治疗中、末期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 ,眼角膜移在国外已普遍开展。过去二十年我国肾移植已达二万二千余例 ,居亚洲之首 ,国际上术后生存最长的肾移植…  相似文献   

6.
是否出现了疯猫病据荷兰一项研究报告,一种前所未有的急性多神经病正在荷兰的猫中蔓延,人们担心这会以变化了的模式传染给人类和其他动物。据Utrecht大学兽医神经病学家VanEs博士说,4月初已诊断出首批病猫,以后数量迅速上升以至全面流行。尽管专家正试图...  相似文献   

7.
自2007年国务院公布《人体器官移植条例》以来,我国人体器官移植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人体器官捐献工作有序推进,取得积极进展。为保障人体器官捐献工作顺利开展,不断完善科学、高效、公平、公正、公开的人体捐献器官获取与分配工作体系,卫生计生委依据《人体器官移植条例》和《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基本原则和肝脏与肾脏移植核心政策》等相关法规政策,结合我国国情,制定了《人体捐献器官获取与分配管理规定(试行)》。详情请登录国家卫生计生委网站 http://www.moh.gov.cn/yzygj/s3573/201308/8f4ca93212984722b51c4684569e9917.shtml 查阅。  相似文献   

8.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在医学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以自然发生作为人类疾病研究的动物模型,已经不能满足科学需要,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人类疾病动物学研究势在必行。为此本文围绕体内基因转移动物模型,基因敲除动物模型,模仿人体癌发生动物模型三方面,对近几年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研究的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在医学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以自然发生作为人类疾病研究的动物模型,已经不能满足科学需要,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人类疾病动物学研究势在必行。为此本文围绕体内基因转移动物模型,基因敲除动物模型,模仿人体病发生动物模型三方面,对近几年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研究的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许多啮齿动物病毒都可能污染小鼠或大鼠源性的McAb制品(见表)。这些病毒可污染杂交瘤细胞株本身,或受染动物产生的腹水。根据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危险性,可将这些病毒分为3类。 第一类病毒在自然条件下,可从动物传染给人(人畜共患)。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LCM)病毒和Hantaan病毒都可能引  相似文献   

11.
人类疱疹病毒6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是一种新发现的疱疹病毒,其感染在人类非常普遍.HHV-6感染与幼儿急疹、器官移植后并发症、AIDS以及人类某些肿瘤的发生有关.本文就HHV-6的生物学特性、流行病学以及与人类疾病的关系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抗CD4单克隆抗体可变区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CD4单抗可延长灵长类动物模型同种器官移植物的存活时间和改善实验性自身免疫疾病的病情[1]。在人类,抗CD4单抗已被成功地用来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2]、系统性红斑狼疮[3]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肾移植患者的急性和慢性排斥反应[4]。本文对抗CD4单克隆...  相似文献   

13.
免疫组化技术在实验动物组织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研究领域中常应用实验动物建立具有人类疾病模拟表现的疾病动物模型,这是人类认识自身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研究防治措施的重要途径。当科研人员利用实验动物完成疾病造模后,往往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对动物组织进行鉴定,以检测疾病造模效果,并从中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为人类健康服务。但是在以往实验动物组织的免疫组化实验中存在一些问题,下面就相关问题谈点我们的思考和体会。  相似文献   

14.
背景:以实验动物模拟人类相关疾病是研究疾病发生发生及治疗的基础,鼻腔、鼻窦疾病也需要恰当实验动物作为其模型。 目的:观察兔鼻腔、鼻窦的CT和局部解剖表现,探讨兔应用于鼻窦炎动物模型的可行性。 方法:利用CT使用常规鼻窦冠状位与水平位扫描新西兰兔,随后进行常规鼻腔、鼻窦解剖学观察。 结果与结论:兔鼻中隔将鼻腔分为左右两个腔,鼻腔外侧壁由上颌鼻甲、中间鼻甲、内侧鼻甲、下鼻甲组成,上颌窦窦腔最大,筛窦、蝶窦、额窦相对较小,以上结构均对称分布。兔鼻腔、鼻窦在CT扫描下显示清晰。兔鼻腔、鼻窦的解剖与人类鼻腔、鼻窦解剖结构既有相似也有不同,其上颌窦解剖部位与人相似且窦腔较大便于操作,具有动物实验模型建立的可行性,适用于鼻窦炎动物模型建立,可应用于模拟人类鼻窦炎的研究。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肾移植;肝移植;移植;心脏移植;组织移植;皮肤移植;皮瓣移植;血管移植;器官移植;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5.
可溶性HLA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sHLA)是存在于人类血清中HLA的可溶性形式。近几年来,人们对sHLA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sHLA与器官移植中的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R)和移植器官的排斥有密切的关系。在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中,血清中的sHLA变化也很大。本文就近几年人们对sHLA进行的研究予以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正> 补体C_3占人体血清补体总量的一半以上,它可通过经典途径和替代途径激活而参与免疫反应。故测定补体C_3对免疫缺陷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器官移植和许多与免疫有关疾病的临床研究具有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17.
人类胚胎干细胞在疾病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胚胎干细胞(hES细胞)对于疾病的治疗,尤其在器官移植和组织修复方面存在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近来研究表明,虽然目前进行hES细胞的临床治疗为时尚早,但已获得令人瞩目的效果。本文就hES细胞在疾病治疗方面的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人类白细胞抗原 (HumanLeukocyteAntigen ,HLA)是由HLA基因复合体所编码的产物 ,HLA基因复合体是调节人体免疫反应和异体移植排斥作用的一组基因 ,位于第六号染色体的短臂上。HLA抗原与同种异体器官移植的排斥反应密切相关。若供受体移植抗原  相似文献   

19.
克隆小鼠和猪比较容易,而克隆大鼠较难,克隆人类更难,但不会比克隆猴子还困难。没有人知道为什么有些物种的克隆较另一些物种更困难。但对小鼠的研究正帮助人类认识其中的差别,最终将使研究者在利用人类胚胎干细胞治疗疾病和器官移植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就。  相似文献   

20.
应用基因打靶的方法,可以制造出人类遗传性疾病的动物模型,这种动物模型有利于单基因遗传病的研究。本文简述了遗传病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及其中的问题,指出了遗传背景对于动物模型的重要性。在不同的遗传背景下培育突变动物会发现一些有调节作用的基因,有利于改善动物模型。因为人与动物某些基因表达的不同,有些遗传病的症状不能在动物模型中复制。人类多基因遗传病的影响因素复杂,动物模型较难制作,但会对这类疾病的研究,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