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阮力  向群  闻维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3):3543-3545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血脂正常、1级或2级老年高血压的疗效.方法:本组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给予左旋氨氯地平2.5 mg/次,每日上午1次,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再予阿托伐他汀钙片10 mg/次,每日晚上1次,两组治疗共12周.结果:经治疗后4周、8周、12周,两组SBP 、DBP及PP均有所下降(P<0.01).治疗8周后,SBP、DBP及PP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SBP、PP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DBP改善情况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血脂,无论组内或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有一定协同降压作用,可促进选择性地降低SBP和缩小PP,有利于血脂正常、轻中度老年高血压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许佳俊  赖金狮 《中国医药》2010,5(9):814-815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中P选择素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完全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治疗组(8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口服,1次/d.同时根据阿托伐他汀的用量,将阿托伐他汀组分为阿托伐他汀10 mg组及阿托伐他汀40mg组.在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分别测量血浆P选择素水平.结果 3组治疗前P选择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P选择素水平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阿托伐他汀10 mg组及阿托伐他汀40 mg组分别为(119.2±78.9)μg/L,(88.8±63.9)μg/L、(56.4±53.1)μg/L,P<0.05],阿托伐他汀治疗组降幅大于对照组,其中阿托伐他汀40 mg组下降幅度更明显,与10 mg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使冠心病血浆中P选择素明显下降,这可能与其能抑制白细胞和血小板与内皮的黏附聚集有关;早期予强化高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治疗可能获得更大的益处.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颈部血管彩超检查评价他汀类药物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 患者40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氟伐他汀缓释剂组,治疗3个月;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组间及组内颈动脉彩超及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甘油三酯(TG)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HDL-C水平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大小、厚度及数量较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组TC、LDL-C、TG的降低程度与氟伐他汀缓释剂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和氟伐他汀缓释剂在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颈部血管斑块和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血脂正常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功能及血压的影响。方法 75例不伴高脂血症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6,常规降压治疗)和治疗组(n=39,常规降压治疗加阿托伐他汀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及心-踝血管指数(Cardio-ankle vascular index,CAVI)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末时,他汀治疗组的DBP下降不明显(P>0.05),SBP、PP及CAVI均有明显降低,与基线值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改善血脂正常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动脉功能和血压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和氯沙坦联合用药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脉压(PP)的影响。方法将62例老年ISH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用氯沙坦片(50mg·d~(-1),po),治疗组32例用氯沙坦片(50mg·d~(-1),po)加阿托伐他汀片(20mg·d~(-1),po),观察12wk,每2周随访血压1次并记录。结果在治疗wk 12时,对照组PP从治疗前(74.67±7.77)mm Hg降至(67.37±5.53)mm Hg;治疗组PP从治疗前(75.06±6.96)mm Hg降至(59.75±5.92)mm Hg。治疗后2组PP之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5.255,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和氯沙坦联合用药有助于改善老年ISH患者的PP。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分析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胆固醇血症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0例老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血脂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TC、TG、LDL-C水平降低程度及HDL-C水平升高程度均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的安全性相当,但瑞舒伐他汀的临床疗效要优于阿托伐他汀,可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高血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采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12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69例高血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4),两组分别给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DBP、SBP、HDL-C、LDL-C、TG、TC、NO、hs-CRP水平及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6周后DBP和SBP改善幅度较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6周HDL-C、NO较高,LDL-C、TG、TC、hs-CRP较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86%,低于对照组的23.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采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可改善患者血压水平、炎症状态及血脂代谢情况,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CABG)术后心房颤动( AF)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2年6月收治并行CABG手术的患者90例按随机、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观察组术前1周开始口服阿托伐他汀10mg/d,对照组不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患者进行连续7d的心电监护,记录AF的发生情况。检测术前和术后7d 2组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术后AF发生率为15.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F持续时间和最快心室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2组间术后AF起始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2组间术前hs-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术后7d的hs-CRP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减轻CABG术后的炎性反应程度,降低术后房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7月我院84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观察组采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两组均治疗5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DBP、S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DBP、SB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85%(39/42)高于对照组的61.90%(26/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14%(3/42)与对照组的11.90%(5/4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予阿托伐他汀,研究组予瑞舒伐他汀。于每晚入睡前服用,分别于受试后的4周和8周随访,抽空腹肘静脉血,测定2组TC、TG、LDL-C、HDL-C。结果治疗前2组TC、TG、HDL-C、L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4、8周2组TC、TG、LDL-C水平低于治疗前,HDL-C水平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LDL-C达标率为89.5%高于对照组的7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组、阿托伐他汀组均能明显降低TC、TG、LDL-C,升高HDL-C,调脂疗效确切。瑞舒伐他汀的临床疗效优于阿托伐他汀,剂量更小,价格相对低廉,安全性相当,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氯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的效果.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阿托伐他汀和氯沙坦联合组43例,在基础治疗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每日1次和氯沙坦50 ng,每日1次;氯沙坦组41例,在基础治疗上加用氯沙坦50 mg,每日1次,两组均治疗6个月,分析疗效.结果:联合治疗组舒张期室间隔厚度、舒张期左室后壁厚度、左室心肌重量指数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氯沙坦组舒张期室间隔厚度、舒张期左室后壁厚度、左室心肌重量指数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舒张期室间隔厚度、舒张期左室后壁厚度、左室心肌重量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丁联合氯沙坦治疗高血压,既可使血压、血脂迅速达标,又可有效逆转左室肥厚.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溶栓的疗效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对75例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在尿激酶溶栓前接受阿托伐他汀80 mg口服,溶栓结束后继续口服阿托伐他汀40 mg/d;对照组在溶栓治疗前不接受阿托伐他汀口服,溶栓后口服阿托伐他汀40 mg/d.比较两组溶栓疗效和治疗前后血清CRP和脑钠肽水平.结果 治疗组溶栓冠脉再通率为7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14% (P<0.05),治疗组胸痛缓解时间和再灌注心律失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ST段下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CRP水平和脑钠肽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有助于增加尿激酶溶栓的再通率,抑制炎症反应,保护心肌,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分别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与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变化情况及心绞痛改善情况。结果①两组患者治疗后DBP及SBP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前后SBP及DBP水平变化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患者心绞痛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药物硝苯地平控释片相比,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具有更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 磺酸钠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诊治的冠心病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在常规冠心病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 磺酸钠注射液,疗程为30 d。比较2组治疗效果,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脂(TC、TG、LDL-C、HDL-C)、血压(SBP、DBP)、血流动力学指标(ESR、HCT、Fb、np、nbl、nbh)、血清生化指标(ALT、AST、Cr、CK)、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再住院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2组血脂、血压、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清生化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 P <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再住院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丹参酮ⅡA 磺酸钠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疗效确切,能显著降低患者血脂、血压,改善血流动力学,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阿托伐他汀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降压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军  张颖  吴泽兵  孙媛媛 《安徽医药》2009,13(6):666-667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长期使用对已接受降压治疗的高血压病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2007年8月至2008年4月在我院干部病房住院且出院后门诊随访、规律服用降压药物治疗的患者62例,按10年心血管危险分层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除常规降压治疗外,每日加服阿托伐他汀从10 mg开始,根据血脂水平调整剂量,平均为(13.9±6.1)mg.d-1,对照组给予常规降压治疗。比较两组在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时的动态血压变化。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血压无明显变化(均P〉0.05);治疗组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SBP)、24 h平均脉压(24 h平均PP)在治疗6个月时较治疗前均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4 h平均舒张压(24h平均DBP)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病患者具有降低24 h平均SBP、缩小24 h平均PP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调脂益肝汤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脂肪肝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2月-2015年2月本中心门诊收治脂肪肝患者62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予益肝灵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和自拟中药调脂益肝汤治疗;对照组予益肝灵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2组病例均治疗12周。观察2组的临床症状、体质量指数、肝功能、血脂、B 型超声等指标的变化,有关资料作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6%(P <0.05);2组实验室检查指标治疗后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程度大(P <0.05);治疗组治疗后主症积分与体质量指数较治疗前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对照组主症积分与体质量指数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药调脂益肝汤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脂肪肝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对冠心病患者血脂及血清C反应蛋白( 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给予所有患者常规治疗和密切护理,试验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对照组仅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血清CRP变化及血脂达标率。结果2组治疗前TC、TG、LDL-C、HDL-C等血脂指标及血清CR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患者TC、TG、LDL-C及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HDL-C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TC、TG、LDL-C、HDL-C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冠心病对患者血脂及血清CRP水平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韩瑞梅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4):3340-3341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136例STEMI患者分为三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4周,比较三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指数(CI)、左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室壁运动积分(WMS)和B型利钠肽(BNP)水平.结果 三组患者治疗4周后LVEF、CI和WMS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4周后,Ⅲ组的LVEF、CI和WMS均高于Ⅰ组(均P<0.05),Ⅲ组BNP水平较Ⅰ、Ⅱ组均有所下降(均P<0.01).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以改善STEMI患者心功能,降低BNP水平,40 mg/d改善更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本院收的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15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用辛伐他汀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评价两组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变化.结果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显效率50.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00%,对照组总有效为84.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C、TG、LDL-C均较治疗降低,HDL-C较治疗前升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指标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TC、TG、LDL-C水平,无严重不良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脑梗死患者应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8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43例接受20 mg阿托伐他汀治疗的对照组和43例接受40 mg阿托伐他汀治疗的观察组。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间中国卒中量表(C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治疗后,两组C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切观察组治疗前后CSS评分差值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应用40 mg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显著改善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