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升白欣对癌症化疗或放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观察升白欣对癌症患者化疗、放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作者于1996年7月至8月,将化疗、放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的68例癌症患者,随机分成升白欣治疗组(35例)和一般升白细胞药的对照组(33例)。结果表明,升白欣的升白细胞有效率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1.2%(P<0.01),治疗前白细胞中位值为2.67×109/L±0.79×109/L,治疗后升高为4.25×109/L±2.29××109/L。升白欣的副反应主要为发热(34.8%)、注射部位疼痛(65.7%)。作者认为,升白欣治疗化疗、放疗后所致白细胞减少症是有效的,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升白欣对化疗所致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升白欣对化疗所致的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方法:升白欣50U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用5~7日。结果:用药前白细胞减少症者28例,用药后25例有效,有效率89.29%。用药前血小板减少症者21例,用药后12例有效,有效率57.14%。经统计学处理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副反应主要是发热和注射局部疼痛。结论:升白欣适用于化疗所致的白细胞、血小板均低下者,特别升血小板作用较明显,且该药用量少、价格低,易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恶性肿瘤的化学治疗导致白细胞减少症常成为化疗顺利进行的一大障碍。为此,我科自1997年8月~1998年9月对收治的各种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进行升白欣治疗观察39例,经严格设计,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升白欣具有明显的升白作用,且起效快,维持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4.
恶性肿瘤的化学治疗导致白细胞减少症常成为化疗顺利进行的一大障碍,为此,我科自1997年8月-1998年9月对收治的各种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进行升白欣治疗观察39例,经严格设计,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升白欣具有明显的升白作用,且起效快,维持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地榆升白片预防NP方案化疗患者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方法使用NP方案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60例,治疗组28例,化疗同时服用地榆升白片,并与单纯化疗的32例作对照,观察两组的外周血白细胞变化、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用量及继发感染发生情况等。结果治疗组化疗后Ⅲ度以上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治疗组在化疗第14天、21天的白细胞数均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有显著性。两组集落刺激因子用量、白细胞减少继发感染发生例数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地榆升白片能有效预防NP方案化疗患者白细胞减少症。  相似文献   

6.
 作者运用升白欣治疗各种恶性肿瘤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51例,采用肌肉注射50u,1/日连用5~7天,结果表明:升白欣可以迅速升高白细胞数,I度和Ⅱ度白细胞减少尤为显著,引例中显效39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92.2%,与G-csF相比疗效相当。该药升高白细胞后即使停药,亦无白细胞再度降低的现象,且毒副反应小,主要为发热和注射局部疼痛,对症处理多可缓解。  相似文献   

7.
灵杆菌素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灵杆菌素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方法:50 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灵杆菌素治疗组和一般升白细胞药的对照组。结果:灵杆菌素的升白细胞有效率79.31(23/29) % ,明显高于对照组23.80 % (5/21)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1) 。灵杆菌素的副反应为发热、肌肉酸痛。结论:灵杆菌素治疗化疗后所致白细胞减少症疗效确切,可作为肿瘤化疗过程中的辅助药物  相似文献   

8.
姜丽  金海红  王智文  孟津 《中国肿瘤临床》2010,37(21):1252-1254
目的:探讨G-CSF 在妇科恶性肿瘤化疗后的应用时机。方法:将63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2 组:治疗组,32例,在每次化疗后出现Ⅱ度骨髓抑制后开始给予G-CSF 预防量对症处理,150 μ g/d,皮下注射,当出现Ⅲ度骨髓抑制后,给予G-CSF 治疗量对症处理,300 μ g/d,皮下注射;对照组,31例,在每次化疗后出现Ⅲ度骨髓抑制后开始给予G-CSF 治疗量对症处理,300 μ g/d,皮下注射。两组每日复查血常规,白细胞总数2 次超过10× 109/L ,停药继续观察血常规。结果:治疗组出现严重骨髓抑制少于对照组,治疗组白细胞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化疗后出现Ⅱ度骨髓抑制后及时给予G-CSF 是化疗后预防严重骨髓抑制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同时可以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9.
地榆升白片对放疗后骨髓抑制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地榆升白片在放疗所致白细胞下降中的治疗作用。方法90例放疗过程中出现骨髓抑制的恶性肿瘤病人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地榆升白片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照1组利血生 G-CSF;对照2组单独使用G-CSF,治疗放疗所致骨髓抑制,比较其疗效及观察病人一般状态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病人一般状态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地榆升白片治疗放疗所致的白细胞下降,疗效明显,能改善病人的一般状态,且无明显毒副作用,价格低廉,可作为放化疗骨髓抑制时的常规口服用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血液恶性疾病化疗后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疗的疗效.方法:对本院血液科化疗后发生全血细胞减少的住院患者25例给予EPO联合G-CSF治疗作为治疗组,另21例仅给予G-CSF治疗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经3周治疗后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均明显上升,对照组白细胞明显上升,治疗组和对照组血红蛋白、血小板变化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疗后,全血细胞上升明显,可有效提高Hb水平,改善患者生存质量,而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1.
陈梅  郑崴 《肿瘤防治研究》1996,23(4):232-233
 1990年1月至1994年10月对82例晚期食管癌随机分组研究,化疗加放疗(综合组)和单用放疗(单放组)两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综合组与单放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68.3%和46.3%,3年生存率34.8%和8.7%,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合并有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病例中综合组与单放组1年生存率63.6%和40%,P<0.05有显著性差异,但3年生存率28.6%和8.3%,P>0.05无显著性差异。食管病变长度与预后在本实验中无密切关联。近期疗效综合组CR率高于单放组,吞咽症状改善情况也比单放组好。  相似文献   

12.
黄玮  高立  张永利 《实用癌症杂志》2017,(12):2061-2063
目的 对比宫颈癌根治术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60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30例)采用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观察并记录2组围手术期指标,切除范围,术后24 h、1个月、3个月的VAS评分及随访3个月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2种手术方法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患者,但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排气时间也短于对照组(P<0.05);2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留置尿管时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切除范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4 h内,2组VAS评分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个月、3个月,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期间,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2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3.3%(P<0.05).结论 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对宫颈癌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手术创伤小,对内脏器官干扰小,术后疼痛感轻,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康莱特注射液治疗晚期胰腺癌的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晚期胰腺癌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平行数字信封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放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康莱特注射液治疗.2组都治疗观察2个疗程,记录预后与免疫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7.8%和44.4%,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期间的血像反应与消化道反应情况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CA19-9与CEA值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同时治疗后观察组的CA19-9与CEA值也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D3+值明显上升,而CD4+值明显降低,较治疗前差异均明显(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CD3+、CD4+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莱特注射液治疗晚期胰腺癌能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肿瘤标志物的表达,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其作用机制与提高免疫力有关.  相似文献   

14.
王灿  丁昊 《实用癌症杂志》2017,(11):1896-1898
目的 探讨曲妥珠单抗、卡铂及多西他赛联合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收治的90例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多西他赛联合卡铂治疗,观察组采用曲妥珠单抗、卡铂及多西他赛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73.3%)显著高于对照组(51.1%)(P<0.05).观察组的病理疗效(62.2%)显著高于对照组(40.0%)(P<0.05).两组患者的贫血、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及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HMGI-C阳性率和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曲妥珠单抗、卡铂及多西他赛联合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的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HMGI-C阳性率和CRP水平,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侯强  许崇文  董南  任宏 《现代肿瘤医学》2015,(23):3417-3420
目的:观察康莱特注射液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水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实验组(胸腔灌注化疗+康莱特注射液)30例;阳性对照组(胸腔灌注化疗+参芪扶正注射液)29例和对照组(单纯胸腔灌注化疗)29例。对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外周血象(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T细胞亚群分类(CD4、CD8、CD4/CD8),免疫球蛋白(IgA、IgG、IgM),近期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三组之间外周血象及T淋巴细胞的免疫活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T淋巴细胞免疫活性高于另外两组(P<0.05),同时阳性对照组T淋巴细胞的免疫活性要高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对照组免疫球蛋白IgG、IgA及IgM较化疗前均降低(P<0.05);实验组免疫球蛋白IgG和IgM均明显高于阳性对照组和对照组(P<0.05)。实验组近期临床疗效明显高于阳性对照组和对照组(P<0.05);阳性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使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三组间出现的其他不良反应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康莱特注射液联合胸腔灌注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水的患者,可以保护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的骨髓抑制不良反应,是配合胸腔灌注化疗的一种较理想的辅助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6.
郎咸征 《实用癌症杂志》2017,(12):2080-2083
目的 探究紫杉醇(TAXOL)联合卡铂(CBP)治疗卵巢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92例卵巢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采用TAXOL联合CBP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环磷酰胺联合CBP治疗,21 d为1个疗程.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实体瘤评价标准对患者肿瘤缓解情况进行评定,对比2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以及随访5年内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肿瘤治疗有效率(82.61%)明显高于对照组(58.70%)(P<0.05).2组患者在治疗中均出现中性粒细胞下降、血红蛋白下降、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过敏反应、消化道反应、神经毒性等不良反应,治疗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5年内生存率(41.30%)明显高于对照组(19.57%)(P<0.05).结论 TAXOL联合CBP治疗卵巢癌,患者肿瘤缓解情况较好、不良反应较轻,5年生存率较高.  相似文献   

17.
康莱特注射液与DF方案联用治疗食管癌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观察康莱特与化疗联用对食管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5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胡机分入康莱特联用DDP+5-FU组和单纯DDP+5-FU化疗组。结果:1)两组有效率分别为73%和53%,差异显著,2)联用组治疗前后KPS评分改善及稳定者也明显高于单纯化疗组;3)化疗结束后联用组有3/4患者能够及时放疗,而单纯化疗组只有不足1/2患者能按放疗。结论长期应用康莱特性使患者KPS提高或保持稳定。有助于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生存分析评价纵隔镜检查在评估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前纵隔淋巴结状态中的作用.方法 对152例可手术NSCLC患者术前行CT和纵隔镜检查,根据纵隔镜检查结果选择不同的方案进行治疗,并进行长期随访.纵隔淋巴结分期按最终病理结果分为pN0、pN1、pN2和pN3,按CT检查分为cN0~1和cN2~3,按纵隔镜检查分为mN0~1、mN2和mN3.结果 pN0组、pN1组、pN2组和pN3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61.7%、75.0%、32.4%和16.1%,pN0组、pN1组的生存率与pN2组、pN3组相比均显著升高(均P<0.05).cN0~1组与cN2~3组之间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70).mN0~1组与mN2组、mN3组的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开胸手术前行纵隔镜检查能较好地判断NSCLC患者的纵隔淋巴结转移情况,预测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金龙胶囊配合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肝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金龙胶囊与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配合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纯应用肝动脉灌注化疗栓(TACE)治疗,试验组在TACE治疗基础上配合应用金龙胶囊。3个月后比较2组生存质量、免疫功能及病灶大小变化。结果:试验组有效率(56.7%,17/30)和对照组(33.3%,10/3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进展率(6.7%,2/30)明显低于对照组(33.3%,1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质量评分及免疫功能指标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金龙胶囊与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配合有明显协同、增效作用,能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缓病灶进展及改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