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的探讨痔动脉结扎加痔上粘膜注吊外剥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环状混合痔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痔动脉结扎加痔上粘膜注吊外剥术;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术后观察创面愈合时间及并发症情况,术后均随访2年。结果治疗组在术后疗效、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痔动脉结扎加痔上粘膜注吊外剥术不损伤齿线,能维持肛垫正常位置,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治疗环状混合痔合理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和评价多放射状小切口配合外剥内扎硬注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行多放射状小切口配合外剥内扎硬注术,对照组28例,行外剥内扎术。结果:治疗组痊愈38例(95.0%),显效2例(5.0%);对照组痊愈25例(89.3%),显效3例(10.7%):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肛门疼痛、肛缘水肿、肛缘赘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放射状小切口配合外剥内扎硬注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确切可靠、术后并发症较少较轻,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分段外剥内扎加Z形皮桥短缩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0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分为2组,每组50例,分别进行分段外剥内扎加Z形皮桥短缩术(实验组)和传统外剥内扎术(对照组)治疗。观察术后伤口疼痛、水肿、赘皮残留、肛门狭窄等并发症,以及平均愈合时间、治愈率、复发情况。结果:实验组在术后伤口疼痛、水肿、赘皮残留、肛门狭窄、治愈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而平均愈合时间比对照组短,复发例数少,2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分段外剥内扎加Z形皮桥短缩术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外剥内扎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内扎外剥保留齿线后侧切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4月~2011年4月之间收治的10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外剥内扎术治疗,而观察组给予内扎外剥保留齿线后侧切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痔核脱落时间以及疼痛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中采取内扎外剥保留齿线后侧切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有效的缩短患者伤口愈合时间,并减轻患者的痛苦,操作方法简单,值得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5.
保留肛垫及齿状线治疗混合痔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混合痔的有效治疗方案。方法:随机将50例纳入临床分析的混合痔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行保留肛垫及齿状线内扎外剥术,对照组行传统内扎外剥术,观察术后并发症及治愈率等。结果:治疗组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伤口愈合时间、治愈率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保留肛垫及齿状线内扎外剥术治疗混合痔安全有效,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外切缝合内扎加硬注术治疗Ⅲ~Ⅳ度混合痔治疗效果。方法将248例Ⅲ~Ⅳ度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各124例。治疗组采用外切缝合内扎加硬注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外剥内扎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均全部治愈,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切缝合内扎加硬注术是重度混合痔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外剥内扎加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两组。观察组38例进行外剥内扎加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对照组38例进行常规外剥内扎术治疗。两组对照疗效观察。结果两组均一次手术治愈,治疗组治愈率100%;对照组治愈率97.4%,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伤口愈合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无大出血、肛门失禁等严重并发症,两组术后伤口疼痛、创缘水肿、肛门狭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混合痔应用外剥内扎加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少,愈合快,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2种手术方式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29例采用外剥内扎术术式,治疗组29例采用我院的改良外剥内扎保留齿线术术式,术后均采用抗炎、止血、中药换药及对症治疗。结果:2组治愈率、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但术后创缘水肿、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平均愈合时间等指标,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改良外剥内扎保留齿线术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外剥内扎加内括约肌部分离断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外剥内扎加内括约肌部分离断术治疗混合痔108例为治疗组,常规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100例为对照组,两组间进行对照观察.结果 两组治愈率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混合痔应用外剥内扎加内括约肌部分离断术治疗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少,愈合快.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和评价外剥内扎加部分内外括约肌侧切术治疗环状嵌顿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环状嵌顿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采用外剥内扎加部分内外括约肌侧切术,对照组采用单纯的外剥内扎术。观察两组的疗效、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如切口疼痛、肛缘水肿、肛门狭窄、排便困难及术后控便力等。结果:两组在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外剥内扎加部分内外括约肌侧切术治疗环状嵌顿痔具有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小切口外痔剥离加内痔结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效果及对患者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76例环状混合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常规外痔剥离加内痔结扎术)和观察组(38例,小切口外痔剥离加内痔结扎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7 d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2、24 h,两组ACTH、COR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升高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两组Wexner评分均降低,GQOL-74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切口外痔剥离加内痔结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能够显著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和应激反应,提高临床治愈率,缩短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且患者肛门功能恢复效果好,生活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为探讨外剥内扎切除术(MMH)、PPH、TST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安全性、效费比 方法 将195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65例。治疗组分为外剥内扎术组、PPH组、TST组。分别观察3组术后的疼痛评分、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诊疗费用等指标。结果 外剥内扎术组、TST组、PPH组在治愈率方面无明显差异, TST组在疼痛评分方面、术后出血方面均优于其他两组,TST组、PPH组在住院天数、创面愈合、残留赘皮方面优于外剥内扎术组,在诊疗费用方面外剥内扎术组明显低于TST组、PPH组。结论 外剥内扎切除术、PPH、TST治疗混合痔疗效确切, PPH及TST,特别是TST术后疼痛较小,恢复迅速,但治疗费用较高;针对不同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采用个体化的治疗,更能取得更好的疗效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黄仲昭 《临床医学》2013,33(7):29-31
目的探讨痔上黏膜切除术(PPH)辅助外痔切剥术在重度混合痔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潮安县人民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12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成三组:PPH辅助外痔切剥术组(PE组,40例)、单纯PPH术组(P组,40例)、外痔内扎术组(E组,40例)。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和术后3个月复发率。结果 PE组手术疗效比P组和E组显著增高(P〈0.05);PE组和P组患者术后出血、水肿、肛门狭窄、术后VAS疼痛评分和术后3个月复发率比E组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E组患者术后VAS疼痛评分和术后3个月复发率较P组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PPH辅助外痔切剥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少,术后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芍药甘草汤加炮附子缓解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混合痔诊断标准并接受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治疗的120例住院患者按住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服用芍药甘草汤加炮附子)和对照组(60例,口服氨酚待因片)。比较两组术后伤口疼痛程度、术后创缘水肿情况、创面愈合时间及排便情况。结果术后第3、5、7天,治疗组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水肿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3周患者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用药后第3、5天,两组患者的排便情况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芍药甘草汤加炮附子方能明显缓解混合痔患者的疼痛,改善术后水肿及排便情况,促进创面愈合,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治疗环形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8例环形混合痔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外切内扎术(MMH)进行处理.PPH组采用环形痔吻合器行PPH治疗.对2组的临床效果(手术时间、出血量、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便后出血、术后疼痛、肛缘水肿、肛门分泌物及瘙痒、尿潴留)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PPH组手术、住院时间更短,伤口愈合更快、术后并发症更少,但住院费用相对更高(均P<0.05).结论 PPH术在治疗环形混合痔方面具有手术时间短、伤口愈合快、住院时间短和术后并发症少等特点,可作为环形混合痔治疗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术、胶圈套扎术、传统丝线痔结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6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A、B、C组,各52例。A组给予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术,B组给予胶圈套扎术,C组给予传统丝线痔结扎术。比较三组的疗效。结果 A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肛周水肿及疼痛评分均优于B、C组,且B组优于C组(P<0.05);A组的并发症均少于C组(P<0.05)。结论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均优于其他两种术式。  相似文献   

17.
谭煦  钟梅香  赵瑞琴 《全科护理》2013,11(5):440-441
[目的]观察痔疮术后病人常规疗法配合中药保留灌肠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8例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内痔注射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常规行中药坐浴、TDP灯照射伤口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6d后观察两组病人伤口疼痛、水肿情况。[结果]治疗组病人术后伤口疼痛及水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疗法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痔术后病人可促进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普济痔疮栓联合康复新液超声雾疗对混合痔术后创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86例混合痔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两组患者均实施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治疗,术后对照组给予常规高锰酸钾坐浴熏洗治疗,观察组给予普济痔疮栓联合康复新液超声雾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肛门功能、创面疼痛、水肿评分、β-EP、5-HT水平、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肛管最大收缩压、肛管舒张压、肛管静息压及肛管高压带长度均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VAS、水肿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β-EP、5-HT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普济痔疮栓联合康复新液超声雾疗可显著改善混合痔术后患者肛门功能,有利于创面恢复,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外剥内扎注射术加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开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2年1月间搜集诊断明确,并住院行手术治疗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混合痔患者,分成观察组(184例)和对照组(180例),两组均行外剥内扎注射术,其中观察组加肛管后侧部分切开肛门内括约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创口水肿、出血及创口愈合时间及肛门狭窄等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外剥内扎注射术加肛管后侧部分切开肛门内括约肌治疗混合痔可有效缓解术后症状,减少并发症,缩短疗程,是合理、可行的术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