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朱丹溪对耳鸣、耳聋的辨治特色,以期为临床诊治本病提供有益思路。[方法]分析朱丹溪系列书籍中有关耳鸣、耳聋的相关条文,总结其从虚实两端、内外合邪、气血痰郁及内治外治等方面的辨治方法。[结果]朱丹溪强调"耳鸣、耳聋属火",认为本病证型包括虚火、实火虚实两端。以"气血痰郁"为纲辨治,认为少阳、厥阴气郁化火挟痰为本病实证最常见的发病因素;少阴元气、精血亏损、相火妄动为本病虚证最多见的致病因素;正虚邪壅为本病发病的基本病机,四时邪气乘虚而入或致七情郁结生痰化火,从而诱发或加重耳鸣耳聋。临证"脉症相参,详察病机",实证善用清、开、消、通、汗、补诸法助"行气活血解郁,清热祛痰通窍",虚证善于补中兼缓、兼升、兼降,"阴血亏虚,相火妄动,四物为本;元气亏虚,相火妄动,温存以养",并用"内治为主,兼容外治"等辨治方法。[结论]朱丹溪认为耳鸣、耳聋多为郁火挟痰之实证或气血不足、相火妄动之虚证,实证以行气活血解郁、清热祛痰通窍立法,虚证通过补血养阴或温补助阳之法以降虚火,其辨治思想具备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析连建伟教授辨证论治治疗眩晕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以期对临床眩晕的治疗有指导和启发作用。[方法]选择连建伟教授治疗不同证型眩晕验案3则,结合平素跟师随诊的心得体会,详加按评,从病因病机、辨证重点、用方特色等方面探索连教授治疗眩晕的特色和经验。[结果]连教授认为眩晕临床多见肝风上扰、气血亏虚、中气下陷3种证型,其辨证重点主要在于两手关脉之表现。所选3则医案,分别代表上述3种证型。肝风上扰者治以平肝息风、清火化痰、养血活血,气血亏虚者治以补益气血,中气下陷者治以补中益气,均取得满意效果。同时连教授强调,眩晕患者多虚实兼夹,实者以风、火、痰、瘀为主,虚者以气虚、血虚为多,治疗时则应全面把握眩晕的病因病机,从整体角度出发,根据患者风、火、痰、瘀、虚的轻重,从多角度入手治疗眩晕。[结论]连建伟教授辨治眩晕,突出关脉的辨证意义,并根据患者风、火、痰、瘀、虚的轻重分3型论治,临床疗效颇佳,其学术观点和临床遣方用药经验值得学习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析连建伟教授辨治失眠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以期指导失眠的临床治疗。[方法]选择连教授治疗的不同证型失眠验案4则,结合平素跟师随诊的心得体会,详加按评,从病因病机、辨证重点、组方化裁、用药特色等方面探索连教授治疗失眠的特色和经验。[结果]连教授认为临床上失眠多见痰热扰心、肝郁脾虚、气滞血瘀、心脾亏虚4种证型,其辨证重点在于两手关脉之表现和舌质、舌苔之变化。临证治疗,连教授善于以经论为指导,应用历代名方,加减化裁,合而成方,熔数方于一炉,疗效显著。所选4则医案,分别代表上述4种证型。痰热扰心者治以化痰清热以安神,肝郁脾虚者治以疏肝健脾以安神,气滞血瘀者治以行气活血以安神,心脾亏虚者治以健脾养心以安神,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连建伟教授辨治失眠,突出舌脉的辨证意义,并根据虚实之不同,随证论治,临床疗效颇佳,其学术观点和临床遣方用药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癌性发热的中医治疗。方法:从正气亏虚,癌毒内聚,脏腑阴阳气血失调导致正虚邪实,虚实夹杂方面分析癌性发热的病因病机。结果:临证将癌性发热分为气虚发热型、湿热内蕴型、气郁发热型、热毒炽盛型、瘀血内阻型、阴虚发热型六型进行辨治,取得较好疗效。结论:中医药治疗癌性发热具有较明显优势,作用较持久,无明显副作用。临证应谨守病机,辨证施治。同时应注意顾护脾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癌性发热的中医治疗。方法:从正气亏虚,癌毒内聚,脏腑阴阳气血失调导致正虚邪实,虚实夹杂方面分析癌性发热的病因病机。结果:临证将癌性发热分为气虚发热型、湿热内蕴型、气郁发热型、热毒炽盛型、瘀血内阻型、阴虚发热型六型进行辨治,取得较好疗效。结论:中医药治疗癌性发热具有较明显优势,作用较持久,无明显副作用。临证应谨守病机,辨证施治。同时应注意顾护脾胃。  相似文献   

6.
我省渭源县老中医张敬轩,自幼随父耕读,习歧黄之技,治病立法用药机灵圆活,师而不泥,经验颇丰,疗效桴鼓,医名聒噪陇渭而不求名利。今择述其经验鳞角以启诸君之微思。 重辨证 谈肠瘘发热治验 肠瘘致发热是外科常见并发症之一。临床上多见阴虚津亏证,气虚发热证、湿热蕴毒证等。亦可因日久伴有淤结。但临证以第一种为多见或兼而有之。阴虚津亏证可用增液养阴法,宜以增液汤加花粉,丹皮,石斛,白芍,当归治之。气虚发热者,可用补中益气,甘温除热法,宜以补中益气汤或四君子汤为主方调治。湿热蕴毒者,可用清热  相似文献   

7.
内伤发热多因气血阴阳亏虚及脏腑功能失调而引发,中医将内伤发热辨证分为阴虚发热、血虚发热、气虚发热、阳虚发热、肝郁发热、瘀血发热,并对症治疗。骨蒸发热常见病机为久热不退、气血不荣、阴虚火旺,中医采用滋阴清热法治疗。杨明会老师法遵仲景,明辨病机,从张仲景六经辨证,活用经方,对于临床虚实并见,寒热错杂之骨蒸发热患者,不断摸索总结,结合多年临床经验,认为内伤发热与情志因素密切相关,涉及肝、脾两脏,肝气郁结或中气不足,致气血阴阳失衡而发热,以大柴胡汤化裁使用,虚实寒热并治,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归纳总结徐力教授治疗卵巢癌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临床跟师学习,收集并整理相关病例和资料,从卵巢癌的病因病机、分期辨证等方面,介绍徐力教授的临证经验及遣方用药思路。并列举验案一则,加以佐证。[结果]徐力教授认为,卵巢癌的主要病因病机为先天不足,或久病伤正,正气虚损,脏腑功能紊乱,冲任、气血失调,或情志内伤、饮食不节等所致从而导致寒凝、气滞、血瘀、痰湿、毒热蕴结,内生癌毒,积聚于胞宫而成。根据卵巢癌不同的治疗阶段可分为3期:辅助治疗期(包括围手术期、围化疗期、围放疗期的治疗)分别以气血亏虚、气阴两虚、阴虚生热为主,治当补益气血、健脾和胃、清热解毒;维持治疗期以正气不足为主,兼有癌毒内盛之候,治当扶正固本、滋阴填髓、抗癌解毒;姑息治疗期以脏腑盛衰、气血阴阳亏虚的症状为主,重在固本培元,顾护胃气,兼以解毒消癥。并结合"六辨"即辨病变部位、病理类型、指标水平、病机特点、证候虚实、兼夹症状,实施精准抗癌,达到辨病辨证相结合的目的。且以分龄论治作为补充。所举医案,患者晚期,恶液质状态,气血亏虚,水瘀互结,癌毒内盛,治当先以补益气血、健脾和胃,利湿行水为主,后兼顾解毒消癥之力,以"黄芪防己汤"加减治疗,疗效甚著。[结论]徐力教授运用"三段六辨"模式治疗卵巢癌的思路,见解独特,可取得良好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陈华教授从“阴虚瘀热”论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经验。[方法]通过随师临证,总结整理病案资料,阐释陈师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经验及方药特色,并通过临床验案加以佐证。[结果]陈师认为,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因为风、痰、瘀、虚,病机为肺脾两虚,痰瘀阻络,迁延不愈,瘀热互结,创新性地提出从“阴虚瘀热”辨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总结出重视风邪,祛风解表;三因制宜,滋阴清瘀;详辨虚实,巧用和法;顾护中焦,健运脾胃的诊治经验。验案为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辨为阴虚感冒,兼痰瘀阻滞证,陈师分期论治,滋阴清瘀治法贯穿疾病治疗的中后期,迁延期养阴退热、化痰祛瘀,恢复期养阴退热、健脾益气,疗效显著。[结论]陈师继承浙派中医儿科特色,从“阴虚瘀热”辨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对指导临床有较高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功血临证辨治心得青海省邮电医院崔雪莲1证因论治:“功血”属祖国医学“崩漏”范畴。出血是其主要症状,由于虚、损、热、瘀等各种原因致冲任损伤,不能约束经血使然。临床根据证因分为虚实两类,属虚属热者较多见,属寒属瘀者次之。气血虚弱,脾气不足之“功血”选用归...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傅华洲主任治疗斑秃的临证经验。[方法]通过跟师临诊,悉心揣摩辨证思路并整理相关的病例资料,总结导师辨治斑秃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附验案举隅。[结果]傅华洲主任认为,斑秃的病位在少阴和厥阴,与肝肾关系较为密切,临床以虚者较多,其中以肝肾亏虚为主,体现了精血同源。气血在机体内相辅相成,气虚则血虚,血虚则气亦虚,肺合皮毛,气虚致肺宣发功能下降,更易脱发。大致可分为血虚风盛、气滞血瘀、气血不足、肝肾不足四证型,治疗时根据患者临证表现来辨证施治,同时兼用中药浸出液外用,助新发的再生,疗效显著。[结论]傅华洲主任对斑秃的治疗重视从肝肾论治,内外兼施,独具匠心,疗效确切,值得学习及推广。  相似文献   

12.
冯纯慧教授辨治高脂血症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纯慧教授以脾胃为核心,从虚实着手辨治高脂血症,临证将其分为痰浊食积型、痰瘀郁热型、脾气亏虚痰瘀内阻型、脾胃阴虚痰瘀内阻型,治疗上灵活遣方用药,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析安徽名医程叙五辨治产后病的证治经验。[方法]通过研读徽医程叙五所著治疗产后病相关医案,从四个方面总结程老辨产后病机特色和诊治产后病相关临证经验:(1)产后眩晕,无失气血;(2)产后痛证,从血论之;(3)条达木郁,以通为补;(4)产后错杂,稳中求变。并举5则验案加以佐证。[结果]程氏辨产后病之病机总以气血亏虚、阴阳俱损为主,具有虚实寒热错杂的特点,认为产后眩晕多责脑窍失养,直需补血养精,而产后痛症虚实夹杂,不通必兼不荣,不荣也必兼不通,故治疗时当从血论之。治疗上其特点鲜明,选药精准,善用道地清轻花类药材,喜条达木郁,以疏为补,同时全方寒热同调,稳中求变,疗效甚佳。所举验案也展现了程老以上辨治特点。[结论]程氏在治疗产后病方面,辨证精确,尤其对产后眩晕和产后痛症立法切合独到,形成了相对明确的病因病机认识,并且遣方用药因地制宜,稳中求变,对当今临床产后类病治疗极具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夏小军主任医师辨治急性白血病的临证经验。[方法]随师侍诊、参阅文献并结合所学,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则方药等方面对夏师辨治急性白血病的学术观点及临床经验予以总结归纳。[结果]夏师认为急性白血病病因复杂,包括六淫疫毒之邪,或长期接触放射线,或误食药物,或化疗后药毒未除,或先天禀赋不足,或饮食劳逸失常损伤脏腑等,病机乃本虚标实。治疗上以健脾补肾、益气养血、解毒化瘀为主,权衡病情主次缓急,创立"回生汤"系列方药分期加减辨治,临床取得较好疗效。[结论]夏师依据急性白血病进展中不同阶段的证候特点,衷中参西,临床疗效明显,值得深入研究学习。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从虚实二端分析临证验案五则,以期更深入明晓虚实分治在临证之重要性,或为临床各种疾病辨治有所启迪。[方法]遴选胸闷、水肿、脱发、脘胀、耳闭五则验案,以经论为根,以虚实为纲,病证结合,分析各案立方之义。[结果]虚实分治,效验确定。病案一之胸闷,为本虚标实之满胀不通,故治以塞因塞用之法。病案二之水肿,四诊合参,辨为阴水,以温肾化气之法而肿退。病案三之脱发,患者之脉极虚,故以大剂量升补脾气之参、芪合益精血之品而收功。病案四之脘胀,患者虽已近期颐之年,然禀赋素厚,脉实证实,以消导之药而脘胀除。病案五之耳闭案,脉证合参,病机属实,以化痰开窍,疏肝理气法治之,病痛若失。[结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临证诸病,或虚或实,治病当求于本而虚实分治。审辨虚实,而后临证用方,则可从心变化而不穷。果若掌握辨证论治之根本,明晰各证标本虚实,则常可收获捷效。  相似文献   

16.
盗汗乃卧则汗出,醒则汗止。前人一般认为是阴虚所致,故多治以滋阴清热。但我在实习中观察到,盗汗阴虚者有之,阴不虚者亦有之,其重点不在阴虚与否,而在阴阳失调。证实了张景岳所云的:“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也”。故对盗汗的辨治,须以辨阴阳为要则,以调阴阳为主法。  相似文献   

17.
充血性心力衰竭 (以下简称心衰 )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 ,为多种心血管疾病严重或终末阶段。根据其临床表现 ,中医学认为其病机为心气亏虚、血瘀经脉、水湿停聚 ,终成气虚血瘀水停的气、血、水同病之证。临床上治疗大多依此病机立法而从气血水同病方面进行论治。本方拟就近年来从气虚血瘀水停论治心衰的现状作一综述。1 基础研究1 .1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对心衰病因病机的认识 ,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心气亏虚 ,因虚致实 ,瘀水停聚而成本虚标实之证。韩氏 [1]认为 ,心衰的病理变化可概括为心气亏虚、瘀血阻滞及水液停留的气、血、水病变 ,以心气虚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周亚滨教授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经验,以期对临床辨治稳定型心绞痛有一定的指导及启示。[方法]通过收集、整理病例处方,从病因病机、药物作用、治则治法及配伍规律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附医案一篇,系统介绍周亚滨教授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经验与方法。[结果]周亚滨教授认为"瘀血阻脉、痰浊阻滞、寒邪凝滞、气机不畅、心阳亏虚"为本病的主要病机,"活血化瘀通络、理气化痰祛湿、益气温阳散寒"为主要治法,临证时详辨标本虚实,分清轻重缓急,治法灵活多样,所举验案根据辨证施治、扶正祛邪的原则,运用活血祛痰通络治法,疗效显著。[结论]周亚滨教授辨治稳定型心绞痛的临证经验对治疗本病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值得学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笔者运用膏方辨治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心悸的临床经验。[方法] 通过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出现心悸的病因病机进行分析,总结笔者运用膏方辨治此类心悸的观点、临床经验及独到之处,并通过案例具体说明。[结果] 笔者认为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心悸的病机为术后脏腑失养、阴阳气血亏虚,复因药物扰心、情志内伤。病性虚实兼杂,虚处常见气血不足、阴阳失衡、心神失养,实者为药毒、血瘀、痰饮。临证时应根据心率,辨清虚实病机。制膏时注意选择道地药材,注重辅料。所举验案一属阳气亏虚、痰湿郁滞,拟温阳化浊膏治疗;验案二属气阴两虚、痰瘀互结,治以益气养阴、化痰行瘀,拟养阴通络膏治疗。同时,两案均配以原剂量左甲状腺素钠片,终获良效。[结论]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心悸患者,在三因制宜的基础上,注重中西理念融合,参考患者病机、临床用药特点,自拟膏方用于临床,增效防复。膏方药效稳定,患者依从性更高,具有较强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王氏医案》中辨脉论治肺病的临床经验。[方法]分析《王氏医案》中的六则医案,整理王氏以脉理释病机、辨治肺病及选方用药的思路。[结果]王氏所选六则肺病医案,均为他医误治,或久治、延治不愈的重症顽疾,或虚实难辨,或寒热错杂,或脏腑同病。王氏诊察三部九候之脏腑定位,细推气血阴阳之变化,明辨寒热虚实之真伪,以脉解证,以脉定证;阐述重症顽疾中滑数脉、弦滑脉、滑而缓脉的临床意义,寸滑如珠、尺中小细的脏腑定位,真脏脉如雀啄脉、解索脉的病因病机,指导精准用药,为后世医家拓展了辨证论治思路。[结论]脉诊对于临证,尤其是肺病重症顽疾的辨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王氏临证重视脉诊,辨脉治肺经验丰富,值得进一步探索和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