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外周静脉留置针行静脉输液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既减轻了对病人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便于抢救,又可适当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护士工作效率,但在应用过程中易出现套管堵塞,影响留置时间。为寻找正确的封管方法,适合病人的肝素钠生理盐水浓度和量,防止套管堵塞,延长留置时间,作者对200例静脉留置针病人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浅静脉留置针具有减少血管损伤,利于定时给药等优点,已作为肿瘤化疗患者输液治疗的主要工具,封管是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的重要环节,为降低堵管率,延长留置时间,笔者在工作中经过大量实践,总结出一种适合肿瘤化疗患者的封管方法,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刘友春 《临床肺科杂志》2008,13(12):1643-1644
静脉留置针因其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可减轻病人由于反复穿刺的痛苦,保护血管,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等优点,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完善的护理可使留置针留置时间延长,并发症减少。近年来,浅静脉留置的穿刺方法、封管方法、固定方法等护理,都有了较多的临床研究,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静脉留置针因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减少对患者穿刺次数,便于对危重病人的抢救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有时留置时间短,易发生静脉炎、管道堵塞等并发症,个别躁动病人自行拔管致出血、渗水等问题,给留置针在基层的推广的造成一定的困难。自2005年以来我们开始使用留置针并针对静脉留置针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积累一定的经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静脉留置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用品,它具有操作简单、留置时间长及不易戳穿血管等优点,能够满足危重病人快速补液的要求,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分别使用肝素稀释液、生理盐水、复方丹参、原液进行封管的四种封管方法的效果,筛选最佳封管方法。方法静脉留置针病人160例分为4组,每组40例,A组用2ml肝素稀释液,B组用2ml生理盐水,C组用2ml复方丹参,D组直接使用输注的液体进行封管,观察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堵管和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D组与A组、B组、C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堵管和静脉炎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接使用输注的液体进行封管是有效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老年患者对静脉留置针认知水平、接受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以便采取有效手段,提高住院患者对静脉留置针的认知。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用自制调查问卷对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136例老年住院患者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 98例(81.7%)老年患者愿意接受静脉留置针。大部分患者认为静脉留置针可避免反复穿刺的痛苦(93.3%)、保护血管(75.0%)、方便合理用药(61.6%),认为主要缺点包括针管留在体内感觉不舒服(70.0%)、容易发生堵塞、肿痛等(60.8%)、影响日常生活(55.8%)。患者对留置针各项维护知识知晓率普遍偏低(最高58.3%,最低仅25.8%),护士宣教是老年患者最期望获得留置针相关知识的途径(89.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留置针留置的部位、输注药品对血管的刺激性、患者对留置针留置部位和留置时间满意程度是影响患者接受留置针意愿的因素(P<0.05)。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只有输注药品的刺激性是患者接受静脉留置针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老年住院患者对静脉留置针的接受程度较高,但对静脉留置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24G留置针在老年患者中静脉输液的应用情况。方法将9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采用24G留置针,观察组采用改进的穿刺和固定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观察两组留置针的留置时间、静脉炎、静脉渗漏等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留置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延长,观察组的静脉炎、静脉渗漏等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老年患者使用24G留置针穿刺于前臂静脉采用改进的穿刺和固定法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是头皮针的换代产品。由于其套管柔软,对血管损伤小,能较长时间地保持静脉管道的通畅,便于随时用药,避免反复穿刺等,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它具有减轻病人痛苦,提高工作效率等优点。我们2004-01/2005-02对167例消化道出血病人应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经临床应用观察,操作简单,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应用中使用方便,尤其是全身水肿病人,可避免反复穿刺的痛苦和对血管损伤。对于急、危重病人,保持静脉通畅便于抢救。对禁食水及24h持续静点病人,减少针头不便于活动和不能长时间留置烦恼。同时减轻了护士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自2005年以来我科收治病人中110例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吴晓燕  罗兰珠 《临床肺科杂志》2010,15(12):1825-1825
静脉留置针为老年患者疾病的药物治疗提供了一条静脉通道,有助于老年患者抢救成功率的提高。既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又可以保护患者的血管,而静脉留置针目前被广泛应用在临床应用中常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留置失败。因此,静脉留置针留置期间静脉炎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也逐渐受到关注。现将临床工作中引起静脉留置针留置失败的原因及对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静脉留置针在临床输液中深受广大病人和护士的欢迎,特别是在小儿科更是受到患儿家长的喜爱,但是在输液完毕时封管我们没有使用肝素帽(担心干预小儿的凝血机制),一直采用生理盐水封管,开始时常出现管内回血、堵塞,留置时间较短,达不到最佳留置时间(5~7d),经过1年来对0~3岁的小儿实践,我们发现小儿头皮留置针活塞夹闭部位和夹闭的手法不同直接影响留置针的留置效果,对此,我们进行了研究,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封闭式静脉留置针与普通的一次性头皮钢针在老年肺癌患者静脉化疗药物渗漏中情况。方法 80例老年肺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应用封闭式留置针静脉化疗,B组应用普通一次性头皮钢针静脉化疗。结果 封闭式静脉留置针与一次性头皮钢针在静脉化疗中发生药物即发性渗漏方面比较,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而两者在药物迟发性渗漏即静脉炎方面比较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6)。结论 封闭式静脉留置针能减少静脉化疗药物的即发性渗漏,比头皮钢针更适合需要较长时间静脉输入化疗药物的老年肺癌患者。  相似文献   

14.
韩诗卉 《临床肺科杂志》2011,16(8):1203-1203
穿刺静脉留置针输液,到输液完病人睡着,不小心就会将静脉留置针碰脱出血管外,造成穿刺失败,带来痛苦,我科采用新买的水晶肉色短丝袜固定病人手上或脚上部位静脉留置针,效果优。方法病人液体输完封管后,  相似文献   

15.
新静脉留置针封管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留置针采用不同的方法封管,应用循证护理探讨最佳方法。方法实验组封管过程中先将头皮针推出3/4再采用脉冲式方法推注,推注到1~2ml时边推边退将剩余封管液推完,最后夹管。对照组采用脉冲式方法推注,推注到1~2ml时边推边退将剩余封管液推完,最后夹管。比较两组肝素帽内残留液体。结果试验组80例,有残留药液者1例。对照组80例,有残留药液者32例,两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的封管方法有利于将留置针冲洗彻底,减少肝素帽内残余药液带来的感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与四肢浅静脉留置针在消化科老年慢性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为长期静脉输液或浅静脉穿刺困难的患者,提供良好的穿刺途径,提高浅静脉的利用率。方法选择老年静脉输液患者73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对照组采用四肢浅静脉留置针输液。结果实验组能快速建立静脉通道,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局部渗漏、肿胀率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每周敷料更换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留置针的留置时间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在消化科老年慢性病患者中能快速建立静脉通道,提高穿刺成功率,输液效果好,减轻了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提高减少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构建了和谐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7.
黄秋芳 《内科》2009,4(6):940-942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因其操作简单,减少穿刺次数,能减轻病人的痛苦,保护了血管,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从而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尤其在抢救危重病人、输注化疗药物和静脉营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留置针作为血管内的异物与外界相通,如长期输注浓度较高、刺激性强的药物或静脉内放置塑料管的时间较长,可引起局部静脉壁发生化学性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循证护理,延长静脉留置针输液法的留置时间。方法通过循证学习,加强规范操作,妥善固定、封管,细心护理。结果留置时间较循证护理前显著延长。结论护理可使静脉留置针输液法的留置时间延长,病人愿意接受。  相似文献   

19.
为了有效地保证有机磷中毒病人阿托品的用量与急救,我科对收治的有机磷中毒病人采用BD公司生产的静脉留置针输液,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 ,由先进的生物性材料制成 ,作为头皮针换代品 ,于 195 8年应用于临床。国内护理学者对静脉留置针的损伤方法、留置时间、封管技术、临床应用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 ,对此综述如下。一、操作方法不断改进 :1 血管的选择 :对使用静脉留置针的病人选用有弹性、血流丰富、无静脉瓣、避开关节且易于固定的血管 ,输注常用药物遵循由远端开始 ,由外至内 ,左右交替使用原则 ,静脉穿刺困难者特别是晚期肿瘤病人 ,可应用胸腹壁静脉穿刺放置静脉留置针 ,胸腹壁静脉是末梢小静脉 ,血流慢 ,压力低 ,静脉留置针不易脱管或堵管 ,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