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变化及其与血糖值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日立7600-1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12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和150例糖尿病患者血清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等.结果 糖尿病患者TC、TG、LDL-C、ApoB水平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HDL-C、ApoA1水平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并且随血糖水平升高,血脂各检测指标也随之增高或降低,其中TC、ApoB与血糖水平呈正相关(r=0.215、0.209,P=0.014、0.017).结论 糖尿病患者血脂各检测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血糖值与血脂水平有一定相关性,血糖水平高的糖尿病患者血脂明显异常,其更易发生血管并发症,在控制血糖水平同时还需给予降脂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生化指标异常及其相关性.[方法]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56例、2型糖尿病组40例、单纯脑卒中组40例、对照组30例,均行血尿酸、血脂等检测.[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①与对照组比较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B)、血尿酸(UA)明显增高,HDL-C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②与单纯糖尿病组比较,LDL-C、ApoB、UA明显增高,HDL-C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TC、TG、ApoA1无明显差异(P>0.05);③与单纯脑卒中组比较LDL-C、ApoB、UA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低HDL-C,高UA、LDL-C、ApoB水平是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不同血糖控制水平的2型糖尿病患者间血脂差异及2型糖尿病患者整体血糖水平与各项血脂间的相关性。方法将194例2型糖尿病患者以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为依据分成血糖控制满意组与非满意组,测定两组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po)A1、ApoB指标,比较两组各项血脂及Apo水平差异,并将整体HbA1c与血脂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非满意组血脂均高于满意组,而HDL-C、ApoA1低于满意组(P0.05),整体HbA1c与TC、LDL-C、ApoB呈正相关,TC与LDL-C呈正相关,ApoA1与HDL-C呈正相关、ApoB与TG、TC、LDL-C呈正相关。结论不同血糖水平2型糖尿病患者应及时降糖并规范降脂,预防远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将高敏心肌肌钙蛋白(hs-cTnT)作为预测心血管事件风险的检测指标,探讨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hs cTnT的相关因素.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299例(糖尿病组),无2型糖尿病史的社区体检者(对照组)588例,所有受试者均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化验肝功能、肾功能、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P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肾小球滤过率(eGFR)、高敏C反应蛋白(hsCRP)、hs-cTnT等项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高血压患病率、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收缩压(SBP)、LDL-C、TG、FBG、PBG、eGFR、hsCRP、hs-cTnT均高于对照组(P<0.05),HDL-C低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组hs-cTnT浓度为5.2(7.2) ng/L,对照组hs-cTnT浓度为3.0(1.2) ng/L(P<0.01).两组间hs-cTnT的检出率分别为65.9%,32.3%(P<0.01),升高率分别为14.4%,4.8%(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年龄(r=0.292,P<0.01)、BMI(r =0.082,P<0.05)、WC( r=0.154,P<0.01)、SBP(r =0.115,P<0.01)、FBG( r=0.225,P<0.01)、PBG(r =0.271,P<0.01)、hsCRP(r =0.147,P<0.01)分别与hs-cTnT呈正相关,HDL-C(r=-0.136,P<0.01)、eGFR(r=-0.119,P<0.01)分别与hs-cTnT呈负相关.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男性、FBG、PBG、eGFR、hsCRP是hs-cTnT的危险因素.结论 在2型糖尿病人群中,hs-cTnT的检出率及升高率均高于非2型糖尿病人群(P<0.05),且hs cTnT与多项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检测水平及ApoA1/ApoB比值在糖尿病(DM)血管并发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间在邯郸市中医院内分泌科住院及门诊收治DM患者中49例无血管并发症(Ⅰ组),44例大血管并发症(Ⅱ组)、48例微血管并发症(Ⅲ组)、41例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Ⅳ组)和50例在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者(正常组),测定各组空腹血糖(FBG)及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ApoA1和ApoB水平,比较正常组和Ⅰ组与其他组间指标变化,分析ApoA1、ApoB及ApoA1/ApoB比值与常规预测指标的相关性。结果Ⅰ组、Ⅱ组、Ⅲ组和Ⅳ组检测FBG、TC、TG、LDL-C和ApoB水平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或高度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检测HDL-C、ApoA1及ApoA1/ApoB比值低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Ⅲ组和Ⅳ组检测FBG、TC、TG、LDL-C和ApoB水平高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或高度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检测HDL-C、ApoA1及ApoA1/ApoB比值低于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oA1及ApoA1/ApoB比值与FBG、TC、TG和LDL-C呈明显负相关,与HDL-C呈正相关。ApoB与FBG、TC、TG和LDL-C呈明显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结论血清ApoA1、ApoB水平及ApoA1/ApoB比值变化可作为判断DM患者是否发生血管并发症的良好指标,ApoA1/ApoB比值对评价血管粥样硬化及心血管疾病方面较ApoA1、ApoB单项指标更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脂检测对糖尿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奥林巴斯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60例糖尿病患者和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hs-CRP、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结果糖尿病组患者血清hs-CRP、TC、TG、LDL-C、ApoB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hs-CRP、LDL-C和ApoBP0.01,其他P0.05);HDL-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poA1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同时hs-CRP浓度与TC、LDL-C、ApoB浓度呈正相关(r分别为0.42、0.37、0.22P0.05),hs-CRP浓度与HDL-C浓度呈负相关(r为-0.31,P0.01)。结论(1)hs-CRP参与糖尿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过程,对其发病机制有较强的预示作用,是一个强有力的筛选指标。(2)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血脂紊乱,提示患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增大。二者联合检测,对预防并减少糖尿病患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张代民  许会彬  李萍  张莹  崔庆 《检验医学》2004,19(4):312-314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尿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GPDA)与血清脂质变化的关系.方法选择糖尿病患者211例,正常对照组98名,检测尿GPDA和血清脂质的水平,对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组尿GPD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t=4.255 5,P<0.001),血清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TC/HDL-C)、LDL-C/HDL-C比值、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而HDL-C、载脂蛋白Al(ApoAl)、ApoAl/ApoB比值则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糖尿病患者分组比较,血清TC、TG、LDL-C、TC/HDL-C、LDL-C/HDL-C、ApoB、Lp(a)随尿GPDA排泄量增多呈增高趋势,而HDL-C、ApoAl、ApoAl/ApoB比值呈下降趋势.结论糖尿病患者伴有脂代谢紊乱,并与尿GPDA的升高、肾功能的损害相平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胱抑素C(Cys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脂检测对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诊断及病情发展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5年8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妊娠糖尿病患者70例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孕妇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CysC、hs-CRP、载脂蛋白A1(ApoA1)及载脂蛋白B(ApoB)的水平,采取酶比色法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比较两组各指标的差异,并对相关结果进行Pe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对比,研究组患者的血清CysC及hs-CRP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血清TC、TG、LDL-C、ApoB的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血清HDL-C、ApoA1的含量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nson相关性分析表明,血清CysC、hs-CRP、TC、TG、LDL-C、ApoB与妊娠糖尿病血糖水平呈正相关(r=0.745,0.685,0.662,0.593,0.545,0.496,P0.05),血清HDL-C、Apo A1与妊娠糖尿病血糖水平呈负相关(r=-0.802,-0.572,P0.05)。结论 CysC、hs-CRP及血脂相关指标与妊娠糖尿病的发生及发展具有显著相关性,对妊娠糖尿病的诊断及病情的评估均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2型糖尿病患者C反应蛋白与血脂代谢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C反应蛋白(CRP)与血脂代谢的关系。方法选取T2DM组40例及正常对照组40例。采血测定CRP、空腹血糖(FBG)、血脂各项指标:载脂蛋白A(Apo-A1)、载脂蛋白B(Apo-B)、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T2DM组的FBG、TC、TG、Apo-B及CRP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升高明显,HDL-C明显降低;T2DM组CRP水平与TG、TC、FBG呈正相关。结论 CRP升高与T2DM患者脂代谢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DM)和糖调节受损者(IGT)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BG)、血脂的相关性.方法 检测健康对照组(100例)、DM组(95例)、IGT组(77例)HbA1c、FBG、2 hB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对结果进行t检验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DM组HbA1c、FBG、2 hBG、TG、TC、LDL-C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HDL-C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HbA1c与FBG、2 hBG呈显著正相关(r=0.95、0.62),与TG、TC、LDL-C有平行升高的趋势,与HDL-C呈负相关.DM组HbA1c、FBG和2 hBG水平与IGT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A1c与血糖、血脂联合检测对糖尿病的预防、诊断、病情控制及并发症的防治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2006年湖南省霍乱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监测人群中霍乱病例和被霍乱弧菌污染的水体及食物,以便尽早采取预防控制措施,防止疫情扩散.方法 全省范围开展腹泻患者及外环境、食品监测,选择重点地区开展甲鱼霍乱弧菌污染状况专项监测.结果 2006年湖南省共登记腹泻患者111 526例,检测霍乱弧菌89 661例,检测率为80.39%,检出阳性4例,均为0139群霍乱弧菌感染;检测环境和食品样44 533份,其中水体35 113份,全部为阴性,水产品5377份,阳性16份,阳性率为0.30%,阳性标本为甲鱼和牛蛙,其他食品4043份,均为阴性;甲鱼专项监测2323份,检出阳性33份,阳性率为1.42%;霍乱毒素基因检测34株菌,20株为产毒株,占58.80%;药敏试验28株菌,均对诺氟沙星、环丙沙星、丁胺卡那霉素100%敏感,对强力霉素、复方新诺明的敏感率为92.86%.结论 甲鱼、牛蛙等水产品是湖南省发生霍乱的主要因素,应加强水产品的监测和卫生管理.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抚触技术在产科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抚触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融洽护患关系、提高产妇满意度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08年8月在我科住院正常分娩和剖宫产的健康儿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抚触组100例,观察新生几吃奶量、睡眠时间、排便时间和产妇满意度。结果抚触组新生儿吃奶量、睡眠时间、排便时间及产妇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新生儿抚触既能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又能融洽护患关系,提高产妇满意度。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简单易行效果好的新型护理技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4.
15.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