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脾瘅期发生发展的规律在《脾瘅期(糖尿病前期)的防治》一文中已经详述。《黄帝内经》对脾瘅的论述核心是“数食甘美而多肥”,就此我们询问过许多有机会“数食甘美”而并未肥胖的人,他们共同的回答是:不必完全拒绝“甘美”饮食,但是不能多。“多”指次数多或食量多。  相似文献   

2.
脾瘅期(糖尿病前期)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脾瘅的病因病机在《分期论治糖尿病》一文中已详述,本文就脾瘅发生发展的规律和防治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3.
在《脾瘴期(糖尿病前期)饮食治疗》一文中,我们曾经介绍了脾瘅早、中、晚三期饮食治疗的方案。本文根据脾瘴期不同阶段的特点,着重介绍相应的运动治疗,这是使患者健康长寿的又一重要基石。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属于祖国医学“消渴”病范畴。消渴之名,首见于《内经》曰:“二阳结,谓之消”,并提出“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以及“胃热则消谷,谷消故善饥”等理论。临床上常见的糖尿病患者大都有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疲乏无力、视物昏花、大便秘结或泄泻等症状。对于本病,祖国医学论述甚多,综观各家学说,认为糖尿病是由肺、胃、肾脏腑机能失调所致,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全球约有患者1.3亿,在我国也约有3千万,已成为发达国家中继心血管疾病及肿瘤之后的第三大疾病,成为全球性严重影响人民健康的疾病。1991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糖尿病联盟决定将每年的11月14日定为“世界糖尿病日”。由此可见,糖尿病对人类身体健康的危害越来越严重。而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先辈对糖尿病就有所认识,称之为“消渴”,见于《内经》,《灵枢·五变》篇说:“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1 糖尿病的中医定义,证侯及发生机制1.1 糖尿病的中医定义 糖尿病是西医病名,是由于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引…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消瘅”范畴。前人多从“阴虚”、“气虚”、“血瘀”、“肾虚”论治,给予益气养阴、活血补肾之法。然笔者在临床所见2型糖尿病者,以形体肥胖者居多,而胖人多痰多湿,痰湿易郁久化火。若按上述方法治疗,则很难取得理想效果,故试用健脾化痰、清热化痰之法治之,效果良好。现报道2例如下。  相似文献   

7.
读来编往     
《家庭用药》2009,(12):70-70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在喜逢《家庭用药》杂志出版整整100期之际,我要为她的精品意识、精彩纷呈而击节称赏。重新翻阅手头的《家庭用药》合订本。一页页、一篇篇里的医学科普知识.都贴近生活、服务百姓。“专家论坛”“心脑血管之友”“糖尿病俱乐部”等品牌栏目,还有精心编排的特辑、专辑,将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知识娓娓道来,使之具有一种一气读完、欲罢不能的魅力。  相似文献   

8.
从阳虚论治消渴病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阳虚论治消渴病首创于张仲景,然后世论消渴病多着重于阴虚燥热,往往忽视其阳虚一面。为推动消渴病论治的进一步规范化,我们就从阳虚论治消渴病作一初步探讨。1从阳虚论治消渴病源流1.1肇基于《内经》:《内经》中虽未明消渴病与阳虚关系,但将消渴病首分为脾瘅、消渴、消瘅三阶  相似文献   

9.
高脂血症是临床常见病,是指血浆中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中任意一种或多种高于正常值,伴或不伴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正常值。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以及心理压力的加重,高脂血症的发病率更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在中医学文献中类似的症状和体征记载分散在“肥人”“痰浊““中风”“眩晕”“胸痹”等病证中。《素问·通评虚实论》:“凡治消瘅,仆击,偏枯,  相似文献   

10.
《医药保健杂志》2010,(7):13-13
本刊第2期刊登了我的《糖尿病:令人不安的流行性疾病》一文,其中提到“中国糖尿病的人数4,000万”。这是2008年公布的一个老数据。文章写得较早,寄出后我读到了新数据,在此做一更新。2009年在采用了更加严格的方法筛检后,得到了新的可靠数据,并于当年10月份发表在国际著名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文章的题目为《中国人群中的糖尿病患病率》。  相似文献   

11.
对《新药与临床》刊登的“美西律治疗糖尿病性神经疼痛16例”一文的临床验证李栋(山东省肥城市人民医院,肥城271600)关键词美西律;糖尿病性神经病;神经痛笔者阅读贵刊1992年第11卷第1期第21-22页刊登的"美西律治疗糖尿病性神经疼痛16例"一文...  相似文献   

12.
自拟茵陈蒿苓汤治疗湿热型黄疸82例王旭初,王现英(河南省内黄县公疗医院456300)黄疸的分类始自《金匮要略》,有黄疸、谷疸、酒疸、女劳疸、黑疸五种。黄疸也称“黄瘅”,是以目黄、身黄、小便黄赤为主要症状的较常见的疾病,自1982年以来,笔者运用“茵陈...  相似文献   

13.
《华夏医药》2004,8(6):i004-i004
由国际华夏医药学会主办、中国天津人民广播电台生活台承办、中国广州中一药业有限公司协办,为期一年共54期的《“糖尿病康复快车”系列讲座》公益性宣传活动,于2004年7月3日在天津人民广播电台生活台“老年之家”栏目正式开播(每周一次,周六下午2:30-3:00),另设立咨询热线电话,受到了天津地区广大群众特别是糖尿病患及其家属的欢迎和好评。  相似文献   

14.
消渴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病象是多饮、多尿、多食乏力、消瘦等,如《内经》记载:“瘅成为消中”,“心移寒于肺,为肺消,肺消者,饮一溲二”,“胃中热,则消谷,令人心悬善饥。”张仲景亦日:“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99《古今验录》是消渴病也;而吃食多不甚渴,小便少,似有油而数者,此是消中病也;三渴饮水不能多,但腿肿脚先瘦小,……数小便者,此是肾消渴也。上述记载,既是对本病临床表现的精辟描述。  相似文献   

15.
谭志学 《药品评价》2009,6(10):403-407
近年来,国内外糖尿病专家高度重视糖尿病教育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提倡通过教育的方式逐步实现糖尿病三级预防。1995年世界糖尿病日的主题即为“糖尿病教育”,口号是“无知的代价”,即对糖尿病无知将付出高代价,指出糖尿病教育是防治糖尿病的核心。2007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指出“每位糖尿病患者一经诊断就应接受糖尿病教育”。  相似文献   

16.
《药品评价》2009,6(7):264-264
根据近两个月的网上评选和信件反馈信息,2009年5月《药品评价》杂志中读者欢迎的文章排名前三位的依次为《2009版ADA糖尿病防治指南解读》、《从五大临床试验经验教训看2009年糖尿病防治策略》(怍者李秀钧)、《围手术期糖尿病的解决方案》(作者张国英),因《2009版ADA糖尿病防治指南解读》是本刊组织人员编译的内容,非作者创作的文章,  相似文献   

17.
编读直通车     
《岁末聚焦:5大疾病防治新进展》一文受到好评本刊2006年第12期“特别策划”栏目刊出题为《岁末聚焦:5大疾病防治新进展》的文章后,颇受读者欢迎,并引起高度关注。不止是各大网站、媒体纷纷转载,在业界也颇受好评。广西壮族自治区新闻出版局《报刊管理与审读动态》中指出,高血压、糖尿病、乙肝、宫颈癌、前列腺疾患等5大疾病是常见病、多发病,知道的人多,防治知识也多。但《岁末聚焦:5大疾病防治新进展》一文在“新进展”的视野下,抓住一些前沿的“医和药”,突出一个“新”字,尤其指明生活中在防治这方面疾病的一些误区,针对性强,内容充实,可以说抓住了“家庭医药”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相当于中医学之消渴证,为临床常见之疑难杂病,以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或尿浊、尿有甜味为特征。关于病位问题,现今临床多以肺胃肾论治,但有许多患者按此治疗效果不佳,因此对糖尿病的发病机理需要重新认识和思考。笔者依据《灵枢·五变》篇"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之论并结合临床,认为五脏病变皆可致消渴病,非独责于肺胃肾。本文就心肝脾与消渴证的发病关系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9.
李斌 《华夏医药》2009,(5):357-363
1 概述 根据《中国糖尿病控制现状》报告表明,中国已成为糖尿病发病的“重灾区”,目前国内行糖尿病患者三千万,是全球糖尿病第二大国,呈年轻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张宇 《家庭医药》2007,(11):6-9
《家庭医药》编辑部经常接到一些糖尿病患者的来信,其内容不少是咨询某些治疗糖尿病药品广告的真实性。这些“药品”的宣传大都非常吸引人:“源自中医理论,辅以现代技术,纯天然植物萃取,糖尿病从此根治……”[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