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中风是以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及并发症多为特点的常见病,其死亡率在我国仅次于恶性肿瘤,位居第二,严重威胁着中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命。一说中风,人们都知道包括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两大类,至于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在一个患者身上同时并存的“双重中风”(亦称混合性中风),人们了解得较少,甚至有人认为二者不会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存在。  相似文献   

2.
中风是以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及并发症多为特点的常见病,其死亡率在我国仅次于恶性肿瘤,位居第二,严重威胁着中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命.一说中风,人们都知道包括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两大类,至于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在一个患者身上同时并存的"双重中风"(亦称混合性中风),人们了解得较少,甚至有人认为二者不会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存在.近年来,随着CT、磁共振等检查手段的普遍应用,对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的病变能够清楚诊断和鉴别,发现"双重中风"并不少见,所以不能忽视"双重中风".  相似文献   

3.
中风,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杀手”! 我国有中风患者300多万,每年新发生中风约132万人,死亡者每年高达百万。因中风而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每年达百亿元之多。 这里为您介绍:  相似文献   

4.
中风以其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病死率正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及生活质量,中风患者多遗留有一系列的后遗症,从而影响中风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表明,中医药在中风后遗症的治疗上有着较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正俗话说:一人瘫痪,全家"瘫痪";一人中风,全家"发疯"。中风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当今世界对人类危害很大的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的"四高一多"特点。近年来,由于诊疗水平的提高,中风的死亡率有所降低,但致残率仍居高不下,约80%的存活者尚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6.
中医学将中风(脑卒中)列为“风、痨、臌、膈”四大疑难病之首,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虽然中风治疗在长达两千多年的时间里未有大的突破,但是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不仅给西医治疗中风带来了突破,也给现代中医药治疗中风带来很大的发挥空间。  相似文献   

7.
预防中风,关键是要预防高血压、高血指症的发生,打断发生中风的链条.  相似文献   

8.
我们自1985年5月开设中风预测门诊,对省级机关干部中患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高粘血症、高胆固醇血症、高三酸甘油酯血症和糖尿病等患者中,临床出现中风先兆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测定,并将结果输入电脑,制成多因子预测中风软件。至1990年10月共接受预测患者47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中绝大多数脑卒中病例是由短暂性或永久性脑血管闭塞引起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缺血性中风),具有分辨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目前,在临床实践中已经研究出许多策略用于改善缺血性中风的脑部抢救和恢复,包括抗氧化策略、神经元保护策略、抗炎策略等。进一步探究缺血性中风的病理机制及寻找有效的药物,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该文简要总结近年来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最新研究进展,为未来临床治疗及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刺络放血疗法在中风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洁新 《首都医药》2006,13(12):47-48
中风是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本病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是当今危害中老年身体健康的一号杀手。国内外学者一直从多方面探讨其发病机理和有效的防治措施。刺络放血疗法根据经络学说和针刺原理,用针具刺破特定部位或穴位放血,以疏通经脉,调气理血,促邪外出。尤其是对于某些急病重症更有抢救及时,收效迅速,无副作用的特点。1.中风的病因病机1.1历代医家对中风病因病机的认识对于中风的病机,历代医家各有阐发,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金元之前,多以外风立论,认为中风为“内虚邪中”;…  相似文献   

11.
许多因素可影响中风的危险性: ·年龄——虽然中风能发生在任何年龄,甚至是新生儿,但中风的危险性随年龄而增加。大约80%中风发生在65岁以上的人。·高血压——大概这是中风最大的危险因素。高血压(160/95mmHg以上)的人,中风的发病比血压正常者要高2~4倍。当血压上升(特别是收缩压)时,中风的机会也升高。  相似文献   

12.
脑血管疾病因其发病率、致残率及死亡率高成为当今医学的难题之一,现代医学脑血管疾病包涵了中医学中风病的范畴中。中风有出血性和缺血性之分。缺血性中风占全部中风的80%,引起了社会的广泛重视。笔者立足临床,  相似文献   

13.
出血性中风发病急骤,进展迅速,病情凶险,死亡率和致残率高,是内科急危症之一。笔者近5年采用中西结合的方法治疗出血性中风病人20例,疗效较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浅谈砭石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优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珊珊 《黑龙江医药》2007,20(3):262-263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饮食、居住、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各种疾病也随之而来.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也成为了常见病,这就为中风埋下了巨大的隐患.它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是人类疾病的三大死亡原因之一.而作为中医古代五大医术之首的"砭"也逐渐在中风后遗症的治疗上呈现其显著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低治愈率的特点,是当今世界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笔者从事中风临床十余年,为了有效防止中风患者残障形成或加重,在急性期将治疗与康复并重,自2006年2月-2008年3月对照64例患者实施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的改变,中风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因其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等特点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中风患者经过急性期抢救后多留有半身活动不利、关节挛缩、偏瘫侧肌肉废痿不用、言语蹇涩、饮水呛咳等症,多表现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肢体困重、面色恍白、肢体痿软等虚实夹杂之症,极大的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故临床在中风康复期患者的康复治疗方面研究较多,本研究通过分析中风康复期病机改变与脾脏的关系论述治脾对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中风(脑卒中)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病程长、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与自然界善行数变之风邪特点相类似,故古人命名为中风.根据不同的证候,中风又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两类.现笔者将19例中风偏瘫病例辨证施护的体会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中风病近年来在我国发病率甚高,而早期预防中风,及时治疗中风先兆证,对减少中风的发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寿世保元》预防中风法结合现代中风先兆证病机的临床研究作一简要分析,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9.
2001年Schievink复习总结了近10多年的研究报告,指出原发性颈动脉夹层分离(Spontaneouscervicalarterydissection,sCAD)是缺血性中风的第5危险因素眼1演。其中有些报道认为青壮年sCAD与早已证实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的遗传缺陷有联合危险因素性。近10年来,大样本流行病学研究,已公认tHcy是缺血性中风的独立危险因素,Stehouwer等对878例高tHcy血症进行了10年随访,得出高tHcy血症与缺血性中风有强相关性的结论眼2演。欧州19个研究中心对750例60岁以下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流行病学对比研究,证实高tHcy血症是中风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是…  相似文献   

20.
中风患者的血脂变化及其与中医辨证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126例中风患者的血脂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高TG,低HDL2-C是中风的危险因素了高TC者易发生脑梗塞,低TC者易发生脑出血,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和痰热腑买,风痰上扰证患者的TC,LDL-C显著高于气虚血瘀证,后者的HDL-C显著低于前两。研究结果提示,高TC、LDL-C是中风患者风痰瘀血等实邪的生化物质基础,HDL-C低与可作为判断中风虚损不足的指标之一,显示了同证的不同病理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