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苏丽娟 《药物与人》2014,(12):184-184
目的:研究探讨肿瘤患者PICC置管化疗护理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采用PICC置管化疗的肿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及护理的方法,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可能引发的并发症及经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全方位的护理,60例PICC置管化疗的肿瘤患者均顺利穿刺置管,治疗过程中,出现导管渗液1例、导管阻塞2例、导管脱位1例、静脉炎1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3%.结论:PICC置管化疗具有留置时间长,操作快捷、安全有效的优点,通过围置管期的科学合理护理干预能有效避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肿瘤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在应用过程中常见问题及相应护理方法。方法观察肿瘤患者经PICC置管化疗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及采取针对性护理方法。结果 68例患者中28例出现并发症,分别为:局部出血、静脉炎、感染、堵塞、导管脱出、皮肤过敏等。针对并发症出现原因分析,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23例成功保留,5例失败,被迫放弃置管。结论护理人员加强操作技能,早期开展预防措施,正确处理相关问题,能有效减少PICC置管使用中的并发症,延长置管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PICC(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接化疗泵用于老年晚期肿瘤患者持续化疗效果及护理对策。方法随机采集120例在我院接受住院化疗治疗的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均给予PICC置管接化疗泵持续化疗方案,并针对该化疗方式常规的并发症进行预防性护理,评价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20例行PICC接化疗泵持续化疗患者,均成功穿刺,成功率100%,其中3例导管置入困难,2例穿刺两次。置管时间7~280d,平均(165.4+24.4)d。研究组置管化疗后并发症发生率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7%(P0.05),差异显著。结论 (1)PICC置管接化疗泵持续化疗操作简单,一次成功率高,有助于减轻患者疼痛;(2)相较于浅静脉化疗,强化PICC置管接化疗泵持续化疗护理能显著降低静脉炎、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妇科肿瘤化疗患者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置管术常见并发症及护理对策。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治疗的98例PIC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研究PICC置管术相关并发症及护理对策。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98例患者中,5例发生穿刺点渗血,3例发生穿刺点感染,3例发生静脉炎,2例发生导管脱出,1例发生导管堵塞,1例发生血栓形成。选择头静脉进行穿刺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其他静脉,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肿瘤化疗进行PICC置管可能导致各种并发症,应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妥善处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讨论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后的并发症与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2月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50例,通过回顾分析并总结相关的治疗过程,分析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的合并症以及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50例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有3例患者导管顶端进入颈内静脉;4例患者出现了静脉炎;有2例因未到医院进行维护,出现了导管堵管;有3例患者出现了局部感染,其中:2例穿刺点局部皮肤红肿,并出现脓性分泌物,1例患者体温达到37.9℃,有明显的低热症状;有1例患者在PICC置管后1月出现局部湿疹。上述患者经过对症治疗,并发症得到缓解或者消失。结论有效的护理可以减少PICC置管后的并发症,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好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使用经周围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常见并发症发生原因及其相应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的分析200例肿瘤患者留置PICC管后出现的并发症,找出其中显管后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对策。结果:200例患者中34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的并发症为机械性静脉炎,导管相关性感染、导管堵塞、穿刺点渗血、导管脱出、导管异位,给予相应的护理后均痊愈。结论:肿瘤患者使用PICC后,出现的并发症与患者自身原因及护理有关,注意观察,积极有效的处理并发症,可以减少并发症,延长PICC留置的时间。  相似文献   

7.
9例经股静脉穿刺置入PICC导管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扩大PICC导管应用的范围。方法对9例患者实施经股静脉穿刺置入PICC导管至下腔静脉,患者分别为上腔静脉入口处鸟嘴样狭窄1例,装有心脏起搏器患者1例,肿瘤患者外周静脉条件差3例,双上肢烧伤1例,双侧乳腺癌根治术后1例,上肢外周血管细小PICC导管经外周静脉穿刺失败2例。结果9例患者置管均一次穿刺成功,配合适切的护理措施,无一例发生并发症。结论经股静脉穿刺置入PICC导管至下腔静脉安全、可行,扩大了PICC导管应用的范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50例危重患者应用PICC的效果和护理体会。结果 50例PICC置管患者,成功率100%,导管留置期间穿刺部位渗血1例;静脉炎2例;导管脱落2例;局部感染2例;导管堵塞本组导管堵塞2例,无l例出现导管断裂和全身感染。结论 PICC置管操作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少,能长时间保留,为救治危重患者提洪了一个可靠、安全的静脉通路。掌握封管压力,严格进行无菌操作,做好管道的护理是提高PICC成功留置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扩大PICC导管应用的范围。方法对9例患者实施经股静脉穿刺置入PICC导管至下腔静脉,患者分别为上腔静脉入口处鸟嘴样狭窄1例,装有心脏起搏器患者1例,肿瘤患者外周静脉条件差3例,双上肢烧伤1例,双侧乳腺癌根治术后1例,上肢外周血管细小PICC导管经外周静脉穿刺失败2例。结果9例患者置管均一次穿刺成功,配合适切的护理措施,无一例发生并发症。结论经股静脉穿刺置入PICC导管至下腔静脉安全、可行,扩大了PICC导管应用的范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化疗行PICC置管并发症的护理方法,旨在预防和减少PICC置管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分析本院2009年1月一2011年12月68例肿瘤患者化疗行PICC置管的临床资料。结果:68例肿瘤患者化疗行PICC置管,60例未出现静脉炎、导管移位脱出、导管断裂等PICC置管并发症;1例出现静脉炎,内服阿司匹林药物、外用硫酸镁湿热敷后好转;2例发生导管堵塞,经过尿激酶反复冲管后,恢复通畅;5例穿刺口处出现红肿,经消毒热敷后局部炎症消退。68例PICC置管患者治疗结束,拔管后穿刺处均愈合良好。结论: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预防和减少肿瘤患者化疗行PICC置管并发症,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1.
根据某科2008年-2010年夏季178例肿瘤患者实施PICC置管术化疗的护理资料,分析了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夏季常见的并发症,探讨了护理经验,以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白血病化疗使用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的并发症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探讨白血病化疗使用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的并发症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71例白血病化疗的患者使用外周中心静脉置管进行观察,导管留置最长8个月,最短1个月.结果 发生并发症10例,其中3例静脉炎,3例导管感染,3例导管堵塞,1例局部渗血.结论 PICC导管易操作、安全性高、保留时间长,符合白血病化疗的需要,但在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合理选择静脉和导管,加强置管后的观察和护理,以提高PICC导管使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肿瘤科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 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肿瘤科成功穿刺的65 例PICC 置管的肿瘤患者进行分析,并参考相关资料,总结肿瘤患者PICC 置管后出现并发症的护理及预防方法.结果:65 例PICC 穿刺的肿瘤患者出现静脉炎5 例(7.7%),出血2 例(3.1%),感染2 例(3.1%),血栓3 例(4.6%),堵塞3 例(4.6%),导管破裂3 例(4.6%),导管脱出2 例(3.1%).结论:加强PICC 导管的维护,是延长导管寿命的关键所在,可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张爱华 《中国保健营养》2012,(22):5307-5308
目的总结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院78例乳腺癌化疗患者,经PICC置管后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留置PICC的78例患者中,一次成功者75例,留置时间48-180天,3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其中穿刺部位渗血2例,感染1例。结论 PICC导管为乳腺癌患者化疗提供了一个长期、安全途径,对患者配合治疗,完成化疗计划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掌握经外周静咏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nuyinsertedcectmlcatheter,PICC)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56例PICC置管病人,其中出现的并发症进行观察记录。结果56例PICC置管病人中出现穿刺部位渗血1例,导管送入困难1例,导管脱出2例,感染1例,静脉炎3例,静脉血栓形成1例,导管堵塞1例。结论PICC置管操作简便、安全。成功率高,可由护士独自操作。护理人员掌握PICC置管技术及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措施、重视对患者的宣教及导管的维护,可以有效延长导管的使用寿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rrjk》2017,(16)
目的 :探讨分析白血病化疗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相关并发症及相关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白血病化疗患者80例,全部患者化疗期间均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行化疗药物给药治疗,分析全部患者化疗过程中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并针对各种并发症相对应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全部80例患者在应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化疗期间,其中导管相关的静脉血栓形成4例、发生率5.0%,局部渗液3例、发生率3.75%,局部感染3例、发生率3.75%,导管脱落4例、发生率5.0%。针对各种并发症拟定相对应的护理措施对于减少以及避免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化疗治疗的相关并发症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结论 :白血病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给药化疗治疗过程中,可发生静脉炎、局部组织感染以及静脉血栓形成等相关并发症,加强护理监督管理,可有效地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提高临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引发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对相关预防与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探究。方法:回顾性分析选择2016年4月-2017年8月期间在我院采用PICC置管的80例患者,归纳其置管后的并发症,归纳对应防治策略。结果:参与本次研究的80例患者中,出现并发症7例(8.75%),以穿刺点渗血、机械性静脉炎、导管脱出、导管堵塞以及穿刺点感染等为主。结论:PICC导管使用时间长短和护理人员对其并发症的认识程度以及规范操作相关,置管前应对患者病情整体评估,娴熟扎实的掌握PICC置管技术以及各种置管后并发症的防护措施,置管期间选择最适静脉,明确穿刺及送管技巧,置管后全面保护,降低置管并发症发生率,能够显著延长PICC导管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者的护理,及时发现并发症,找到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 对30例HCC置管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并发症的防治.结果 30例患者中一次性置管成功28例,成功率93%(28/30),导管堵塞1例,导管相关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7%(2/30).结论 PICC置管后的并发症如能及时发现,并根据其发生的原因及时正确处理,一般均可解除,但应以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新生儿应用中出现的常见并发症及护理对策,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对应用PICC置管行静脉输液74例新生儿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相关并发症,总结防护对策.结果 74例患儿均置管成功,置管后发生静脉炎5例、血栓性堵管2例、败血症1例、导管漂移2例,发生率分别为6.8%、2.7%、1.4%、2.7%,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几种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CC留置时间为1~85 d,平均留置12.3d,95.9%患儿完成输液计划.结论 成熟的PICC置管技术和正确的护理方法可有效降低PICC置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外科PICC置管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PICC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置管前、置管中、置管后及并发症的护理。结果90例患者中,87例导管头端均达上腔静脉,余者3例置管困难,导管头端分别在腋静脉、颈内及颈外静脉各1例;90例患者中,2例并发机械性静脉炎,1例导管脱出,采取对应措施后即恢复正常。结论针对外科PICC患者加强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提高置管成功率,减少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