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胃乃安胶囊与半夏和胃颗粒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效果。方法分别应用胃乃安胶囊与半夏和胃颗粒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各50例,对照组患者选用胃乃安胶囊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半夏和胃颗粒进行治疗。结果对照组痊愈4例,显效16例,有效21例,无效9例;研究组痊愈12例,显效22例,有效13例,无效3例,研究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Zc=3.11, P〈0.01)。结论半夏和胃颗粒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效果明显优于胃乃安胶囊,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韩捷 《中国医药指南》2005,3(9):1097-1098
应用香药胃安胶囊治疗气滞血瘀型胃痛30例,同时设西药对照组奥克胶囊组25例及中药对照组气滞胃痛颗粒组20例与之对比.经统计学处理,香药胃安胶囊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奥克胶囊组及气滞胃痛颗粒组(P<0.05),证明香药胃安胶囊在治疗气滞血瘀型胃痛方面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安胃胶囊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甲醇超声,乙醚提取,双波长反射法锯齿扫描,测定安胃胶囊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λR=340 nm,λS=365 nm).结果:延胡索乙素在0.138~0.828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n=6);平均回收率为99.3%,RSD为0.7%. 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作为控制安胃胶囊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六味安消胶囊联合多潘立酮片治疗脾虚气滞型胃痞(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214例脾虚气滞型胃痞患者,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分为2组。对照组予以多潘立酮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六味安消胶囊,治疗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8.13%(P<0.05);治疗后2组患者胃排空状况改善情况,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六味安消胶囊联合多潘立酮片治疗脾虚气滞型胃痞效果优于单用多潘立酮片。  相似文献   

5.
张莉 《海峡药学》2007,19(9):42-43
目的探讨胃得安胶囊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48∶52),检测波长为278nm。结果此方法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平均回收率100.2%。结论此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测定胃得安胶囊中黄芩苷的含量。  相似文献   

6.
探讨赛胃安胶囊的崩解时限检查是否应加档板。  相似文献   

7.
李继文 《上海医药》2012,33(10):31-32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联合六味安消胶囊联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8月-2010年8月期间在我中心全科门诊就诊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共60名,采用抽签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人。试验组给予奥美拉唑联合六味安消胶囊治疗,对照组用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结果:经过8周治疗后,试验组总疗效率为93.3%,对照组为83.3%,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六味安消胶囊联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比单用奥美拉唑更佳。  相似文献   

8.
吉红梅 《北方药学》2011,8(3):62-63
目的:对采用口服胃安胶囊的方法对患有慢性胃炎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为今后对慢性胃炎的患者进行更有效的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在2006年1月~2010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患有慢性胃炎的确诊患者病例94例,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7例.A组患者采用口服胃安胶囊的方法进行治疗;B组患者在采...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黄连及其制剂盐酸黄连素片、胃疡安胶囊、胃炎康胶囊使用荧光扫描法测定小檗碱的含量,具有图谱清晰、分离效果好、操作简便迅速、结果准确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六味安消胶囊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吕玉涛  王绍华 《中国药房》1999,10(5):219-220
六味安消胶囊是根据蒙古族、藏族广为流传,疗效显著的经验方,并经30余年的临床研究开发而成的促胃肠动力药。1995年经卫生部批准成为贵州信邦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纯中药新药。近几年发现六味安消胶囊不仅具有促胃肠动力作用,而且还有胃肠细胞粘膜保护、抑菌、解痉止痛的功效。临床研究表明,六味安消胶囊治疗胃院痛、便秘、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卓著,因此越来越受到重视和推广。1六味安消胶囊的药物组成与功效本味安消胶囊由土木香、大黄、山柰、词子、寒水石、碱花6味药材组成。具有和胃健脾、消积导滞、行气止痛功效。2药理作用2.1…  相似文献   

11.
雷尼替丁,又名呋喃硝胺、甲硝呋弧、胃安太定、善胃得。本品可抑制夜间和食物激发的胃液的分泌量和浓度。主要用于胃酸过多、烧心的治疗。药效维持时间较长。 雷尼替丁制剂有片(胶囊)剂和注射掖。片(胶囊)剂:每片(胶囊)150毫克。注射液:每支50毫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胃乃安胶囊与雷尼替丁联用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以随机对照的方法观察中药胃乃安胶囊与雷尼替丁联用治疗消化性溃疡胃脘痛51例,对照组用雷尼替丁治疗36例。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率为35.29%,显效率为29.41%,总有效率为90.19%;对照组临床痊愈率为30.55%,显效率为22.22%,总有效率为72.22%,两组问临床疗效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溃疡面积、幽门螺杆菌转阴率及胃痛时间、发作频率、心悸气短症状比较,治疗组亦优于对照组。结论胃乃安胶囊与雷尼替丁联用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有效疗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安胃疡胶囊对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方法将96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分成对照组49例,治疗组47例,进行对比治疗。结果治疗组对慢性浅表性胃炎总有效率为91.83%,显效率26.5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34%,显效率19.14%。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安胃疡胶囊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黄连及其制剂中小檗碱的薄层扫描法定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黄连及其制剂盐酸黄连素片、胃疡安胶囊、胃炎康胶囊使用荧光扫描法测定小檗碱的含量,具有图谱清晰、分离效果好、操作简便迅速、结果准确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和胃通降法治疗痞满证的疗效。方法将84例痞满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治疗组给予口服健脾和胃汤;对照组给予六味安消胶囊口服。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胃排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脘胀满症状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和胃汤与临床上治疗痞满疗效确定的六味安消胶囊疗效相当,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六味安消胶囊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老年性胃食管反流病的近期疗效。方法将老年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6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治疗组(36例)给予六味安消胶囊1.5g,每日3次,雷贝拉唑10mg,每日2次;对照组(30例)给予雷贝拉唑10mg,每日2次。4周后评估两组症状缓解情况及内镜下食管黏膜形态学改变,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9%、7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显效率72.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3.3%(P<0.05),而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味安消胶囊联合雷贝拉唑对治疗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有很好的疗效,且安全性较高。尤其适合同时合并便秘或腹胀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  相似文献   

17.
蒲元和胃胶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3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蒲元和胃胶囊对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4例分别口服蒲元和胃胶囊1.0g和六味安消胶囊1.5g治疗,疗程8周。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67%,对照组为67.65%;胃镜下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89%,对照组为61.76%。两组疗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蒲元和胃胶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2年10月16日批准对赛胃安胶囊质量标准进行修订.修订编号2002ZFB0247,本修订标准执行日期为2002年12月16日.  相似文献   

19.
于立军 《中国药房》2006,17(23):1820-1821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安胃胶囊中芍药苷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ODSC18,流动相为乙腈-水-磷酸(15∶85∶1),检测波长为230nm,流速为0.8ml/min。结果:芍药苷进样量在0.1μg~1.0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5%(RSD=2.01%,n=6)。结论:本方法重现性好、简便易行,可用于安胃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患有消化性溃疡的患者采用安胃疡胶囊、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和阿莫西林这3种中西药相结合的药物进行治疗,并对这3种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随机的选择84例患有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并将其随机地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个小组,对于治疗组中的患者,每人每天口服安胃疡胶囊、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和阿莫西林胶囊这3种药;对于对照组中的患者,则只服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和阿莫西林胶囊这两种药。结果治疗组中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有效率达到了100%,且在一年之内没有任何复发的病例出现。结论只有将中西药相结合来治疗消化性溃疡,才能大大提高消化性溃疡的治愈率,并使治愈之后的患者不再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