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4 毫秒
1.
医院药品促销屡禁不止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原因分析 1.1药厂弃旧从新是导致药价上升的主要原因 目前,国内药厂生产的药品绝大部分不是国家级一、二类新药,但有相当数量品种的药品是以三、四、五类新药的面貌出现的.药厂主要通过改单方制剂为复方制剂;改变剂型;改变用药途径;改变药品的部分分子结构式;改变药品名称和包装及增加新的适应症;运用缓释技术等方法,以较低的成本代价将老药变更为新药,这样就可以提高药品的价格,而原有价格较低的老产品由于市场竞争激烈,药品价格不但难以提高而且逐步走低,药厂则放弃生产.  相似文献   

2.
药品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及后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人们生病走进医院,大多会被那令人咂舌的高价药品掏空腰包,让人望而却步。社会上一片“看病贵、看不起病”的呼声。药厂(特别是合资药厂)赚钱,中间商得利,医疗卫生单位背名的不合理现象给医院造成了无法挽回的影响。这是一种极不公平的社会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药品价格居高不下?高价药品给社会带来什么不良后果?本文试作简要分析。1 药价过高的原因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药品是防病治病保护人民健康的特殊商品,必须依法加强对药品研制生产、流通、价格、广告使用各个环节的管理,切实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正因为药品  相似文献   

3.
现阶段,药品价格出现了高而乱的混乱现象,成为广大人民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那么,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何在,怎样整治?笔者就此谈点肤浅见解。一、原因剖析1.医药产品结构不合理,低水平重复生产,使药品供大于求。据估算,目前我国制药企业数量为世界之最,约有9000家,但90%左右是小型企业。盲目发展的后果造成低水平重复,产品结构趋同,许多仓促上马的药厂无力开发新产品,只能生产大路药,致使有的品种在全国有数百家企业生产,造成供大于求。为在药品有效期内卖掉这些药品,一些企业则采取高定价、高回扣的方式促销。药品回扣必然推动药品价格上扬,回扣越高,成本越大,患者负担越重。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医疗费用增长过快 ,“看病贵”成了社会关注的热点 ,而其中药品费用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 ,遏制药品费用的急剧增长 ,已成为深化卫生改革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要解决“贵” ,坚决把药品的虚高定价降下来药品高定价 ,是药品费用居高不下的主要因素。一是一些药品生产厂家在价格组成中含有相当大的水分 ,且把高额的药品广告费和所谓的临床宣传费、促销费等纳入成本 ,从而产生虚高定价。二是进口药品、合资药厂生产的药品价格明显高于国产同类药品。三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药物不断更新换代 ,新特药的初始开发成本高 ,其价格特别昂…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就遏制药品购销领域的不正之风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但有一些深层次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有待加以完善和提高。 一、具体做法与实际收效 1.具体做法 1.1 制订管理办法 为如期实现回扣专项治理预定的理顺购药渠道、完善购药计划、保证药品质量、健全规章制度的目标,1995年7月前后,调查研究发现,出现药品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重视让利和回扣,轻视质量管理;而产生回扣问题的根源在于药品价格体制管理不顺,一部分药品(大约30~50种)的价格远远高于实际价值,高定价成为高让利高回扣的土壤,谁有权将高定价的药品采购计划交给某个供货者,从他那里采购药品,谁就能从中得到让利和好处。为了  相似文献   

6.
药品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年来药品价格居高不下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旨在分析药品价格高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一、药品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一 )药品生产企业方面1.药品虚高定价。国家明确规定药品出厂价格原则上以社会平均成本为基础加规定销售利润和税金确定 :即平均成本加20%左右为出厂价。然而药品生产企业为追求最大的生产利润 ,在向物价管理部门申报出厂价格时普遍存在虚报生产成本的现象 ,并将各种宣传、推介、临床科研费及灰色费用统统计入生产成本 ;同时地方政府从自身的利益出发 ,也愿把地产药品价格定得高一些。这些原因导致了药…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老百姓普遍反映“看不起病”,其主要原因之一是药品费用过高,并且这也是造成医疗费用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文章通过对药品市场的调查。找出并分析了药品价格虚高的原因。分析了医疗机构收入与药品收入之间、医疗机构用药行为与药品价格之间的必然联系。并提出了如何降低药品价格、规范医疗机构用药行为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8.
1997年12月对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八届第29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于1998年5月1日起实施。该法规定:我国实行市场调节价、政府指导价和政府定价3种价格形式,其中市场调节价在价格机制中占主导地位。药品是用来治病防病的特殊商品,有其特殊性,与我国的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的性质一样也具有一定的社会福利性,因而药品的盈利性不是唯一的目的,因此对药品价格实行政府定价是必要的。当前社会上普遍反映药品价格贵、药品利润大、药品折让率过高等实际情况,其原因主要有:大量低水平药厂的重复…  相似文献   

9.
众家话药贵 一言道缘故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感冒,20年前只需用几毛钱的药,如今少则几十元,多则上百元。是新发明了“速效”、“特效”的药吗?看成份,似乎还是那么几样,且疗程还需那么长。是老百姓收入增加所致吗?各种统计表明药品费用的增长远远超过居民收入的增长。那么缘何药品如此贵呢?1 药品贵的原因11 生产厂家的原因药品是从药厂生产出来的,生产厂家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医药工业作为朝阳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医药工业的增长速度始终高于全国工业平均增长速度,特别是近两年来在工业企业改制、下岗分流职工增多的环境下,仍然保持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进口药品价格对我国国产西药价格的传递效应。方法:利用2003年1月—2013年3月相关变量的月度时间序列数据,实证分析了进口药品价格及其他相关变量对国产西药价格的影响。结果:进口药品价格对国产西药价格有显著的短期传递效应。结论:为降低进口药品价格波动对国产西药价格的影响,政府应对药价进行适度干预,药厂和医院则要重视国产西药的疗效及推广。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医药事业的繁荣,许多国产药品的生产出现了明显的供过于求,几家药厂甚至几十家药厂同时生产一种药品,各个厂家生产的同一药品大都又有自己的商品名。这样就出现了一种药品几个名字甚至几十个名字的怪现象。不要说是普通的消费者,就是医生、执业药师,有时也很难全都记住。  相似文献   

12.
药品回扣的钱来自哪里?来自药品的医院进价和药商在药厂提货价之间的差价。这段差价里面除了药品回扣(一般为医院零售价的8%-10%),还有药商的提成、代理的利润、药商的各种费用。药厂批价往往是医院零售价的四分之一以下,医院的加价一般是10%-50%,可以想象除正常利润加价和进价以外剩余这一段的差价有多高——50%以上!我国现在有多少药厂?我们可以问一下周围的人,只要处在一个中型城市,所在的地区至少有一到两个药厂。药厂之间竞争激烈,而药价一旦由物价局定下来就不能随意更改,药厂只能通过药品回扣来增加销量,而在医院直接接触医生的医药…  相似文献   

13.
利用相关资料,对2004年上海市54家医院进行抽样调查。通过比较,不同药品种类DDD药品价格相差2.5倍。对此,提出用中位数价格作为政府与药厂议价的标准,可以降低20%或以上的药品费用。  相似文献   

14.
对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药品集中招标工作的全面推行,对于纠正药品购销中的不正之风、降低药品价格,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但问题依然存在,主要反映在不中标药品价格仍然偏高。认真解决存在的问题,对探索和建立正常的药品购销渠道,完善药品价格体系,纠正医药购销领域的不正之风,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稳定大局,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中标药价格偏高的原因据我们对衡水市医药市场的调查分析,中标药品价格偏高的主要原因有四点。1.少数国家定价药品定价过高。在国家定价的药品中,特别是部分新、特药品价格定得相当高。如衡水市第三轮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中标的7079个药…  相似文献   

15.
武汉市医院医务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认知度调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调查医务人员(医生、护士、管理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工作的认知度,找出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率低的原因。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武汉市16家医院并抽取15%医务人员作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问卷的应答率为85%,有效问卷为1653份。医务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定义的答对率为2.7%,89.2%的医务人员曾经遇到不良反应,94%的医务人员认为应该报告所见不良反应。仅有28.5%的医生、22.8%的护士、29.7%的管理人员曾经报告过药品不良反应,主要报告的机构为医院药房和其他医院部门、药厂。62.1%的医务人员遇到过药品不良反应而没有报告,没有报告的主要原因有:不知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联系方式(67.9%)、找不到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60.4%)、无机构无人管理(52.2%)、不知道报告程序(71.4%)和认为所见药品不良反应是众所周知(44.1%)。对医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增强管理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的认识是提高药品不良反应的主要方法。结论 医务人员缺乏药品不良反应的基本知识,对自发报告体系不了解。这一点也是目前漏报率高的主要原因。药品不良反应专业机构管理跟不上,应加强管理,加强医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  相似文献   

16.
刍议药品价格高的成因及其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药费越来越高已是不争的事实。药费为何居高不下呢?药品价格高是重要原因之一。本文拟从药品的销售、流通、消费与供应、生产、市场竞争、管理等方面对药品价格高的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讨控制和降低药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国家低价药品政策实施以来低价药品可及性的现状。方法:利用国家卫生计生委提供的全国24个省/市数据,从低价药品总体情况、可获得性、可负担性三方面分析低价药品可及性现状,并分析影响可及性的因素。结果:虽然低价药品政策在临床的认知度不高,但低价药品的可及性很高。在可获得性方面,只是部分低价药品在个别省份、地区和医疗机构出现短时间、小范围、间歇式的断供和紧缺,并未出现大范围长时间的断货甚至消失;在可负担性方面,虽然低价药品政策实施后低价药品价格普遍上涨,但其仍然是可负担的,造成部分药品供应不足的主要原因是低价药品价格低、限价交易等价格因素,以及原材料短缺(垄断)、部分药品市场需求小等供需因素。结论:政府要强化医疗机构对低价药品政策认知度,激励低价药品在临床领域的应用。同时,引导企业合理制定价格,避免药价虚低或虚高;完善低价药品采购制度,合理确定低价药品挂网采购中入围企业数量和标准;加强对低价药品供应链环节的综合监管,建立覆盖供应链体系的沟通机制,以保障低价药品的有序供应。  相似文献   

18.
药品应以群众承受能力定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品价格虚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以药养医”。“以药养医”推动了药品价格内在上涨,患者的药品费用负担难以下降,相同的情况还出现在医疗器械上。这样扭曲了医疗机构的收入结构,导致医疗机构收入的不平衡与医疗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在总量与结构上都出现“看病难”与“看病贵”。  相似文献   

19.
患者投诉比较多的是大处方的问题,这是一种变相的价格问题。大处方导致两个后果:第一是回扣,医生开的处方越大,所得药厂回扣就越多,患者所付费用就越大;第二是药品滥用,本来一种药就能治好的病,结果医院用了多种药,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抗药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目前,如何控制医药费用增长,减轻政府与人民的负担,净化医药市场,打击假劣药品,刹住药品销售中的“回扣”是卫生界的热点话题。本文提出从药品专营着手,以期建立一种有效的新机制,意在抛砖引玉。一、构想1、以县(区)为单位建立药品专营站,统筹经营全县(区)各医疗卫生机构所需的各种药品,行政上隶属卫生局主管,实行药品专营,统一调拨。2、各合法的医疗卫生机构及个体医生统一办理药品调拨证,凭证到药品专营站拨药。3、药品专营站统一到正规药厂购药,建立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形成主渠道。4、药品专营站根据药品市场信息统一调整药品价格,以调拨价至零售价之间的加成率不超过4%为准则,统一利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