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究内镜与泮托拉唑联合使用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96例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48例。两组患者均进行纠正贫血及止血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泮托拉唑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泮托拉唑联合内镜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停止出血时间平均为0.5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d (P〈0.05),临床疗效上观察组患者治愈率68.8%、治疗总有效率95.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好转率和无效率均为4.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镜与泮托拉唑联合使用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出血停止时间短,不良反应小,无需长时间住院,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加泮托拉唑,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奥曲肽,观察两组临床表现变化、止血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表现好转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止血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止血效果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联合凝血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的8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雷尼替丁﹢云南白药治疗;观察组实施泮托拉唑联合凝血酶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是95.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1%(P ﹤0.05);观察组平均输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给予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泮托拉唑、凝血酶联合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
从莉萍 《医药世界》2009,11(6):221-222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方法:将62例消化性溃疡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泮托拉唑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咪替丁治疗。结果:泮托拉唑组48h出血停止,有效率为93.5%,平均止血时间(2±0.5)d;西咪替丁组48h出血停止,有效率为67.7%,平均止血时间(4.5±0.5)d。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结论: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优于西咪替丁,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联合血凝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2月该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12例,按照随机性原则将11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两组患者均采取泮托拉唑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血凝酶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止血时间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止血时间[(32.6±6.5)h]明显短于对照组[(48.4±9.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6%(53/56)]明显高于对照组[67.9%(38/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泮托拉唑与血凝酶联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具有起效快、疗效好、安全性高、止血效果显著等优点,值得基层医院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以提高对该病的急救成功率。方法将28例上消化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予以泮托拉唑联合生长抑素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则单纯予以泮托拉唑静脉滴注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4.3%、92.9%,高于对照组的35.7%、7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泮托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联合无肝素血液透析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并上消化道出血(AUGH)的疗效。方法将3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予无肝素血液透析的基础上随机分为两组,其中A组20例予泮托拉唑治疗,B组为18例予法莫替丁治疗。结果泮托拉唑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效果与法莫替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及时予泮托拉唑联合无肝素血液透析治疗,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云南白药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泮托拉唑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云南白药,两组均以3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显效率66.67%,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显效率37.50%,总有效率72.92%。两组显效率、总有效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输血量及总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云南中药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缩短止血时间,减少输血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联合凝血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予泮托拉唑40mg加入5%葡萄糖250ml静滴,2次/d,生理盐水250ml冲洗胃腔后,注入凝血酶5000u(以生理盐水50ml溶解),4h后抽出胃内容物,若为血性胃液,重复上述灌洗。对照组予雷尼替丁100mg加入5%葡萄糖250ml静滴,2次/d,生理盐水250ml冲洗胃腔后,注入云南白药3g(以生理盐水50ml溶解),4h后抽出胃内容物,若为血性胃液,重复上述灌洗。结果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93.54%;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74.1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泮托拉唑联合凝血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好。  相似文献   

10.
赵晔 《河南医药信息》2010,(17):59-60,63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对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9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5例,对照组34例,治疗组使用泮托拉唑(泮立苏)80mg,对照组使用奥美拉唑(洛赛克)40mg,分别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静脉注射,每12 h 1次,观察止血效果。结果泮托拉唑治疗组显效28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14%,平均住院费用为(10943±2197)元。奥美拉唑对照组显效29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06%,平均住院费用为(12072±3083)元。两组疗效及平均住院费用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泮托拉唑能够有效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科2011年3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88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40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泮托拉唑)和试验组(48例,泮托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综合比较。结果(1)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1.67%(44/48)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30/40)(P〈0.05);(2)试验组PLT、PCT分别为(265.0±11.3)×10^9/L、(25.5±5.2)%,对照组为(232.5±10.9)×10^9/L、(21.4±5.1)%,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3)试验组止血成功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30.3±10.2)h、(7.0±1.4)d,对照组为(46.5±10.9)h、(11.2±2.6)d,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泮托拉唑钠联合血凝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泮托拉唑钠。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泮托拉唑钠+血凝酶。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P〈0.05)。观察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输血量、止血时间少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血红蛋白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上升(P〈0.0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泮托拉唑钠联合血凝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出血状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磷酸铝凝胶联合泮托拉唑、凝血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上消化道出血住院病人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给予泮托拉唑40 mg静脉滴注,2次/日,磷酸铝凝胶20 g口服,3次/日;凝血酶1~2 kU溶于生理盐水20 ml中口服,日3次.对照组40例,给予泮托拉唑40 mg静脉滴注,2次/日,凝血酶1~2 kU溶于生理盐水20 ml中口服,3次/日.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铝凝胶联合泮托拉唑、凝血酶对于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优于应用泮托拉唑加凝血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联合应用潘托拉唑与复方铝酸铋预防急性冠脉综合征后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将2006—2008年住院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67例纳入本组研究,其中男147例、女20例,年龄47-85岁,平均(73±12)岁,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n=51)、潘托拉唑组(n=61)和复方铝酸铋组(n=55)。急性冠脉综合征常规治疗的方法相同。观察3组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3组急性冠脉综合征后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潘托拉唑组13.11%、复方铝酸铋组20.0%、联合治疗组3.92%。联合治疗组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后联合应用胃黏膜保护剂与质子泵抑制剂可以更加有效预防上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我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1月共收治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2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6例。治疗组采用凝血酶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的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两组常规止血药物使用方法相同。结果治疗组有98例在3天内止血,对照组68例3天内止血,两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2.5%(98/106)和63.2%(69/106),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平均止血时间分别为(29.51±6.23)h、(43.79±10.25)h,两组平均止血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奥美拉唑联用凝血酶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较单用奥美拉唑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张淑平  张磊  代加平 《中国药业》2010,19(15):66-67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治疗非食管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0例予泮托拉唑8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3~5d;对照组40例予奥美拉唑40mg静脉注射,每日2次,连续5d。观察两组给药后3d和5d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实验室指标或内镜下止血征象。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9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平均止血时间治疗组为(47.3±3.5)h,明显短于对照组的(75.6±4.2)h。结论泮托拉唑治疗非食管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与奥美拉唑相当,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在肝硬化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92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措施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46例.对照组行泮托拉唑治疗,实验组行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止血时间(26.14±3...  相似文献   

18.
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5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泮托拉唑静滴治疗,对照组采用西米替丁静滴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显效率(60.3%)和总有效率(91.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5.8%和70.2%)(P〈0.01),且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疗效肯定,可作为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9.
王明友  胡震宇 《中国药房》2014,(20):1859-1861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联合血凝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卧床休息、禁饮禁食、胃肠减压、抑制胃酸、补充血容量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泮托拉唑4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bi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凝酶2 U静脉注射,bid。两组患者疗程均为5 d。观察两组患者的止血疗效、有效止血时间、平均输血量、治疗前后血红蛋白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效止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平均输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泮托拉唑联合血凝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20.
钟斌 《中国医药》2014,(6):816-819
目的探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泮托拉唑胶囊和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中国核工业北京四。一医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确诊的184例NER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92例)和对照组(92例):对照组给予泮托拉唑胶囊(40mg/次,1次/d,口服)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3次/d,口服)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10.5mg/次,1次/d,首剂量翻倍,口服)治疗。2组患者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3种症状积分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烧心、反酸、胸痛积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试验组患者的烧心、反酸、胸痛积分(0.26±1.01、0、0)均优于对照组(0.95±1.25、0.72±0.98、0.85±0.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例数为89例,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例数为80例,总有效率为87.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79,P〈0.05)。试验组92例中有14例患者病情复发,复发率(15.2%)明显低于对照组(34.8%,3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91,P〈0.05)。结论NERD与众多因素相关,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泮托拉唑胶囊和枸橼酸莫沙必利的治疗效果优于泮托拉唑胶囊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的治疗效果,联合用药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