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 对5例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做好术前护理、术后护理.结果 5例行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通过严格的围手术期护理,术后未发生各种护理并发症.结论 术前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术前准备及术后病情观察,预防主要并发症及针对性康复功能训练是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成功的重要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过程。结果:39例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无并发症。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围手术期精心护理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患肢功能的恢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以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基本理论为指导,分析流行病学持征,对患者进行健康评估,促进患者康复。结果:经围术期的护理,无并发症发生,更无一例髋关节脱位。结论:做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围术期的护理。方法:对42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病人做好围术期的护理及功能锻炼指导。结果:42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进行系统的护理后,手术顺利,术后恢复快,出院时均能进行日常生活。结论:对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进行规范的围术期护理和正确的功能锻炼指导,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轻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预防并发症,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张宁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37(11):1375-1377
目的:总结双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对6例双侧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患者术前进行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和功能锻炼;术后加强基础护理,减少术后并发症,指导患者有计划进行功能锻炼,做好术后的健康宣教。结果:6例患者均顺利出院,术后未出现切口感染、下肢静脉血栓、肺部感染、压疮等并发症。肢体功能恢复良好,6周下床活动,未出现髋关节脱位现象。结论:双侧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的正确护理和功能锻炼,能够预防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6.
徐冰 《中外医疗》2009,28(8):127-127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例患者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预防各种早期并发症。并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病人进行了康复指导。结果20例患者均获得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复杂,风险大,而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和总结围术期护理干预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术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对2009年6月-2012年6月我科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术23例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术前全面的评估,心理护理,功能训练准备;术后严密观察,及时有效给予护理干预预防并发症发生,并系统地康复指导。结果23例患者均顺利渡过围术期,无明显并发症,经随访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及康复指导,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田太翠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1):2785-2787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对38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患者给予正确的护理措施及出院指导。结果38例患者功能恢复良好,无术后并发症,达到预期效果。结论术前的心理护理、疾病健康指导,术后的早期功能锻炼、出院指导,可以促进疾病康复与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27例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括术前充分准备全面评估患者情况,后积极观察护理,防术后并发症.结果 27例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并发症发生.结论 加强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利于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对56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护理。结果本组56例患者术后效果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合理、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提高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基于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的手术室护理在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11月就诊于我院的80例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手术室护理,研究组行基于FTS理念的手术室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进食、卧床、首次下床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护理后1月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FTS理念的手术室护理可促进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恢复,改善髋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效果的观察。方法将65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护理干预组患者入院后,实施系统的护理干预方案,包括术前健康教育和康复训练,术后生命体征监测,患肢正确护理,预防并发症,维持营养和电解质平衡,规范而系统的康复训练;对照组按传统的方法进行护理。结果护理干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人工髋关节能有效地恢复功能,两组比较,护理干预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的实施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疗效具有显著影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黄燕红 《吉林医学》2013,34(16):3222-3224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30例高龄患者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给予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结果:通过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获得理想的预期效果,大部分患者(80%以上)能搀扶下地行走。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围手术期护理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基于5E理念的康复护理在老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0月-2019年7月于我院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10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接受基于5E理念的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康复时间、髋关节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长、术后恢复活动时间及髋关节恢复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Harris髋关节评分系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5E理念的康复护理可有效缩短老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提升其髋关节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30例单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按住院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15)和对照组(n=15)。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及康复锻炼指导;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实施全程无痛病房护理干预,用患者生活质量量表比较两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差异。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自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健康自我认识、关节功能的评分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自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健康自我认识、关节功能的评分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实施无痛病房护理干预,可以促进该类患者术后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1):150-152+156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策及对预后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2月在我院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9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8)和实验组(n=48)。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围手术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疼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Harr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3%,对照组患者为25.0%,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更加确切,可加快患者术后康复,改善髋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临床应用与借鉴价值极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通过对45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人术前的沟通和功能 锻炼指导,术后防止关节脱位的护理,预防血栓的护理,疼痛的处理以及镇痛后的观察,早期指导康复锻炼以及出院指导.结 论:护士在人工髋关节围手术期的观察,护理与指导对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对于提高手术成功率来说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本文旨在探讨早期离床活动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单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下床活动时间将其分为早期组(术后3天内下床活动者)和晚期组(7天后离床活动),采用股静脉流速、髋关节Harris评分和BADL指数评价2组的康复效果.结果:术后2组患者均未出现深部感染、压疮及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术后10天时2组患者的股静脉血流峰速和平均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峰速=0.040,P均速=0.019);术后3个月时2组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3);术后6个月时早期组的评分则显著高于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6个月时2组患者的BADL指数评价显示,早期组能独立生活的患者人数多于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结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离床活动,可有效的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缩短住院周期,提高患者日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20例手术患者的术前访视,仪器准备,体位摆放,术中配合进行总结。结果 全组手术顺利,未因护理不当而发生术中并发症。结论 合理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顺利进行,有效预防手术治疗并发症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