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动脉硬化性痴呆又叫血管性痴呆,是全身动脉硬化的一部分,为常见慢性疑难病,发病呈与时俱增的态势,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杀手之一。笔者经过长期中西医结合的  相似文献   

2.
我校于1997年正式开办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是我校临床类中西医结合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笔者从2004年开始承担《中西医结合眼科学》的课堂教学,通过教学实践,对目前本课程的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当前形势下如何进行教学改革做以下几点探索和设想.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4例,并与单纯采用双氧水输卵管通液术治疗的25例对照观察,结果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决不仅仅只是一个局限于医学理论和技术范畴的问题,同时亦是一项涉及政策、立法、文化差异、组织建设与管理、人才培养等诸多因素的社会系统工程。这是两个相辅相成的方面。也就是说,中西医结合必须以认识提高为先,以确定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疗效的客观性为基础,探寻规律,阐明本质;同时必须以中西医结合的基地建设和人才培养为重点,以政策、立法、科学管理为保证,全面规划,统筹安排,多学科协作努力,才能取得较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启事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通讯》是由天津市南开医院和贵州省遵义医学院分别主编的内部刊物。几年来,在党的领导下,贯彻中西医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的普及与交流,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为了适应中西医结合发展形势的需要,从1976年起,扩大发行,欢迎订阅。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秋季腹泻患儿9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而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疗法,分析比较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症状改善时间,总病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是依法登记成立的全国性社团法人、学术性群众团体。宗旨是团结广大中西医结合医学科学技术工作者,促进中西医结合医学科学技术的繁荣和发展,促进中西医结合医学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促进中西医结合医学科学技术人才的成长和提高,积极开展中西医结  相似文献   

8.
戴承晨 《北方药学》2016,13(7):64-65
笔者收集整理60例病例通过信封密封抽取(盲法)分成两个治疗组,其中一组单纯使用西医治疗,另一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治疗一段时间后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显示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治愈率高达80%,西医单纯治疗组治愈率仅为23%,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效果明显更好,治愈率高.作者随访一年后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复发率更低,故笔者得出结论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更符合老年性阑尾炎的保守治疗要求.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是什么?中西医为什么要结合?它们能否结合?我们应该怎样对其进行结合?本文主要围绕着这些问题展开研究。通过对中西医结合研究发展历史全面系统地梳理,并着重从思路和方法学角度对中西医结合研究失误的原因进行剖析。仅仅如此还不够,我们需要从理论上对中西医结合研究的相关问题进行论证,只有把历史经验和理性分析结合起来,才能正确把握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展望21世纪中西医结合的发展前景,指出中西医结合包括交叉兼容、中西互补、结合创新等3种结合形式,逐层提高。中西医结合的任务归纳为5个方面:积极参与重大疾病的防治;加强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开展传统医学中特殊领域与现象的研究;重点支持中药与方剂的研究;参与后基因组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ICU科收治各类重症患者,对患者实施全身心各脏器功能的加强治疗和护理,使患者转危为安。能否在ICU科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尚需探索。笔者认为:在ICU科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有其可行性,且对体现中西医结合护理特色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痛泻要方联合匹维溴铵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60例腹泻型IBS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给予痛泻要方联合匹维溴铵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匹维溴铵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后肠道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3.3%,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腹泻型IBS患者采用痛泻要方联合匹维溴铵的中西医结合疗法,疗效肯定,可有效缓解肠道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攀越里程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是中西医结合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深受世人瞩目。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首次以法规的形式确认了中西医结合的重要地位,标志着弘扬中医药学和中西医有机结合进入全面依法管理和发展的新时期;学科交叉、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和研究中西医结合护理途径,更好配合医生,服务患者。方法护理工作是医疗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护理工作如何进行中西医结合,是一个新课题,就怎样发挥中医护理的优势,笔者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和探索。结论通过中西医结合更科学、更完善、更系统化的途径,推进新时期的护理模式,在护理工作中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5.
<正> 过敏性鼻炎属变态反应性疾病,是以发病突然,病程短,易反复发作为其特点。中医学称为鼻鼽。本病为鼻科常见病之一,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可以常年性或季节性发作。笔者近四年来运用中西医结合与择时用药治疗54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 中日友好医院经过数月紧张筹备,于日前正式成立全国首家集中西医结合、临床与基础研究结合、临床与药物研发结合于一体的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中心。该中心由中国科学院陈可冀院士担任中心主任,中心副主任分别由医院心脏内科专家柯元南教授、中西医结合心脏疾病专家史载祥教授、心脏外科专家王凤林教授担任。中心的医疗优势是心血管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尤其是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防治疑难危重心血管病有显著成效,如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并发症及术后再狭窄,顽固性高血压、心衰、难治性心律失常和病毒性心肌炎,  相似文献   

17.
慢性胃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在胃炎中占首发位置.对于该病,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研究,从辨证论到固定专方,中药消除症状明显优于西药.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61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5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血管病后抑郁严重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神经功能的恢复。其病因复杂,与心理障碍、肢体活动障碍等密切相关。为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后抑郁的疗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症54例,与单用西药治疗41例作对照,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我们的特色是什么?中西医结合!"6月16日,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级专家、中国康复医学会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周士枋教授在接受媒体专访时指出,我国康复医学要做出成绩,突破点在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领域。据周士枋教授介绍,上世纪80年代我国康复医学从零起步,在广大康复医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已经极大地缩短了与国际上的差距,但是仍有较大的努力空间。在我国康复医学的发展具有很好的因素:第一,医学院校有康复专业课程设置;第二,我国已培养出相当数量的临床型和科研型的康复医学研究生,促进了康复医学的研究水平;第三,我国人口基数大,病种和病例数量大,有利于总结经验;第四,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康复医学发展的最大特色和优势。"实际上,本届大会在内容安排上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所关注,专门设立了一个专场。"周教授说。  相似文献   

20.
吴咸中院士是我国着名的外科学家和中西医结合专家,是我国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腹部外科疾病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为我国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