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时间煎煮柴胡对五柴胡饮中柴胡皂苷α及柴胡皂苷d含量变化及镇咳、镇痛作用的影响,探讨柴胡的最佳煎煮时间。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时间煎煮柴胡对五柴胡饮中的柴胡皂苷α及柴胡皂苷d含量变化;采用氨水诱咳法和热板法观察不同时间煎煮柴胡的五柴胡饮对小鼠的镇咳作用和镇痛作用的影响。结果柴胡先煎15 min时柴胡皂苷α及柴胡皂苷d总含量为34.25 mg/m L,含量最高。柴胡先煎10、15、20、25 min组均可使小鼠咳嗽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P0.01),五柴胡饮各给药组均使小鼠咳嗽次数减少(P0.05,P0.01);柴胡先煎10、15、20、25 min组的痛阈时间较模型对照组有所延长(P0.05,P0.01)。结论柴胡在先煎15 min时,柴胡皂苷α和柴胡皂苷d总含量最高;柴胡在先煎15 min时,五柴胡饮对风寒表证的镇咳、镇痛作用显著。柴胡入汤剂应先煎15 min为宜。  相似文献   

2.
柴胡冲剂治疗上感50例疗效观察黄永连,王元根柴胡因其含有柴胡皂甙而具有镇静镇痛、解热镇咳、抑菌等作用。据此,我们制成柴胡冲剂用于治疗上感等,经临床50例观察,效果良好。1一般资料本组50例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16~71岁(16~60岁...  相似文献   

3.
柴胡因其含有柴胡皂甙而具有镇静镇痛、解热镇咳、抑菌等作用。据此 ,我们制成柴胡冲剂用于治疗上感等 ,经临床 50例观察 ,效果良好。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50例患者中 ,男性 32例 ,女性18例。年龄 16~ 71岁 ( 16~ 60岁 4 5例 ,60岁以上 5例 ,1例 71岁 )。临床症状 :畏寒、发热 36例 ,头痛、头晕 34例 ,四肢酸痛 2 4例 ,鼻塞、流涕 4 3例 ,咳嗽 36例 ,其中有 3例咯脓性痰。1.2 治疗方法 :全部病人自发病后 12小时内来诊 ,经详细检查确诊为上感 ,无服用其它药物史者 ,即予以口服柴胡冲剂治疗 ,柴胡冲剂主要组成有柴胡、桔梗、…  相似文献   

4.
杨丙龙   《中国医学工程》2013,(12):164-164
目的观察使用镇咳灵合剂辅助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患者24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19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121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口服镇咳灵合剂辅助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6%;明显高于对照组,平均止咳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加用镇咳灵合剂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有效率,以及降低止咳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乳腺增生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0年到2011年的乳腺增生患者随机选取200例进行治疗观察.予柴胡疏肝散根据辩证加减治疗,每日一剂,经期停服,20天一个疗程.结果 临床治愈80例,显效62例,有效41例,7例无效,总有效率96.5%.结论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乳腺增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加减方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于我院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82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为例,利用分组对照法进行临床研究,分别给予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不同治疗方式,对照组接受化疗模式,观察组接受柴胡舒肝散加减方治疗方式,并给予随访调查,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探讨柴胡舒肝散加减方的临床应用前景。结果观察组疾病缓解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生存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中位生存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减方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生存质量,降低致死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对肝阳上亢型眩晕患者采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方式的实际效果。方法在本院中选取2017年2月03日至2018年4月21日治疗的肝阳上亢型眩晕患者,一共60例,根据计算机随机原则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患者,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针对对照组,采用普通的治疗措施,针对观察组,采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比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肝阳上亢型眩晕患者在采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方式后,治疗有效比例数据与对照组相比较大,有明显优势。两组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参考价值(P0.05)。结论对肝阳上亢型眩晕患者采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方式,可以有效提升治疗有效比例,效果甚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八十年代以来柴胡及其方剂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柴胡系伞形科植物,为常用中药,药用其根或全草。供药用的约20余种,主要为狭叶柴胡和北柴胡。其性凉、味苦,功能透表泄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具有解热、镇痛、镇静、镇咳、抗炎、抗病原体、抗溃疡等药理作用。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早已为国内外医学界所重视,自本世纪以来,许多学者,尤以日本学者为多,对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做了大量工作,尤其是复方汤剂的药理作用。本文综述了八十年代以来柴胡及其方剂的药理研究进展。 抗炎作用 于庆海等从柴胡中提取柴胡总皂甙。大鼠肌注50mg/kg、25mg/kg,2%柴胡皂甙(Ⅰ)水溶液和6%小分子右旋糖酐0.1ml/只。用JB型三道生理记录仪测定大鼠足浮肿容积以考察Ⅰ的抗炎作用。实验表明,Ⅰ能明显抑制由右旋糖酐引起的足浮肿,剂量增  相似文献   

9.
目的 讨论柴胡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10年4月门诊部用柴胡注射液致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折,总结护理的经验.结果 通过患者实行积极有效的抢救措施以及相关的内科护理观察2小时无体征变化离院.结论 对柴胡注液致过敏性休克一例患者,通过抢救及护理措施促进患者的有效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1年6月本院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63例,柴胡疏肝散用水煎至200ml,每天1剂,早晚2次口服,7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治疗疗效。结果:本组63例患者,其中治愈46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24%。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自拟柴胡丹参饮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82例病例均为我院门诊就诊患者,均采用自拟柴胡丹参饮加减治疗。20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82例患者中,痊愈42例,显效31例,有效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5.12%。结论:柴胡丹参饮治疗胃溃疡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筛选苗药果上叶镇咳、抗炎作用的有效部位。方法:观察果上叶三种提取部位对小鼠氨水、二氧化硫引咳的镇咳作用;观察果上叶三种提取部位对二甲苯致小鼠急性炎症耳肿,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角叉菜胶致小鼠亚急性炎症足跖肿的抗炎作用。结果:果上叶石油醚提取部位、乙酸乙酯提取部位、水层提取部位对氨水、二氧化硫引咳及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及角叉菜胶致足跖肿胀均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结论:果上叶乙酸乙酯提取部位中剂量镇咳、抗炎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柴胡桂枝汤治疗克罗恩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30例克罗恩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组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添加柴胡桂枝汤治疗,观察对比2组的不良反应、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 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3.3%,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后复发率均具有明显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用中药柴胡桂枝汤治疗克罗恩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有效减少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降低治疗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赵欣  黄云峰  陈钢  曾化松  刘峰  周宁  朱蔓佳 《西部医学》2010,22(11):2012-2013
目的观察柴胡止血汤治疗药流后阴道出血的疗效。方法给诊断为药流后出血的39例患者服用柴胡止血汤,观察服药后的治疗效果及有无不良反应情况,并对药理作用进行分析。结果 39例患者中痊愈27例,显效7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4%,无明显不良反应病例出现。结论柴胡止血汤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润肺镇咳膏局部毒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润肺镇咳膏对实验动物的局部毒性。方法 急性毒性实验采取小鼠灌胃给药途径一次用药 ,连续观察 14d内的毒性反应。将润肺镇咳膏涂敷于实验动物的完整和破损皮肤上 ,2 4h后观察其局部刺激作用、过敏反应和急性皮肤毒性 ,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结果 润肺镇咳膏小鼠灌胃急性中毒表现为兴奋、惊厥、死亡 ,LD50 为 7.95± 1.2 8g·kg-1。大剂量组小鼠体重略有减轻 ,恢复较迟。局部皮肤刺激轻微 ,未见皮肤过敏和急性毒性作用。病理学检查未见明显改变。结论 润肺镇咳膏是一种较安全的外用剂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小儿镇咳合剂质量标准.方法:通过外观性状观察,氯离子、铵离子、吐根碱等的鉴别和氯化铵的含量测定来研究小儿镇咳合剂的质量标准.结果:小儿镇咳合剂为微黄色的澄清液体,氯化铵中氯离子鉴别产生沉淀、铵离子鉴别使试纸变色,吐根碱、复方樟脑酊中的阿片碱鉴别显色,氯化铵含量测定平均回收率1 00.2%,RSD=0.27%,平均含量为4.02%.结论:该质量标准操作可行,可用于控制小儿镇咳合剂质量.  相似文献   

17.
柴胡注射液为常用退热中药制剂,然而有关柴胡注射液退热疗效的系统临床观察报告却不多见,为进一步判定其临床疗效.掌握该药的临床运用规律,我们于1983年~1984年以柴胡注射液为主,配合中药煎剂对本院因高热入院,在入院前未曾使用过西药的患  相似文献   

18.
刘利娟 《基层医学论坛》2016,(19):2685-2686
目的:观察复方大柴胡汤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的效果。方法将98例慢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2组根据具体情况给予抗生素治疗,对照组给予消炎利胆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复方大柴胡汤治疗。结果2组总体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大柴胡汤加减可有效改善慢性胆囊炎患者的症状及体征,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柴胡疏肝散在中医内科的临床运用。方法选取我院消化内科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给予柴胡疏肝散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复发情况。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总有效率和复发情况,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柴胡疏肝散运用于中医内科患者治疗过程,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对提升患者临床治疗率具有重要意义,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柴胡疏肝散加味应用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4年7月到2015年12月间接收的8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治疗,按照随机序号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观察两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采用中医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的观察组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77.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低于对照组12.5%,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味应用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良好,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因而值得临床借鉴和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