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谢铭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218-219
目的 探讨Ⅰ、Ⅱ期乳腺癌采用乳腺根治术及保乳术(改良术)两种术式治疗的优劣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64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分别采用乳腺根治术(A组,n=35)及改良术(B组,n=29),记录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术后3、5年局部复发率以及生存率,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A、B两组术中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54.29%、51.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早期乳腺癌的术式选择,改良术加保留肋间臂神经与乳腺癌根治术后5年生存率比较无差异,但前者能降低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8年1月我院肿瘤科接诊的78例食管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传统食管癌根治术,研究组实施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比较治疗效果、安全性及术后疼痛程度。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下地时间及出院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多于对照组,术后不同时间段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随访1年结果显示,观察组疾病复发率为2.56%,明显低于对照组1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食管癌患者实施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效果佳、安全性高且疼痛感轻,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宋超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8):2772-2773
目的探讨乳房切除并腋淋巴结清扫术与保乳根治术临床比较效果。方法分析该院乳腺癌患者60例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治疗Ⅰ组(乳房切除并腋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组)30例和治疗Ⅱ组(保乳根治术治疗组)30例。结果治疗Ⅱ组和治疗Ⅰ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3年生存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乳术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患者乳房形态,相比较乳房切除并腋淋巴结清扫术将乳房切除,除了具有相似的临床疗效,同时为患者解决了乳腺癌术后的美观问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照研究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手术效果,旨在为早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提供有力的指导依据。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8月~2009年8月乳腺癌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30例行改良根治术,实验组30例行保乳手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术后复发率和生存率及两组的美容效果的优良率。结果实验组的术中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对照组无论术后1年还是术后3年,其复发率及生存率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美容效果优良率达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37,P0.05)。结论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效果比较,保乳手术具有出血量少、临床并发症少,美容效果好等优点,且术后随访其复发率和生存率与改良根治术相似,具有与改良根治术同样的远期效果,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和保乳手术治疗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82例乳腺癌患者病例资料做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手术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保乳手术组32例和改良根治手术组50例。对比观察两组手术后并发症、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及5年生存率情况。结果 82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后随访5年生存率93.75%;改良根治术患者5年生存率92%。两组患者复发率、远处转移率、5年生存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加术后综合治疗与改良根治术后综合治疗无效,无显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发症比较,保乳手术组明显少于改良根治术,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采取保乳手术术后进行综合治疗能够获得良好疗效,同时保乳手术具有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主要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综合分析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治疗老年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本院(在2015年2月-2017年3月)收治的98例老年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应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方法)和对照组(应用传统食管癌根治术),每组均为35例。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老年食管癌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生存率、平均切口长度、平均住院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术后镇痛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淋巴结清扫量以及视觉疼痛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在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淋巴结清扫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平均切口长度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的平均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术后镇痛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的视觉疼痛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实验组患者视觉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治疗老年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显著,预后效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新辅助化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Ⅱ、Ⅲ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152例Ⅱ、Ⅲ期乳腺癌患者,按患者意愿分为对照组(82例)和观察组(70例).对照组患者直接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观察组术前先行化疗2~4个疗程,化疗后7~15 d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3年内局部复发、远处转移情况及3年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12.19±11.77)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7.05±11.63)ml,手术时间(95.49±10.31)min与住院时间(9.38±0.21)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05.54±21.41)min、(11.94±0.24)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3年内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和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腋下淋巴结肿大.结论新辅助化疗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联合治疗Ⅱ、Ⅲ期乳腺癌不能减少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但仍有确切的临床应用价值,建议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肾癌术后应用α-干扰素(α-IFN)的治疗效果。方法肾癌患者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肾癌切除术后应用α-IFN治疗,对照组单纯行肾癌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2组早期(Robson分期Ⅰ~Ⅱ期)肾癌患者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晚期(Ⅲ期)肾癌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Ⅲ期)肾癌切除术后应用α-IFN治疗能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长期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和乳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比较两组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及随访期间的复发率情况。结果两组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和随访期间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住院时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与乳腺癌根治术相当,但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在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上有明显优势,住院时间短,能减少患者的痛苦,并发症少,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食管癌根治术后预防性放射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在我院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共计40例相关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获得随访资料,观察者患者1年生存率为80%,3年生存率为55%,5年生存率为4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术后生存率统计结果(P<0.05);观察组患者在食管癌根治术后进行预防性放射治疗,1年后出现淋巴结转移者3例,占15%,出现吻合口复发者2例,占10%,对照组患者1年后出现淋巴结转移者8例,占40%,出现吻合口复发者6例,占30%,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根治手术患者在手术结束后进行预防性放射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生存率和提高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Ⅱb~Ⅲ期食管癌术后单纯放疗与序贯放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Ⅱb~Ⅲ期食管癌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均为4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均行放射治疗,观察组行序贯化放疗,比较治疗两组肿瘤标志物等临床指标,统计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变化情况(包括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总生存率(OS)、无疾病生存率(DFS)、局部无复发生存率(LRFS)及无远处转移生存率(DMFS)。结果治疗后,观察组IgM、IgG、IgA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高于治疗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5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年总生存率、无疾病生存率、局部无复发生存率及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术后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同期放化疗或序贯化放疗能有效的改善局部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胸腔镜联合腹腔镜和开胸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癌的效果差异。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11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患者行开胸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而实验组56例患者行胸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5d疼痛评分、术后引流量、术后拔管时间等指标,并进行为期两年的院外随访,观察患者的预后指标如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和生存率等。结果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5d疼痛评分、术后引流量、术后拔管时间均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年的院外随访期间,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显著高于实验组,而其生存率低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开胸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胸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根治术较安全,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且患者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研究淋巴脉管间隙浸润对早期宫颈癌的预后影响。方法 45例早期宫颈癌合并淋巴脉管间隙浸润患者为观察组,同期45例未合并淋巴脉管间隙浸润早期宫颈癌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接受辅导治疗几率、淋巴结转移率、5年生存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淋巴脉管间隙浸润会增加早期宫颈癌患者术后接受辅导治疗几率及淋巴结转移率,降低5年生存率及复发率,故临床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与研究食管癌根治术后放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自2002年3月至2006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115例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对照组(n=48)给予单纯手术治疗,治疗组(n=67)给予放射治疗,比较两组局部控制率、生存率.结果 治疗结束后4周,治疗组完全缓解34例,部分缓解25例,无变化6例,病变进展2例,有效率为88.06%;对照组完全缓解13例,部分缓解19例,无变化11例,病变进展5例,有效率为66.67%;两组局部控制率经比较(χ2=10.0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6.12%、52.24%、38.81%;对照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6.67%、39.58%、20.83%.两组1、3、5年生存率经比较(χ2=1.24,>0.05;χ2=1.80,P>0.05;χ2=4.20,P<0.05).结果 显示两组5年生存率经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5年后两组Ⅱ期生存率经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食管癌根治术后放射治疗可减少局部复发,提高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至2013年我院胸外科收治的需行根治术的食管癌患者225例,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10例采取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对照组115例采取常规开胸食管癌根治手术,观察并记录两组手术的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围手术期并发症、围手术期病死率、随访1年术后生存率,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188.6±28.1)min,术中出血量(179.5±113.2)m L,淋巴结清扫数目(12.7±5.1)枚/例,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26.4%(29/110),围手术期病死率1.8%(2/110),随访1年术后生存率99.1%(107/108);对照组手术时间(119.3±35.2)min,术中出血量(354.1±172.5)m L,淋巴结清扫数目(8.8±4.2)枚/例,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43.5%(50/115),围手术期病死率8.7%(10/115),随访1年术后生存率97.1%(102/1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少、淋巴结清扫数量更多、围手术期并发症较少、围手术期病死率较低,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术后生存率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开胸手术相比,虽然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手术时间较长,但在总体效果和安全性方面均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宫颈癌年轻患者根治术后辅助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Ⅰb期宫颈癌年轻患者根治术后加用放疗或化疗辅助治疗48例,其中术后放疗30例,术后化疗18例。结果放疗组与化疗组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93.3%和88.9%,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明显高于化疗组,各项指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年轻Ⅰb期宫颈癌患者术后加用化疗在不影响生存率的前提下,生存质量得以提高,是比较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月本院诊治的60例乳腺癌患者资料,其中对照组行改良根治术,观察组行保乳手术,每组各3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病率及术后美容效果与术后1年、3年的复发率和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发病率10%低于对照组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美容效果比较中,观察组优良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优良率为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37,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复发率与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改良根治术疗效比较,保乳手术在治疗早期乳腺癌上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临床并发症减少、美容疗效好等优点。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术后复发率与生存率结果相似,同样具有远期疗效,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8月~2013年3月收治的8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资料,按照患者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保乳手术,对照组行改良根治术,术后门诊随访,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无病生存情况、复发率,分别采用FACT-B评分标准及WATTS性功能调查表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性功能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在无病生存、复发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FACT-B及WATT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手术较改良根治术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及性功能,在生存率及复发率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Ⅰ~Ⅱ期三阴乳腺癌患者保乳治疗后的预后。方法在本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接诊的Ⅰ~Ⅱ期三阴乳腺癌保乳治疗患者中选取9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用数字表格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改良根治术,观察组采用保乳术治疗,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2年随访,比较两组的术后复发率、癌细胞远端转移率及生存率等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引流量、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等手术指标均明低于对照组(P<0.05);经过术后2年的随访了解,两组患者局部复发率、癌细胞远端转移率、术后1、2年生存率比较无明显差异;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Ⅰ~Ⅱ期三阴乳腺癌患者保乳治疗效果确切,预后较好,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84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行常规开胸手术,观察组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手术状况、并发症、1年生存率等。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引流管放置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1年随访,两组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非小细胞肺癌早期患者中,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不会造成过大创伤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