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中医骨科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现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对医院29名中医骨科护理人员进行人文关怀能力的调查。结果:人文关怀能力总分为(146.10±7.45)分,仅6.9%的人文关怀能力处于中等水平以上,各维度条目均分由高到低依次是勇气维度、认知维度、耐心维度。在性别、年龄和政治面貌上人文关怀能力总分无差异(P>0.05),在职称、学历、工作年限、是否接受过心理护理或人文关怀培训方面,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接受过心理护理或人文关怀培训者的人文关怀能力高于未接受过培训者。中医骨科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与职称、学历、工作年限呈正相关(P<0.05)。结论:中医骨科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处于较低水平,加强关怀知识培训,有助于提高低年资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骨科实施护理人文关怀的阻碍性因素,并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及访谈的形式对浙江医院骨科的12名护士进行调查研究,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护士的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职称、工作年限等)、在骨科的感受、人文关怀的阻碍性因素影响程度及对提高人文关怀实施水平的建议。结果:在调查中发现护士认为骨科实施护理人文关怀的阻碍性因素主要包括工作任务繁重、职业幸福感不强、知识储备不足、工作环境较差等几个方面。结论:骨科实施护理人文关怀的阻碍性因素较多,需要从改善护士工作环境、提高职业幸福感、减轻工作压力、加强培训力度等几个方面加强管理,全面提升人文关怀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于叙事医学的护理教学方法在提高中医骨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中的作用。方法:医院中医骨科从2021年开始试用基于叙事医学的护理教学方法于临床护理带教中,将2020年2—12月的35名护士设为实施前,将2021年5月—2022年3月的35名护士设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护士对所教知识的掌握度、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及护士对本次护理教学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后护士护理基础知识掌握度考核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士人文关怀能力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士满意度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基于叙事医学的护理教学方法应用于中医骨科护士培训管理中,能获得较为显著的教学效果,不仅能提高护士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度,还能提高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和对带教培训管理的满意度,有利于后续中医骨科临床诊疗及特色护理技术的应用开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老年心血管科护理管理者对护士实施人文关怀护理管理的实践效果。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老年心血管科(综合二科)临床护士的信息资料,以2016年实施常规护理管理的临床护士作为非人文关怀组,以2017年实施人文关怀管理的临床护士作为人文关怀组,观察两组护士满意度。结果结果:人文关怀组护理满意度为94.7%,显著高于非人文关怀组的78.9%(P0.05)。结论结论:人文关怀护理管理在老年心血管科的实践体现了护理管理者对护士的关怀,有效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本院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制定培养策略.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调查本院四个年级的293名护生,对比统计不同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结果 本院大部分护生对人文关怀能力有一定认识,但整体偏低,薄弱点在于部分耐心不够的男生、家庭关系不融洽以及低年级没有进行过系统的礼仪培训、护理心理学教育的护生们.结论 调查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制定护理人文关怀能力培养方案,对于丰富护理文化内涵,全面提高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前血液肿瘤患者日益年轻化,针对他们的心理特点,除了常规的疾病护理外,加强人文关怀护理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加强护理人员的人文知识培训,改善住院环境,加强相关健康知识的宣教,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提高护士专业技能等措施,倡导“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的服务理念,对患者实施全程人文关怀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的护理模式在血液肿瘤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血液肿瘤化疗患者110例,实施常规护理管理,为实施前。2016年7月~2017年12月收治血液肿瘤化疗患者110例,护理管理中实施人性化的护理管理理念,将人文关怀运用到优质护理工作的实践中,营造科室护理人文关怀的氛围,推进护理人文关怀教育,强化护士的人文关怀意识,培养护士的人文关怀能力,提升护士的人文关怀效能,完善护理人文关怀实践的质量评价体系,进一步地拓展优质护理的内涵和外延,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与实施前比较,实施后护士的人文关怀各维度评分都得到显著提高;实施前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低于实施后(P0.05)。结论:护理人文关怀作为临床护理质量的重要内容具有一定的临床实践价值,有助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人文关怀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实践意义,为进一步改进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制定护理人文关怀照护需求表,修正相关考核标准和病人满意度调查表,定期对各病区人文护理质量、护理质量和护士综合素质考核进行比较,对住院病人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并比较。结果:各病区护理质量和护士整体素质、病人满意度逐年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护理人文关怀的实施,能从多角度反映护理水平,有利于护理工作的开展,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有利于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和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叙事医学教育理念在提升低年资护士人文关怀能力中的价值。方法:依据便利抽样的方法,在2019—2020年选择医院低年资护理工作人员64名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人员接受培训的时间差异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名。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教学策略培训。观察组在对照组教学方法策略基础上联合使用叙事医学教育理念的干预策略。比较两组护理人员在干预前后的人文关怀能力、对所服务患者的关怀护理服务满意程度。比较两组护理人员在干预后的综合能力及满意程度。结果:在干预之前,两组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能力评分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后,两组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能力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提升,且观察组在干预后的人文关怀能力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对所服务患者的关怀护理服务满意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在干预后的综合能力评分各个维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针对干预设计的满意程度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医院的低年资护理人员的临床带教工作中,基于传统带教方式基础上恰当的融入叙...  相似文献   

10.
通过探讨人文关怀在临床护理实践中的使用效果,加强护士人文关怀理念的培训,并采取应对措施,有效提高住院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分析泌尿外科护士管理中的人文关怀措施与成效。方法:实验选取医院泌尿外科35例护士及4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泌尿外科护理管理中的不足之处,且于2017年9月30日实施人文关怀管理措施,实施人文关怀措施前(2016年9月30日~2017年9月29日)、实施人文关怀措施后(2017年9月30日~2018年9月29日)。比较实施人文关怀措施前后护士工作满意程度及患者护理满意程度。结果:实施后护士工作满意程度及患者护理满意程度各项指标均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泌尿外科护士管理中应用人文关怀措施,可提升患者满意度,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阶梯式培训对急诊科护士人文素养及能力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急诊科护士46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对护士进行急诊专科常规的职业培训和人文关怀教育,而实验组的人文关怀则按先易后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分阶段和层次的模式进行培训,其他培训内容同对照组,并以护士人文关怀品质量表和护士人文关怀能力量表对干预前后进行测评,并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结果经阶梯式模式培训,实验组人文关怀品质和人文关怀能力呈上升趋势,且在各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梯式培训模式有利于提高急诊护士人文关怀品质,增强人文关怀素养。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中医文化背景下院-校一体化的人文关怀教育模式,使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不仅仅依赖人文课程的教学,更要将以中医文化为特点的人文关怀融入到护理专业课的教学活动中,同时在临床实习过程中也要重现人文关怀教育。将护理人文关怀建设成一本立体的教科书,使学生在校期间得到全程、系统、全面的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科学知识与人文素养的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规范低年资护士中医护理技术,提高中医医院临床护理工作质量。方法:抽选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医院150名低年资护士(工作年限2年)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7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专科培训,观察组接受中医护理技术规范化培训,比较两组培训效果。结果:观察组低年资护士培训结束后,专科护理知识、中医护理理论和中医护理操作技能考核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培训护士对培训过程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护理技术规范化培训能够显著提高低年资护士中医临床护理能力,确保中医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并分析广安市社区医院护士及社区居民对中医护理技术相关需求,为中医医院护士针对性培训提供参考。方法:采取自制的广安市社区医院护士中医护理技术培训需求调查问卷、广安市社区居民中医就诊行为及护理需求调查问卷,对627名广安市社区医院护士以及871名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纳10位相关专家建议。结果:广安市社区医院护士的中医护理知识、态度、行为得分优良率为69.22%~95.69%;对超过20项中医护理技术的掌握熟练度排名(取前5名)为耳穴压豆、穴位敷贴、拔罐、中药熏洗、刮痧;对中医护理技术培训需求排名(取前5名)为拔罐、穴位敷贴、中药熏洗、蜡疗、中药泡洗。超过86.40%的社区居民认可中医护理技术,超过91.39%的社区居民进行过中医护理技术治疗;社区居民对中医护理技术需求排名(取前5名)为中药应用、拔罐、刮痧、推拿技术、穴位敷贴。专家从知识储备、感情以及技术操作3个层面制定了10项广安市社区医院护士中医护理培训内容和培训目标。结论:广安市社区医院护士的中医护理知识储备、技术操作仍存在缺陷,对相关中医护理技术培训需求强烈;社区居民对中医护理技术认可度及需求度较高;专家所提出的培训方案合理可行。广安市社区医院应基于上述需求针对性地开展中医护理技术相关培训,优化护士中医护理行为模式,满足患者需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临床护理实习教育中运用儒家核心思想培养高职护理实习生人文关怀能力。方法对176名高职护理实习生进行基于儒家核心思想的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在岗前培训阶段组织培训儒家核心思想课程,在临床实习阶段贯穿临床护理老师基于儒家核心思想人文关怀的带教;高职护理实习生完成临床人文关护日志1篇,由老师给予评价。结果与结论高职护理实习生作业完成率100%,作业质量合格率96%;高职护理实习生对儒家"仁、礼、信、和"四个方面的核心思想和人文关怀内涵和价值的认识实践在实习过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分析广东省三家三甲中医院的护士对中医护理知识技能的掌握现状及培训需求等情况,为构建中医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广东省三家中医院的501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中医医院护士学历层次较高,在501名护士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73.45%;中医医院护理队伍较年轻,工作5年以内的占42.52%;初级职称护士占82.03%,是中医医院护理队伍的主力军;不同层级护士对中医护理知识培训需求的侧重点不同。结论:中医院护士的中医护理知识仍较为薄弱,中医基础薄,需要中医医院护理管理者进一步完善规范化、专科化的中医护理人才培训模式,造就一批既精通中医护理知识和技能又具备护理科研能力的中医护理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中医院护理人员中医知识、态度和行为;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对象为一中医院校附属医院的护理工作人员。结果:中医知识应答的平均正确率为67%。护理人员对中医持积极态度。行使中医行为频率较低。对护理人员中医态度、知识和行为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为是否参加过中医培训、是否毕业于中医院校、工龄。中医知识、态度与行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应注重对护理人员中医知识培训,从而强化中医情感和中医行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在ICU患者中的应用和效果观察。方法:树立人文关怀意识,加强人文关怀教育,营造氛围,实施语言关怀、非语言关怀、关怀式评估和操作。结果: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后,护士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能够从多方面加强护患沟通,注重保护患者隐私,使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明显上升。结论:采用人文关怀护理,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融洽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人文关怀维持性血液透析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6例门诊患者按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常规护理,对患者展开饮食、休息、心理、血液透析相关知识的指导。护理组43例①人文关怀。②多元化的健康教育。③心理干预。连续护理10d为1疗程。观测护理疗效、心理状态、遵医行为、不良反应。护理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护理组良好27例,一般12例,较差4例,总有效率90.70%。对照组良好18例,一般18例,较差7例,总有效率83.72%。护理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心理状态、遵医行为护理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护理人文关怀维持性血液透析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