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病因病机与辨证论治二方面探讨了傅青主带下病学术思想。傅青主对带下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可归结为五点:湿注于下,是带下病总病因病机;任督受损,带脉受伤,湿注于下,是带下病经络病机;肝郁脾虚湿注是带下病主要脏腑病机:五色带下辨五证;五色带下性状特征及病因病机同中有异。傅氏对带下病的辨证论治则有以下特色:辨证重在肝郁脾虚,湿邪为患;治法严谨,方有准绳,用药简纯;五色带治同中有异,制方用药紧扣病机。  相似文献   

2.
带下病临床辨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带下病按虚、实、虚实错杂分类,并介绍了带下病各型的病因病机,证候特点。诊治体会。  相似文献   

3.
第八章带下病《中医妇科学自学考试大纲》对本病的要求:掌握带下病的病名含义,熟悉带下病的病因病机,特别是与脾、肾两脏,任、带二脉以及湿邪与带下病的关系。掌握带下病的辨证论治。一、含义带下病是指带下的量明显增多,色、质发生异常,或有臭气,或伴有其他证象者。  相似文献   

4.
带下病无论病因病机,还是治法方药都贯穿着一个“湿”字,这也是导致带下病缠绵难愈的原因,所以临证时要重视调理肝脾,治湿之根本,并且要善于运用奇经理论治疗带下病,传承中医治疗带下病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以明代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为主线,参考《奇经八脉考》,围绕治疗带下病的药物分类、对病因病机的认识和治疗3个方面简要分析了李氏对妇科带下病的辨治经验,将书中有关妇科带下病的相关认识进行归纳汇总,供同道参考,以便作更系统、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苗彦霞  田丙坤  欧莉  吕娟  李敏 《中医杂志》2012,53(16):1379-1381
对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中有关带下病的内容,从释名、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疗、治则治法及治疗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分析,研究发现,孙思邈对带下病的认识已相当全面,治疗虽重视辨病,同时参用辨证,不仅重视用药治疗,也应用针灸医治。孙思邈对带下病的论述,对于后世医家认识本病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傅金英教授治疗脾虚湿热型带下病的经验。方法:从病因病机、治则治法方面来探讨傅金英教授治疗脾虚湿热型带下病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结果:傅金英教授认为脾虚湿热型带下病应以健脾除湿,清热止痒为主,内治法与外治法综合运用,临床疗效佳。结论:傅金英教授治疗脾虚湿热型带下病经验独到,疗效颇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带下病是妇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以妇女带下量、色、质、味的改变为主要特征,历代医家论述甚多。《傅青主女科》中,用"带下俱是湿证"来概括带下病的病因病机,本文就此病机从病名、病因、治法等方面做了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9.
带下病是一种常见妇科病,发病率高,给女性身心健康带来很大的困扰。中医很早就有对带下病的理论和诊疗记载。近些年来,通过丰富的临床实践和研究,中医对带下病的理论认识更加深入,对病因病机和辨证分型的认识日趋完善,同时也开拓了更多有效的治疗方法,中药复方、外洗、脐疗、针灸等,疗效肯定,安全有效,发挥了中医药在治疗带下病方面的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10.
慢性盆腔炎属中医带下病范畴,为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一般临床多以清热解毒为主要治疗方法,而疗效欠佳.笔者经研读古籍中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并结合临床实践,归纳出肝郁脾虚、肾虚、阴寒内盛为其主要病因病机,并针对病机,用天紫红女金胶囊治疗本病,取效甚佳.  相似文献   

11.
带下病是指妇女带下绵绵不断、色泽异常或有腥臭。小柴胡汤化裁是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指导老师王晖主任医师临床治疗妇科疾病的常用方剂,尤其在治疗带下病中运用巧妙、奇效如神。故通过对王晖主任医师以小柴胡汤化裁治疗带下病的临床经验进行探讨分析,运用中医气化理论,阐述了带下病的病因病机、小柴胡汤治疗带下病的理论依据,选取一则临床运用实例,简述与方剂完带汤的选择性应用原则,以期为临床同行提供有益思路。  相似文献   

12.
通过引用《校注妇人良方》等古籍的论述,阐明带下病的概念。进而根据《傅青主女科》观点,结合自己的临床,论述了带下病的病因病机,分型及辨治。在治法方药等方面提出了新见,并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3.
毛丽 《光明中医》2010,25(12):2299-2301
经过临床观察和治疗,对带下病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则及方药进行总结。通过对带下病的探讨,有助于研究带下病及其防治,增强妇女的预防保健、有病早治的意识,有利于现代中医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带下病为常见病、多发病,本文通过对带下病的病因、病机进行论述,将近年来临床研究进行汇总、归纳,并分析中医治疗带下病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论湿瘀与妇科经带并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莉 《广西中医药》2005,28(6):29-30
月经病与带下病均为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临床多分门论治。但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发现因月经病诱发带下病,或因带下病诱发月经病,从而出现月经病与带下病共同发病者并非少见,故称之为经带并病,其病机与湿瘀有关。此文试从三个方面去论证其病因病机及其治法方药,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6.
王修民 《光明中医》1996,11(2):26-27
主要论述了带下病的病因、病机、以及用完带汤加减治疗带下病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探讨马培之临证治疗妇科病的学术思想及特色。通过研读《孟河四家医集》中有关妇科病的医案、诊法、方药,从病因病机、治疗方法、用药特色等方面,结合各类病案,总结马培之诊治妇科病经验。马氏月经病重视肝脾,带下病内外兼治,孕期注重优生、防止母病及子,产后病注重虚瘀。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中医女科之带下病的病名历史沿革,带下病的发病特点和病因与病机,以及带下病的辨证论治.着重论述了带下病的3种类型,即脾虚型、肾虚型及湿毒型,强调带下病皆湿症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试论中医妇科之带下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中医女科之带下病的病名历史沿革,带下病的发病特点和病因与病机,以及带下病的辩证论治。着重论述了带下病的3种类型,即脾虚型、肾虚型及湿毒型,强调带下病皆湿症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济阴纲目》集百家之精华,荟萃诸家论辩,运用别异比类的方法,对"特出独具卓识者,择而录之"。在赤白带下门中,主要从"因风邪入于胞门""属湿热冤结不散""带下痰实""带下虚寒""带久枯涸""室女带下"等方面对带下病进行论述,涉及带下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采《内经》之精微,重视因人制宜,区别正治从治之异,合用外治之法,实用价值高。《济阴纲目》中的内容极大地丰富了带下病的诊疗理论,为后世医家对带下病的认识亦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