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行PKP治疗,对照组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Cobb角、椎体高度等指标的病化情况.结果:VAS评分、Cobb角、椎体高度相比2组治疗前后组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2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可降低VAS评分,缩小Cobb角,使压缩的椎体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行PKP治疗,对照组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Cobb角、椎体高度等指标的病化情况.结果:VAS评分、Cobb角、椎体高度相比2组治疗前后组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2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可降低VAS评分,缩小Cobb角,使压缩的椎体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3.
探讨金天格胶囊在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中的临床应用。选择2012年1月—2014年6月浙江省立同德医院住院治疗的69例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将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接受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金天格胶囊进行治疗。分别在术前进行访视并在术后3个月进行随访,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椎体高度、Cobb's、骨密度、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结果发现,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在术后3个月随访时椎体高度、Cobb's角、骨密度、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在治疗后3个月进行随访时,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骨密度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5),椎体高度、VAS评分以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恢复更为明显(P<0.05)。基于以上结果可知金天格胶囊适用于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PKP手术的辅助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中医综合疗法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两种方法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将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中医综合治疗组40例和PKP组36例,分别接受中医综合治疗和PKP术治疗。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生活质量评分(Oswestry评分)、Cobb角及椎体前、后缘高度的变化,比较同组内治疗前和治疗后不同时间点患者各指标的变化情况及2组间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各观察指标差值的变化情况,并记录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PKP和中医综合疗法均能明显缓解疼痛(P0.05),改善机体功能(P0.05),恢复椎前、后缘的高度(P0.05),减小脊柱后凸角(P0.05)。PKP组治疗后1周VAS评分改善显著(P0.05),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2组间VAS评分无明显差别(P0.05),与治疗前差值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Oswestry评分在治疗后1周及治疗后3月均下降(P0.05)。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患椎前缘高度及Cobb角均有所恢复(P0.05),治疗6个月后中医综合组同治疗前相比无明显改变(P0.05)。出现8例继发椎体骨折患者,其中6例(16.7%)来自于PKP组,2例(5.0%)来自于中医综合治疗组,2组继发骨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3)。结论:中医综合疗法与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均可有效缓解疼痛,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PKP短期内止痛效果迅速,可有效稳定椎体,能更好地恢复患椎高度,矫正椎体后凸畸形。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筋骨复原汤辅助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OVCF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PKP疗法,观察组采用筋骨复原汤口服联合PKP疗法;治疗前后观察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JOA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腰椎ODI,VAS和JOA评分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筋骨复原汤口服辅助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疗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藤黄健骨片在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手术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予常规对症处理,治疗组予藤黄健骨片口服,连续服用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术后第1、2、4、8天时腰部疼痛评分,检测治疗第8周时血清骨钙素及骨密度,随访观察术后1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术后第1天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术后第1、2、4、8天时腰部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8周后,血清BGP、骨密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1年,治疗组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PKP手术后应用藤黄健骨片,可早期缓解术后疼痛,增加血清BGP表达,提高骨密度,减少老年患者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身痛逐瘀汤加减对于保守治疗的单纯骨质疏松型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骨质疏松型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保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身痛逐瘀汤治疗并予腰背肌功能锻炼。疗程为4周,随访12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Oswestry功能不良指数(ODI)评估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12周的腰痛程度、生活质量及12周后的骨密度情况。结果治疗后4周和12周后2组腰背部VAS评分、ODI评分及12周后的骨密度情况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 0. 05),而且观察组各时间点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骨质疏松型椎体压缩性骨折,观察组在VAS评分、ODI评分及骨密度指数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应用中医三期辨治的效果。方法:76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组加用中医三期辨证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腰背疼痛、活动障碍、腰膝酸软、筋骨萎弱、神疲乏力等中医证候积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观察组VAS疼痛评分、ODI评分小于观察组,L1-4椎体骨密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观察组后凸Cobb角小于对照组,观察组伤椎前缘高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能增加骨密度,缓解疼痛,改善腰部功能,提高脊柱结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医手法复位联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及胸腰支具固定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2年4月-2013年5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3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例,对照组实施单纯PKP治疗,观察组实施中医手法复位联合PKP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腰背部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评分、伤椎椎体的前沿、中间与后沿的高度、节段之后凸Cobb角及骨水泥的注入量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腰背部疼痛明显好转,伤椎椎体的前沿、中间与后沿的高度优于对照组,节段之后凸Cobb角优于对照组,骨水泥的注入量比对照组多,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手法复位联合PKP及胸腰支具固定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中,能够显著提高其治疗效果,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稳定的疗法,缩短其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医非手术治疗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方法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综合疗效差异。方法:选择我院骨科2014年1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88例进行研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中医非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PKP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1周、3个月、6个月的生活质量(采用Oswestry量表评分)以及脊柱后凸角度(Cobb角)。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Oswestry无显著差异,治疗后1周,两组评分分别为(20.8±2.9)和(27.4±3.2),短期内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在治疗后3个月以及6个月,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前Cobb角无显著差异,治疗后各个时间研究组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PKP技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短期内疗效优于中医非手术治疗,长远来看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医分期辨证辅治骨质疏松性新鲜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骨质疏松性新鲜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观察组在PVP的基础上辅以中医分期辨证施治.随访3个月记录患者有无骨折复发和药物不良反应等.结果:术后,两组AVBH显著增高,后凸角度显著减小(P<0.01);术后3月,观察组BMD高于对照组,Oswestry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再次骨折发生率分别为2.33%和6.98%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1%,为轻微胃脘部不适和一过性皮肤瘙痒.结论:中医分期辨证辅治骨质疏松性新鲜椎体压缩性骨折发挥了中西医结合的优势,术后骨折固定疗效确切,有效改善了骨质疏松症状和生活质量,术后再次椎体骨折发生率低,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2.
陈文晓  范奕松  柳占元 《新中医》2023,55(19):176-180
目的:观察超微针刀联合海桐皮汤治疗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术后残留腰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12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PKP术后残留腰背痛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超微针刀联合海桐皮汤熏蒸治疗,2组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分,并评估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21%,高于对照组85.71%(P<0.05)。治疗后,2组VAS、OD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SF-36评分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VAS、O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超微针刀联合海桐皮汤治疗PKP术后残留腰背痛疗效确切,能够减轻患者疼痛,改善腰椎活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术)后辅用补肾方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5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PKP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5例术后给予维D钙咀嚼片、骨化三醇胶丸口服2个月,鲑鱼降钙素注射液肌注35 d,治疗组7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补肾方口服2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及治疗6个月后腰痛VAS评分、Oswestry功能评分变化情况,统计2组治疗1个月及治疗6个月后骨密度异常情况及综合疗效。结果 2组治疗1个月与6个月后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 05),且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 05)。2组治疗1个月与6个月后骨量减少与骨质疏松例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治疗组治疗1个月与6个月后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 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PKP术后联合应用常规西药及补肾方治疗,可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改善胸腰椎功能,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运用PKP与PVP治疗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观察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方法:选取83例共188个椎体,将其随机分为PVP组41例和PKP组42例。以VAS评分、Oswestry评分、椎体高度改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射量、渗漏率为研究指标,比较两组患者上述各指标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Oswestry评分、椎体高度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但VAS评分、Oswe-stry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PKP组椎体高度改善优于PVP组,手术时间PKP组长于PVP组,骨水泥注射量PKP组多于PVP组,渗漏率PKP组少于PVP组(P<0.05)。结论:PVP与PKP在治疗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疗效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在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围手术期中应用的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选用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PKP)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术前、术后各服1周补肾活血汤,观察2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2、4周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法(ODI)评分。结果:术后第1、2、4周,2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在术后第2、4周,治疗组VAS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术后第1、2、4周,2组患者ODI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在术后第2、4周,治疗组ODI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可减轻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患者PKP术后疼痛,改善患者脊柱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老年脊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采用经皮椎体注入骨水泥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8例老年脊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均采用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均采用经皮椎体注入骨水泥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94.1%高于对照组的70.6%(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和ODI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和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9%,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3.5%(P0.05)。结论:老年脊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采用经皮椎体注入骨水泥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疼痛,改善功能障碍,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唐东鸣 《河南中医》2014,(4):664-665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相关患者58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各29例,对照组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术后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补肾活血方治疗,比较两组各检测指标和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骨密度、BGP、ALP、U—Pyd/Cr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术后2月Oswestry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能弥补单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不足,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医骨折三期辨证治疗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性新鲜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性新鲜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卧硬板床休息、腰部垫软枕、抗骨质疏松、腰背肌锻炼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骨折三期辨证施治。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7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骨密度水平、腰椎MRI信号分型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骨折三期辨证治疗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性新鲜腰椎压缩性骨折能够迅速缓解疼痛,加速骨折愈合,且能明显改善骨密度,预防椎体再骨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研究针灸联合舒筋接骨丸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术后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在本院骨伤康复科治疗的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PKP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0例。治疗组患者接受针灸联合舒筋接骨丸口服治疗,而对照组患者接受舒筋接骨丸口服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分别记录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和治疗后1个月时的VAS评分和ODI指数评分。结果较治疗前,2组患者的VAS评分和ODI指数评分在治疗后1周和治疗后1个月均显著降低,且治疗组患者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舒筋接骨丸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PKP术后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缓解患者残留腰背疼痛,改善腰背功能障碍,并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医正骨结合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至2016年12月83例单一节段OVCF患者,均为接受椎体后凸成形术的病例资料。其中中医正骨手法整复联合PKP术40例(A组,观察组);单纯采用PKP术43例(B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VAS评分、Oswestry功能指数(ODI),并通过X线片对术前、术后椎体高度变化及术后骨水泥渗漏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对两组的各项指标比较,在术前VAS评分和术前骨折压缩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d、术后3个月VAS评分、ODI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骨水泥渗漏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观察组术后椎体高度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与单纯PKP术相比,中医正骨手法整复联合PKP术能有效的缓解病人疼痛、改善生活质量;同时能够降低的骨水泥渗漏率、改善术后椎体高度的恢复,是一种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