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宫腔填塞纱条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试验方法,选取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289例,按照奇偶数分组法分为对照组(144例)和观察组(145例)。对照组采用宫腔填塞纱条止血,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比较两组止血效果,产后2、24h的出血量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术后2、24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填塞纱条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治疗产后出血临床效果显著,可减少产后出血量,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宫腔填纱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137例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68例和研究组69例,对照组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研究组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宫腔填纱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产后出血情况、康复情况、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产后2 h出血量和24 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止血时间和住院用时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7.10%,高于对照组的8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59%,低于对照组的8.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宫腔填纱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减少患者的产后2 h出血量和24 h出血量,缩短止血时间和住院用时,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及宫腔填塞治疗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后大岀血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35例采用缩宫素、宫腔填塞治疗,试验组35例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及宫腔填塞治疗。比较2组止血效果、治疗恢复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产后2、24h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止血时间、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联合应用缩宫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同时给予纱布宫腔填塞治疗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大出血止血效果明显,具有出血量低、治疗恢复时间短、并发症少的优点。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宫腔水囊压迫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宫体注射治疗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5月南阳市中心医院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患者102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纱条填塞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宫体注射,观察组给予宫腔水囊压迫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宫体注射.对比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宫腔填纱对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术后出血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我院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宫腔填纱治疗,观察组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宫腔填纱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两组治疗后2、24h出血量,对比治疗后两组脉搏(P)、血氧饱和度(SPO2)、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24h观察组出血量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SPO2、SBP、DBP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宫腔填纱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可增强治疗效果,减少产后出血,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Bakri子宫填塞球囊辅助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宫缩乏力性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宫缩乏力性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单一用药组和联合止血组,各40例。单一用药组予以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止血组于单一用药组基础上联合Bakri子宫填塞球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产后不同时间段出血量、宫缩改善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联合止血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37/40),高于单一用药组的72.50%(29/40)(P<0.05);联合止血组产后2 h、12 h、24 h出血量少于单一用药组(P<0.05);联合止血组宫缩持续时间长于单一用药组,子宫底下降速度快于单一用药组(P<0.05);联合止血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4/40)与单一用药组12.50%(5/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akri子宫填塞球囊联合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能提升宫缩乏力性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治疗效果,改善其产后出血量,延长宫缩时间,加快子宫底下降速度,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宫腔填纱在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0年12月至2016年12月我科收治的82例行剖宫产的前置胎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采用卡前列醇氨丁三醇联合宫腔填纱联合疗法,对照组采用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舌下含服及宫腔填纱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2 h出血量,术后24 h出血量,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中、术后2 h、术后24 h的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无子宫切除病例(对照组2例);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较对照组高(P0.05),但两组胸闷发生率及产褥感染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宫体注射联合宫腔填纱能有效减少前置胎盘行剖宫产的患者术后出血,但要注意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并及时做相应处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球囊填塞或宫腔碘仿纱条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宫体注射对前置胎盘产妇剖宫产出血的干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82例行剖宫术的前置胎盘产妇的临床资料,依照填塞方式将采用宫腔碘仿纱条填塞的40例产妇纳入宫腔碘仿纱条组,将采用宫腔球囊填塞术的42例产妇纳入宫腔球囊组。两组产妇均给予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比较两组产妇手术不同时间的出血量、血气指标、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恶露持续时间及首次月经恢复时间。结果术中及术后2、24 h,宫腔球囊组的出血量均少于宫腔碘仿纱条组(P<0.05)。术后,两组的Hb、PLT水平均降低,但宫腔球囊组高于宫腔碘仿纱条组(P<0.05);术后,两组的SpO2、CV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子宫切除、产褥感染、失血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恶露持续时间、首次月经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球囊填塞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宫体注射对前置胎盘产妇剖宫产出血的止血效果优于宫腔碘仿纱条填塞。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缩言素联合宫腔球囊填塞术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8例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9例,对照组给予胎盘剥离面子宫局部缝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缩宫素注射液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宫腔球填塞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术中及术后2h-24 h出血量、恶露持续时间、不良反应,治疗3个月、6个月、9个月检测两组血清性激素(雌二醇、卵泡雌激素)水平.结果实验组总有数率(93.1%)显著高于对照组(69.0%)(P<0.05),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术中及术后2h-24 h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恶露持续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3个月、6个月、9个月血清雌二醇、卵泡雌激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缩宫素联合宫腔球囊填塞术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效果显著,可减少术中、术后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颜莉 《临床医学》2016,(10):110-111
目的研究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防治剖宫产手术术中及术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具有宫缩乏力高危因素而进行剖宫产的产妇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患者在胎儿分娩出后采取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进行止血,对照组使用缩宫素进行止血。观察两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产后2、24 h的出血量与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及产后2、24 h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7.50%,对照组为22.50%,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能够有效防治剖宫产手术术中及术后出血,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在前置胎盘剖宫产后出血产妇治疗中联合运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及宫腔水囊压迫的价值。方法:纳入25例前置胎盘剖宫产后出血产妇,于2016年3月至2019年1月在本院产科开展研究。依据病历单双号随机选出13例联合应用缩宫素及宫腔填塞纱布止血(研究1组),另外12例实施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宫腔水囊压迫止血(研究2组),观察两组压迫物留置时间及术后2h、24h出血量,统计产妇成功止血、术后发热及子宫切除情况,评估其产后生活质量。结果:研究2组压迫物留置时间,术后2h、24h出血量以及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研究1组;研究2组产妇成功止血、术后发热及子宫切除占比(91.67%、8.33%、0.00%)相较于研究1组(76.92%、23.08%、7.69%)更佳(P<0.05)。结论:在前置胎盘剖宫产后出血产妇治疗中联合运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及宫腔水囊压迫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在预防产后出血中的临床合理应用。方法选取枣庄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有产后出血倾向的产妇200例,其中100例为经阴道分娩产妇,将其随机分为经阴分娩观察组(50例)和经阴分娩对照组(50例);另100例为剖宫产产妇,将其随机分为剖宫产观察组(50例)和剖宫产对照组(50例)。经阴分娩与剖宫产产妇均在胎儿娩出后给予常规静滴缩宫素,经阴分娩观察组和剖宫产观察组加用肌肉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经阴分娩对照组和剖宫产对照组加用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比较经阴分娩与剖宫产产妇各观察组及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2h、24h出血量及不良反应。结果经阴分娩的产妇观察组与对照组在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2h及24h出血量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剖宫产产妇中观察组在产后出血发生率和产后2 h及24 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经阴道分娩和剖宫产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有产后出血倾向的经阴道分娩的产妇,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与米索前列醇临床疗效相当;对于有产后出血倾向的剖宫产产妇,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较米索更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于2014年3月至2015年8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2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垂体后叶素联合缩宫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产后止血时间、产后出血量、子宫切除率及胎儿死亡率。结果研究组产后0.5、2、24h出血量,以及产后止血时间、子宫切除率、胎儿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Bakri球囊填塞术联合药物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84例产后出血患者,按奇偶数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创面缝合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观察组采用Bakri球囊填塞术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比较两组产后出血控制效果及患者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输血率2.38%低于对照组的19.05%,有效止血率97.62%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h、治疗24h后的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止血时间、恶露停止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38%与对照组发生率7.1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akri球囊填塞术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有显著效果,产后出血量少,促进患者冬快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采用宫腔填塞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7年10月收治住院的81例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与研究组41例。对照组采用催产素联合宫腔填塞治疗,研究组采用宫腔填塞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对两组产妇的止血效果及预后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产妇术中出血量(563.40±38.42)ml、术后2 h阴道出血量(30.28±20.13)ml、术后24 h阴道出血量(14.26±11.36)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生率、子宫切除率及血性恶露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填塞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止血效果确切,产妇预后良好,安全及可行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卡前列甲酯栓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7月收治的87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采用卡前列甲酯栓治疗,观察组给予卡前列甲酯栓+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止血起效时间、血性恶露持续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产后2 h、12 h内出血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止血起效时间、血性恶露持续时间及产后2 h内、12 h内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应用卡前列甲酯栓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可显著降低产后出血量,缩短止血起效时间,减少血性恶露持续时间,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熊琼  周荣向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13):1046-1047,1049
目的探讨氨丁三醇卡前列素联合子宫背带式缝合术预防治疗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159例剖宫产术中高危因素引起的产后出血住院产妇,随机分为4组,Ⅰ组在常规止血方法无效时,宫体注射氨丁三醇卡前列素,Ⅱ组在常规止血无效时行子宫背带式缝合术,Ⅲ组采用氨丁三醇卡前列素联合子宫背带式缝合术,Ⅳ组实施常规止血。结果将四组在剖宫术后出血发生率和术后出血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氨丁三醇卡前列素联合子宫背带式缝合术组在出血发生率和出血量方面均优于其它三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氨丁三醇卡前列素、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均能有效减少产后出血,但两者均不能100%,在两者单独使用不能有效减少出血量的情况下,氨丁三醇卡前列素联合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能明显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改良式B-Lynch缝扎术与限制性补液疗法联合治疗对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98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控制出血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改良式B-Lynch缝扎术+限制性补液疗法)与对照组(常规止血+常规补液疗法),每组49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凝血指标。结果观察组术中、术后出血量以及血红蛋白变化量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2 h,观察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改良式B-Lynch缝扎术与限制性补液疗法联合治疗,可有效控制出血量,利于改善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预防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孕妇产后出血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4例行剖宫产术且有产后出血倾向的高危孕妇,随机平均分为两组,两组均在胎儿娩出后常规宫体注射缩宫素,在此基础上,研究组(47例)给予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对照组(47例)给予米索前列醇、垂体后叶素治疗。比较两组产妇产后2、24 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输血率、止血时间、近远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产妇产后2、24 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输血率、止血时间、子宫切除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有产后出血倾向的高危孕妇预防性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能明显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和输血率,缩短止血时间,减少近远期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Bakri球囊填塞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具有高危因素的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本院诊治的具有高危因素的难治性产后出血孕妇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Bakri球囊填塞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对照组采用"8"字缝扎止血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剖宫产手术时间、术后白细胞计数、术后出血量、体温、子宫是否切除、住院时间、恶露持续时间及子宫复旧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剖宫产手术时间、术后白细胞计数、术后出血量、住院时间、恶露持续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取出Bakri球囊后无一例再次发生出血现象,无患者切除子宫,对照组有2例患者术后再次出血,进行二次手术切除子宫.[结论]Bakri球囊填塞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有效控制具有高危因素的难治性产后出血,降低产妇子宫切除率,减轻患者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