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安宁  厉振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7):122-124
目的 探讨运用带旋股外侧动脉升支血管蒂髂骨瓣治疗青中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4 例中青年Garden Ⅳ型的股骨颈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带旋股外侧动脉升支血管蒂髂骨瓣转位移植于股骨颈前部骨槽内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16~21 个月,股骨颈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6~8 个月,无骨折延迟愈合、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现象,髋关节正常.临床结果评定:优28 例,良6 例,差0 例.结论 带旋股外侧动脉升支血管蒂髂骨瓣治疗青中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术后出现骨折延迟愈合、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概率低,临床效果良好,是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比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植骨加压螺钉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和方法。方法:采用经髋关节改良Samith-Peteson入路,取旋韶深血管蒂韶骨辨植骨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骨折36例。结果:随访30例,术后随访时间8个月一8年,26例骨折均愈合,患侧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4例出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结论: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辨植骨,能促进骨折愈合,是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带旋髂深动脉髂骨瓣在股骨颈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带旋髂深动脉的髂骨瓣在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采用带旋髂深动脉的髂骨瓣移植于股骨颈骨折处骨槽内。结果 随访2~11年,50例术后4~6个月达骨性愈合,髋关节功能优良。结论 带旋髂深动脉的髂骨瓣血运丰富,能促进骨折愈合,减少股骨头坏死,是治疗股骨骨折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及髂骨瓣移植治疗陈旧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经切开复位,在C臂X线机监控下,采用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及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于股骨颈前部的骨槽内的方法,对陈旧性股骨颈骨折10例进行治疗。结果经9~70个月随访,10例陈旧性股骨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6~8个月,平均7.2个月;无一例发生股骨头囊变或塌陷。根据髋关节Harris评分,优良率为80%。结论切开复位、C臂X线机监控下,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及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法是治疗陈旧性股骨颈骨折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5.
邵学  李强  马方军  李明 《淮海医药》2004,22(1):23-24
目的 探讨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治疗青壮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改良 S-P切口切开复位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及多螺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 1 8例。结果 经 1 .5~ 5年随访 ,优良率为 88.8% ,疗效满意。结论 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具有充足血供 ,能明显提高股骨颈骨折的治愈率 ,减少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发生 ,对治疗青壮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用同侧带旋髂深血管蒂骨块移植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骨块移植,空心钉内固定。结果 38例青壮年股骨颈骨折37愈合,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及供骨区疼痛,1例不愈合发生骨不连,1例2年后发生股骨头坏死。结论同侧带旋髂深血管蒂骨块移植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植入治疗股骨颈骨折(附2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分析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植入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骨瓣移植加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23例。结果17例随访,随访期1~3年优良率82.4%。结论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植入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符合解剖生理要求,解决了因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供血障碍而导致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问题,是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前臂尺骨或挠骨大块缺失同时伴有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应用带旋髂浅动脉为血管蒂的骨皮瓣移植修复治疗效果。方法:带旋髂浅动脉血管蒂的髂骨皮瓣移植修复治疗前臂尺、挠骨及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20例。结果:本组20例术后皮瓣全部成活血液供应良好,第13~16天开始皮管断血训练,4周断蒂,2个月时复查X线,显示移植髂骨块已与前臂骨缺损断端紧密连接,术后3个月检查显示,前臂及腕关节功能基本恢复。结论:对于前臂尺骨或挠骨大块缺失同时伴有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应用带旋髂浅动脉为血管蒂的骨皮瓣移植修复治疗,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治疗胫骨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31例胫骨骨折不愈合患者,在胫骨骨折不愈合处作长约4.0cm×1.5cm×1.5cm骨槽,去除死骨及硬化骨,再将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植入胫骨槽内并固定,游离血管与邻近下肢血管吻合提供血供。结果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8~16个月。最早术后8周有新骨形成,术后12周髂骨块与胫骨组织愈合,效果满意。31例骨折骨性愈合均良好,愈合时间6,10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5.4个月。术后31例患者骨折全部愈合,治愈率100%,且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带旋髂深动脉髂骨瓣治疗胫骨骨折不愈合,具有改善骨折处血液循环,利用骨瓣生长能力促进骨生长、加速骨愈合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用空心螺钉内固定加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治疗陈旧性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改良Smith-pe-terson切口复位,多枚空心螺钉内固定加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治疗陈旧性股骨颈骨折26例。结果:术后经2~6年随访,21例骨连接成功(80%),疗效满意。结论: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具有充足血供,加上多枚空心螺钉内固定,能明显提高股骨颈骨折的治愈率,减少股骨头无菌坏死的发生,对陈旧性股骨颈骨折具有重要的价值。但晚期股骨头坏死率不低(20%),应从严掌握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11.
根据解剖研究,设计以旋股内侧动脉深支为蒂的大转子及股骨近端外后侧骨膜治疗陈旧性股骨颈骨折,动物实验成功之后,临床应用16例,骨折愈合时间为3~6个月,随诊1~5年,未见股骨头坏死。结果证明带血管蒂的大转子骨膜移植为股骨颈骨折处的愈合和股骨头的血供重建提供了新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吴铎  黄淳  肖学明  欧琼慧 《贵州医药》2004,28(2):151-152
股骨颈骨折后引起的骨不愈合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两个难以解决的并发症,单纯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法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我院从1996~2002年共收治青壮年股骨颈骨折18例,行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术2例,带缝匠肌肌蒂骨瓣移植术6例,带股方肌肌蒂骨瓣8例,有2例拒绝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应用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筛选2011年4月~2013年4月骨外科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常规复位后进行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手术,对照组患者常规复位后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行走时间,6个月后进行随访复查,根据术后恢复及并发症统计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行走时间较对照组具有优势(P〈0.05);治疗组术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治疗股骨颈骨折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对修复股骨头血供、减少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的发生较传统内固定法具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带旋骼深血管骼骨瓣在髋部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宽甸县中心医院使用带旋骼深血管骼骨瓣移植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股骨头缺血坏死、股骨颈囊肿的分析。结果优4例,良2例,差1例,优良率75%。2例股骨颈囊肿病例于术后6和8个月复查X光片示囊肿消失。结论临床应用观察证明,带旋骼深血管骼骨瓣移植在股骨颈骨折、股骨头缺血坏死及股骨颈囊肿手术中的应用是切实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正> 从1986年以来,我院应用带旋髂深动静脉的髂骨移植治疗小儿股骨颈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坏死二例,随访2~4年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例一男,12岁。1985年骑车翻到山沟致股骨颈骨折,骨折明显移位。在乡间曾反复进行按摩整复,骨折未愈合。一年后股骨头密度增高,囊性变并有部份塌陷,患儿卧床一年。1986年4月住院。入院检查:患肢短缩2cm,外旋畸形,髋关节活动受限。4月16日在全麻下行带血管蒂的髂骨移植术,术后随访4年,患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ONFH)带旋股外血管升支髂骨瓣转移治疗后,股骨头内血运变化情况。方法 24例单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男19例,女5例,ARCO分期标准Ⅱ期20髋,Ⅲ期4髋,应用带旋股外血管升支髂骨瓣转移术治,术后行患侧DSA检查。全部患者在术后6周~5年再次行患侧DSA复查。结果 24例术前股动脉DSA造影均显示股骨头供血的异常改变,旋股外侧动脉升支血管充盈良好。术后6周DSA显示22侧转移骨瓣血管蒂充盈良好,股骨头内供血明显改善;2例术后DSA显示转移骨瓣血管蒂充盈不佳或股骨头内无造影剂充盈,其中1例术后12个月复查DSA显示血管蒂充盈满意,股骨头血供良好。1例术后2年随访,DSA造影显示股骨头内无造影剂充盈,行人工关节置换。本组病例临床成功率为91%,影像学成功率为85%。结论①旋股外血管升支解剖位置恒定,无较大变异,适于切取带血管骨瓣进行移植。②带旋股外血管升支髂骨瓣转移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能有效重建股骨头内血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同侧股骨干合并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6例同侧股骨干合并股骨颈骨折的病例进行临床分析.全部经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3例采用股骨干自动加压钢板及3枚钢针固定,同时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转位移植;8例采用股骨干自动加压钢板及空心螺钉固定;5例股骨重建髓内钉固定.结果:本组15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9~23个月,平均17个月.全部病例的股骨干骨折均在术后10个月内获得愈合,股骨颈骨折在7个月内愈合.无切口感染、血管神经损伤、内固定断裂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髋关节功能无明显障碍.结论:同侧股骨干合并股骨颈骨折时股骨颈骨折常常无明显移位或只有轻度移位,故在基层医院漏诊率较高.临床上针对股骨干骨折在摄X线片时应常规包括髋关节或同时摄骨盆X线片.对于可疑股骨颈骨折患者可以作髋关节CT等检查,以降低其漏诊率.手术治疗可获得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邢德振  宋彦申 《河北医药》1998,20(3):148-149
股骨颈骨折是外伤中常见的骨折。由于局部解剖上缺乏丰富的侧支血液循环,损伤后容易发生骨折不愈合,最终导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虽然目前内固定器材和术式不断更新和改进,疗效始终不尽人意。Finley使用带血管蒂骨膜移植治疗胫骨骨缺损的成功为骨折治疗开辟了一条新路径,之后带旋髂深血管蒂骨膜移植被人们用于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并取得满意疗效。为此,我们设想将旋髂深血管蒂髂骨骨膜移植应用于股骨颈骨折来治疗和预防骨不连接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在取得充分理论依据的同时,通过尸体模拟手术证实具有可行性,并于1995年2月开始试用于临床,1997年2月止共治疗37例患者,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我院于1988年至1998年6月共收治股骨颈骨折病人8例,我们在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用鹅头钉钢板或加压螺纹钉内固定的基础上,采用取髂骨块带旋髂深动脉治疗股骨颈骨折,同单纯的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比较,取得了治疗时间短、骨折愈合快、髋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髂骨块带旋髂深动脉治疗股骨颈骨折@白福彦$重庆涪陵市人民医院骨科!408000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熟悉股骨颈头下型骨折的解剖学特点,探讨改进治疗方法,即采用两柄空心加压螺钉及带旋髂深血管蒂的髂骨瓣移植治疗股骨颈头下型骨折(GardenⅢ型或Ⅳ型)的临床效果.方法 利用骨科牵引床,C型臂X线机透视下骨折复位.取从髂嵴中部经髂嵴至髂前上棘,绕腹股沟韧带中点转至大腿前外侧切口.两柄空心螺钉由股骨大粗隆外侧进行固定.上位钉从股骨大粗隆外侧,经张力骨小梁达头下骨质;下位钉从股骨大粗隆外侧,经股骨距, 压力骨小梁达头下骨质.沿股动脉或髂外动脉寻找向外上方走行的旋髂深血管束,最后可见旋髂深血管在距髂前上棘上方内侧6cm处,分出数支穿支进入髂骨.以此血管束为中心,取4.0cm×1.5cm×0.8cm内板骨块.再在股骨颈的前侧,沿其长轴凿一骨槽,宽1.5cm, 深0.8cm,长4cm;并在骨槽上端向股骨头挖一骨穴,约深1cm,将骨块经髂肌遂道移植至股骨颈骨槽内.将骨块一端插入股骨头的骨穴内,再将其余部分嵌插在骨槽内.结果 复位标准(按Garden对线指数):1级复位,7例; 2级复位,1例.本组病例均获随访,时间8个月~3年,骨折全部愈合.未见股骨头坏死及骨折不愈合.结论 采用两柄空心加压螺钉及带旋髂深血管蒂的髂骨瓣移植治疗股骨颈头下型骨折,临床效果显著.本方法适用于青壮年患者;陈旧性股骨颈头下型骨折以及Ganden Ⅲ、Ⅳ型股骨颈骨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