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创面修复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化学活动,也是医学中古老的问题之一,在临床中尤其以慢性难愈性创面的修复愈为棘手.在促进创面的愈合方面,西医有一定的效果,尤其是近十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在医学中的应用与发展,对于创面组织修复的机理认识已有长足的进展,但是尚缺乏安全有效的加速创面愈合积极措施.  相似文献   

2.
GM-CSF是一多效能的细胞因子,具有促愈合的重要功能。本文总结了GM-CSF促愈合的相关研究,阐明了其可安全、有效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机理:能有效启动创面愈合,并对愈合过程的每个阶段均有促进作用。具体为:趋化并活化中性粒细胞及单核/巨噬细胞,提高创面抗感染能力、利于坏死组织脱落;趋化、激活角质细胞、内皮细胞及成纤维细胞,促进其增殖、分化,加速新生血管化、肉芽组织形成及再上皮化;有助于促愈合因子的分泌、创面缩小及组织重塑。  相似文献   

3.
有关促进创面愈合的外用中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创面愈合是外科基本问题 ,一些保护剂、抗生素、维生素、微量元素制剂虽被广泛应用 ,但基本停留在等待创面自然愈合阶段 ,促进创面愈合作用十分有限。一些生长因子虽有较强的促进细胞增殖作用 ,能促进创面愈合 ,但由于创面愈合需要多种生长因子参与 ,配伍复杂 ,其安全性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 ,细胞过度增殖有可能形成增殖性瘢痕 ,甚至引起癌变 ,目前尚处于研究阶段[1]、[2 ]、[3 ] 。我国传统医学对如何促进创面修复有着独特的理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尤其是在创面的外治上充分发挥着中医中药的优势。薛建国[4] 收集古今医学文献 ,总结以“生…  相似文献   

4.
喻杉  梁玉祥  彭饶  郭强  何冬  袁峰 《四川中医》2020,38(8):162-165
目的:观察柏藤洗液在慢性感染性难愈合创面修复中的促进作用和应用的安全性。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1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柏藤洗液换药,对照组给予常规换药。治疗3周后,对两组患者的创面细菌转阴率、创面愈合率、创面肉芽积分进行比较,并评价其安全性。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7天、14天、21天的创面转阴率、创面愈合率均优于对照组,均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7天时创面肉芽积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14天、21天时观察组对创面肉芽的改善优势突显(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总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在观察过程中无一例不良事件发生。结论:柏藤洗液外洗治疗慢性感染性难愈合创面疗效肯定,可以抑制创面细菌、改善创面肉芽生长,能有效促进创面的愈合,其组方简单、操作方便、安全性良好,可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中药熏洗对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渗液印片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自拟苦参汤熏洗剂对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渗液印片细胞的影响及对创面的愈合作用.方法:将60例肛周脓肿术后病人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2组均在术后第2d采用创面熏洗,实验组采用中药自拟占参汤,对照组采用高锰酸钾溶液.2组在术后第3d,第7d各取创面细胞印片一次.计算印片中巨噬细胞数量.结果:创面愈合中期,实验组创面渗出液中的巨噬细胞的数量较对照组增多,实验组较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短.结论:中药自拟占参汤具有促进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光明中医》2021,36(18)
目的探讨黄龙喷剂对小鼠乳腺癌移植瘤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采用细胞悬浮液法建立小鼠乳腺癌移植瘤模型,待移植瘤成功后,通过经典的全层皮肤切割伤模型,在无菌条件下,建立小鼠乳腺癌移植瘤全层皮肤缺损开放性创面模型。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黄龙喷剂组、康复新组、空白对照组,每组10只小鼠,连续给药后观察各组小鼠移植瘤创面的一般情况及愈合情况,记录各组小鼠创面愈合的时间及愈合率。于第10天取创面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黄龙喷剂组小鼠创面愈合时间早于康复新组及空白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龙喷剂组创面愈合率高于康复新组及空白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检查提示黄龙喷剂组成纤维细胞数量较多,体积较大,创面肉芽组织血管丰富,可见散在炎性细胞浸润。康复新组可见肿瘤边缘片状坏死及出血,较多炎性细胞浸润,成纤维细胞较黄龙喷剂组少,毛细血管数目及大小不及黄龙喷剂组,空白对照组创面周边可见较少肉芽组织,较多炎性细胞浸润,成纤维细胞较少,可见少量新生血管。结论黄龙喷剂可以促进小鼠乳腺癌移植瘤创面的愈合,减少创面愈合时间,提高创面愈合率,可能与其减轻炎症反应,增加毛细血管的增生,增加成纤维细胞的增生,改善创面血液循环有关。  相似文献   

7.
肤敏外用促进家兔创面愈合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肤敏对家兔皮肤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以家兔背部皮肤全层切除机械伤为模型,于术后取创面组织切片,行成纤维细胞计数、毛细血管数量计数;测量上皮生长宽度;记录创面上皮出现时间、创面面积和愈合时间.结果 肤敏可以促进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与空白组比较,术后7,10 d和14 d成纤维细胞数量明显增加(P<0.05);术后3,7 d可以促进毛细血管增生;肤敏能明显促进上皮生长(P<0.05);缩短上皮化时间;提高创面愈合率;缩短愈合时间.结论 肤敏外用具有明显的促进家兔皮肤创面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辽宁中医杂志》2015,(8):1498-1501
创面愈合是创伤后的病理过程,正常情况下可通过自体调节功能使伤口愈合。但是临床上也常会出现因感染、血运不畅等多种原因导致伤口经久不愈的病例。外用中药在治疗难愈创面方面具有独到之处,中医药理论将外用中药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机理总结为: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煨脓长肉及祛腐生肌。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外用中药可以通过创面多种细胞及细胞生长因子间的交互调节作用;加强创面免疫活性细胞氧化代谢功能;改善创面微循环;调节创面p H值等诸多途径促进伤口愈合。文章将从这两个方面对近年来中药干预伤口愈合的作用机理研究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9.
中药外用促进创面愈合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丁玲 《江苏中医药》2006,27(12):71-72
创面愈合一直是外科领域的重点问题,目前国内外研究已深入到细胞、分子与基因水平。中药外用促进创面愈合历史悠久,近年来有关此方面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大量研究已证明外用中药在创面愈合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能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成纤维细胞增长,有助于创面生长因子及细胞凋亡的调控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生肌玉红膏对肛瘘术后创面愈合情况的促进作用及P物质(SP)含量的相关性.方法:对80例肛瘘患者术后创面的愈合情况及创面分泌物的P物质含量进行观察、检测.结果:生肌玉红膏组不同时段创面愈合百分比率,住院天数,创面P物质含量与凡士林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生肌玉红膏外用可以提高创面愈合率、缩短创面愈合天数、缩短住院天数,并且其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与创面的P物质含量存在着一定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创面处理是烧伤治疗成败的关键之一,贯穿着烧伤治疗的全过程。传统中药如东方一号、紫草油、愈创十号等均可改善创面微环境,促进创面愈合,但各有其局限性。大龙烧伤膏是一种新开发的中药,其主要成分为大黄和紫草,经临床初步应用效果明显,为验证大龙烧伤膏对烧伤创面愈合的作用,我们设计制作了猪深Ⅱ度烧伤创面模型,外用大龙烧伤膏,通过检测创面组织OHP含量、创面细胞DNA含量和细胞周期变化、创面含水量、创面愈合率及病理形态变化,观察其对猪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奇蒿80%乙醇提取物对大鼠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药奇蒿80%乙醇提取物对大鼠背部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背部深Ⅱ度烧伤模型,创面直径3cm,创面外用奇蒿80%乙醇提取物的生理盐水溶液,每个创面用药液0.2ml,通过伤后不同时相点创面取材,检测羟脯氨酸(OHP)和细胞周期变化,并统计创面愈合时间,以生理盐水组(每个创面0.2ml)作为对照组,观察奇篙80%乙醇提取物对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影响.结果:奇蒿80%乙醇提取物组创面OHP含量及S期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P<0.01);创面愈合时间,奇蒿80%乙醇提取物组为17.88±1.24天,生理盐水组为20.13±0.83天(P<0.01),提示奇蒿80%乙醇提取物可促进创面愈合.结论:奇蒿80%乙醇提取物有明显的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局部OHP含量增高,S期细胞百分比升高,创面愈合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消肿止痛洗剂熏洗治疗对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将行肛瘘切开术治疗的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60例,按随机对照原则平均分到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消肿止痛洗剂熏洗,对照组用1∶5 000的高锰酸钾溶液熏洗,直到创面愈合.观察创面愈合时间及在术后第7天、14天、21天的创面愈合率.结果:两组创面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第7天、14天、21天创面愈合率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肿止痛洗剂熏洗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可以加速创面愈合,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4.
中药外治法促进慢性感染性创面愈合机理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感染性创面古代又称之“溃疡”,隶属于疡科病的范畴。是指创面愈合时间超出4周以上,而无明显愈合倾向的组织缺损。一般认为创面愈合由三个阶段组成,炎症反应期、细胞增殖期和组织重塑期。现代研究表明,中药能调节创面愈合过程的各个阶段,其机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抗感染  相似文献   

15.
解毒洗药熏洗治疗创面延迟愈合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解毒洗药在创面愈合中的作用.方法:对创伤后创面延迟愈合的28例患者应用解毒洗药治疗,并随机抽取同期应用大黄油纱外敷、常规换药治疗创面延迟愈合的患者各28例作为对照组.结果:用药4周后,治愈率、创面愈合时间、创面缩小率以及组织学观察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解毒洗药能够提高创面修复质量,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6.
创面灵治疗Ⅱ度烧伤8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创面灵治疗Ⅱ度烧烫伤的疗效。方法:将160例Ⅱ度烧烫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0例用创面灵(由紫殊、大黄、白及、黄柏、姜黄、白蔹、儿茶等组成)外敷治疗;对照组80例用烫火软膏外敷治疗,比较2组在减少创面渗出、促进创面愈合、预防创面感染方面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在减少创面渗液及促进创面愈合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抗感染方面2组作用相似。结论:创面灵用于Ⅱ度烧伤能有效减少早期创面渗出及创面感染,并能疏通患部微循环,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7.
中医愈创规律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祖国医学对创面愈合规律有着独特的认知,即使在西方医学创伤修复理念迅速革新和发展的今天,这些认知仍然有其精微独到之处,而且一直在指导着中医外科临床工作。因此,重新整理、审视这些规律,可以为创面愈合机制的研究提供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紫归解毒膏对大鼠背部粪便污染创面的修复作用,探求其促进创面愈合的机理。方法:在90只SD大鼠背部制成全层皮肤缺损人粪污染创面,将大鼠随机分成3组,紫归解毒膏组、马应龙对照组和空白组,观察创面愈合时间,测定肉芽组织填充量,计数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及测定创面肉芽组织中bFG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含量。结果:紫归解毒膏能促进肉芽组织生长( P <0.05),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P<0.05),促进创面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的增殖( P <0.05),增加创面bFGF含量( P <0.05)。结论:紫归解毒膏能明显促进人粪污染创面的修复,其机制可能与其促进组织修复细胞、炎性细胞的增值,影响肉芽组织中的生长因子的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氧化苦参碱对小鼠皮肤创面愈合过程中Ⅲ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创面愈合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昆明种雄性小鼠,背部手术制备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模型后,随机分为创面对照组,氧化苦参碱低、中、高剂量组(20,40,80 mg·kg-1).以制备创面次日为第0天,分别于第3,5,7,9,11,14天处死小鼠,取背部皮肤创面组织,病理学观察愈合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创面肉芽组织中Ⅲ型胶原蛋白的含量变化.结果:氧化苦参碱明显抑制创面组织中炎症反应,促进新生肉芽组织、毛细血管以及新生纤维胶原生长;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氧化苦参碱低剂量组在第5天,中、高剂量组在第9天显著提高小鼠皮肤创面组织中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在小鼠创面愈合过程中氧化苦参碱低剂量组在第9,11天,中剂量组在第3,5,7,9,11天,以及高剂量组在第7,9天均使创面组织中的Ⅲ型胶原蛋白显著增加(P<0.05).结论:氧化苦参碱能促进小鼠皮肤创面的愈合,其机制可能与提高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生肌玉红膏促进下肢慢性创面愈合的疗效及作用机制. 方法 将257例下肢慢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27例和对照组130例.试验组用生肌玉红膏油纱布1片覆盖创面,对照组用凡士林纱布1片覆盖创面,两组均隔日换药,4周为1个疗程.分别于治疗第3、7、14、21、28天观察创面面积减小率,计算创面愈合时间,观察创面肉芽生长状况,测定创面肉芽组织内羟脯氨酸及血红蛋白水平,治疗后评价综合疗效. 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9.21%,对照组为70.77%,试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在治疗第3、7、14、21、28天创面面积减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下肢慢性溃疡创面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第7、14、21、28天溃疡深度、肉芽颜色、覆盖面积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试验组治疗后溃疡深度评分第14、21、28天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肉芽颜色评分第7、14、21、28天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覆盖面积评分第21、28天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创面肉芽组织内羟脯氨酸和血红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且试验组较对照组升高显著(P<0.01).结论 生肌玉红膏治疗下肢慢性创面安全有效,可以通过提高创面肉芽组织内羟脯氨酸和血红蛋白水平及促进肉芽生长来提高下肢慢性创面愈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