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提高对恶性骨肿瘤中的软组织肿块的鉴别和诊断能力,以便医师更好的研究患者病情以及做出相应的治疗方案.方法 运用CT影像学来检查恶性骨肿瘤的软组织肿块.结果 通过各类恶性骨肿瘤的软组织肿块的CT表现,检查出软组织肿块的病变范围、大小以及病变程度等.结论 由于骨肿瘤的术前误诊的案例较多,因此,不能仅单独使用CT影像学的有关知识,还应运用各种影像学来共同检查,这样才能得到比较精确的、全面的关于骨肿瘤,特别是软组织肿块的诊断和鉴别.  相似文献   

2.
骨与关节创伤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影像学检查为主要手段。该病常伴有软组织改变,医生在X线检查时往往只注意观察是否存在骨折,易忽视骨关节周围软组织改变,有时因为没有观察报告软组织损伤的信息,不能很好地指导临床治疗甚至延误治疗。虽然X线平片不能直接显示软组织结构, MRI可补充其不足,但是基层医院并无这种大型医疗设备。因此,基层医院如何利用X线检查观察软组织改变,是十分重要的。为此,作者总结分析应用X线检查观察210例肘关节、腕关节、踝关节、膝关节创伤时软组织改变的征象,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而客观的依据。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能量减影(energy subtraction)也称双能减影,是指应用密度不同的骨与软组织对能量不同的X线光子吸收衰减方式不同的特点,将普通X线胸片中骨或软组织的影像成分选择性减去后,生成仅有软组织或骨成分图像的技术。能量减影以往主要用于心血管造影检查,用于普通胸部摄影是一种新的检查  相似文献   

4.
肌肉骨骼系统超声发展越来越快,高频超声检查具有无创、无射线损伤、能清晰显示肌肉软组织层次关系及内部结构等优点,另一个更大的优势就是超声能实时动态观察肌肉及相邻结构的运动情况,具有几乎可任意切面显示的特点发现一些功能位上的病变,识别肌肉的层次、内部细微结构及与周围软组织等病变。本文通过对肌肉病变超声检查与病理及其它影像学检查进行对照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软组织血管瘤MRI的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5例软组织血管瘤MRI的表现以及与其它方法的比较.所有病例均经CR、CT、DSA、B超和MRI检查.结果5例MRI检查表现为软组织肿块、或软组织弥漫性肿胀,其中2例为肌肉内软组织肿块,形态不规则,长轴与肌肉走向平行,呈等、稍长T1长T2信号,边界欠清,其内可见斑点、网隔状短T1长T2信号.1例为较表浅软组织肿块,呈等、稍长T1信号及以长T2为主之混杂信号.1例为肌肉间隙内软组织肿块,形态较局限,呈结节状,边界清晰,周围肌肉受压变形,呈等、长T1长T2信号,可见到小管状长T1短T2信号影,1例为右下肢体弥漫性软组织肿胀,呈等、长T1及以长T2为主混杂信号,内见条状、点状长T1短T2信号及斑点、斑片状短T1长T2信号灶,右下肢骨骼比左侧稍短小.5例注射Gd-DTPA后扫描肿块多数呈明显不均匀强化,部分呈中等度强化,部分病例可见到异常血管及营养血管.结论MRI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及多方位成像的特点,对软组织血管瘤能够明确诊断及确定肿块范围,对临床明确诊断及确定手术范围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面颈部软组织肿瘤彩超的诊断经验。方法:在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两方面对面颈部软组织肿瘤进行检查、分析。结果:面颈部软组织良、恶性肿瘤在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两方面具有不同的特征。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为面颈部软组织肿瘤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浅表软组织肿块高频超声诊断的方法分析。方法对经高频超声检查并回访到病理结果的180例浅表软组织肿块的超声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0例浅表软组织肿块良性173例,恶性7例,多数软组织肿块具有特征性表现。结论根据对浅表软组织肿块声像图特征的识别,再结合临床资料,能对大多数的浅表软组织肿块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常见软组织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高频超声二雏和CDFI对147例浅表软组织肿块患者进行检查,全部病例经手术、穿刺及病理对照。结果浅表软组织肿块超声检出率100%,诊断符合率87%,且多数软组织肿块均有各自特征性表现。结论高频超声对浅表软组织肿块检出率高,在一定程度上可提供定性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马彩虹 《黑龙江医药》2009,22(5):718-720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对浅表软组织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8例经手术,活检病理证实的体表软组织肿物应用二维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和分析。结果:36例为良性肿物,2例为恶性肿瘤。结论:高频彩超对软组织肿块的诊断具有较高临床价值,通过确定肿块大小、位置、深度、边界、性质,可移动度及分析肿块血流分布信号有助于签别诊断浅表肿物的良恶性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跟骨恶性肿瘤的病理类型和影像特点,提高跟骨恶性肿瘤影像学诊断正确率。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跟骨恶性肿瘤27例,男19例,女8例。年龄9~72岁,中位年龄45岁。全部患者均行X线照片检查;CT检查20例,其中12例行增强扫描;MRI平扫+增强扫描18例,其中16行DWI检查。将全部影像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骨肉瘤8例,软骨肉瘤5例,纤维肉瘤及淋巴瘤和恶性骨巨细胞瘤各3例,尤文肉瘤和浆细胞瘤各2例,转移瘤1例。影像学表现为跟骨骨质破坏、瘤骨形成、骨膜异常、钙化、病理骨折及软组织肿块。结论①跟骨恶性肿瘤中骨肉瘤最常见。②跟骨恶性肿瘤影像学表现中以骨质破坏为主,瘤骨形成及骨膜异常、软组织肿块程度轻。③跟骨恶性肿瘤中,病理骨折多见且发生早,易合并出血。④跟骨恶性肿瘤的增强扫描中,跟骨内肿块与跟骨外软组织肿块强化程度一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肩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5年~2017年期间在我院进行诊治并经临床诊断确诊为肩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病变的患者156例实施研究,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患者进行检查。结果 156例患者经高频超声检查诊断,肩袖肌腱病36例、肩袖钙化34例、肩关节周围滑囊炎14例、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14例、肩袖撕裂16例、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12例、肩关节囊炎10例、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断裂8例、关节盂唇损伤6例、肱二头肌长头腱脱位4例、冈上肌肌腱炎性病变2例。高频超声检查诊断中有4例关节盂唇损伤漏诊,后经MRI检查确诊,其余病例均经手术或MRI确诊,高频超声诊断准确率达到了97.4%(152/156)。结论高频超声检查在肩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病变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准确率,且具有无创、经济、可重复的临床优势,可作为肩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病变诊断的首选方式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四肢软组织血管瘤的MRI表现与鉴别诊断。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四肢软组织血管瘤12例,分析其在MRI上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12例四肢软组织血管瘤在T1WI及压脂序列上均呈高信号,8例软组织血管瘤在T1WI上等或略高于骨骼肌信号,其中5例可见局限性、散在性小斑片状的信号,3例血管瘤中有高信号,为病变内脂肪,1例侵犯骨骼肌的大血管瘤见完全留空信号。结论四肢软组织血管瘤在MRI上具有特征性表现,术前MRI检查对临床治疗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软组织异物存留常发生在软组织的开放性外伤,金属异物常通过X线定位,但是非金属异物X线也无能为力.我们从1998~2004年对26例外伤可疑异物病人进行超声检查,并经手术证实.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脊椎转移瘤的低场强MRI鉴别诊断并分析其MRI征象,以提高脊椎转移瘤的早期诊断率。方法对50例脊椎转移瘤患者进行MRI检查,观察脊椎转移瘤在MRI表现。归纳其影像表现的差异。结果50例中,共累及146节椎体。单个椎体12例,多个椎体38例。108节椎体前后缘隆突。29节椎体压缩性骨折,有软组织肿块22例,软组织肿块常以破坏区为中心生长。146节病变椎体中,108节椎体前后缘隆突。29节椎体压缩性骨折,有软组织肿块22例,软组织肿块常以破坏区为中心生长。结论MRI检查在诊断脊椎转移瘤及与其他脊椎病变的鉴别诊断中更敏感、更具特异性,结合临床资料可以和其他疾病鉴别。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脊椎转移瘤的低场强MRI鉴别诊断并分析其MRI征象,以提高脊椎转移瘤的早期诊断率。方法对50例脊椎转移瘤患者进行MRI检查,观察脊椎转移瘤在MRI表现。归纳其影像表现的差异。结果50例中,共累及146节椎体。单个椎体12例,多个椎体38例。108节椎体前后缘隆突。29节椎体压缩性骨折,有软组织肿块22例,软组织肿块常以破坏区为中心生长。146节病变椎体中,108节椎体前后缘隆突。29节椎体压缩性骨折,有软组织肿块22例,软组织肿块常以破坏区为中心生长。结论MRI检查在诊断脊椎转移瘤及与其他脊椎病变的鉴别诊断中更敏感、更具特异性,结合临床资料可以和其他疾病鉴别。  相似文献   

16.
本组3例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60、65、69岁,均无明显自觉症状,均为常规B超检查提示实性占位而作CT检查.CT检查:平扫见右侧肾上腺区域有一约10cm×11cm×9cm大小呈分叶状的等、低混杂密度肿块,内有软组织密度的条状分隔,肿块边界清楚,有完整的被膜包绕.肿块由脂肪组织(CT值-100~-60Hu)和软组织(CT值15~25Hu)两种成分构成,以脂肪成分为主.  相似文献   

17.
蒋晶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11-112
目的探讨在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中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72例通过手术病理确诊为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患者的CT检查资料,和手术病理分析结果对比分析。结果 72例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患者中有61例十二指肠腺癌患者,5例恶性间质瘤患者,5例神经内分泌癌患者,1例恶性淋巴瘤患者。十二指肠腺癌在CT影像中显示十二指肠局部存在软组织肿块,伴肠腔发生不规则性狭窄;恶性间质瘤CT显示大多数是大的软组织肿块,强化很明显,肿块大多是在腔外生长;恶性淋巴瘤CT呈现肿瘤累及肠管其有较长的范围,肠壁有较为明显增厚现象,中度强化,但是肠梗阻没有明显表现;神经内分泌癌CT显现软组织肿块或是结节影象,有明显强化。结论 CT检查在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中有较为明显地诊断价值及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并比较MRI与CT诊断脊柱转移瘤的临床敏感性及病变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2012年4月收治的脊柱转移瘤患者27例CT及MRI影像学检查资料,比较两种影像学检查方式脊柱转移瘤临床诊断敏感性、受累椎骨节数、椎及椎旁软组织肿块数各种病变例数、压缩骨折节数等。结果 MRI检查患者脊柱转移瘤临床敏感性明显高于CT检查,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患者受累椎骨节数、椎及椎旁软组织肿块数、各种病变例数均明显高于CT检查,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种影像学检查方式压缩骨折节数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诊断脊柱转移瘤较CT检查临床检出敏感性高,对于病变情况有较好诊断阳性率,可作为临床首选影像学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肘关节Charcot关节病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对6例行X、CT及MRI检查的肘关节Charcot关节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中5例患有脊髓空洞症.1例为胸髓损伤截瘫患者。X线及CT显示2例为增生型,表现为关节骨质增生硬化、骨赘形成,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内见大量块状骨化影;4例为吸收型,表现为关节以骨质破坏吸收、碎裂为主,骨端消失,周围软组织肿胀,内见多个小而锐利的骨化影。MRI清楚显示肘关节周围软组织肿块结构.由内向外为关节囊内积液、关节囊壁及囊壁外其余软组织块影。结论肘关节Charcot关节病是一种目前较少见的关节疾病.严重破坏的关节跟自觉症状极不相符是其主要特点。X线片是Charcot关节病的首选诊断手段,MRI显示关节周围软组织肿块的3层结构改变较具特点.是X线片重要的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四肢软组织肿瘤行多层螺旋CT与MRI扩散加权成像技术(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8例原发性四肢软组织肿瘤,所有患者均予以多层螺旋CT与MRI扩散加权成像技术检查。行CT检查时主要对各类型肿瘤的CT值进行比较。MRI检查时,扩散敏感因子选取0、500 s/m~2,比较肌肉组织和良、恶性肿瘤的表观扩散系数的差异。结果 CT检查有90例与病理相符,MRI有174例相符;MRI检测结果准确率明显高于CT。结论 MRI扩散加权成像技术检测四肢软组织肿瘤的水平明显高于CT,其结果与病理相符度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