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青光眼合并白内障采取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对43例47眼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病人进行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前常规降眼压。术后测量眼压,检查视力,长期随访了解眼压控制情况及视力变化情况,并对手术并发症进行研究。结果46眼占97.8%的病人术后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长期随访眼压未升高,术后视力显著提高,平均0.442。术后并发症主要是虹膜反应、角膜水肿及术后大瞳孔。其他并发症少见。结论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可有效控制眼压,提高视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继发青光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手术技巧,评价手术效果。方法对126例133眼白内障继发青光眼行超声乳化术,术后随访3月至2年,观察视力、眼压和并发症的情况。结果111眼术后视力不同程度提高,术后眼压在正常范围内或少数略高于正常;手术并发症主要是角膜内皮水肿、后囊膜破裂、后囊膜混浊。结论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继发青光眼的白内障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青光眼是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常见眼病,是目前眼科一种严重的不可逆的致盲性眼病[1].具有病理性眼压高或正常眼压合并视乳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损害及青光眼性视野改变的一种可以致盲的眼病[2].降低眼压是青光眼治疗过程中的主要目标,目前手术降低眼压是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4.
低眼压性浅前房为青光眼滤过术后早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若处理不及时可带来严重的并发症,如角膜内皮水肿,虹膜前后粘连,房角闭塞,白内障,滤过泡消失等[1],严重影响手术效果。本院自1996年7月至1998年8月共进行28例34例眼青光眼滤过手术,术后11...  相似文献   

5.
青光眼局麻手术术前访视效果观察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青光眼是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常见眼病,是目前眼科一种严重的不可逆的致盲性眼病。具有病理性眼压高或正常眼压合并视乳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损害及青光眼性视野改变的一种可以致盲的眼病。降低眼压是青光眼治疗过程中的主要目标,目前手术降低眼压是主要方法。护士加强术前访视对患者能起到安抚作用,使患者了解手术情况,减少恐惧疑虑心理和非特异性反应,对防止心率加快、血压上升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青光眼是主要的致盲性眼病,手术是治疗青光眼的主要措施之一,而浅前房是青光眼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48%~70%。若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可导致角膜水肿、周边虹膜前粘连、黄斑囊样水肿、并发性白内障及青光眼手术失败甚至丧失视功能等严重后果。为了正确掌握和处理浅前房,本次研究结合近5年来的临床资料,总结浅前房的发生情况、原因及处理。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青光眼是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常见眼病,是目前眼科一种严重的不可逆的致盲性眼病。具有病理性眼压高或正常眼压合并视乳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损害及青光眼性视野改变的一种可以致盲的眼病。降低眼压是青光眼治疗过程中的主要目标,目前手术降低眼压是主要方法。护士加强术前访视对患者能起到安抚作用,使患者了解手术情况,减少恐惧疑虑心理和非特异性反应,对防止心率加快、血压上升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青光眼是一种不可逆的致盲眼病,小梁切除术滤过手术是治疗青光眼的主要方法。据报道,青光眼滤过性手术成功率仅为70%~90%[1];而术后早期最常见的并发症是低眼压性浅前房[2],较为严重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经验。方法: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角膜水肿、术后继发青光眼、术后暂时性高眼压、人工晶体夹持、葡萄膜炎性反应、前房纤维素性渗出等,加强了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并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结果:为2020例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术后315例出现并发症,经治疗护理出院时并发症全部治愈。结论:加强观察,采取正确得当的护理措施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林海珍 《全科护理》2009,(3):231-231
青光眼是一种以眼压增高、视功能障碍为特征的常见眼病,它严重影响人类的视力,甚至导致失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初期有鼻酸、虹视、偏头痛和伴有发作性雾视等症状;发作时出现视力直线下降、前房浅、瞳孔大、结膜充血、角膜水肿、头痛剧烈、呕吐、恶心等。目前临床治疗青光眼有滤过性手术和减压阀植入术等两种。现将我科2001年-2007年入院治疗33例青光眼病人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经验.方法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角膜水肿、术后继发青光眼、术后暂时性高眼压、人工晶体夹持、葡萄膜炎性反应、前房纤维素性渗出等,加强了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并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结果为2020例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术后315例出现并发症,经治疗护理出院时并发症全部治愈.结论加强观察,采取正确得当的护理措施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青光眼患者自行停用降眼压药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光眼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致盲眼病,其致盲人数占全体盲人的13%。该疾病主要是因为眼压病理性升高所导致的视功能减退和眼组织损害,因此,控制眼压、保持眼压稳定是治疗青光眼的主要方法。调查2003年1月至2006年1月来我院复诊的116例青光眼患者,其中75例患者已自行停用降眼压眼药,现将停药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杨咏  金姬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2):145-145
小梁切除术是目前治疗青光眼的一种经典手术,但该手术有许多并发症,如术后低眼压、浅前房、前房出血、脉络膜脱离、眼内炎、低眼压性黄斑变性等。为避免或减少这些并发症,我院自2000年3月以来开展了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联合黏弹剂schlemm管切开术治疗青光眼15例(21眼),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88例(94眼),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4例(47眼)。对照组予以小梁切除术,观察组实施小梁切除术与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比较两组术后视力、眼压情况及并发症。结果术后两组视力和眼压明显改善,观察组视力高于对照组,眼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眼压性浅前房、前房炎症、黄斑水肿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能改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术后视力、眼压,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青光眼是眼科主要的致盲性疾病,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是常见眼科急症,尽快缓解症状,控制眼压是临床治疗的基本原则。作者发现大多数患者接受系统治疗的时间常在发病3d后,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cute angle-closure glau-coma,AACG)就诊不及时意味着疗效差,如:症状不能控制、眼压居高不下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经验。方法: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角膜水肿、术后继发青光眼、术后暂时性高眼压、人工晶体夹持、葡萄膜炎性反应、前房纤维素性渗出等,加强了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并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结果:为2020例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术后315例出现并发症,经治疗护理出院时并发症全部治愈。结论:加强观察,采取正确得当的护理措施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了两种方法(青光眼阀植入术和巩膜嵌顿术)治疗顽固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结果 青光眼阀植入术3眼眼压均未能控制,巩膜嵌顿术30眼,25眼眼压控制良好。结论 由于青光眼阀植入术术后并发症发生较多,难以控制,我们认为该术式并不是治疗固性青光眼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抗青光眼术后脉络膜脱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青光眼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为浅前房,而脉络膜脱离为抗青光眼术后浅前房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表现为低眼压、浅前房,大多数通过药物治疗可治愈,但如处理不当,可导致角膜内皮损害、滤过泡不形成、虹膜前后粘连、加重或促使白内障的发展等视功能障碍。为此分析抗青光眼术后脉络膜脱离30例,探讨其发生原因、治疗及预防。  相似文献   

19.
小梁切除术是治疗青光眼,特别是开角型青光眼的经典手术,但可出现前房出血、前房炎症反应、术后浅前房、脉络膜脱离、滤过过强型低眼压、低眼压黄斑病变及眼内炎等并发症,且有部分因滤过泡瘢痕化而导致手术失败。为减少上述并发症及术后滤过泡瘢痕,2000年4月始,我院采用非传统性小梁切除+羊膜植入治疗开角型青光眼31例(42眼),减少了手术并发症及滤过泡瘢痕的发生,本文就护理特点做一些介绍。  相似文献   

20.
小梁切除术是治疗青光眼,特别是开角型青光眼的经典手术,但可出现前房出血、前房炎症反应、术后浅前房、脉络膜脱离、滤过过强型低眼压、低眼压黄斑病变及眼内炎等并发症,且有部分因滤过泡瘢痕化而导致手术失败。为减少上述并发症及术后滤过泡瘢痕,2000年4月始,我院采用非传统性小梁切除+羊膜植入治疗开角型青光眼31例(42跟),减少了手术并发症及滤过泡瘢痕的发生,本文就护理特点做一些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