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股骨头坏死(ONFH)又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N),是股骨头血供中断或受损,引起骨细胞及骨髓成分死亡及随后的修复,继而导致股骨头结构改变、股骨头塌陷、关节功能障碍的疾病[1]。ONFH是一种难治性疾病,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治疗,最终导致髋关节功能障碍,不得不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由于股骨头坏死发病年龄多在20~50岁之间,如果过早置换关节,往往将要面临2次或多次翻修的可能,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经济上负担和肉体上的痛苦。因此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采取确实有效的保髋治疗来缓解或治愈疾病,最终达到保留患者股骨头或延缓行人工关节置换时间。本文就中西医结合保髋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最新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2.
非创伤性骨坏死是常见的骨科疾病,估计每年新发病例在300万人以上。这类骨坏死多数为双侧股骨头的病变。约有80%未经治疗的股骨头坏死患者会在发病后1.4年发生股骨头塌陷。股骨头一旦塌陷,髋关节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严重骨关节炎,患者关节疼痛、关节活动受限,不得不进行人工关节置换。因此,降低这类骨坏死的发生率,一旦发生  相似文献   

3.
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又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世界范围内难治性常见病。对该病自然病程的研究显示,未经有效治疗,约80%的股骨头坏死会在发病后1~4年进展到股骨头塌陷。股骨头一旦塌陷,则多数患髋会在2年左右进展至关节损坏、功能严重受损而不得不行人工关节置换的程度[1]。由于占ONFH多数的非创伤性坏死患者发病年龄较轻(美国为38.0岁,本中心为33.1岁),双髋甚至其他关节受累,因此对这类患者行人工关节置换术会有许多顾虑,同时也将出现许多问题。尽管各种保存患者股骨头的手术疗效在不断提高,但仍有相当…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方法 对 4 5例股骨颈骨折及股骨头坏死 (其中 38例股骨颈骨折 ,7例股骨头坏死 ) (Marous分期IV~V期 ) ,选择髋关节置换治疗 (包括人工股骨头置换和全髋关节置换 )作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股骨骨折 2例 ,异位骨化 2例 ,1例术后第六天因急性肾衰死亡 ,4 4例Harris评分优良率 91%。结论 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晚期股骨头坏死能够取得满意疗效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股骨头坏死(ONFH)又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N),是股骨头血供中断或受损,引起骨细胞及骨髓成分死亡及随后的修复,继而导致股骨头结构改变,股骨头塌陷.关节功能障碍的疾病。ONFH是一种难治性疾病,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治疗,最终导致髋关节功能障碍,不得不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由于股骨头坏死发病年龄多在20~50岁之间,如果过早置换关节,往往将要面临2次或多次翻修的可能,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经济上负担和肉体上的痛苦。因此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采取确实有效的保髋治疗来缓解或治愈疾病,最终达到保留患者股骨头或延缓行人工关节置换时间。本文就中西医结合保髋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最新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6.
向秀根 《健康必读》2008,7(3):51-52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方法对78例股骨颈骨折及股骨头坏死(其中43例股骨颈骨折,34例股骨头坏死,1例股骨头坏死并假臼形成)(Marous分期Ⅳ~Ⅴ期)患者选择髋关节置换治疗(包括人工股骨头置换和全髋关节置换)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异位骨化1例,3例脱位手法复位;3例假体松动。71例Harris评分优良,优良率91%。结论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晚期股骨头坏死能够取得满意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据有关文献报道,我国类风湿关节炎发生率为0.3%,股骨颈头下型骨折发生率不断增加,而且约10%患者发生股骨头缺血坏死。为了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治疗股骨颈头下型骨折。而做好此类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至关重要。1一般资料2003年1~11月,我院骨科共收治7例髋关节疾病患者进行了全髋或半髋人工关节置换术,手术均成功。其中严重创伤性髋关节骨性关节炎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例,髋关节半脱位1例,股骨头下型骨折4例;男2例,女5例,平均年龄为63岁。2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2.1心理护理术前医务人员应与患…  相似文献   

8.
人工关节置换术是20世纪骨科手术最重要的突破之一,目前全世界每年进行上百万例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其中,较常见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将病变髋关节的髋臼面和股骨头进行修整和切除,代之以人造髋臼面和股骨头。  相似文献   

9.
《jkrs》2010,(4)
<正> 股骨头坏死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股骨头的血液供应障碍,继而引发软骨下骨变性、坏死,股骨头塌陷、髋关节退行性改变,临床上以髋关节疼痛、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股骨头坏死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据报道,全世界现有股  相似文献   

10.
正股骨头坏死是骨科临床常见的难治性疾病之一。生活中有许多不良因素可导致股骨头血管阻塞,骨小梁结构损伤,最终导致结构改变,股骨头因缺血坏死而塌陷和变形,引发关节炎症,失去正常功能。患者以中青年人较为多见,目前我国股骨头坏死的患病人数已超过1 000万,每年还新增病例10万~20万。股骨头坏死的危害较大,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甚至会导致瘫痪致残,需要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股骨头坏死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法及其临床疗效,以为临床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提供方法参照。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38例股骨头坏死患者,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方法进行治疗,并且对患者的治疗结果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8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其中1名患者手术伤口感染,2例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经过对症处理后均恢复正常。3例患者假体脱位,手法复位后痊愈。对该院的38名患者进行随访4~10个月,根据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如下,优秀的患者为13例,良好的患者为22例,差为3例,总优良率为92.1%,无不良反应以及并发症;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组患者优秀为8例,良好为21例,差为9例,总优良率为76.3%;不良情况发生率为7.9%;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组整体效果更明显(P<0.05)。结论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效果显著,而且并发症较少,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科疾病,髋关节置换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手段,手术方法包括股骨头置换及全髋关节置换术,固定方式有骨水泥固定及非骨水泥固定(生物固定)2种方式.手术创伤大,且老年人生理机能残退、机体脏器功能低下,多伴有其他疾病,易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影响治疗效果.护理人员早期介入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康复,做好围手术期的专科护理,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晚期股骨头坏死的人工关节置换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又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世界范围内难治性常见病。对该病自然病程的研究显示,未经有效治疗,约80%的股骨头坏死会在发病后1~4年进展到股骨头塌陷。股骨头一旦塌陷,则多数患髋会在2年左右进展至关节损坏、功能严重受损而不得不行人工关节置换的程度。  相似文献   

14.
余彪 《中国卫生产业》2013,(33):146-147
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头坏死和股骨颈骨折采用髋关节置换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100例,均为我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股骨头坏死和股骨颈骨折的老年患者,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划分,对照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回顾两组临床资料.结果 观察组50例患者优良率为92%,对照组50例患者优良率为76 %,观察组临床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老年人股骨头坏死和股骨颈骨折采用髋关节置换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事件率,使预后明显改善,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对股骨头坏死(ONFH)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天津市人民医院2014年4月-2016年2月收治的65例ONFH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33例,对照组32例,观察组经CNP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比较两组疾病相关知识、康复技能掌握情况及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疾病相关知识及康复技能掌握优良率为96.97%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髋关节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NP对ONFH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利于患者掌握疾病相关知识及康复技能,利于髋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近年收治的62例股骨头坏死的患者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恢复情况良好,髋关节活动能力基本恢复,能够进行正常的活动.结论 通过严格的术前综合评估,合适的假体选择和固定方法,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效果明显,能够减少病患痛苦,维持正常运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创伤及股骨头坏死髋关节置换术后使用静脉自控镇痛泵(PCIA)的可行性。方法择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天津市泰达医院收治的,接受创伤髋关节置换术及股骨头坏死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针对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自愿使用PCIA为减轻术后疼痛,开展PCIA镇痛效果分析及可行性。结果 I~II级者共96例,占96.00%,III级有4例,占4.00%,无IV级疼痛患者。镇痛过程中,外周静脉炎1例、尿潴留共9例、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共7例,恶心呕吐者共4例,总不良反应率为21.00%(21/100)。结论对于创伤髋关节置换术及股骨头坏死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术后使用PCIA镇痛效果较好,可行性较强,安全性较高,效果比较显著,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成为一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方法,并且广为使用。本文简述下应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王卫军 《医疗装备》2015,(16):71-72
目的:探究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就诊的股骨头坏死患者48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完成所有患者的分组,两组患者均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对照组24例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人工关节种类选用骨水泥型假体,观察组24例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人工关节种类选用生物型假体,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Harris评分的对比中,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结果无明显差别,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头坏死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关节活动能力,同时假体材料的选择应根据患者及手术的要求来选取。  相似文献   

20.
股骨头坏死又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一种因酒精中毒、使用激素、外伤等因素破坏了股骨头的血液供应,从而出现髋关节疼痛或其周围关节疼痛、功能性障碍甚至股骨头塌陷的骨科疑难疾病。股骨头一旦坏死、塌陷,患者就会丧失劳动和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