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产前胎儿健康状况的测试和评估通常分为侵入性和非侵入性两种手段,常规的筛查方法包括母亲血液样本的生化检查和影像学超声检查。侵入性方法包括羊膜穿刺术(amniocentesis),绒毛膜取样(chorionic villus sampling,CVS),脐血取样等,这些方法虽能准确地诊断,但可能造成胎儿损伤,导致产妇流产等不良后果。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发展,一种新的非侵入性检测方法,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无疑开辟了产前诊断的新纪元。NIPT是对母体外周血浆中胎儿游离DNA进行检测分析,从而判断胎儿是否患遗传性疾病的一种方法。NIPT的高灵敏度和特异性具有替代目前使用血清筛查和侵入性诊断的前景。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NIPT在临床上应用的范围会越来越广泛。本文中针对母亲血中胎儿游离DNA,NIPT结合下一代测序检测遗传性疾病,母亲血浆中游离RNA,NIPT国内外临床应用等方面做简单介绍,对其今后发展趋势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2.
血液标本采集前应注意的几点事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穆江华  石秋梅 《医学信息》2004,17(10):663-664
检验医学做为临床诊断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及药物的监测、健康状况的评估等方面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会直接影响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因此实验结果应尽可能的及时、准确、可靠。作为检验人员必需了解影响血液标本检测结果的若干因素.下面简单谈谈我们对血液标本采集前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3.
血液粘度的测量方法与质量控制吴仕明曹一峰随着血液流变学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及其测试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重视血液流变学检测这一极具临床价值的测试手段在医疗检测中的重要作用。在众多血液流变学指标中,血液粘度作为可为临床诊疗提供指征的最重要...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癫痫患者血液流变学检测的意义王传森,黎元其,王隆淑血液流变学对多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观察都有一定有益作用。我们对近5年收治的63例原发性癫痫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的检测分析,探讨对此类癫痫的临床意义。特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5.
我们对97例偏头痛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外科手术目前是治疗肝癌的比较有效的方法,由于肝脏复杂的动静脉血管分布和丰富的血流供应,能否有效地控制出血成为手术成功的关键。术前全面了解肝脏血管结构是手术成功的先决条件,这样才能保证手术更快更好地完成。现将肝脏的应用解剖及有关手术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视网膜到大脑系统视力检测技术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视网膜到大脑系统视力检测技术主要基于maxwellian-view理论进行视网膜潜在视力测量。其临床应用主要分为干涉条纹视力计(laser interfemmeter)和潜在视力测量仪(potential acuity meter),能够定量测量视网膜视力。本文阐述了根据此技术研制的视网膜视力检测仪器基本原理和临床检测方法,并根据不同眼部疾病分别总结了视网膜视力测量仪器在眼科临床的具体应用研究,为其在眼科临床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近年,全自動血細胞分析仪在各级医疗机构中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血液学有形成分检测,越来越多的医疗仪器用于临床,如何保证检验报告的准确性是各医院的重要课题.我科于1997年引进的美国雅培CELL-DYN1700型(以下简称CD-1700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议具有快速、简便、所需检体量少、检测项目多等特点,但在工作中我们也发现因标本采集、处理不当或管道血液残留,可致患者检测结果异常.  相似文献   

9.
背景:视网膜对缺血非常敏感,所以眼部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可直接影响眼的功能,目前评估眼部血液循环可借助多种仪器设备。 目的:应用高分辨率小动物超声影像系统检测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合视网膜血管消化铺片技术检测视网膜血管结构变化,以明确老年大鼠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规律。 方法:使用高分辨率小动物超声影像系统测量老年大鼠和青年大鼠及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流参数,包括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计算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和收缩期舒张期血流速度比值。同时使用视网膜血管消化铺片技术检测视网膜血管形态学改变。 结果与结论:与青年大鼠组相比,老年组大鼠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增生,排列紊乱,管径增粗,血管壁不光滑;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均降低(P < 0.01),计算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及收缩期峰值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比值则升高(P < 0.01)。说明使用高分辨率小动物超声影像系统检测视网膜中央动脉收缩期和舒张期峰值速度及阻力指数能较敏感地反映血管的老化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胃粘膜血液的分布与胃、十二指肠病变的关系。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56例胃、十二指肠有病变的患者使用激光多普勒血液仪经内镜对胃、十二指肠粘膜血液进行检测。结果:与对照线相比,病变处的 粘膜血液值均偏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处的血液高于贲门溃疡处,高位糜烂的血流低于胃窦糜烂处,胃癌的血液值明显低于正常人,结论:经内镜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定的胃,十二指肠病变处的 血流数值提示,粘膜下血流的减少是这些病变的基本原因之一,尤其高位的糜烂,溃疡的发病因素中粘膜下血供减少比胃酸更为重要。因此对高位病变的治疗应重视对胃粘膜血供的凋节。  相似文献   

11.
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各年龄段血液流变学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各年龄段的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方法对不同年龄段的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和正常对照组的血液流变学进行检测。结果20~39岁年龄组的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的低切粘度、血沉、K值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40~59岁年龄组的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而其余7项指标均与对照组有极显著差异;60岁以上患者的低切、血浆粘度、还原粘度、血沉等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高切、K值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01)。结论 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在低年龄组血液流变的值有一种以上的血液粘度因素的上升及其变化可作为该病发展的量度,随年龄的增长,可有多项指标出现异常,并可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 ,视网膜病变(DR)是其严重的并发症之一。DR可导致视力减退甚至失明 ,故临床定期眼底检查是极其必要的。从临床病例研究发现 ,糖尿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的改变直接影响了DR的发生及发展。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 :自1995年1月起我院对121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分三个时期进行眼底检查和血液流变学检测(DR的分期标准遵照1985年全国眼科学术会议通过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标准草案》) ,发现有58例发生DR ,我们从中选出血液流变学呈进行性改变的DR患者40例为DR组 ,其中男2…  相似文献   

13.
石华  朱敏怡  周青  郭瑞强 《医学信息》2003,16(11):660-660
目的 探讨卵巢动脉主干血流参数的变化在早期卵巢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8例卵巢癌患者卵巢动脉主干血流参数改变及血流频谱的特征。结果 卵巢肿瘤90%内部呈囊性,难以显示血流,而周边血流又不能反应整个肿瘤组织的血液供应。利用卵巢动脉主干则较全面反映卵巢血流变化。结论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探查卵巢动脉主干可以明显提高卵巢癌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骨折后血液流变性的改变文/林博文,曾纪葵,陈欣童了解骨折后血液流变性改变情况对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此,我们选择原先身体健康的青壮年骨折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对骨折后血液流变的改变情况进行了探讨。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共61例,在20~45岁患...  相似文献   

15.
多焦视网膜电图是一种客观的、无创的视功能检查方法,可以同时反映视网膜多个微小区域的视功能,在眼底疾病的早期诊断上有独特的优势。介绍了基于多显示技术的多焦视诱发反应图像系统的原理与设计,利用Windows98以上的微软操作系统特有的多显示技术,控制图形刺激器对视网膜的各个区域分别进行刺激。然后用特制的电极把由视网膜多个区域产生的混合叠加信号提取出来。经放大、A/D转换后送入计算机。计算机利用快速M变换对混合信号进行分离,从而得到视网膜各个区域的反应信号。该系统具有控制简单,检测效果好,成本低等优点,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正> 脊髓的血液供应,19世纪末期只有 AIexander 和 Suh 等氏进行过一些研究,直至本世纪中期,才有较多学者进行这方面的研究。近年来,由于发现脊髓血管病变也和脑血管病变一样可引起严重的后果——截瘫。故有越来越多的学者重视这方面的研究。研究方法也由单纯的肉眼解剖而发展至显微造影,甚至用荧光示踪剂追踪各血管的分布范围等。为提供教学、科研及临床的参巧,本文根据有关教科书及部分文献材料将脊髓的血液供应作一概略的归纳。  相似文献   

17.
体外和不新一代驱动装置——离心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外循环驱动装置在心脏手术和心肺支持中有重要临床价值,以往的滚压泵体积大,不便移动,长时间灌注对血液破坏大。一种新的驱动装置--离心泵是利用离心运动原理,使液体产生单方向运动,具有对血液损伤小,压力缓冲大、安全性高等优点,已在临床应用中获得成功。本介绍了离心泵的原理和结构、特点和操作及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合并膀胱出口梗阻( BOO)的非侵入性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方法在Pubmed、EMBASE、万方数据库,以“良性前列腺增生”、“膀胱出口梗阻”、“非侵入性诊断方法”为关键词,检索2008年1月—2014年1月有关BPH合并BOO的非侵入性诊断方法的相关文献,结合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压力-流率测定是诊断膀胱出口梗阻的金标准,但此方法具有侵入性,而且价格昂贵、过程复杂。近年来,临床上使用的非侵入性诊断BPH合并BOO的方法有无尿动力学测量方法和非侵入性的尿动力学方法。无尿动力学测量方法包括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残余尿量、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超声测量等,非侵入性的尿动力学方法包括最大尿流率、阴茎袖套试验、近红外光谱、多普勒阻力指数测定等。这两种非侵入性诊断方法具有无创、简单、重复性好等优点。结论新的非侵入性诊断BPH合并BOO的方法较传统的压力-尿流动力学检测有着无创、简单、重复性好等优点,但尚未有充分证据证明能够取代压力-尿流动力学方法,成为新的诊断BPH合并BOO的金标准,其临床应用价值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验证。  相似文献   

19.
李钢  林宪平 《中国微循环》2003,7(2):112-113
目的 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血流动力学状况。方法 用无创性血流动力学检测仪对30例COPD病人(检测组)及33例健康人(对照组)进行检测,从收集到的众多参数中选取心肌耗氧量、血容量、左室有效功率、收缩时间间期、血液平均滞留时间、左房容量、微循环阻抗等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血容量、血液平均滞留时间及微循环阻抗三项参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检验具有显著性意义。心肌耗氧量、左室有效功率、收缩时间间期、左房容量五项参数虽不同程度高于对照组,但经检验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病病人血容量、血液平均滞留时间及微循环阻抗均增加,建议在常规治疗的同时根据其具体情况加用改善微循环、减少血容量、减轻前负荷的药物。无创性血流动力学检测具有安全、方便、有效、无痛苦、可反复多次检查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小腿后部皮瓣的微细血管构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和游离皮瓣移植术的广泛应用,临床工作者需要更多地了解游离皮瓣的血管构筑特点,以便能确切地掌握皮瓣的切取范围和解决在皮瓣移植中出现的新问题。一些学者已从不同角变探讨了皮肤的血液供应问题,但对游离皮瓣的微细构筑迄今为止,未见报导。继研究了小腿后部皮瓣的血供来源之后,我们又对该皮瓣的血管构筑情况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