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病理解剖结果看,心肌梗塞区要到六周才有疤痕的修补.因此,过去认为心肌梗塞后必须卧床六周。由于卧床少动.带来各种并发症,致使病人生活质量下降。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在1968年即推荐心肌梗塞病人应及早进行康复活动。  相似文献   

2.
为评价综合康复医疗能否改善心肌梗塞后病人的生活质量,近来,Dr Godon H.Guyatt等设计了一种新的心肌梗塞后生活质量测量工具,心肌梗塞后生活质量问卷”(Quality of Life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Questionnaire.简称QLMI)。现简介如下: QLMI是按以下方法设计出的。作者首先访问了心脏病学家,护士及其他有关人员,并复习文献,认定  相似文献   

3.
从病理解剖结果看,心肌梗塞区要到六周才有疤痕的修补,因此,过去认为心肌梗塞后必须卧床六周。由于卧床少动,带来各种并发症,致使病人生活质量下降。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在1968年即推荐心肌梗塞病人应及早进行康复活动。 本文通过重点回顾一名老年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  相似文献   

4.
有监督的运动方案改善许多患过心肌梗塞病人的生活质量,并降低其死亡率。此方案在梗塞后马上开始最为有利。为什么对心肌梗塞后(P—MI)康复期病人进行有监督的运动在美国越来越受赞同和流行呢?这是因为研究证明:它是安全的;有利于改变某些危险因素——肥胖、吸烟、高  相似文献   

5.
血清肌钙蛋白T动态监测预测心肌梗塞面积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对24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心肌梗塞后肌钙蛋白T(TnT)释放量与心肌断层显像测定梗塞相对面积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24小时内TnT峰值与心肌梗塞相对面积无明显相关性(r=0.33,P>0.05);24小时后TnT峰值与心肌梗塞面积呈正相关(r=0.81,P<0.01);累积TnT(ΣTnT)释放量与相对梗塞面积呈显著正相关(r=0.90,P<0.01);24小时后TnT峰值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r=-0.54,P<0.01)。表明,AMI后TnT的后期释放峰值及释放量是判断心肌梗塞面积的良好参数,对预测心肌梗塞后心功能状态亦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糖尿病合并心梗的观察及护理措施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该院收治的36例患者,分为糖尿病合并心肌梗塞和非糖尿病合并心肌梗塞各18例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糖尿病合并心肌梗塞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高于非糖尿病合并心肌梗塞,需加强护理。结论对糖尿病合并心肌梗塞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心肌梗塞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配合;研究组在常规护理配合基础上加入整体护理干预措施。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变化情况、满意度及护患纠纷发生率,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经不同方法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较护理前显著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效果更为理想;研究组非常满意率(80.95%)显著高于对照组(47.62%),而研究组护患纠纷发生率(0.00%)则显著低于对照组(9.52%),P0.05则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心肌梗塞患者经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提高其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利于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8.
心肌梗塞后左室功能不全的评价与治疗欧淑琪,曾小林(湖南医科大学湘雅医院心内科,长沙410008)心肌梗塞(myocardialinfarction,MI)后常伴有左室舒缩功能的损害,如何正确评价心肌梗塞后左重功能,并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对改善患者生活...  相似文献   

9.
082在心肌梗塞过程中联合应用卡托普利及二硝酸异山梨醇酯对左心室的重构、功能、质量及胶原纤维含量的影响[JugduttBI等.IACC,1995,25:1089(英)]单用卡托普利或二硝酸异山梨醇酯均能限制心肌梗塞后扩张。不过,两种药联合应用是否更有...  相似文献   

10.
为指导心肌梗塞患出院后日常活动及预防心因性猝死发生,本探讨心肌梗塞恢复期心电图运动实验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我院于1985年开始,对冠心病(CAD)及心肌梗塞后恢复期(MI)患实施运动处方锻炼。研究证实,长期坚持运动锻炼,可增强左心功能、提高体力耐力负荷,对此,已有报道但运动锻炼对老年CAD患生活质量的影响则探究较少。此研究旨在确定锻炼对CAD、MI患生活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研究探讨肺炎衣原体感染是否与心肌梗塞的发生发展有关。检测心肌梗塞后病人血液中的肺炎衣原体IgG水平变化,以观察肺炎衣原体感染是否参与心肌梗塞的发生和发展。方法:907例心肌梗塞的住院病人和同期住院的冠脉造影证实冠脉管壁光滑无斑块的132例对照。在心肌梗塞组,根据取血时心肌梗塞时间长短不同,把病人分7个组,即:1~15天;15~30天;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应用ELISA方法,检测病人血中特异性肺炎衣原体IgG抗体,对比各组间抗体阳性率。并考虑到冠心病的其它危险因素有:年老、男性、吸烟、糖尿病、血脂紊乱、高血压、脑力劳动和体重指数。结果心肌梗塞组肺炎衣原体IgG阳性率为27.7%,与对照组的23.5%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别(P〉0.05),但心梗后有明显的时间依赖肺炎衣原体IgG阳性率的动态变化,心梗后15天内肺炎衣原体IgG阳性率最低(20.9%),3至6个月阳性率最高(44.6%),此后,逐渐下降。结论心肌梗塞后不同时间段的特异性肺炎衣原体IgG抗体阳性率动态变化,提示肺炎衣原体感染可能参与了心肌梗塞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院于1985年开始,对冠心病(CAD)及心肌梗塞后恢复期(MI)患者实施运动处方锻炼。研究证实,长期坚持运动锻炼,可增强左心功能,提高体力耐力负荷,对此,已有报道但运动锻炼对老年CA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则探究较少。此研究旨在确定锻炼对CAD、MI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1.对象和方法:1.1对象:驻地10余个干休所的老干部。其中有经本院运动处方锻炼出院随访220例。1.2病人人选条件;①按1979年WHO组织的诊断标准,符合CAD、MI诊断者。②近半年病情稳定、无心、脑、肾严重并发症、痴呆或明显抑郁症,可配合调查者。1.3分组标…  相似文献   

14.
业已证明.心脏康复运动训练(CRET)对心肌梗塞后和心绞痛患甚为有益,该疗法可明显增加运动量、降低肥胖指数、血脂水平、致命性心肌梗塞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改善生活质量,产生心理社台效盏。但是,QRET疗效在不同性别中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故作对男女冠心病患的CRET疗效进行比较,旨在探讨两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心肌梗塞病人出院后的再梗塞和死亡是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一些资料表明,心肌梗塞病人出院后2~6个月的死亡率为8.9%,7~30个月为44%,31~54个月为3.7%。多年来,人们针对已知的心肌缺血机理进行了许多有关心肌梗塞的二级预防试验研究(见表)。  相似文献   

16.
本组采用动态心电图时域法对陈旧性心肌梗塞(OMI)患者行心率变异性(HRV)分析.同时检测体表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QTd).观察心肌梗塞后远期HRV、QTd改变及其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心肌梗塞后综合征(PMIS)是Dressler在1955年首先提出,该综合征是指在心肌梗塞后数周或数月出现胸膜心包性疼痛、发热和血沉增速等现象。文献报告PMIS在心肌梗塞患者的发生率为0—4.6%不等。作者从非选择的大系列心肌梗塞患者中,对比分析研究了PMIS的一些规律性。1968—1977年十年共登记在册的心肌梗塞1,809例,其中60例(3.3%)以后发生PMIS。PMIS的诊断标准为心肌梗塞后>1周出现:1.胸膜心包性疼痛;2.发热(>37.5℃);3.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动态心电图心肌缺血总负荷为指标,探讨心痛定和β阻滞剂对发生过心肌梗塞的冠心病患者心肌血供的影响。1对象与方法1.1对象病例选自1992年5月~1995年10月住院的心肌梗塞后患者,共63例,均为男性,年龄51~80(平均66.3±5.1)岁,心肌梗塞病史3月~20年,平均5年10  相似文献   

19.
作者对97例老年心肌梗塞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和随访。发现心肌梗塞后有无远距离心肌缺血与心律失常关系密切。统计学分析表明,有远距离心肌缺血合并心律失常者较无远距离心肌缺血合并心律失常者明显升高(P<0.05),尤以室性心律失常为多见。这可能是由于心肌梗塞后心肌持久性缺血,导致心功能不全的发生率较高的缘故。  相似文献   

20.
022患急性心肌梗塞的糖尿病人输注胰岛素-葡萄糖后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对一年内死亡率的影响[英]/MalmbergK…//JAmCollCardiol.-1995,26(1).-57~65患心肌梗塞后的死亡率,糖尿病人高于非糖尿病人,且糖尿病人并发急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