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病例】女,20岁。主因反复发热7个月入院。7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声音嘶哑、发热,体温最高39.7℃。6个月前于当地医院查血白细胞减少(具体不详),骨穿考虑为粒细胞缺乏症,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及抗感染。治疗半个月出院并自服中药2个月,后因反复腹泻并出现肛周脓肿,先后在多家医院求诊。多次查血白细胞波动于(1~4)×109/L,粒细胞小于0.5×109/L,多次骨穿示增生活跃,粒系比例明显减低,淋巴、浆细胞比例升高,均考虑为粒细胞缺乏症,给予G-CSF、头孢哌酮钠 舒巴坦钠、亚胺培南-西拉司丁钠(泰能)等治疗,肛周脓肿好转,但仍间断发热。1…  相似文献   

2.
1 病例资料 男,30岁.因持续发热、咳嗽、胸痛、乏力5个月,加重3 d入院.患者5个月前受凉后发热(体温39.5℃),在当地医院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经予头孢曲松等药物治疗无好转,渐出现咳嗽、胸痛、乏力,血白细胞2.7×109/L,继予头孢哌酮、氧氟沙星等治疗2周,体温下降又复升,外周血三系下降,查血结核抗体(+),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试验(++),红细胞沉降率(ESR)106 mm/h,X线胸片及胸部CT提示肺结核可能,但多次痰涂片查抗酸杆菌(-).  相似文献   

3.
1病例资料男,4岁。因咳嗽、发热10天就诊。10天前因受凉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8·5℃,咳嗽、无痰,无鼻塞、流涕,轻度咽痛。在当地医院查血白细胞17×109/L,血红蛋白112 g/L,血小板62×109/L,按上呼吸道感染予头孢他啶抗感染治疗,体温逐渐下降。复查血白细胞21×109/L,血红蛋白102 g/L,血小板42×109/L,遂到我院就诊。查体: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自动体位,查体合作,双下肢皮肤可见陈旧性出血点,全身皮肤无黄染,双面颊可见片状色素沉着斑,右腋下、右腹股沟可触及一1 cm×1 cm大小的淋巴结,活动好,无触痛。咽部轻度充血,扁桃体不大,肺部听诊未闻及…  相似文献   

4.
1 病例资料 男,6岁.因反复发热10 d,双耳垂后疼痛性包块3d入院.10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伴咽痛,无咳嗽、流涕等不适.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扁桃体炎,予头孢类抗生素静脉滴注2d后,热退,但体温平稳2d后再次出现发热,并伴有双耳垂后肿痛,家长发现患儿双耳垂后各有一包块,以右侧明显,呈进行性增大,到儿童医院就诊,诊断为流行性腮腺炎,随即转至传染病医院,查血白细胞7.98×109/L,中性粒细胞0.42,淋巴细胞0.54;丙氨酸转氨酶12 U/L,天冬氨酸转氨酶27 U/L,血淀粉酶28 U/L,尿淀粉酶159 U/L.  相似文献   

5.
1病例资料男,63岁。因发现血白细胞增高1月余入院。1个月前体检时发现血白细胞增高,此后多次查血白细胞为(15~30)×109/L,淋巴细胞0·70~0·80。既往体健,无咳嗽、咳痰,无胸闷、气短等不适。查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胸骨中下段轻压痛,心肺膈未见异常。拟诊: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查血白细胞10·63×109/L,淋巴细胞0·72,中性粒细胞0·23,红细胞4·59×1012/L,血红蛋白147 g/L,血小板169×109/L;肝肾功能、血钾、钠、氯均正常;免疫球蛋白IgG 8·5 mg/m l,IgA 1·29 mg/m l,IgM0.98 mg/m l;补体C3 1·22 g/L,C4 0·30 g/L。X线胸片…  相似文献   

6.
《中华血液学杂志》2022,(5):435-435
患者, 男, 59岁, 于2020年9月体检查血常规:WBC 2.63×109/L, 中性粒细胞计数(ANC)0.50×109/L, HGB 91 g/L, PLT 63×109/L;腹部超声示脾大。患者未就诊。2020年12月患者出现乏力、活动耐量下降, 伴盗汗, 体重2个月内下降10 kg。2021年2月7日患者误伤手指后出现反复发热, 体温最高39.2 ℃。就诊我院急诊, 查血常规:WBC 0.55×109/L, ANC 0.11×109/L, HGB 51 g/L, PLT 45×109/L;血EB病毒DNA 2 400拷贝/ml;支原体抗体1∶160(+);CT示双下肺间质性改变, 纵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肿大, 脾大;血培养肠炎沙门菌阳性。诊断为肠炎沙门菌血流感染、支原体肺炎, 予美罗培南、莫西沙星抗感染治疗, 10 d后体温正常。转入血液科排查全血细胞减少病因。血涂片未见异常;骨髓象:可见毛细胞, 占32.5%, 该细胞边缘呈"毛发"样突起, 或呈"伪足"状、撕扯状;酸性磷酸酶染色阳性率95%, 不被酒石酸抑制(TRAP阳性)(图1)。骨髓免疫分型:B细胞占淋巴细胞51%,...  相似文献   

7.
1 病例资料 男,73岁.因反复自觉发热1月余入院.患者1个多月前因会阴部疼痛、发热(体温最高38.2℃),在当地医院诊断为精索炎行抗感染治疗,症状消失.停药1周后再次发热,多在午后出现,体温最高37.8℃(基础体温35~36℃),发热时四肢肌肉酸痛,双侧肩臂部、双下肢明显,体温自行下降或给予吲哚美辛栓退热后症状好转,但反复发作.查血白细胞 10.0×109/L,中性粒细胞0.8,血红蛋白100 g/L,红细胞沉降率(ESR) 99~107 mm/h.  相似文献   

8.
王丽  张宝玺  赵晓庆  马夫天  吴晓莉  刘娜 《临床荟萃》2007,22(22):1647-1647
患儿,男,5岁,主因发热伴右腿疼痛半月入院。入院前半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8~40℃,伴右膝周围疼痛,活动受限,不伴咳嗽、头痛、呕吐、抽搐及皮疹等。曾就诊于当地医院,查血常规示:白细胞18.4×109/L,中性粒细胞0.81,血红蛋白116 g/L,血小板20×109/L。血沉35 mm/1 h,心肝肾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36岁.因反复皮疹20年,肌肉酸痛、乏力1周,发热4日于2007-07-08入院.患者于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肌肉酸痛、乏力,偶有鼻出血,4日前出现高热,体温高达39℃,于当地医院血常规检查示血红蛋白97g/L,红细胞计数2.8×1012/L,白细胞计数61.6×109/L,血小板计数45×109/L,予抗感染等对症处理后无明显好转,为进一步治疗而人我院.  相似文献   

10.
1病例资料男,29岁。因受凉后出现打喷嚏、流泪、咽痛、间断性干咳8天,在当地医院查血白细胞18.5×109/L,中性粒细胞0·72;胸部X线透视示两肺纹理增粗。按“感冒”予阿奇霉素、鱼腥草注射液治疗。治疗第4天起出现发热(体温波动在37.6~39℃之间)、腹泻,为黄色糊状稀便,无脓血及黏液,午后体温达39℃,到我院就诊。既往体健,无食物和药物过敏史。查体:体温37.5℃。咽部充血明显,双侧扁桃体不大,全身淋巴结不大,两肺呼吸音粗糙,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及胸膜摩擦音,腹部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查血白细胞22.5×109/L,中性粒细胞及嗜酸细胞正常。诊断为…  相似文献   

11.
正患者女,38岁,孕3产1(剖宫产),因停经2个月伴腹痛至当地医院就诊,并住院治疗,入院后予米非司酮口服,后出现阴道出血,伴发热(体温38.0℃)、腹痛不适,行清宫术,术后患者阴道出血明显。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计数18.7×10~9/L(参考值4~10×109/L),血红蛋白3.7 g/dl(参考值11~15 g/d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92.3%(参考值55%~75%),C-反应蛋白:210.5 mg/L(参考值≤10 mg/L),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膀胱癌类白血病反应(leukemoid reaction,LKR)的诊断、治疗及发生机制。方法对我院2006年收治的1例膀胱癌LKR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因膀胱癌复发行电切术后20d、无尿1d入院。行腹部彩超、CT扫描示膀胱癌表现,未见盆腔、淋巴结转移。查血肌酐1460μmol/L,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4032 ng/L,血白细胞持续升高至58.4×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高达54.9×109/L,不伴有发热。疑诊白血病,予骨髓穿刺、DNA检测排除感染及白血病可能,诊断为LKR。予对症治疗后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和双侧输尿管皮肤造口术,术后病理诊断为浸润性膀胱移行上皮癌Ⅲ级,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示肿瘤细胞G-CSF染色阳性。术后血白细胞明显下降接近正常水平。第1次出院后3个月因左下肢水肿再次入院,诊断为左侧盆腔淋巴结转移,第2次出院后3个月死于全身转移。结论膀胱癌LKR极为少见,提示高度恶性和预后不良,分析肿瘤细胞中G-CSF的自分泌可能与LKR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3.
临床表现类似流行性出血热的恶性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病例资料 [例1] 男,28岁,科摩罗籍,系外军进修学员.主因发热、头痛6天住院.患者2周前来自非洲科摩罗,6天前开始发热,每日18点开始体温上升,最高体温39℃左右,伴头痛,发热前无明显寒战,在学校卫生所肌内注射退热药后体温降至正常,但次日下午再次发热,规律如前,来我院门诊.查血白细胞 3.78×109/L,血小板 62×109/L.尿蛋白(+).以"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收住院.入院后查体无阳性体征,按EHF给予抗病毒、清热解毒治疗2天无效,仍每日下午发热,发热间歇期一切如常.发热时行外周血涂片找到疟原虫小滋养体(环状体),遂确诊为疟疾.  相似文献   

14.
对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74岁。主因受凉后反复发热咳嗽2个月余在外院诊断为肺部感染,治疗(具体不详)好转后再次复发收入我科。最高体温为39.2℃,伴咳嗽、咯少量白色泡沫痰、消瘦,发病后体重下降约5 kg。查体:双肺可闻及湿性口罗音,胸片示:肺间质感染。胸部CT示:慢性支气管炎并肺部感染,两肺间质感染,少量胸腔积液。血常规示:W BC 9.77×109/L,N 0.79。ESR 50~67mm/h。低蛋白血症。尿常规示:尿蛋白(+),有红白细胞。多次血培养为阴性。考虑肺部感染,给予抗感染治疗后体温无明显下降。查肥达外斐反应为阳性,加用左氧氟沙星治疗,体温仍无明显下降。查结核抗体、痰抗酸杆菌均为阴性,痰培养为热带念珠菌,用大扶康抗真菌治疗20 d后,体温仍未下降至正常。进一步查ANCA及抗M PO阳性,滴度为1∶120,免疫球蛋白IgA升高,内生肌酐清除率为77.4 L/24 h,24 h尿蛋白定量为0.09 g,肺功能提示小气道功能减退。提示患者有多脏器损害,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的诊断明确,开始强的松20 m g,2次/d,口服。经3 d治疗后,患者体温下降...  相似文献   

15.
何志强  王军 《临床误诊误治》2005,18(10):776-776
【病例】男,34岁。主因发热(体温37·5~38·2℃)、咳嗽、恶心、呕吐、尿呈浓茶色3天来诊。门诊查尿常规示蛋白(2 ),红细胞8~15/HP;血白细胞9·0×109/L,中性粒细胞0·81,淋巴细胞0·19,血红蛋白101 g/L。以“急性肾盂肾炎”收住院。查体:体温37·1℃,血压140/95 mmHg。心肺及腹部未见异常,双肾区轻度叩痛,双下肢无水肿。查血糖、血脂、肝功能均正常,白蛋白26 g/L,球蛋白30 g/L;B超示双肾略增大。根据病人发热、蛋白尿、血尿、中性粒细胞增高及肾区轻叩痛,入院诊断为急性肾盂肾炎,给予氧氟沙星静脉滴注。2天后病人仍有发热、尿色异常,且…  相似文献   

16.
1病例资料【例1】男,70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乏力并渐出现面色苍白2个月入当地医院。无发热、寒战、咳嗽及骨关节疼痛、淋巴结肿大、出血等症状。查血白细胞2.6×109/L,红细胞2.4×1012/L,血红蛋白76g/L,血小板96×109/L。考虑为再生障碍性贫血,予输血及升白细胞药物治疗无效,转我院。否认有毒物及放射物接触史。查体:中度贫血貌,皮肤、黏膜未见黄染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大,骨、关节无压痛,心、肺、腹部检查未见异常。行肝、胆、脾、胰、肾B超及胸部X线检查均未见异常。查血白细胞1.8×109/L,红细胞1.62×1012/L,血红蛋白56g/L,…  相似文献   

17.
1病例资料女,40岁。因反复发热、咳嗽2年余,加重伴肌无力1个月入院。患者于2年前秋季冲凉水澡后出现发热、全身酸痛不适,在当地医院以“感冒”治疗后好转。之后反复出现发热伴咳嗽,咳少量白色黏痰,最高体温达39·5℃,自服解热镇痛药后可恢复正常,在当地医院多次查血常规、骨髓细胞学等检查均不能明确诊断。3个月前住本地某医院,按“肺炎”治疗1个月,病情无好转。又转往另一医院,查血白细胞11·4×109/L,中性粒细胞0·80,淋巴细胞0·20,血红蛋白117 g/L,红细胞3·79×1012/L,血小板276×109/L;血培养阴性,痰找抗酸杆菌阴性;胸部X线片示双下…  相似文献   

18.
1病例资料女,61岁。因头晕、乏力、面色苍白伴心慌2个月,加重20天入院。入院前1周在某医院查血白细胞11.0×109/L,血红蛋白32g/L,红细胞0.8×1012/L,血小板89×109/L,间断输血800ml。查体:体温38.3℃,脉搏96/min,呼吸21/min,血压130/65mmHg。精神萎靡,面色苍白,全身浅表淋巴结不大,皮肤无淤斑,眼睑及双下肢无水肿,胸骨无压痛,心、肺未查及异常体征,腹水征阴性,肝脾未触及,神经系统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查血白细胞6.9×109/L,血红蛋白100g/L,红细胞4.07×1012/L,血小板231×109/L,网织红细胞0.02;血细胞分类:原始粒细胞0.04,早…  相似文献   

19.
<正>1简要病史患儿,男,1岁14天,入院前6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病初37.8℃,伴轻咳,无痰,无喘憋,于当地医院查血常规白细胞12.5×109/L,血红蛋白74g/L,血小板326×109/L,输液治疗(具体用药不详) 2天,入院前第3天体温最高39.4℃,热峰4次/日,无寒战及抽搐,口服布洛芬体温可暂时下降,后出现双眼红、口唇及肛周皮肤  相似文献   

20.
成人斯蒂尔病是以高热、血白细胞升高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可出现血小板增高,但超过正常值3倍以上者少见。我科于2006年2月收治1例以发热,血小板升高为主要特点的成人斯蒂尔病患者,经对症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病历介绍患者,男性,67岁,因四肢肌肉酸痛20天,发热半个月入院,体温高达39℃,午后为著,实验室检查:血糖19.2mmol/L,血清铁蛋白848.8ng/ml;ALT 129U/L;白细胞20.8×109/L,中性粒细胞91.1%,血小板675×109/L,血沉126mm/h,诊断成人斯蒂尔病,2型糖尿病。给予非甾体抗炎药20天(出现肛周不适)后改用苏榕分散片,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