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影响精神分裂症病人治疗依从性的原因,探讨其护理对策.[方法]对60例精神分裂症病人在治疗第1周及治疗后第8周进行影响治疗依从性的原因调查.[结果]精神分裂症病人治疗初期影响依从性的主要原因是自知力缺乏,而恢复期则是对疾病缺乏认识和药物副反应.[结论]应针对不同阶段影响精神分裂症病人治疗依从性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社区精神分裂症病人服药依从情况,分析导致病情复发的服药因素.[方法]采用直接面询法,对180例再次入院的精神分裂症病人及家属回顾性调查病人入院前在社区、家庭的服药情况.[结果] 85%精神分裂症病人服药依从不良,是导致病情复发的主要原因;依从性不良的主要因素有病人及其家属的因素、疾病因素、药物因素.[结论]应从改善家庭环境、开展药物治疗和专题健康教育等方面提高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服药依从性,减少复发、降低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知力教育对首发及复发精神分裂症病人自知力的影响。[方法]对首发(研究组)和复发(对照组)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系统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自知力教育,并分别于入院时及入院第4周、第8周、第12周进行自知力及治疗态度问卷(ITAQ)及服药依从性的评定。[结果]入院时ITAQ总分、服药依从性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4周,对照组ITAQ总分高于研究组(P<0.05),但第12周研究组ITAQ总分、服药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知力教育可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住院中后期自知力,服药依从性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知力教育对首发及复发精神分裂症病人自知力的影响。[方法]对首发(研究组)和复发(对照组)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系统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自知力教育,并分别于入院时及入院第4周、第8周、第12周进行自知力及治疗态度问卷(ITAQ)及服药依从性的评定。[结果]入院时ITAQ总分、服药依从性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4周,对照组ITAQ总分高于研究组(P〈0.05),但第12周研究组ITAQ总分、服药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知力教育可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住院中后期自知力,服药依从性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住院原因及治疗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了解长期住院相关因素。结果:对精神分裂症缺乏正确认识,不规律用药及停药是导致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住院的主要原因。结论:有针对性地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早期干预治疗及个体化治疗非常必要,尤其是加强患者依从性。  相似文献   

6.
精神分裂症复发病人服药依从性差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蔚 《护理学报》2003,10(3):29-30
笔对60例再入院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复发原因分析,结果有54例复发病人与擅自停药或拒绝服药(75.9%)、不规则用药(14%)及中断治疗(9.3%)有关。表明了服药依从性差,是导致精神分裂症高复发率的主要因素,并根据原因提出了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7.
王彩艳 《护理研究》2012,26(25):2337-2338
[目的]了解偏远山区高血压病人治疗依从性及血压控制情况.[方法]采用彭志勇编制的高血压用药依从性调查问卷对入选的162例高血压病人进行调查.[结果]偏远山区高血压病人服药依从率为29.6%;依从性低的主要原因为就医不方便、对高血压病缺乏认识(忘记服药)、自觉不严重等;血压控制率为48.1%.[结论]偏远山区高血压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差,血压控制率很不乐观;最主要原因是就医不方便、对高血压病相关知识缺乏了解.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影响外科病人手术前后治疗依从性的因素,提出改进方案。方法:通过问卷的方式对2005年1月~2006年10月普外科和泌尿科住院66例手术患者依从性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手术前治疗依从性佳45例,差21例,依从性差的主要原因是患者的态度及缺乏相关知识;手术后治疗依从性佳29例,差37例,依从性差的主要原因是术后切口疼痛及各种管道的影响。结论:手术后病人依从性比手术前明显下降,积极的健康教育,合理的使用止痛药物可提高手术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反复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提出提高依从性的对策。方法调查分析本院180例反复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结果再次入院前精神分裂症患者院外维持治疗期,能长期完全依从的为25%;部分依从的为47.22%,常因自行停药或减药导致病情复发或加重再住院;不依从的患者为27.78%,服药不规律或者有拒药藏药行为。再次入院后83.33%的患者主动或被动配合治疗。结论服药依从性主要与疾病、药物及医护人员等因素有关。改善以上因素,对预防精神分裂症复发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病人出院后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精神分裂症出院病人对精神疾病及依从性相关知识的认识;探讨实施健康教育对提高精神分裂症出院后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了解42例出院精神分裂症病人对精神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在实施健康教育前、后评估病人依从性的变化,并对其进行NOSIE-30量表评定.结果 教育前71.42%精神分裂症病人对精神疾病知识认识不足,经健康教育后69.04%病人在出院期间遵医知识及行为有所改善(P<0.05).少数因环境因素而未继续治疗.结论 健康教育对提高精神分裂症病人出院后依从性有促进作用,出院后依从性教育应以提高服药依从性为主要内容,维持治疗中应重视家属的监护作用,以便有利于进行科学地家庭管理,保持维持治疗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精神分裂症240例院外服药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院外服药情况与复发率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对2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停药时间、停药原因、住院次数、复发年限、再入院药物选取、再入院预后情况及复发率进行跟踪调查分析。结果患者出院后停药时间越早,患者复发率越高,停药原因以出现不良反应与缺乏有效监督、担心影响工作、生活等为主。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维持治疗与复发率关系密切,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对降低复发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系统健康教育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81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143例和对照组138例,对照组接受一般健康教育,研究组接受系统健康教育.采用药片计数法以及自编服药依从性量表,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结果在住院第3周、第6周、第7周及出院第3个月,研究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系统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3.
李红  裘珊珊  钟进 《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3):1169-1171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治疗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81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143例和对照组138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增加药物治疗健康教育,采用药片计数法以及自编服药依从性量表,评价并比较两组病人的服药依从性,追踪两年内复发情况。结果在住院第3周、第6周、第7周及出院第三个月,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年内再住院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药物治疗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4.
于春梅 《全科护理》2013,(27):2548-2549
导致精神疾病复发的根源之一是病人对服药依从性差。依从性是指病人对各种治疗服药过程的主动配合程度。病人对服药依从性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疾病的预后和效果。精神分裂症病人对药物维持治疗常不重视,很多病人因服药依从性差而自行停药,导致疾病复发或病情波动。因而,提高病人服药依从性,可降低疾病的复发率[1]。1影响病人服药依从性的原因①病程长、文化程度低的病人,对疾病的认识不足,缺乏治疗信心。②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会导  相似文献   

15.
健康教育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作用。方法将10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均予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干预。在入院1周内和出院时对两组患者进行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及服药依从性评定和对比分析。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出院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入院1周内服药依从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入院6周后研究组的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治疗过程中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6.
苏勉  苏天勋  梁艳  叶健 《护理学报》2010,17(16):74-76
目的观察实施家属同步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2007年1月—2008年10月入住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共23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18例,研究组完成随访108例,脱落10例,对照组完成随访100例,脱落18例。研究组每例患者选择1名固定的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从入院起每2周通知家属来院,对患者及家属讲授相关知识,在出院后3个月、半年、1年内对研究组患者和家属实施随访干预。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同研究组每2周进行相关知识的讲授1次,家属在入院、探视、出院时由主管护士进行上述知识教育,不进行随访教育。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表(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SDSS)、自制治疗依从性调查问卷分别于入院第1天、住院第7周末、随访第12个月末进行测评。评价两组患者疗效、治疗依从性及复发率。结果入院第1天,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BPRS和SD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后住院第7周末和随访第12个月末研究组患者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BPRS、SD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随访第12个月后,研究组患者复发24例,复发率22.2%;而对照组复发47例,复发率4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实施同步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降低复发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健康教育对门诊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华娜  王佩丹  吴泽敏 《护理研究》2006,20(14):1246-1247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门诊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60例门诊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仅给予利培酮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健康教育。于第1次就诊、第8周复诊时进行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与服药依从性评定。[结果]首次就诊时两组BPRS量表及服药依从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门诊治疗8周后,观察组BP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服药依从性明显提高(P<0.05)。[结论]健康教育能提高门诊精神分裂症病人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出院病人对精神疾病及依从性相关知识的认识;探讨实施健康教育对提高精神分裂症出院后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了解42例出院精神分裂症病人对精神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在实施健康教育前、后评估病人依从性的变化,并对其进行NOSIE-30量表评定。结果教育前71.42%精神分裂症病人对精神疾病知识认识不足,经健康教育后69.04%病人在出院期间遵医知识及行为有所改善(P<0.05)。少数因环境因素而未继续治疗。结论健康教育对提高精神分裂症病人出院后依从性有促进作用,出院后依从性教育应以提高服药依从性为主要内容,维持治疗中应重视家属的监护作用,以便有利于进行科学地家庭管理,保持维持治疗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治疗依从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对50例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治疗依从性差发生率为36.0%,其中疾病的急性复发期发生率为66.7%,进展期为54.5%、缓解期为8.3%,疾病的急性复发期、进展期发生率显著高于缓解期(P〈0.01);病情较严重、无自知力、药物副作用以及缺乏经济和情感支持因素是治疗依从性差的主要原因(P〈0.05)。结论应加强用药指导、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以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预防复发。  相似文献   

20.
自知力缺乏是精神分裂症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对精神分裂症的诊断、预后评估及治疗依从性预测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影响精神分裂症自知力恢复的首要因素是病人的阴性症状,精神分裂症病人对阴性症状的自知力缺乏更为突出,阴性症状严重影响病人自知力的恢复[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