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进行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稳定性冠心病的成本-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2012年3月至2018年3月该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使用药物的不同分为阿托伐他汀钙片组、阿托伐他汀钙胶囊组和瑞舒伐他汀钙片组,每组100例.采用药物经济学中成本-疗效分析各种药物治疗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血脂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2.
李运龙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7):163-164
回顾我院2008年5月至2011年3月住院的96例疑诊冠心病患者,均无胸痛症状,根据心电图及其相关检查诊断分为冠心病组及非冠心病组,两组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年龄、男性、吸烟史、高血压及糖尿病病史是非胸痛症状就诊人群的冠心病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饶芳 《中国实用医药》2012,7(19):187-188
目的 观察冠心舒通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总结分析我科2011年10月至2012年3月明确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36例,接收冠心舒通胶囊治疗,观察4~8周,结果 80%患者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变有改善,93%患者六分钟步行距离增加.结论 冠心舒通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48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是糖尿病血管病变的主要并发症,其冠心病的发生率为非糖尿病人群的2~4倍,而且冠心病也是2型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合并症[1].2005年3月-2008年5月因糖尿病并发冠心病在我院住院治疗48 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徐辉  张艳芳 《中国医药》2011,6(7):874-874
患者男,55岁.因全身瘙痒伴头痛1周于2011年3月17日门诊就诊.患者于2011年3月初在县级医院确诊为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病,遵医嘱于2011年3月11日上午开始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国药集团工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1022296),每次lO mg,2次/d.  相似文献   

6.
唐珍  漆其良 《中国医药》2021,(2):179-182
目的探讨通脉化瘀汤对老年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和冠状动脉内再狭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84例老年冠心病PCI术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口服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观察...  相似文献   

7.
冠心病是多种致病因素作用下,冠状动脉形成粥样硬化,导致冠状动脉的管腔狭窄或阻塞,进而引起心肌缺血缺氧,直至心肌细胞死亡的疾病.属中医"胸痹","真心痛"等范畴[1].冠心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有所增高.我院于2006年6月至2012年3月应用中西医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56例,疗效满意,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昭通市中医医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10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单纯予盐酸贝那普利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2组均治疗8周(1个疗程).比较2组治...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冠心病、高血压病患者血浆ET、ANP变化及相同心功.能二病ET、ANP变化比较,了解其临床关系,对1995年3月至1996年6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高血压病患者各66例进行ET、ANP测定,报告如下。 一、材料及方法 1.研究对象 66例冠心病患者均为我院1995年度至1996年度收治的住院病人,符合1979年WHO临床标准化联合专题组“缺血性心脏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介入治疗创伤小、安全、疗效肯定,成功率高,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但术后需绝对平卧24小时造成患者烦躁、睡眠差,排尿困难,食欲低下,为改善此种状况,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并发症的发生,做好冠心病介入治疗病人的术前指导非常重要。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1年3月~2003年3月在我科行冠心病介入诊  相似文献   

11.
苦碟子注射液(碟脉灵)临床试用对胃痛、腹痛、头痛等确有止痛效果,对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引起的疼痛亦有明显的止痛作用。76年3月用于临床观察,现将76年3月至78年3月两年中临床共收治107例缺血型冠心病治疗情况小结如下:一、一般情况(一)病例选择:本组107例冠心病患者均属住院病人。病例选择按1974年全国冠心病,高血压病普查予防座谈会修订“冠心病诊断参考标准”,主要符合其中第二条即休息时心电图有明显心肌缺血型表现(在 R 波占优势的导联上有缺血型 S—T 下降>0.05毫伏或 T  相似文献   

12.
佟彤 《北方药学》2018,15(5):75-76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对血清脂蛋白、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在我院选取2015年3月~2016年2月被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41例,作为对照组,2016年3月~2017年2月被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43例,作为研究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给予阿托伐他汀,研究组在采用阿托伐他汀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合用缬沙坦,对两组治疗前后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血清脂蛋白和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对比,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对血清脂蛋白、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冠状动脉病变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血清总胆固醇及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对血清脂蛋白、C反应蛋白水平均有有益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银杏叶片与麝香保心丸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效果比较.方法 选取2009年3月至2010年10月来我院及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麝香保心丸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银杏叶片,进行治疗3个月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两组在心绞痛、血脂、心电图等治疗效果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两种药物在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上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行Holter监测的意义,本文对66例老年冠心病的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与静息常规心电图检查结果,对照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66例均系1993年3月~1996年3月间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男48例,女18例,年龄50~75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析冠心病患者血尿酸水平的变化特点。方法通过对本院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冠心病患者88例作为观察组,同期肺冠心病患者9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尿酸酶紫外法对两组进行血尿酸的测定,明确血尿酸和冠心病之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的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6.
于慧娟  杨帆  崔前辉 《安徽医药》2022,26(4):774-776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3D-STI)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在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治疗的冠心病病人110例(冠心病组),采用冠状动脉(冠脉)病变评分(Gensini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其中轻度病人32例,中度病人56例,重度病人22例,同时选取健康志愿者110例作为...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改善睡眠药物在冠心病合并失眠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3月~2016年3月所有住院期间临床诊断的冠心病、且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并有失眠的患者,按照时间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两组分别予以镇静催眠药物及强化冠心病药物治疗,观察两组症状改善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治疗72h后睡眠质量显著改善(分别为73.63%和22.99%,P<0.05),实验组在不增加药物的情况下症状明显改善(67.03%和40.23%,P<0.05),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1.93±2.67)d和(13.26±2.13)d,P<0.05.结论:改善睡眠可明显改善冠心病合并失眠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8.
冠心病患者的行为特点是动机强烈、争强好胜.尤其是在心肌梗死发病阶段,患者较少能意识到自己身体内部的感觉,从而延误就诊,使病情变得不易控制.当胸痛发作产生濒死感时,又多有紧张、焦虑、抑郁和压抑情绪,过重的精神负担,引起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从而加重病情[1],所以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在疾病恢复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对2010年6月至2011年3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6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自1999年3月至2002年3月间,对95例冠心病搭桥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陈刚 《中国实用医药》2013,(16):150-151
目的分析总结围绝经期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比自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在本院确诊的围绝经期冠心病女性148例和围绝经期女性12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冠心病组吸烟、总胆固醇、体重指数、空腹胰岛素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相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吸烟、总胆固醇、体重指数、空腹胰岛素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围绝经期女性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