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FTY720对大鼠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AR)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利用Cuff技术建立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受体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FTY720组,每组12只。FTY720组自术前3 d至术后11 d管饲FTY720(3 mg·kg~(-1)),对照组管饲等量生理盐水。2组均于术后第5天随机选6只动物抽取外周血后留取标本,其余6只观察存活期。苏木素-伊红染色光镜下观察排斥反应级别;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结果FTY720组心脏移植物平均存活时间长于对照组,排斥反应级别低于对照组,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TY720能明显减轻大鼠心脏移植AR。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红细胞变形性的改变与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6只SD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采集正常红细胞变形指数。手术创伤组(A组,SD大鼠24只);同系移植组(B组,供受体均为SD大鼠,共48只);同种移植组(C组,供体为Wistar大鼠,受体为SD大鼠,各24只)。B组、C组应用ONO大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观察术后1、3、5和7d的移植心病理改变,同时采用激光衍射法测定红细胞变形指数。结果A组与B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各观察点红细胞变形指数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C组红细胞变形指数术后第1天起持续下降,并在第5天达到变化的高峰,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A组、B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红细胞变形指数与心脏病理的相关分析显示两者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01,r=0.78)。结论红细胞变形性的下降与移植心脏急性排斥反应显著相关,可能是参与及促进急性排斥反应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4.
目的:研究常山酮(HF)对大鼠异基因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SPF级近交系Wistar雌性大鼠30只,SD雌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3组行颈部心脏移植手术:同系对照组15对(供、受体均为SD大鼠,术前第1天及术后均用生理盐水灌胃),排斥组15对(供体为Wistar大鼠,受体为SD大鼠,术前第1天及术后均用生理盐水灌胃)及HF治疗组15对(供、受体同排斥组,术前第1天及术后均用HF溶液灌胃)。移植后第3,5,7天每组各处死5只受体大鼠,留取移植心行组织病理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与排斥组相比,HF治疗组移植心存活时间延长,免疫排斥反应减轻,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IL-17)呈低水平,供心心肌组织中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呈低表达,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常山酮可以有效抑制大鼠心脏移植模型体内由于急性排斥反应引起的多种促炎性细胞因子的异常升高,具有抗急性移植排斥反应的潜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了Th17分泌IL-17减少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同种异基因大鼠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期相关基因表达的改变。方法 采用近交系Lewis和SD大鼠 ,分别建立Lewis(供体 )→SD(受体 )大鼠心脏移植模型为实验组 (n =2 4 ) ;Lewis→Lewis大鼠心脏移植模型为同期对照组 (n =2 4 )。术后 1、3、5d各时点分别处死 ,取移植心脏进行普通病理检查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对术后5d移植心脏进行mRNA检测。结果 实验组移植心脏术后 3d开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 ,术后 5d全部发生严重的急性排斥反应 ;而对照组未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共发现差异表达基因总数为 2 1 0条 (下调 96条 ,上调 1 1 4条 ) ;其中已知基因有 33条 (下调 1 3条 ,上调 2 0条 ) ;未知基因 1 77条 (下调 83条 ,上调 94条 )。结论 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涉及多基因表达改变 ,分析差异表达的基因 ,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6.
心脏移植中远期急性排斥反应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心脏移植受者中远期急性排斥反应的临床特点,提高心脏移植远期效果.方法 14例心脏移植受者,男11例,女3例.经典免疫方案3例,诱导方案11例,维持治疗采用环孢素A+硫唑嘌呤或霉酚酸酯+泼尼松三联方案.急性排斥反应发生时间:移植后3~6个月1例,6个月~1年3例,1~2年3例,2~5年6例,5年以上1例.结果 经典方案与诱导方案受者的中远期排斥率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8例自行减量或停药.激素敏感急性排斥反应9例,耐激素急性排斥反应5例;接受激素冲击或抗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治疗,硫唑嘌呤转换为霉酚酸酯.5例死亡,4例为耐激素急性排斥反应,1例为激素敏感急性排斥反应;其余受者生活质量良好,无再发急性排斥反应、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心脏移植受者中远期急性排斥反应与早期免疫方案无关而多与依从性有关,程度较严重,激素冲击或多克隆抗体治疗有效.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mid- and long-term acute cardiac allograft rejection to improve the long-term clinical outcomes of the patients.Methods Fourteen recipients(11 males and 3 females)underwent orthotopic heart transplantation with standard immunosuppressive therapy protocols(3 cases)or induction therapy protocols(11 cases).Cyclosporine,azathioprine or mycophenolate mofetil,and prednisolone were applied as the maintenance immunosuppressive regimen.Acute graft rejection episodes occurred within 3 to 6 monthsin 1 case,within 6 months to 1 year in 3 cases,within 1 to 2 yearsin 3 cases,within 2t o 5 years in 6 cases,and above 5 years in 1 case.Result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the incidence of late heart rejection between the patients receiving the two immunosuppressive therapy protocols.Immunosuppressants were withdrawn or spared in 8 recipients due to different causes.Nine recipients with steroid-sensitive acute cardiac allograft rejection were treated with steroid-pulse therapy,while the other 5 were treated with a short course of polyclonal antithymocyte antibodies because of steroid-resistant acute rejection;in 11 cases,azathioprine was converted to mycophenolate mofetil.Four of the 5 late deaths occurred in the recipients with steroid-resistant rejection.The surviving recipients had a good quality of life,and no recurrent episodes of rejection or infection were observed in the follow-up period.Conclusions Late acute cardiac allograft rejection is associated mainly with patient compliance but not with early immunosuppressive therapy protocols.The episodes are rather severe and should be timely treated with steroid pulses or polyclonal antithymocyte antibodies. 相似文献
7.
为建立异种心脏移植急性血管排斥反应期动物模型,选择豚鼠和SD大鼠分别作为供体和受体。豚鼠升主动脉与大鼠腹主动脉端侧吻合,豚鼠主肺动脉与大鼠下腔静脉端侧吻合,受体鼠术前静脉注射眼睛蛇毒因子(CVF)60U/kg,术后腹腔注射CVF60U·kg-1·8h-1,抑制超急性排斥反应,另腹腔注射细胞免疫排斥反应抑制剂(FK506)0.25mg·kg-1·6h-1。结果显示:移植成功率88.9%(16/18),平均存活时间24.00±3.05h,病理学检查发现排斥心脏内广泛血栓形成,间质出血及炎症细胞浸润,部分心肌有局灶梗塞和凝固性坏死,符合急性血管排斥反应期的表现。该模型手术操作简单,不需显微镜,稳定可靠,是研究异种心脏移植急性血管排斥反应期较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的强效免疫抑制剂环孢素(CsA)对同种异基因心脏移植大鼠急性排斥反应程度和血清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活性的影响.方法 分别以SD和Wistar大鼠为供、受体,建立同种异基因大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18只受体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CsA组(CsA 2 mg·kg-1·d-1)和高剂量CsA组(CsA 15 mg·kg-1·d-1),每组6只.术后第7天,所有受体大鼠经腹主动脉采集血样后处死,取移植心脏制备组织学检查标本.ELISA法检测血清白介素2(IL-2)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高压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清犬尿氨酸和色氨酸浓度,计算两者比值并以此估算IDO活性.移植心脏标本常规HE染色,采用Stanford标准进行急性排斥反应程度分级.结果 三组血清IL-2和IFN-γ水平以及IDO活性比较显示,对照组>低剂量CsA组>高剂量Cs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三组移植心脏急性排斥反应程度分级结果显示,对照组>低剂量CsA组>高剂量Cs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sA可明显减轻同种异基因大鼠移植心脏急性排斥反应程度并降低血清IDO活性,两者变化趋势一致且与CsA的使用剂量有关.提示血清IDO活性监测有可能成为一种无创性移植器官急性排斥反应及其程度的预测和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0.
探讨树突状细胞单克隆抗体(DC McAb)对大鼠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的免疫抑制效果及其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影响。方法:以大鼠同种异体腹腔心脏移植为模型(Wistar→SD),应用含DC McAb的WZD腹水按1∶25(McAb 25组)和1∶50(McAb 50组)稀释,心脏移植后受体腹腔注射给药7?d,1?ml/d,观察移植心脏存活时间。另设非移植组,相同方法给药4~5?d后处死大鼠,取脾观察DC McAb对大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白细胞介素 2(IL 2)生成活性及绵羊红细胞(SRBC)免疫后抗体形成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受体体内短期应用DC McAb,McAb 25组大鼠移植心脏存活时间为(19.37±2.93)d,McAb 50组为(19.13±2.25)d,而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为(8.75±1.28)d(P均<0.01);两McAb组脾淋巴细胞增殖、IL 2生成活性及抗SRBC抗体形成能力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DC McAb能够明显延长大鼠移植心脏存活时间,对大鼠脾淋巴细胞增殖、IL 2生成活性及抗体形成细胞功能均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大鼠脂肪源性干细胞(ADSCs)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增殖速度,探讨ADSCs替代BMSCs的可行性。方法从成年雄性SD大鼠取脂肪组织和骨髓分别提取ADSCs和BMSCs,利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法检测细胞增殖速度。结果第二代ADSCs和BMSCs细胞接种时光密度(OD)平均值分别为0.028和0.030,两者OD值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8,P>0.05),于接种后的第1、2、3、4日ADSCs的OD值都显著高于BMSCs(P<0.05)。结论大鼠ADSCs增殖速度显著高于BMSCs。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骨髓间质干细胞(BMSCs)和脐血间质干细胞(CMSCs)联合移植治疗杜氏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DMD)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6月-2009年3月对269例DMD患者行自体BMSCs和CMSCs联合移植方案进行治疗,患者均使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5~10 μg/kg,2次/d,皮下注射动员骨髓干细胞4 d,于第5天行骨髓采集术,局部麻醉下从髂后上棘抽取骨髓100~180 ml.将采集的骨髓液经Ficoll密度梯度离心后,分离单个核细胞2.0×109,用Uitra cul Ture 培养液调节细胞数量为1×105/ml~1×106/ml,接种于75 mm2培养瓶中,24 h换液,7~10 d后收集全部细胞,总数为4.0×108/ml~1.5×109/ml.将BMSCs移植到患者四肢近端肌肉内.采集脐血80~160 ml,Ficoll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单个核细胞并诱导分化为CMSCs.将CMSC(1.0~4.8)×107细胞悬液,经静脉缓慢输注,每5~7 d 1次,共3次.移植后6个月对患者的肌力、步行10 m和推轮椅10 m所需时间、肌酸激酶水平、肌电图等进行观察.结果 269例患者移植后6个月时随访,218例患者(81.0%)肌力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干细胞移植后235例患者复查心肌酶谱,其中188例(80%)患者步行10 m及推轮椅10 m所需时间明显缩短,与移植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细胞移植后患者肌酸激酶水平较移植前明显下降(P<0.01).51例患者复查肌电图,32例(62.7%)患者波幅不同程度增高,运动单位增多,多相波减少.47例患者复查大腿肌肉磁共振成像,肌肉影像较移植前变化不明显.结论 BMSCs和CMSCs移植治疗DMD,对肌肉组织有一定的修复作用,使DMD患者的运动功能得到改善,肌力有所提高,肌酸激酶较移植前下降.移植后复查肌电图波幅不同程度增高,运动单位增多,多相波减少.MSCs移植无不良反应,患者依从性好,是治疗DMD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本实验拟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在致敏受者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作用?【方法】 体外分离BALB/c小鼠骨髓细胞,通过贴壁培养方法获得MSC,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分子标记?通过异基因脾细胞输注方法建立致敏动物模型;绿色荧光染料标记骨髓MSC,分别移植到非致敏及致敏受者体内,并于移植后不同时间点检测MSC的归巢情况?致敏BALB/c小鼠经照射预处理,联合应用同基因MSC与异基因骨髓细胞移植,每日观察小鼠的生存情况?【结果】 体外培养第4代MSC表现为长梭形,阴性表达造血细胞表面分子而阳性表达粘附分子?动物体内实验发现移植后第48小时,MSC在非致敏受者体内主要归巢于骨髓,而在致敏受者体内主要归巢于脾脏?造血干细胞移植实验中,致敏小鼠接受同基因骨髓MSC与异基因骨髓细胞移植,结果发现致敏小鼠在移植后第12 ~ 16天全部死亡,生存中位数时间是14 d?【结论】 成功培养小鼠骨髓MSC;移植后MSC在致敏受者体内主要归巢于脾脏组织;联合应用MSC移植并不能有效促进异基因造血干/祖细胞在致敏受者体内植入? 相似文献
14.
不同浓度地塞米松诱导大鼠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的分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地塞米松 (DEX)诱导大鼠间充质干细胞 (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方法 采用原代MSCs体外培养技术 ,取大鼠后肢双侧股骨和胫骨骨髓 ,通过静置贴壁获取MSCs。以DEX、β 甘油磷酸钠和抗坏血酸作为诱导剂 ,测定诱导后细胞的MTT增殖率 ,碱性磷酸酶 (ALP)活性以及矿化结节形成能力。应用ALP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 ,并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诱导过程中细胞形态的变化。结果 低浓度 (10 -8、10 -9、10 -10 mol/L)DEX诱导后的细胞形态由长梭形逐渐变为立方形 ,ALP表达明显升高 (P <0 .0 1)并且能够形成矿化结节 ;高浓度 (10 -6、10 -7mol/L)DEX明显抑制MSCs的增殖 (P <0 .0 1) ,抑制ALP表达 (P <0 .0 1) ,细胞形态由饱满的长梭形变为胞质宽大的扁平形 ,呈瘫痪状 ,且不能形成矿化结节。结论 低浓度DEX能够诱导大鼠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 ,而高浓度DEX抑制MSCs向成骨细胞的分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脂肪来源的干细胞生长行为特征及自体移植大鼠心肌梗死的生物行为影响。方法将200~250g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心脏移植组和心肌梗死移植组。取附睾处脂肪,分离获得脂肪来源的干细胞,DAPI标记第3代细胞,通过细胞计数和免疫组化检测细胞心肌生物学行为变化。结果细胞一般传2代可以获得较纯的脂肪来源的干细胞。脂肪来源的干细胞植入后第4周,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T(TnT)免疫组化检查表达阳性率为(16.24±2.31)%,其呈向心肌梗死周边扩散和迁移的趋势,而对照组植入的标记细胞TnT表达阴性,并堆积。结论从脂肪组织中可获得具有多分化潜能的脂肪来源的干细胞并能在体外稳定增殖、传代。移植入大鼠心肌梗死模型ADSCs可以向心肌分化,其机理可能是受体内微循环影响。 相似文献
16.
17.
18.
不同时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并探索最佳移植时期。方法应用贴壁培养法分离SD大鼠MSCs,分别于肝硬化造模第6周,10周经尾静脉注射1×106MSCs。在移植4周后,评价移植组与对照组的生存状态,行肝功能检测(ALB,ALT,TBIL),肝脏HE染色。结果MSCs经尾静脉移植入肝硬化大鼠后,大鼠肝功能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6周移植组较10周移植组效果更佳。结论MSCs移植可以改善大鼠外周血液的血生化特性和肝的组织学结构,且在肝纤维化早期进行移植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不同途径移植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标记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at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rBMSCs)在慢性肝纤维化中的作用,以及移植后细胞在肝脏组织内的存活、分布情况。方法全骨髓差速贴壁法分离、培养BMSCs,利用携带GFP基因的慢病毒载体感染P3代BMSCs,建立四氯化碳慢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通过不同途径移植GFP标记的BMSCs,移植后维持四氯化碳肝损伤,1月后处死大鼠,行肝脏功能相关指标白蛋白(albumin,ALB)、谷丙转氨酶(alaninotransferase,ALT)和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检测,观察肝脏局部组织标本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胶原纤维染色和荧光分布情况。结果不同途径BMSCs移植对大鼠四氯化碳所致慢性肝纤维化肝脏功能无明显改善,移植后GFP标记的BM-SCs均可向损伤肝脏迁移或停留,不同途径移植的BMSCs在肝脏内分布不同。结论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慢性肝纤维化无明显治疗作用,可能参与了肝纤维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将不同方法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到心肌梗死部位后对梗死心肌的修复作用。方法 自成年大鼠骨髓中分离MSCs,分别以下列方式诱导:A组,用心肌细胞裂解液培养7d后移植;B组,MSCs与心肌细胞按1:4的比例共同培养7d后移植;C组,用5-氮杂胞苷(10μmol/L)诱导24h后,换DMEM培养液培养21d后移植;D组(对照组),用DMEM培养液培养21d后移植。建立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将上述4组MSCs进行DAPI标记后移植于梗死部位。用超声心动图检测移植前和移植30d后心肌功能的改变,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移植细胞形态。结果 A、B组移植后大鼠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收缩末期内径(LVESD)比移植前减小,A、B、C组左室收缩功能指标射血分数(EF)和短轴缩短率(FS)明显比移植前改善。D组移植前后大鼠各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A、B组移植后镜下可见DAPI标记的MSCs表现为成熟细胞形态,排列在残存的宿主心肌细胞之间,具备与宿主心肌细胞相似排列方向和形态学的特征。C、D组移植后镜下也可见到DAPI标记的细胞,但与宿主心肌细胞形态不同,小部分为成熟心肌细胞形态,大部分为成纤维细胞形态。结论 用与心肌细胞共培养和用心肌细胞裂解液培养两种方法诱导的MSCs移植于心肌梗死部位后,分化为心肌样细胞的效率高,模型鼠心功能恢复显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