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以抑郁症状首发的双相情感障碍-软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病率,探究软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特征及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2002-01/12,中国医科大学心理卫生医院心理科共收治首发抑郁症患者114例,转成双相情感障碍31例。对于软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自然情况分析及对治疗方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软双相情感障占抑郁症病例27.2%。软双相情感障碍病例临床特征:男女性别比例相近,发病年龄偏低小于5岁,发病病程小于3个月,性格外向偏多。使用抗抑郁药治疗易诱发躁狂症状出现,病例转成躁狂前均使用抗抑郁药物,最短时间2周。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氯氮平/奥氮平/维思通/思瑞康等)有利于软双相情感障碍治疗,使用情感稳定剂(碳酸锂/丙戊酸钠等)利于软双相情感障碍治疗并可预防疾病复发。结论正确认识软双相情感障碍病例的临床客观存在,在临床工作中,应避免单独使用抗抑郁药物增加症状转相危险,抗抑郁药物联合情感稳定剂(碳酸锂/丙戊酸钠等)有利于软双相情感障碍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采用碳酸锂联合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精神科2013.12~2015.12收活的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62例,依据治疗药物分组,其中对照组(n=31)采用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观察组(n=31)基于对照组加用碳酸锂,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临床效率为77.4%,低于观察组90.3%,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碳酸锂联合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临床疗效优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碳酸锂作为情感稳定剂能有效治疗和预防躁狂发作,同时广泛应用于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但有20~40%的患者无效或难以耐受。我们应用丙戊酸钠与碳酸锂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进行了治疗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丙戊酸钠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8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研究组口服丙戊酸钠联合碳酸锂+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照组口服丙戊酸钠联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观察6周.采用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各时段Bec-Rafaelsen躁狂量表评分均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治疗6周末研究组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3.25,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丙戊酸钠联合碳酸锂+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起效快,控制兴奋躁动效果显著,安全性高,依从性好,优于单用丙戊酸钠联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双心境稳定剂(丙戊酸钠缓释片和碳酸锂片)联合喹硫平片(思瑞康)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100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50)和对照组(n=50)。研究组应用碳酸锂、丙戊酸钠缓释片以及喹硫平片治疗6周;对照组应用丙戊酸钠缓释片联合碳酸锂片治疗6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6周分别采用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不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分。结果研究组各时点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治疗2、4周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各时点BRMS分值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心动过速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4),其余不良反应发生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心境稳定剂联合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老年反复抑郁发作1例,因既往无典型躁狂或轻躁狂表现,人院后经治医生诊断为抑郁症,但结合其有情感性精神障碍阳性家族史,且具有情感旺盛型气质,上级医生考虑为软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住院不久即出现轻躁狂表现,确诊为双相Ⅱ型障碍,证实了当时考虑软双相抑郁的正确性。临床上双相Ⅱ型障碍的诊断不足,容易误诊为单相抑郁。对于软双相障碍的抑郁发作,需要按照双相抑郁障碍进行治疗,以心境稳定剂作为基础治疗,慎用抗抑郁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丙戊酸钠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对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评分、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97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差异分为联合组56例和对照组41例。两组采用碳酸锂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丙戊酸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BRMS、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Wisconsin卡片分类测验(WCST)、持续性操作测验(CPT)、Hopkins词语学习测验修订版(HVLT-R)评分,并观察随访期间躁狂发作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BRMS和PANSS评分呈下降趋势,并于治疗1个月后达到最低值;联合组治疗2周、1个月后的BRMS和PAN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WCST、CPT和HVLT-R评分呈上升趋势,并于治疗1个月后达到峰值;联合组治疗2周、1个月后的WCST、CPT和HVLT-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联合组躁狂发作次数较对照组少(P0.05)。两组住院次数、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戊酸钠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临床效果佳,控制兴奋躁动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认知功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奥氮平联用丙戊酸钠治疗男性双相障碍躁狂发作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的、符合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DSM-IV)中双相障碍急性躁狂发作的男性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使用奥氮平联用丙戊酸钠治疗,对照组使用喹硫平联用丙戊酸钠治疗。对两组在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进行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评定评价疗效,及进行治疗后副作用量表(TESS)评定评价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6周后,BRMS减分明显,显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副作用少而轻。结论奥氮平联用丙戊酸钠治疗双相障碍躁狂发作的疗效与安全性,不亚于已经达到公认的喹硫平对双相障碍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18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双相情感障碍住院患者药物治疗状况。方法 选择1999/2004在北京回龙观医院住院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患者186例,回顾性调查患者的一般资料和详细用药情况。结果 186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186例中双相躁狂障碍94例,双相抑郁障碍82例,快速循环型10例,伴有精神病性症状42例。②双相抑郁发作时,首选抗抑郁剂治疗占95%,同时合并情感稳定剂治疗者占20%;双相躁狂发作时,首选碳酸锂治疗占84%,首选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占95%,首选碳酸锂加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占79%。结论 目前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用药及治疗方案需要规范,应以“中国精神障碍防治指南”作为标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碳酸锂缓释片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对血清炎症因子及神经内分泌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10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102例确诊为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期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观察组予碳酸锂缓释片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对照组予碳酸锂缓释片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8周后,两组BRMS量表、PANSS量表评分、IL-1、TNF-α、TH、Cor、ACTH均下降,IL-10、Tsh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变化幅度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碳酸锂缓释片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可明显控制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躁狂症状,其作用机制与降低炎症反应程度及恢复神经内分泌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应用丙戊酸钠缓释片联合盐酸齐拉西酮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86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奥氮平片与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观察组给予盐酸齐拉西酮片联合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比较两组躁狂症状改善情况[杨氏躁狂评定量表(YMRS)]、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甲状腺原氨酸(T3)水平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YMRS评分为3.51±1.02分低于对照组的4.98±1.55分(P0.05);观察组治疗后BDNF为45.77±5.18ng/ml、T3为1.87±0.38nmol/L,高于对照组的41.89±3.26ng/ml和1.67±0.53nmol/L(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65%)低于对照组(23.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应用丙戊酸钠缓释片联合盐酸齐拉西酮治疗,能降低血清BDNF和T3水平,改善患者躁狂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比较丙戊酸镁和碳酸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BPD)躁狂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BPD躁狂发作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碳酸锂治疗,观察组采用丙戊酸镁进行治疗,探究治疗前及治疗4w后患者躁狂程度[贝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症状严重程度[临床总体印象疾病严重度量表-双相障碍(CGI-S-BP)]、神经心理[威斯康星片分类测验(WCST)]、言语记忆[言语记忆测验(HVLT-R)]变化,分析治疗4w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4w后,两组患者BRMS、CGI-S-BP评分相对治疗前有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WCST、HVLT-R评分相对治疗前有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w内,两组患者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戊酸镁与碳酸锂治疗BPD躁狂发作效果及安全性均属良好,但丙戊酸镁的疗效比碳酸锂更为理想,更有利于其预后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双相Ⅰ型障碍急性躁狂发作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双相Ⅰ型障碍急性躁狂发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口服丙戊酸钠治疗,研究组联合奥氮平治疗,观察6周。于治疗前后采用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周末研究组痊愈率69.0%,对照组为17.9%,研究组痊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5.11,P<0.01);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丙戊酸钠联合奥氮平治疗双相Ⅰ型障碍急性躁狂发作较单用丙戊酸钠起效更快,效果更显著,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喹硫平联合心境稳定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某院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87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44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予以丙戊酸钠缓释片、碳酸锂片治疗,观察组予以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缓释片、碳酸锂片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抑郁情绪(CES-D评分),统计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45%,对照组总有效率79.07%,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复发率7.32%,对照组复发率27.27%,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ES-D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喹硫平联合心境稳定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疗效显著,能有效减轻抑郁程度,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我院住院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 BPD)患者药物应用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住院的224例BPD患者,分析双相躁狂及双相抑郁的心境稳定剂、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物使用比例及剂量.结果 心境稳定剂应用比例为68.3%,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应用比例为77.3%.在双相躁狂(102例)及双相抑郁(122例)中,丙戊酸盐、奥氮平使用比例分别为(80.4% vs 45.1%;68.6% vs 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相躁狂与双相抑郁中丙戊酸盐、奥氮平、喹硫平的剂量分别为(0.82土0.31)g vs(0.56±0.22)g;(13.39±6.14) mg vs(7.75±4.26)mg;(380.77±278.79) mg vs (163.89±191.25) m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相抑郁中抗抑郁药使用频率71.3%,使用频率依次为舍曲林、艾司西肽普兰、米氮平、文拉法辛.结论 丙戊酸盐及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奥氮平和喹硫平)已经作心境稳定剂广泛应用于临床,且双相躁狂用药比例及剂量明显大于双相抑郁.双相抑郁治疗大多临床医生选择了在心境稳定剂的基础上合并抗抑郁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双相情感障碍住院患者药物治疗状况。方法选择1999/2004在北京回龙观医院住院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患者186例,回顾性调查患者的一般资料和详细用药情况。结果186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186例中双相躁狂障碍94例,双相抑郁障碍82例,快速循环型10例,伴有精神病性症状42例。②双相抑郁发作时,首选抗抑郁剂治疗占95%,同时合并情感稳定剂治疗者占20%;双相躁狂发作时,首选碳酸锂治疗占84%,首选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占95%,首选碳酸锂加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占79%。结论目前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用药及治疗方案需要规范,应以“中国精神障碍防治指南”作为标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联合中药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9年2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82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奥氮平+丙戊酸钠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和中药治疗(清神醒脑汤加减).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及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药物应用状况。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对34例抑郁症、27例双相情感障碍及8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药物应用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抑郁症以单一用药为主(94.1%);双相情感障碍在应用情感稳定剂治疗的基础上常联合抗抑郁药物(37.0%)或抗精神病药(37.0%)治疗;精神分裂症单一用药占51.1%,联合用药占48.9%。结论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及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用药均符合精神药理学规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丙戊酸镁联合佐匹克隆治疗女性双相情感障碍(BD)躁狂发作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纳入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BD躁狂发作女性患者82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研究组41例,接受丙戊酸镁与佐匹克隆联合用药治疗,对照组41例,接受单纯丙戊酸镁用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丙戊酸镁联合喹硫平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TBIL、Alb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2月至2019年6月在本院诊治的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丙戊酸镁治疗,观察组给予丙戊酸镁联合喹硫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CL-32评分、血清IL-1β、TNF-α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TBIL、Alb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戊酸镁联合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能有效抑制炎性因子的表达,升高TBIL、Alb水平,从而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