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间接血凝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法对502名产妇及新生儿弓形体感染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产妇弓形体抗体阳性率为1.59%,8例母亲弓形体抗体阳性的新生儿中,2例抗体阳性,95名母亲抗体阴性的新生儿抗体检测全部阴性.对部分产妇及其新生儿血清行弓形体IgM抗体检测,未见阳性者.此外对105名有不良孕产史妇女血清行弓形体抗体检测,其阳性率同对照组比较也无明显差异.结果提示我市产妇弓形体感染率较低,未见先天性感染者,异常妊娠与弓形体感染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2.
用乳胶凝集试验(Latex agglutination)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I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检测79对弱智儿童及母亲、107对智力正常儿童及母亲血清弓形体抗体。结果表明:两法有良好一致性。两项试验双阳性率依次为6.33,8.86、0和0.93%。弱智组双阳性率显著为高(P<0.05)。19例合并先天性畸形的弱智儿童双阳性率为15.7%,显著高于智力正常儿童或无先天性畸形的弱智儿童(0%,3.33%,P<0.01)。因此,弓形体感染可能是造成儿童智力发育障碍的病因之一,并与儿童先天性畸形有一定关系。建议国内对孕妇常规进行血清弓形体抗体检查。  相似文献   

3.
弓形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其病原体是一种球虫,早在1908年首先从动物中发现并定名为刚地弓形体。1923年在欧美等国家又发现人类病例,至五十年代初亚洲才有个别国家报告。我国最初于1955年在福建平潭从猫和兔分离出弓形体,接着又从猪和豚鼠分离出弓形体,1963年发现了鼠类的自然感染,  相似文献   

4.
内因性葡萄膜炎弓形体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舒  陈兆军 《浙江医学》1998,20(7):395-396
对68例内因性葡萄膜炎(患病组)和57例非葡萄膜炎(对照组)进行血清弓形体抗体和弓形体DNA—PCR检测。发现患病组弓形体抗体阳性率为22.05%,对照组为9.6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家畜接触史者弓形体抗体阳性率为25.39%,无家畜接触史者弓形体抗体阳性率为6.5%,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不同部位葡萄膜炎弓形体抗体阳性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讨论了弓形体抗体阳性的葡萄膜炎的临床特征。对PCR用于检测弓形体DNA低阳性率的原因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间接血凝、间接免疫荧光法对湖北不同地区人群1315份血清进行弓形体感染检测,阳性率为11.6%(153/1315)。采用间接血凝法对该地区80头猪、60头牛(黄牛、水牛)、42只老鼠、38只猫、14只狗和33只家兔进行了检测,阳性率分别为36.3%、15.0%、4.8%、47.4%、21.4%,9.1%。并发现,42名先天性痴呆患者血清中有11例阳性,其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组。  相似文献   

6.
广西人、畜弓形体抗体(摘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弓形体(Toxoplasma gondu)是1908年Nicolle和Manceaux等发现的一种寄生原虫,1922年Jankn首次发现人类先天弓形体病例,1937年后在医学上作为一个独立的疾病。它不但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而且也使家畜蒙受损害。我国于思庶等1957年在福建的猫、兔体内分离出弓形体后,继又发现于猪、豚鼠、罗赛鼠等体内。1964年谢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对重庆地区418份不同人群的血清检测了弓形体抗体IgG和IgM,抗体总阳性率22.0%。IgG-IFA阳性13.2%,IgM-IFA阳性5.5%,二者同时阳性者3.3%,说明重庆地区弓形体感染者并不少见。供血员100名的抗体阳性率38.0%,其中1名IgM-IFA效价达1∶1024。109名产妇及其新生儿的抗体阳性率各为14.7%及24.8%。对免疫缺损患者检测弓形体抗体系国内首次报告,该组患者100名的抗体阳性率为11.0%,且发现2例急性弓形体感染者,IgG-IFA效价均迭1∶16384。  相似文献   

8.
弓形体病是由戈弟弓形体引起的原虫性寄生虫病,与内科、儿科、妇产科、神经科、精神科、眼科甚至外科均有密切关系。临床上先天性弓形体病可表现为流产、脑积水、头颅畸形、脑内钙化灶、肺炎、视网膜脉络膜炎等,获得性弓形体病可表现为发热、斑疹伤寒样皮疹,淋巴结肿大、肝炎、脑炎、心肌炎等。世界各地均有本病存在,而且发病率也很高。我国自1956年开始研究本病以来,也陆续有少数病例报告,但由于国内医务人员对本病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及弓形体的生活史没有足够的认识,估计漏诊、误诊的病例并非少数。本文对本病的病原体、传染途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以及预防作了介绍,以便引起广大医务人员对本病的重视,加强对本病的研究,摸清发病和流行情况,为进一步防治本病而努力。  相似文献   

9.
弓形体病     
弓形体病亦名弓浆虫病(Toxoplasmosis),是一种人畜共患性疾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据国外流行病学调查,全世界约有5亿~10亿人有弓形体感染,在日本居民中感染率约为20~30%,在欧美一些地区人群中32%甚至84%抗体阳性。东南亚、非洲、拉美、苏联等图均有发生。我国最早于1955年在福建于家兔和猫体中分离出了弓形体,嗣后江西、福建、湖南、广西等省区相继有病例报告,北京、广东、陕西、云南、台湾等省也发现少数患者或动物宿主。最近北京热带病医学研究所调查了北京地区该病流行情况,经对97名疑似本病及正常人进行了弓形体素试验,平均抗体阳性率为11.3%。自1965年曹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判定因为先天性或后天获得性感染在儿童期症状发作的症状性弓形体感染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方法:2002—2004年,由临床医师将最近确诊为患有先天性弓形体感染体征或症状或患有眼弓形体病的儿童(<16岁)报告给英国儿科和眼监护机构,或者弓形体属检查实验室。根据临床和血清学  相似文献   

11.
郝素芳 《中国医刊》2014,(10):12-14
先天性心脏病是胚胎期心血管发育异常而造成的一组常见出生缺陷病,是5岁以下儿童的首位死亡原因[1],发病率约占我国出生婴儿的0.6%-0.8%[2]。先天性心脏病在新生儿期的临床表现常不典型,容易与肺部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及败血症等混淆,易误诊或被忽视,从而延误治疗,失去最佳治疗时机,故掌握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及治疗对先天性心脏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有着重要意义。现对几种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及治疗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崔君兆 《广西医学》1991,13(3):167-171
弓形体病(Toxoplasmosis)是由弓形虫(Toxplasma gondii)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人类感染弓形虫多数呈隐性感染或亚临床经过,极少数可出现弓形体病呈显性感染或有临床表现,尤其孕妇出现弓形体血症时有可能发生母婴垂直传播,出现流产、死产、先天性畸形或出生缺陷。人类感染弓形体一般是终生带虫,当机体免疫功能障碍时,发出全身性播散性弓形体病,所以弓形体也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的机会性感染病原体之一,严重影响人类健康。 1908年法国学者首先在非洲动物体内发  相似文献   

13.
流产,胎儿先天性畸形与弓形体感染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馥娥  李绪琼 《广东医学》1994,15(3):182-183
感染弓形体的孕妇,不仅造成胎儿先天性畸形、缺陷、疾病或死亡,而且可使孕妇出现流产、早产、死产或增加妊娠合并症,是围产期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寄生虫病。为了探讨汕头市区流产、胎儿先天性畸形与弓形体感染之间的关系。于1988年1月~1990年12月间,我们对本市几所医院部分育龄妇女、早孕妇女、流产及胎儿先天性畸形妇女血清共1293份进行弓形体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IHA),现将初步结果报道如下。 材料和方法 一、血清标本:血清取自育龄妇女、早孕妇女、流产及分娩先天性畸形儿的妇女共1293份。 二、检测方法:受检妇女血清标本采用弓形体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IHA)。弓形体IHA冻干抗原及阴、阳性对照血清均由兰州兽医研究所提供,弓形体血清抗体检测按IHA常规操作,待检血清稀释度>1:64(++)者为阳性,提示既往感染或慢性感染;1:256为最近感染;>1:1024为活动性感染。  相似文献   

14.
广州市弓形体病流行病学血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弓形体病是由弓形体球虫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性传染病。是人类先天畸形、缺陷及先天性疾病的重要病原之一。对家畜的危害亦相当严重。为查清弓形体病在我市人畜中感染情况,我们与广西《中国人畜弓形体调查研究》课题组协作,于1984年底~1986年进行了我市弓形体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现  相似文献   

15.
对青岛市276例产妇及其新生儿脐血巨细胞病毒(HCMV)抗体,乙型肝炎病毒(HBV)标记物及弓形体抗体进行了检测。产妇HCMV感染率为98.91%,活动性感染率为18.48%;HBV感染率为39.13%;弓形体感染率仅为1.81%。HCMV,HBV和弓形体的先天性感染率分别为3.99%,2.17%和0。从新生儿出生时情况看,HCMV先天性感染所致危害远大于HBV和弓形体。  相似文献   

16.
弓形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我们应用间接血凝(IHA)方法,对武汉地区的实验动物与不同职业人群的弓形体感染进行了检测。检测猪、猫及大小鼠等实验动物共705只,发现弓形体阳性血清155份,阳性率为21.98%,其中以猪猫感染率最高(46.15%、42.53%);检测不同职业的人群共530名,血清阳性者47例,感染率为8.87%,其中以接触易感动物的人群感染率较高(屠宰工人为12.18%、饲养员为11.11%)。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在国内首先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T)检测血清抗弓形体抗体,应用此方法检测北京地区正常人914例血清抗弓形体IgG抗体,阳性率为11.3%。IFAT方法具有特异、灵敏、快速及可重复性强,方法简便等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采有间接血凝试验(IH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103例眼科患者进行弓形体感染血清学检测。阳性标准:IHA抗体滴度≥1:32;ELISA抗体滴度≥1:200。本组IHA阳性6例,ELISA阳性9例,两项皆阳性共25例,总感染率达38.8%(40/103)。以色素膜炎,视网膜脱离,先天性眼病感染弓形体的阳性率为高,分别占27.5%,22.5%,17.5%,据此可了解江西地区某些眼病与弓形体感染的关系。提出IHA与ELISA同时进行检测,可提高眼病弓形体感染的阳性检测率,可用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9.
彭向琼 《右江医学》2001,29(5):436-436
目的 :探讨新生儿先天性、代谢性或内分泌疾病等的发病情况。方法 :通过采血检测新生儿促甲状腺素、苯丙酸等的变化 ,筛查先天性缺血性疾病。结果 :筛查 85 8例 ,查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 1例 ,发生率为 0 .1% ,怀疑苯酮尿症 2例。结论 :新生儿疾病筛查可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新生儿先天性疾病 ,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20.
弓形体病是由刚地弓形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疾病,这种原虫是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的寄生虫之一。在人类可产生获得性或先天性感染。1908年Ncille及Manceaux发现北非啮齿动物肝中寄生此原虫,但并未证明其能引起人类疾病。直到1939年才证实一些新生儿脑脊髓膜炎死亡病例是由该寄生虫先天感染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