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品为唇形科(Labiatae)植物荆芥(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rig)的干燥花穗,莖、叶供药用。荆芥在本草經列为上品,屬芳草类,本省主產于吉安,吉水、修水。其次分宜、瑞金、宜春、永丰、泰和等地也有出産,多数家种,少数山野自生,每年出產量多运往粤桂一帶銷售。〔植物形态〕一年生草本,莖的上部多分枝,方柱形,四角稜狀。叶对生,生于花輪下的叶長椭圓形或綫形,中部的叶羽狀深裂,長橢圆形,裂片全綠,背面灰綠色,老叶紫紅色。夏季頂端生多数小唇形花,花冠淡紅紫色,下部呈管狀,上部露出  相似文献   

2.
西北的参叶     
参叶俗称“人参叶”、但西北产的参叶則非人参叶,与本草綱目拾遺所載“辽参之叶”不同。本品为五加科植物土参(竹节人参)或鈕子七之叶,为多年生草本,自生于山地树林或山坡背蔭地帶的山岩間。莖高尺許,叶为掌狀复叶,小叶3—5片,叶柄長,輪生,小叶卵形、倒卵形或橢圓形,边緣有鋸齿。夏日莖梢开細花,淡綠色,排列成繖形花序。花后結实,球  相似文献   

3.
半夏属于天南星科多年生宿根植物,自生于田野及路旁,由根抽出一二莖,其頂端着生三片小叶,夏天生花,莖有佛焰苞呈淡綠色,苞內有肉穗花序,雄花白色,生于花序上部,雌花生在下部,呈淡綠色花軸,上端细长露于苞外,五月开花,色綠黄,数日后結成浆果。其地下块莖如球形或扁圓形,外为褐色粗皮,內肉色白。生半夏系有毒植物之一,为人所厭恶  相似文献   

4.
木賊     
本品为木贼科(Equisetaceae)植物木贼草(Equiseium hiemale L.)的干燥地上部分。产于辽宁省清原、本溪、新宾、鳳城、宽甸、桓仁、海城等旦,以清原、本溪产量較多。在森林內或山溝等地成片生長。[植物形态] 多年生長綠草木。营养莖与繁殖莖同型,莖直立,單出或叢生,不分枝,高50—100厘米,直徑5—6毫米,深綠色,圓柱形,中空,表面有明显的节,具有縱溝和縱稜,稜約20余条左右,表面粗糙。叶生于节上,系由输生的鱗片狀叶連合而成,呈短筒狀或漏斗狀,先端具齿,質坚脆,齿片先端尖銳,易脫落,而遺留一平截狀基部。夏日莖端生孢子囊穗,呈長圓形,頂端有小凸突,初綠褐色,后变黄色。孢子叶特化成孢子囊托,如一盾狀体,平頂,六角形;頂的下面中央生一柄,周圍生有  相似文献   

5.
天师栗     
天师栗別称:杪欏子、娑罗子,市埸俗称“囌囉子”。本品系七叶树科七叶树(杪欏树)之果实,經干燥而得。植物形态:杪欏树为高大乔木,树高可达6—7丈。掌状复叶,对生,小叶5—7片,大小不等,倒卵狀長橢圓形,先端尖銳,边緣有鋸齿;表面綠色有光澤,背面除叶脈外無毛。五六月間,枝端出花軸,密生細花,排列成圓錐花序。花瓣4片,白色或帶紅暈。果实略为球形,壳硬而多瘤,一室,为3瓣裂;种子棕黄色,供药用。  相似文献   

6.
(甲)生藥本品为芸香科植物黃柏(pheIIode ndron Amarense Rapr)或其他同屬植物的樹皮,經除去栓層干燥而成。本植物为落葉乔木、野生、葉对生,为奇數羽狀複葉,小葉卵狀,橢圓形,边緣小波狀,先端尖,表面綠色,背面带白色,五六月開黃綠色小花,呈圓錐花序,果实黑色,为球形核果,大如黄豆。性狀:本品为板狀樹皮,外面灰黄色,內面呈淡黄色,有細小縱線,平  相似文献   

7.
黄州白頭翁     
《中国中药杂志》1955,1(1):42-43
<正> 別名:委陵菜本品為蔷薇科(Rosaceae)植物委陵菜(Potentilla chinensis Ser.)的乾燥根和附着的一部份乾燥葉。產湖北羅田,黃岡一帶。[性状] 外形:一市售品帶有一部份乾葉的地下根,根端粗約0.2—0.5厘米但亦有粗至1厘米者。向下逐渐變細,通常多呈彎曲状,長約6—13厘米。鬚根少,表面深紅棕色,多有縱皺紋,質堅硬,易折斷蹟噌岜砻嫫佣嗯c中柱分離,外部現深紅棕色,內部現黄白色。有紅棕色木質部分列其中,呈放射狀排列。根端的葉為複葉,灰綠色,葉片羽狀深裂。葉柄及葉片  相似文献   

8.
利尿药(续)     
灯心草别名灯芯、灯草、辰灯芯、碧玉草、虎鬚草、赤鬚、蓆草、古乙心。科名 屬于灯芯草的植物;入葯为灯芯草的莖髓。 産地 産于浙江、江苏、福建、陕西等省。品類本品与石龍岛(龍鬚)同形異物、龍鬚之莖緊小,其髓实,灯芯草则稍粗大,而髓松色白。性狀 为圓形綫狀,長達四五尺之莖髓(或作瓤),內外色白,無气味,性寒,無毒。  相似文献   

9.
海風藤     
本品名称未見文献详细介紹,陈存仁中国药学大辞典以“海瘋藤”为蕃椒的古籍別名,無具体記叙。本品虽不見文献记載,但为目前比較繁銷的品种之一,为通經络治風湿之药。根据由福建、浙江毗鄰处平陽一带采得的标本,經上海复旦大学生物系徐炳声教授初步鑑定,本品为胡椒科植物之一种。系攀援性落叶莖藤。莖圆柱形,略具縱棱,長可达数丈。叶阔卵形或卵状長椭圆形,先端尖,全緣,叶面深綠色,背面較淡,有叶柄,对生于微显膨脹的莖节上。开穗狀花,結球形漿果,其蔓藤供药用。  相似文献   

10.
續断     
俗名山蘿卜根根,为野生多年草本植物。春季由宿根長出方莖,高1—2尺,羽狀复叶对生,叶片卵圓形前端尖,叶边有鋸齿,花开叶間,白色带紫。根为紅黄色之長根,叢生于莖下即是續断。挖掘时間最好是农曆七、八月,挖来續断根即洗浄泥沙,切去須蘆和小尾,用带烟的微火燻干,使外呈黄色,內呈藍綠色,干后再切去兩头小的部份。每根約長3—5寸,按其長短綑为小把,以木箱裝紧。品質以粗壯性軟,內呈藍綠色为佳。  相似文献   

11.
地膚子的商品来源問題,經作者調查研究市售品是来自三种不相同的原植物的种子,以其外形相似而皆名“地膚子”。能否互相代替应用,頗值得研究;为此特介紹三种原植物情况,以供参考。(1) 地膚:藜科,地膚屬,一年生草本;各地田野自生。莖高4—5尺,分枝甚多,叶狹長披針形,先端尖,互生。夏日叶腋开淡紫帶綠色小花,無辦,有五萼片。花后結細实,內含黑色卵圓形种子一粒。子实供药用,名地膚子。其莖枝可作扫帚,故华北俗称“扫帚苗子”。本草綱目記載:地庸又名地葵、落帚、  相似文献   

12.
苦參     
本品为豆科(Leguminosae)植物苦參(Sophora flavescens Aiton)的乾燥根部。本植物分佈極廣,北自遼東、河北,南至廣東、雲南等省,均有分佈綎|主要產區为泰安、臨沂兩專區。[性狀] 原植物苦參為落葉亞灌木,全體被銹色絨毛,莖高達約1.0公尺,小枝綠色,具不規則縱溝~互生,奇  相似文献   

13.
<正> 天南星是河北省的大宗药材产品之一,主要产区为祁州(安国县),每年产量数千担。此药除滿足本省需要外,还可供应全国各地医疗应用。天南星古称“虎掌”(見本經),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塊(塊莖)扁圆似半夏而大,上面生芽数枚不等,鬚根生于芽的周圍段匆?長柄,如鷄爪狀。小叶为广披針形,边缘無鋸齿。茎叶綠色無斑紋。春季自叶间抽花莖,頂生肉穗花序,花單性,外有佛(?)苞包被。結果实如火蔴仁大,熟时呈白色。另有一种,  相似文献   

14.
土高丽参本品土名土参、紫人参、野人参,属馬齿莧科植物,为一年生直立草本,肉質多浆。根圓錐形,表面褐色或棕褐色,內肉白色。叶单叶互生,扁平,呈倒卵形或倒卵状长椭圓形,先端短尖或鈍圓,基部楔形,全緣,两面綠色,光滑,有短柄。圓錐花序生在茎端;花萼呈卵圓形;花瓣呈卵形或椭圓形,紫紅色。果实为蒴果,呈球形,成熟时呈灰褐色。6-7月开花,9-10月果熟。它生长于园边、蕪地、山麓等濕地,不择土壤,容易繁殖。其根供葯用,于7-10月間采掘地下根,洗净,去苗和鬢根,刮去表皮,蒸熟或晒干备用。性味:苦、微甘,溫。功能:补中益气。主治乏力疲劳,多尿,寒疝、腰痛等。  相似文献   

15.
金銀花     
本品為忍冬科植物金銀花(Lonicerajaponica Th(?) b.)的乾燥花冠。原植物為半?G纏繞灌木,經冬不凋,自生於山野,全株密生柔毛。葉對生,卵形或長圓狀卵形、先端尖,基部圓形。花梗常單一自葉腋生出,較葉柄稍長。苞片一對、葉状,小苞長僅子房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花冠長三至四厘米,筒狀,上部五裂,裂部與筒部等長,其中四裂瓣常合併,與另一瓣相對,反捲如唇形,外均具柔毛及腺毛;末成熟時白色,微有紫暈,花開二、三日後變黄色,故稱金銀花。花期六至七月,採集時宜即陰乾。(圖1)  相似文献   

16.
雞內金     
雞內金为普通家禽雞之胃內膜,俗称“雞肫皮”。在杀雞时自腹中取出雞肫——胃,用刀切开抖刷去其未經消化过的食物,將其里面一層有韌質而略帶襞皺之皮膜輕輕揭下;晒干即得。規格鑑别:雞內金呈角質或膠質狀,顏色黃亮(亦間有紅褐色或帶綠色者)、干燥、瓢大不粘雞毛者为佳,有縱縐或横皺紋。但商品中亦常有鴨肫皮混入,鸭肫皮多呈碟狀圓片形,外面顏色为暗綠色,內面灰褐或灰白色a肫皮色黃、片大而薄;鸭肫皮色綠、片厚而圓。較易辨認。此外;由于地区环境和鷄的飼料不同,我国北部各省所产的鷄內金質厚而重,江南产品質薄而  相似文献   

17.
<正> 大艾又名大楓艾,屬菊科,为多年生灌木狀草本植物。枝条具有丰富的纖維,莖、枝、叶、花都密生白色絨毛。單叶互生,叶片呈椭圓形或長披針形,边緣有鋸齿,叶脈網狀。头狀花序頂生聚为圓錐花叢,冠毛赤色柔軟。艾叶蒸餾而得白色粉狀結晶体叫艾粉,除药用外,又可作香料及工業原料。除供应国內需要外,每年尚有大量出口。广西以天峩和凌乐兩县出产較多,年产量約三百但左右,每担收購价550元。一般每亩可产6—8斤,費工少收益大,羣众很願意栽培。  相似文献   

18.
<正> “蒼耳草”是目前發掘出来的,治疗麻疯病有显著効果的,一种中葯。通过这一事例,再一次說明了祖国医葯学遺产是一个豐富的宝藏。同时亦再一次的証明了党的中医葯政策的正确和偉大。“蒼耳草”是一种野生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南昌郊区野生甚多)高1—2米,全株綠色,密生毛茸,在莖及叶柄下部有棕黑色的点狀及短桿狀的縱直花紋。叶互生,叶腋間分枝,叶柄長3—10厘米,叶心臟形呈三角狀,叶片有3—5浅裂,叶緣卷曲有不規則的波形齿牙,叶端尖銳,叶身長3—10厘米,寬3—8厘米;叶面有明显突出的叶脈三条;由基部分出,叶背綠色較葉正面略淡,但茸毛較叶正面为多。8—9月間开花,花为綠色  相似文献   

19.
<正> 金錢草別名:連錢草、遍地香、鈸兒草、遍地金錢(綱目拾遺)、透骨消(嶺南採葯录)、疳取草(日本)。本品系唇形科(Labiatae)、連錢草(Glechoma hederace(?) L.或Nepeta glechoma Bentn.及N.hederacea(L) Trev.)为多年生蔓草。春季自旧莖發苗,新枝直立,高約三、五寸。莖方形,叶圓、腎臟形,基部心形,边緣有鈍鋸齿,兩面均綠色,上部之叶較小,对生,具長叶柄,莖叶多少被疎毛。三、四月間,梢上叶腋开花,輪生,二至四朵,花冠唇形,淡紫或粉紅色,花瓣有紫色斑点。花后其莖横臥地面,匍匐延伸,長达丈余。莖与叶均带香气。(圖1) 赵学敏說:生郊野湿地,十月二月發苗,蔓生滿地,  相似文献   

20.
薛盟 《中国中药杂志》1959,5(9):458-459
<正> 浙江所产的白膠香,它的原植物屬于金缕梅科的楓香树(Liqudambar formosana),中国药学大辞典,列为漆树科,与实际有出入。该植物是一种自生山地的落叶乔木。树身高聳,可达15—20米,直徑0.5—1米左右,幼树栓皮表面呈灰褐色而平滑,老时变褐色,外皮显得很粗糙。叶互生,嫩叶多作五裂,基部掌狀,边緣有小鋸齿,叶片初为綠色,深秋时往往会转紅黄色而脫落。花單性,雌雄同株,雄花成总狀花序,无花萼及花冠,雌花为球形头狀花序,花梗細長。果实为莉果,外面密被多数毛刺,是由細長宿存的花柱和苞片愈合而成,成熟后呈暗褐色,采收亦供药用,称“路路通”(但一般多自幼树间采摘,故产量較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