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低血糖昏迷临床上易误诊为脑血管病而延误治疗,我院2005-01/2009-01共收治低血糖昏迷98例,其中误诊为脑血管病18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7例,女11例,年龄50~82岁。有糖尿病史16例,其中注射胰岛素5例,优降糖4例,服用消渴丸3例,根据广告在外购买中成药3例,服用格列齐特1例。另外,因口渴而怀疑有糖尿病自服格列吡嗪1例。误服降糖药1例。18例均急性起病,发病距就诊时间1~6h,浅昏迷14例,深昏迷2例,  相似文献   

2.
消渴丸是治疗糖尿病的常用药物,服用不当也会引起不良反应。介绍1例服用消渴丸致低血糖昏迷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64岁,因急性昏迷1h于2012年4月13日来诊,来诊时查体:体温(T)36.6℃,脉搏(P)96次/min,呼吸频率(RR)22次/min,血压(BP)130/75mmHg(1mmHg=0.133kPa),昏迷状态,面色苍白,呼吸略促,周身冷汗,两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mm,对光反射略迟钝,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哕音,心率(HR)96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无亢进,病理反射未引出,双下肢不肿。追问病史,患者既往有糖尿病史5年,以前服用二甲双胍治疗,效果不佳,近10d改为服用消渴丸,每次10粒,每日3次,血糖未监测。即刻测指血糖为1.9mmol/L。诊断为低血糖昏迷。立即予以50%葡萄糖60ml静脉推注,患者意识渐恢复,自诉无明显不适,静脉补充10%葡萄糖维持血糖治疗。  相似文献   

3.
低血糖误诊为脑血管病2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将我院2000/2007年收治的低血糖误诊为脑血管病22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15例,女7例,年龄55~96岁,平均76岁。其中21例为糖尿病患者,8例常年服用优降糖,5例常年服用消渴丸,4例常年服用二甲双胍、拜糖平、美吡达,2例皮下注射预混基因重组人胰岛素加罗格列酮口服,2例长期注射普通胰岛素加二甲双胍口服。  相似文献   

4.
对我院1999-05/2007—08低血糖意识障碍误诊为急性脑血管病11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9例,女2例,年龄70~83(平均78)岁。10例有糖尿病史,5例服用消渴丸,2例服用优降糖,3例使用胰岛素(其中1例用于尿毒症高血钾治疗),1例服“调降丸”。4例有脑血管病病史。本组中意识恍惚伴一侧肢体瘫痪者4例,昏迷7例。瘫痪肢体肌力0~Ⅰ级1例,Ⅱ~Ⅲ级3例,11例头颅CT检查7例阴性,4例为腔隙性脑梗死。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并低血糖昏迷误诊为脑血管意外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我院 1990~ 2 0 0 0年共收治糖尿病 5 84例 ,其中 35例 (6 % )发生低血糖昏迷 ,35例中有 2 0例误诊为脑血管意外 ,占 5 7%。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0例中 ,男 12例 ,女 8例 ;年龄5 3~ 72岁。 7例长期使用胰岛素治疗 ,13例口服降糖药物 ,其中用消渴丸、格列本脲 (优降糖 ) 10例。病程 2 3~ 12年。伴有原发性高血压 13例 ,心血管疾病 9例 ,糖尿病肾病 13例。既往有脑血管病史 7例。因服降糖药诱发低血糖者 13例 ,由口服药改为胰岛素注射而诱发低血糖昏迷者 7例。1 2 临床表现  2 0例均以意识障碍、失语为首发症…  相似文献   

6.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昏迷误诊为脑梗死1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2000-2006年共收治2型糖尿病低血糖昏迷68例,其中误诊为脑梗死12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均根据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诊断为2型糖尿病。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65~81(平均71.2)岁,病程5~12a。农村患者9例,城镇3例。口服格列本脲8例,消渴丸3例,格列齐特1例,其中格列本脲与消渴丸合用5例,格列本脲与其他降糖中成药合用3例;高血压史9例,  相似文献   

7.
老年低血糖昏迷误诊23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为主 ,老年人长期服用磺脲类药物 ,易发生低血糖症。近 4a来 ,我院共收治老年低血糖昏迷2 4例 ,仅 1例就诊后立刻确诊 ,其余 2 3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延误 ,现将资料整理作回顾性分析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男 17例 ,女 7例 ,年龄 6 1岁~ 79岁(6 8.13岁± 5 .43岁 )。全部为 型糖尿病 ,病史 10 a以上 18例 ,5~ 10 a4例 ,5 a以下 2例。合并冠心病 8例 ,全部病例口服优降糖、降糖灵、释糖平、消渴丸等药物。1.2 临床表现 患者均在昏迷后就诊 ,昏迷时间 2 0 min~ 5 h。表现为全身多汗、血压早…  相似文献   

8.
低血糖昏迷误诊为脑血管病2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娟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4):5814-5815
现将我院2003~2007-05救治的糖尿病并低血糖昏迷误诊为脑血管病26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1例,女15例,年龄60~77岁。糖尿病病程3 d~18个月,合并冠心病8例,脑血管病12例,其中3例为脑血管病偏瘫致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糖尿病肾病12例,其中氮质血症期3例。本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昏迷,其中伴有偏瘫8例,伴抽搐6例。1.2用药情况应用胰岛素6例,服用消渴丸8例,优降糖片12例。1.3诱发因素因食欲下降,进食量减少,未按时就餐10例,合并感染发热,导致进食量减少,用药剂量不减8例,合并胃肠功能紊乱,胃肠炎6例,肾功能不全3例,坚持服用降糖药不监…  相似文献   

9.
貌似急性脑血管病的低血糖反应6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将我院10a来貌似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低血糖反应60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男42例,女18例,年龄33~78(平均58)岁。首发症状;昏迷26例,反应迟钝等精神症状8例,偏瘫21例,抽搐3例,眩晕、视物双影2例。临床治愈57例,死亡3例。病因:糖尿病43例,其中既往确诊病例31例,常年服用消渴丸5例,服用中药索糖丸(后经化验主要成分为优降糖)6例,服用磺脲类或双胍类降糖药16例,注射胰岛素后未及时进食2例,个体诊所用胰岛素中和葡萄糖胰岛素过量2例;既往未确诊病例12例,胰岛嗜铬细胞瘤8例,反应性低血糖9例。  相似文献   

10.
现将我院1998-2004年收治的低血糖脑病18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10例,女8例,年龄64~76(平均70)岁。本组糖尿病病史16例,发病前均有服用降糖药物达美康、优降糖史,有冠心病10例,高血压病5例,既往有脑梗塞病史5例,发病前合并发热、感染4例。  相似文献   

11.
低血糖昏迷是临床急诊,近年来发病日趋增加,常常因误诊或不必要的过多检查,延误治疗,造成大脑不可逆损害。1990年1月至1998年1月,我院共收治各种药物原因引起的低血糖昏迷35例,现将临床资料作回顾分析,以提高警惕性。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5例患者,男性16例,女性19例,年龄45~78岁,其中60岁以上者31例。1.2病因35例患者中,2例因其它疾病误服降糖药,33例为糖尿病患者治疗期间,其中3例为胰岛素用量过大所致,其它引起低血糖的药物依次为甲苯磺丁脲(D860)8例,格列本脲(优降糖)7例,消渴丸4例,D860加苯乙双胍5例,消渴…  相似文献   

12.
低血糖症是一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血葡萄糖浓度过低所致的症候群。临床上以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和脑神经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以脑神经损害为突出表现者 ,易误诊为急性脑血管病。近10年来 ,本院急、门诊收治的被误诊为脑血管病的老年低血糖症32例。现作回顾性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17例 ,女15例。年龄55~88岁。有糖尿病史30例 ,伴高血压史15例 ,脑梗塞史10例 ,冠心病史8例 ,2例有肝硬化史。有糖尿病史患者中 ,服优降糖8例 ,格列齐特6例 ,消渴丸5例 ,优降糖和消渴丸合用5例 ,格列齐特和二甲双胍合用5例 ,优降糖和二甲双胍合用1例 ,…  相似文献   

13.
老年低血糖症误诊为脑卒中32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我院2001-06/2008-06收治的首诊被误诊为脑卒中的老年低血糖症32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19例,女13例,年龄55~83岁。有明确糖尿病史29例,伴有高血压病史11例,冠心病史8例,脑梗死病史4例;糖尿病患者中服消渴丸5例,优降糖3例,优降糖联合二甲双胍5例,格列吡嗪联合二甲双胍8例,格列喹酮联合二甲双胍4例,注射胰岛素4例;发病时饮食不正常6例,合并发热4例,急性胃肠炎3例。  相似文献   

14.
我院2004—12/2007—04诊治低血糖昏迷误诊为脑血管疾病18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男10例,女8例,年龄36~78(60±3.1)岁。入院病史均由随诊人员提供,其中有糖尿病史13例,无糖尿病病史5例,5例中2例因进食减少,2例患恶性肿瘤,1例患肺性脑病。  相似文献   

15.
误诊为脑血管病的药物性低血糖症1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低血糖症是一种多种原因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发生时血糖浓度可低于 2 .7mmol/ L ,由降糖药物引起的称为药物性低血糖。如以昏迷、精神症状、偏瘫或原有偏瘫加重表现者 ,容易误诊为脑血管病。现将我院 1989~ 1990年收治的 16例误诊为脑血管病的药物性低血糖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14例 ,女 2例 ,年龄在 6 1~ 74岁之间 ,其中糖尿病 3例 ,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 13例 ,清醒后肌力检查约 ~ 级与发病前一致 ,16例全部服用优降糖 ,6例同时加服降糖灵。优降糖使用量为 7.5~ 15 mg/ d不等。1.2 临床表现  16例中 13例糖…  相似文献   

16.
低血糖反应误诊为急性脑梗塞15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低血糖反应多发生心悸、晕厥、出冷汗等植物神经症状 ,如出现昏迷、精神症状及肢体活动障碍或原有偏瘫加重 ,容易误诊为急性脑血管病。现将我院 1 996年至今收治的误诊为急性脑梗塞的低血糖反应 1 5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9例 ,女 6例 ,年龄在 55~ 84岁之间 ,平均 68.5岁。有糖尿病史者 1 1例 ,服用达美康 1例 ,服用降糖灵 2例 ,服用优降糖 5例 ,同时服用优降糖和降糖灵 3例。有脑梗塞病史者 6例 ,4例遗留肢体轻偏瘫 ,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者 3例 ,急性支气管炎 2例 ,静脉应用胰岛素 2例。1 .2 临床表现 起病时…  相似文献   

17.
消渴丸是治疗糖尿病常用药物,随着老年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近年有关消渴丸致低血糖昏迷的报道日渐增多。我院1996~2005年共收治60岁以上老年糖尿病134例,27例发生低血糖,其中8例因服消渴丸所致,占29.6%。现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我科1998-01~2005-01共收治确诊为低血糖性脑病46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22例,女24例,年龄45~75(平均60)岁.有糖尿病史40例,均为2型糖尿病,病史1~15 a.口服降糖药物32例(口服优降糖14例,达美康10例,消渴丸8例),其中13例患脑梗死者长期口服小剂量肠溶阿斯匹林,6例患高血压病者长期口服倍他乐克,3例近日饮食减少而口服降糖药未减量.无糖尿病史8例,其中7例酒后发病.  相似文献   

19.
现将我科收治的低血糖性昏迷误诊17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12例,女5例,年龄18~70(平均44)岁。高血压病史9例,既往中风史5例,糖尿病史8例(其中4例间断服用二甲双胍、优降糖,另4例家属瞒报病史及发病前曾用胰岛素);13例有饮酒诱因,均已行洗胃、纳洛酮治疗;4例以急性脑血管病收住,13例以急性乙醇中毒收住。所有患者入院时均有多名陪护,且家属情绪激动,不配合医生检查。  相似文献   

20.
张泉  李伟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15):2947-2948
现将我院1999年至今低血糖症误诊为急性脑血管病11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男6例,女5例,年龄46~73(平均66.5)岁.2例否认有糖尿病病史,后根据WHO标准诊断为2型糖尿病.余9例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史0.5~10 a以上,所有病例在发生低血糖反应前均使用降糖药,其中1例服消渴丸,1例服优降糖,3例服达美康,2例服美吡达,2例使用诺和灵30R胰岛素.均误诊为急性脑血管病,误诊时间在24 h以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