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估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手术治疗26例不同类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采用锁定加压钢板进行内固定。结果26例均获随访,时间6~15个月,骨折均在6~12周愈合。桡骨轴向无短缩,钢板螺钉位置良好,无固定钉板松动、断钉及骨折再移位现象发生。按照改良McBride评分和纽约骨科医院腕关节评估标准:优14例,良9例,可3例。结论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满意,尤其对不稳定以及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者,能够牢固维持复位,有利于患肢早期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应用掌侧锁定加压钢板(LCP)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效果。方法对21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应用掌侧入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结果 21例术后均得到6~24个月随访,骨折愈合时间6~16个月。依据改良Mcbride腕关节功能评价标准:优良率90.47%(19/21)。均未发生感染、骨不连、钢板松动、腕管综合征、正中神经炎等并发症。结论掌侧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内固定坚强、并发症少、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掌侧入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02—2016-02间收治的43例桡骨远端不稳性骨折患者,均给予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手术均顺利完成,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4~8周复查X线片显示骨折愈合良好。随访6~18个月,未发生骨不连、钢板松动、腕管综合征、正中神经炎等并发症。依据Fernandez评分标准,腕关节功能优良率90.70%(39/43)。结论对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实施掌侧入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复位良好、内固定牢靠、并发症少,利于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及腕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手术失败的原因。方法采用普通T形钢板结合外固定支架(EF)固定桡骨远端骨折5例,锁定钢板(LCP)结合EF固定桡骨远端骨折4例。结果普通T形接骨板结合EF固定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有不同程度骨折再移位;锁定加压接骨板结合EF固定术后能维持骨折断端的稳定。结论精确的复位,牢靠的固定,早期正确的功能锻炼是影响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术后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应用切开复位加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40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加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平均随访8.2个月,经X线或CT等影像学复查,除1例延迟愈合外,其余均骨折复位良好,内固定稳定。依据Colles骨折复位后功能评价:优16例,良19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87.50%。全组无切口感染、骨髓炎、骨折不愈合,内固定松动、腕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微采用切开复位加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骨折,复位良好,内固定稳定,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27例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必要时植骨.结果 27例均获得随访,时间5~17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按照改良McBride腕关节功能评价标准评定疗效:优19例,良6例,可2例.结论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具有比普通钢板更好的力学稳定性,尤其对不稳定及骨质疏松患者,允许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体会,并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对48例桡骨远端不稳性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加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并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术后随访6~12个月,评价手术效果。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未发生切口感染,均康复出院。术后4~8周复查X线片,结果显示骨折全部愈合,复位良好,内固定稳定。对全部或者进行6~12个月随访,腕关节功能恢复:优24例,良17例,可5例,差2例,总优良率为96.25%。未发生钢板断裂、内固定松动、骨不连等并发症。结论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复位良好、内固定稳定牢固、并发症少,有利于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腕关节功能恢复理想。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掌侧T形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07—2018-01间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收治的42例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均实施掌侧T形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并发症。术后随访8~16个月,末次随访评价总有效率。结果 42例患者复查X线片显示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2. 9±1. 6)个月。桡骨远端关节面平整,掌倾角、尺偏角恢复至正常范围,桡骨轴向无短缩。随访期间未出现骨折再移位与固定钉板松动。末次随访,依据Gartland和Werley评分标准,本组治疗优良率为92. 86%(39/42)。结论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应用掌侧T形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固定牢靠,骨折愈合好,并发症少,治疗优良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11—2014-11采用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25例。根据患者骨折具体情况在桡骨远端掌侧置入合适的斜T形锁定加压钢板。结果所有患者均进行1年随访,骨折愈合良好,腕关节活动良好,骨折愈合时间为(9.2±1.8)周。术后1年掌倾角(12.68±3.80)°,尺偏角(20.58±4.31)°,桡骨高度(11.71±2.02)mm。术后1年掌倾角(t=17.298,P0.05)、尺偏角(t=10.056,P0.05)、桡骨高度(t=16.084,P0.05)较术前明显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掌侧入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效果明显,能够促进腕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掌侧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掌侧入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38例,术中切开腕管6例,植骨8例,术后加用石膏外固定4例.结果 38例术后均得到随访,时间6~24个月.骨折均愈合,时间6~16个月.按照Carland and Werley评分方法(Sarmiento改良)评价腕关节功能:优23例,良9例,可5例,差1例.切口浅表感染3例.结论 掌侧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具有固定牢靠,疗效肯定,并发症少,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术后疗效与切口的选择、骨折的分型、内固定的选择等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结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10-01—2012-05本院应用锁定加压钢板结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17例,骨折AO分型:B3型2例,C1型9例,C2型4例,C3型2例,随访内容包括影像学、腕关节的活动范围和并发症。结果 17例患者随访18~24个月,术后4~6周拔出克氏针,钢板拆除时间12~18个月,1例术后发生创伤性关节炎。按Gartland-werleg评分系统评分:优11例,良4例,可2例。结论对于桡骨远端骨折难以复位和复位后无法维持固定的不稳定骨折,锁定加压钢板结合克氏针是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27例。结果随访时间6~12个月,优15例,良8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85.18%。结论采用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牢固可靠、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腕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自统计2011-01—2013-12手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41例。按AO分类标准:B型23例,C型18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31例,切开复位外固定架固定10例。结果 41例全部获得随访,时间6~12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无感染、骨不连、钢板松动、腕管综合征等并发症。按Gartland-Werley功能评分标准:优22例,良15例,可4例,优良率为90.2%。结论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治疗不同类型的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合理的功能锻炼,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对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应用掌侧入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04—2018-04间开封东原康复医院收治的48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均实施掌侧入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8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12~28个月,平均16.50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15.16±3.20)周。未出现骨延迟愈合及骨不连、感染、内固定松动断裂、腕管综合征、正中神经损伤等其他并发症。术后12个月复查结果显示,掌倾角为(7.40°±1.70°),尺偏角为(18.80°±2.60°)。桡骨茎突高度为(11.20±2.76)mm。依据Sarmiento评价标准评定腕关节功能,本组优良率为91.67%。结论掌侧入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固定牢固、解剖复位理想、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风险小、腕关节功能恢复理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经掌侧入路斜T形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03—2019-01间安阳市第五人民医院采用经掌侧入路斜T形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40例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的资料。随访12个月,记录随访期间的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以及末次随访的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和疗效。结果骨折愈合时间为(9.98±2.80)周,未发生感染、骨不连、内固定物松动、正中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Dienst功能评估标准:优22例,良14例,可6例。优良率90.00%。结论经掌侧入路斜T形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复位及固定效果可靠、愈合时间短、并发症少,能早期开展功能锻炼,有利于腕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48例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结果 48例均获随访,时间6~12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4~10个月。无感染、肌腱断裂、螺钉松动、骨折再错位及骨不愈合等并发症。疗效评定按Gartland-Werley评分标准:优30例,良13例,可5例。结论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固定可靠,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能最大限度恢复腕关节功能,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应用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9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采用掌侧入路LCP内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平均随访12个月,按Dienst标准评定疗效:优27例,良9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2.31%.结论 LCP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固定可靠,允许早期功能锻炼,疗效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掌侧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6年9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23例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采用经前臂远端Henry切口入路掌侧LCP治疗。根据AO分型,A3型2例,B3型5例,C1型6例,C2型8例,C3型2例。按Dienst功能评价标准行术后患腕功能评分。结果 23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6个月,平均11个月。所有患者均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0周。按Dienst功能标准评价,优15例,良6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达91%。结论掌侧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具有固定牢固、并发症少、满意率高等优点,是一种较好的固定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内置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新型蝶形锁定加压钢板治疗AO—C型桡骨远端骨折疗效。方法2008年1月~2009年10月,AO—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52例,男20例,女32例,年龄37~62岁,平均49.7岁,经桡骨远端掌侧入路,予蝶形锁定加压钢板固定,钢板远端有9孔,且有各种方向,根据骨折块的位置,充分固定桡骨远端桡侧柱和中间柱。结果49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在术后12个月进行评分,按DASH上肢功能评定得分为(9.4±4.1)分。结论新型蝶形锁定加压钢板是治疗AO—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一种有效内固定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经桡掌侧入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背侧不稳定骨折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本院接收的60例桡骨远端背侧不稳定骨折患者展开研究,纳入对象均行经桡掌侧入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掌倾角和尺偏角改善情况。结果 60例患者术前掌倾角(5.1±1.9)°、尺偏角(6.6±1.5)°,手术后60例患者掌倾角(12.5±2.2)°、尺偏角(20.9±2.0)°,手术前、后两数据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结论经桡掌侧入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背侧不稳定骨折效果显著,可予临床中优先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