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峰  李云霞 《云南医药》2012,(2):217-218
产妇于临产期取平卧位时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HS)的约占50%,在椎管内麻醉下剖宫产术时发生率更高,低血压时产妇可能恶心呕吐甚至意识丧失。  相似文献   

2.
张菊雅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1):180+182-180,182
目的探讨剖宫产并发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6例剖宫产术中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临床资料。结果 26例剖宫产并发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均能得到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结论产妇在麻醉后取仰卧左倾30°的体位,可以有效预防并减少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剖腹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HS)的临床观察和预防方法。方法对本院136例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病例,就麻醉成功后发生时问、血压下降程度、对升压药的反应、体位变化等方面进行了临床分析。结论产妇在麻醉后取仰卧左倾15°30°的体位可以有效预防并减少(SHS)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HS)是由于妊娠晚期巨大的妊娠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导致回心血量减少而发生的临床综合征。随着剖宫产手术比例的升高,手术中发生SHS的比例也逐渐增加,严重者会影响产妇的身体健康甚至新生儿的生命安全。本文分析了SHS发生的病理基础、原因、可能发生的情况,并且分析了剖宫产术中SHS的易发因素,提出了剖宫产术中防治SHS的措施,以减少剖宫产术中SHS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多见于临产妇及腹腔巨大肿瘤患者。若纠治不及时或不恰当可能给患者带来严重后果甚至生命危险。传统观点主要是改变体位(身体左倾30°或右髋部垫高)和给升压药,但这些方法匀不能迅速有效。为寻求更好的纠治措施,我们对改变体位、双手托腹、推动产妇腹部改变子宫位置三种方法进行观察比较。1对象与方法 70例足月妊娠临产妇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术中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产妇分为3组:Ⅰ组24例,采取迅速改变产妇体位,身体左倾 30℃的方法; Ⅱ组28例,麻醉师采取双手伸至患者下腹部两侧将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体位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本院行剖宫产的18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及随机数字表法将18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n=90例)和观察组(n=9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仰卧位,观察组予以体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术中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HS)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SHS发生率为20.00%(18/90),观察组SHS发生率为4.44%(4/90);经χ2检验,观察组的SHS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行剖宫产的产妇中实施体位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是妊娠末期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使回心血量减少所致。表现为呼吸困难,血压下降,脉搏快而弱,并有头晕、恶心、出汗或一过性意识障碍等。继而导致子宫,胎盘血流量减少,胎儿宫内窘迫,如不及时处理。即可危及母子生命。1997年1月至1999年12月我院行剖宫产产妇612例,其中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45例,发生率为7.3%,经及时快速输液、吸氧等治疗,均转危为安。  相似文献   

8.
产妇仰卧于手术台时,偶可发生头晕、面色苍白、出汗、心率增快、血压下降等现象,将其转向左侧位后,症状可以立即消失,称这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此系产妇平卧位时巨大子宫压迫下腔静脉甚至腹主动脉,引起回心血量骤减,心排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防治处理措施,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行剖宫产的3708例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72例产妇发生剖宫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6%。统计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类型,并分析各并发症的发病原因和防治处理措施。结果172例剖宫产术后发生并发症产妇中,产后发热产妇96例,占比为55.8%;产后出血产妇30例,占比为17.4%;产后尿潴留产妇22例,占比为12.8%;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产妇17例,占比为9.9%;腹壁血肿产妇4例,占比为2.3%;术后副胎盘残留伴晚期产后出血产妇1例,占比为0.6%;术中取胎困难产妇2例,占比为1.2%。结论剖宫产术后主要的并发症包括产后发热、产后出血、产后尿潴留、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腹壁血肿、术后副胎盘残留、术中取胎困难等,通过临床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对剖宫产产妇的并发症进行防治处理,进而减少手术的并发症,提高医疗质量,从而减少产妇的痛苦。  相似文献   

10.
姬玲 《河北医药》2014,(5):791-792
近年来人们对于生育的要求在不断变化,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行剖宫产,他们认为剖宫产生育产妇所忍受的疼痛小,安全性高,生产时间短。阴道分娩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生理自然现象,但是自然分娩常伴随有剧烈的疼痛及各种因素导致的难产,造成产妇及婴儿有生命危险,因此这种分娩正在逐渐被剖宫产所取代[1,2]。剖宫产术中产妇仰卧位低血压是该分娩方式严重且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主要原因是在妊娠中晚期时巨大的腹腔内压力压迫腹腔内动脉导致机体反应性低血压,产妇表现为突然出现心悸、头晕、恶性呕吐、四肢厥冷、呼吸困难等低血压休克的征象[3]。当产妇有仰卧位改变为侧卧位时上述症状明显改善[4]。近年来临床为降低剖宫产术中产妇出现仰卧位低血压情况的发生,减少其对于母婴的损害,采取了多种方法。笔者研究在剖宫产患者中施行体位干预,研究其对降低产妇仰卧位低血压的影响,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产后出血的临床治疗和护理及其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产后出血是危及产妇健康甚至生命危险的产科严重的并发症,也是导致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产后出血发生快,因此,产后应注意加强观察,早期发现产后出血,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采取最  相似文献   

12.
雷开容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2):1546-1547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它不但影响产妇的健康,严重时甚至危及产妇的生命,是造成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我院1998~2003年共收治产妇1778例,发生产后出血216例,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0.1%,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产后抑郁症主要是指产妇在产褥期出现的与一般抑郁症基本相同的病症.其临床表现为悲伤、抑郁、烦躁易怒、哭泣等,严重者甚至产生轻生或杀害婴儿的倾向,后果不堪设想.既往传统的产后护理仅注重产妇的身体护理,而忽视了产妇的心理变化和心理需求,导致各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发生.产妇产后发生抑郁、烦躁等病症,不仅影响产妇自身健康,还会对婴儿的哺乳和成长带来不利影响,甚至会导致家庭和婚姻破裂,因此,产妇发生产后抑郁症时应积极治疗,加强护理干预,防止其继续发展成为产后精神病[1].作为临床医务工作者,应提高对产后抑郁症的认识和关注,加强预防和护理干预措施,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为产妇及婴儿的健康提供有力保障.一直以来,我院根据产妇产后抑郁症的不同表现,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产妇的临床症状,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可影响产妇健康,甚至危及产妇生命,居我国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我院自2001年1月至2002年12月共发生产后出血118例,现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正>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产妇24h内失血量超过500mL,是产科严重常见的并发症。它不仅影响产妇健康,甚至危及生命,我国孕产妇死亡中,其发生率约占分娩总数的2%~3%,其中80%发生在产后2h之内,居我国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1],因此,有效防止和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非常重要。本文就我院自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发生的60例产后出血的病因及防治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6.
产后出血为产妇重要死亡原因之一,在我国目前居首位,产妇一旦发生产后出血,预后较严重,故应特别重视做好防治。为此将我院10年来收治的产后出血病人的原因做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17.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2%~11%,目前仍然是我国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严重的产后出血常导致产妇子宫切除甚至死亡,因此及时有效地处理是减少因产后出血导致的子宫切除及降低产妇病死率的关键。近年来我国剖宫产率明显上升,术中大出血的发生率也相应增高。我院2006年1月-2008年6月采用改良B—Lynch压缩缝合术成功治疗剖宫产术产后大出血10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产后出血一直是产科最严重的并发症,来势凶猛,也是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剖官产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阴道分娩,剖宫产术中发生大出血往往发展迅速、凶猛,是危及产妇健康甚至生命的严重手术并发症。为挽救产妇生命而采取子宫切除术,对产妇精神及身体均造成极大的伤害。我院从2005年起应用宫腔填塞纱布条治疗剖宫产术中大出血24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深静脉栓塞等是骨科术后常见并发症,可导致病情加重,甚至造成死亡,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采取护理干预以减少其发生。我院对下肢骨折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目前,我国临床产科多采取仰卧位的分娩体位,尽管,仰卧位有利于医护人员监听胎儿心跳、内诊了解宫口扩张情况和胎方位,并且利于观察产程进展和接产~([1])。但这种体位会限制产妇骨盆可塑性,使骨盆相对狭窄,增大胎儿下降时的阻力,增加产妇的不适感和疼痛感,导致产程延长~([2-4])。有研究显示,分娩过程中采取自由体位可加速产程进展,减少医疗干预,且在分娩过程中转移产妇注意力,符合产妇的身心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