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炎的影像学特征。方法46例新生儿肺炎患儿的CT、胸X线平片以及临床资料。结果 X线检查主要表现为肺纹理异常、点状或片状密度增高影等,部分合并肺部或支气管充气征、局部肺不张等;CT主要表现为斑片状高密度影,病灶中心密度较周围密度明显增高,且边缘较为模糊,同时存在肺不张以及局限性肺气肿等。X线诊断准确率为67.4%,低于CT检查的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线平片与CT检查对新生儿肺炎具有一定的特异性表现,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可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谭春晖 《医药世界》2009,11(5):175-176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X线特征。方法:回顾分析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15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X线表现。结果:本组中8例表现肺野呈网格状改变;12例表现为肺透光下降,斑片样密度增高影并支气管充气征;6例表现肺野呈毛玻璃状改变,支气管充气征明显;3例表现为"白肺";并发肺出血2例。结论:双肺透光度降低,伴斑片密度增高影及支气管充气征是本病的典型X线表现。胸部X线检查是诊断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李毓安  郭光华  姜剑榕 《江西医药》2012,47(12):1108+1117
目的 通过分析79例新生儿肺炎肺部影像表现,提高对其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新生儿科2009年9月-2010年9月住院且资料完整的79例新生儿肺炎病例资料,分析其肺部影像表现.结果 新生儿肺炎主要影像表现:双肺纹理增粗,肺野透亮度减低,肺气肿,沿支气管分布小斑点,小斑片状影,融合性斑片状影及支气管充气征.结论 肺部X线检查是诊断新生儿肺炎的必要手段,对指导其诊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冷华 《中国实用医药》2013,8(17):112-113
目的总结新生儿肺炎的临床与X线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分析134例新生儿肺炎的临床和X线表现。结果本组病例中支气管肺炎87例(64.9%),大病灶肺炎28例(20.9%),大叶或节段性肺炎6例(4.5%),间质性肺炎13例(9.7%),临床表现典型而X线表现阴性5例(3.7%)。结论 X线检查是诊断新生儿肺炎的必要检查。及时准确的X线诊断是临床治疗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影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X线特征.方法:回顾分析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15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X线表现.结果:本组病例中8例表现肺野呈网格状改变;12例表现为肺透光下降,斑片样密度增高影并支气管充气征;6例表现肺野呈毛玻璃状改变,支气管充气征明显;3例表现为"白肺";并发肺出血2例.结论:双肺透光度降低.伴斑片密度增高影及支气管充气征是本病的典型X线表现.胸部X线检查是诊断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肺炎的X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分析新生儿肺炎X线征象,加深对本病的认识和了解。方法:对本院115例新生儿肺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肺纹理增强75例(56.5%);大病灶例10例(8.69%);限局性肺气肿5例(4.34%),心缘及横膈边缘模糊20例(15%),节段性肺炎5例(4.5%),小病灶即浅淡小絮片阴影5例(4.5%),气胸1例,临床表现典型而X线表现阴性5例(4.5%)。结论:及时准确的X线检查是诊断及治疗新生儿肺炎的必要检查及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薛壮 《中国医药指南》2012,(24):517-517
目的为了提供高质量的新生儿肺炎X线胸部影像照片。方法对86例新生儿肺炎X线胸部摄片投照体位和X线照射剂量进行改良。结果 86例新生儿肺部影像照片两肺野可以充分显示,双肺纹理明显清晰,肺野与肋骨对比度好,心影无不明显变型。新生儿肺炎早期DR片表现为双肺纹理增粗、模糊欠清晰,逐渐发展为肺纹理表现模糊小点状或斑片状浸润影,如果再继续沿双肺纹理扩散,就融合成云片状,肺段不张或局部肺气肿经常同时存在,也表现为支气管充气征,心缘、膈面模糊等征象。各种表现可同时存在,以其中一种为主要表现。结论通过对新生儿肺炎X线胸部摄片投照体位和X线照射剂量的改良,可为临床提供高质量的X线胸部影像照片,提供更有价值的影像学诊断报告,提高了新生儿肺炎的临床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总结肺底积液的X线表现,以提高对本病诊断的正确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经证实的28例肺底积液的X线表现。结果:肺底积液的主要X线表现有:假横膈征,心淹征,肺纹理截断征,变换体位流动征。结论:X线检查是诊断肺底积液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及其胸部并发症的X线影像特征,提高对本病早期诊断水平,减少误诊、漏诊。方法对本院新生儿科2009年1月至2013年8月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52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的X线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并发症分析。结果52例中,新生儿肺透明膜病Ⅰ级11例,Ⅱ级19例,Ⅲ级15例,Ⅳ级7例。发生并发症41例,有胸部X线影像征象的25例,其中肺炎15例,肺出血6例,气胸3例,胸腔积液2例。结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X线影像表现多种多样,发生并发症时,较难早期诊断,应紧密结合临床,合理使用数字化X线摄影DR、螺旋CT等检查,动态观察,能提高诊断准确性,减少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新生儿肺炎临床影像学特点以及X线平片影像的表现,进一步对疾病加深认识,明确临床诊断。方法回顾性的分析100例新生儿肺炎患者的主要临床影像学特点和X线平片影像的表现。结果此组患者中支气管肺炎48例,大病灶肺炎19例,间质性肺炎15例,大叶或节段性肺炎10例,吸入性肺炎5例,气胸3例(5%)。X线的影像呈多样性,一般以肺野透光度稍降低,肺纹理呈增多增密等为主要表现。结论新生儿体质脏器娇嫩且处于发育完善阶段,诊断要密切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尽可能减少接触有害辐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炎的X线征象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我院儿科成立以来,分析60例经临床证实的新生儿肺炎的临床表现及X线胸片。结果肺门影增大46例;肺纹理增强54例;局限性肺气肿20例;心缘和横膈改变9例;大病灶或节段性病灶7例;小病灶即浅淡小絮片阴影29例。讨论新生儿肺炎的X线表现具有多样性,肺纹理增强,局限性肺气肿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BAC)的X线、CT诊断,X线分型与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28例病理证实的BAC的影像学表现。结果:单纯结节或肿块型21例,肺炎实变型5例,弥漫型2例。单纯结节或肿块型可见空泡征、毛刺征、胸膜牵拉征、支气管征,血管聚束征;肺炎实变型呈边界不清斑片状毛玻璃样影;弥漫型呈弥散分布大小不等结节影。结论:BAC影像学表现多样化,应与肺炎、肺结核球、血行播散型肺结核、肺转移瘤、肺蛋白沉积症鉴别。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生儿气胸的高危因素,为预防新生儿气胸提供指导和依据。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5月我科未予以呼吸支持依据胸部X线及肺部CT明确诊断为新生儿气胸的60例患儿,及同期住院未发现气胸的4438例新生儿进行临床分析,对两组患儿分娩方式、合并疾病(湿肺、肺炎、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 24h内发病者36例占60%,2~7d发病者23例占38.3%,>7d发病者1例占1.67%;气胸发生于双侧者5例占8.33%,气胸发生于单侧者55例占91.67%,右侧38例占63.33%,左侧17例占28.33%;剖宫产、MAS、湿肺、肺炎4个因素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新生儿气胸多发生于早期新生儿,新生儿肺炎、MAS、湿肺、剖宫产、为气胸的高危因素,提示我们对早期新生儿有上述高危因素者应密切监护,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小儿肺炎的X线特点和诊断方法。方法选取2011~2012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肺炎小儿患者1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患儿的X线胸片以及血常规等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小儿肺炎X线的特点以及诊断的方法。结果患儿X线主要有肺纹理增粗,透亮度减低,局部出现大小不均匀的点状或者小斑片状阴影等表现,后期不仅有透亮度的变化,而且还可出现肺气肿和肺不张的影像学表现,肺门阴影增大,同时还可出现支气管充气征。结论肺炎作为儿科的常见疾病,在进行诊断时,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初步做出诊断,然后根据X线表现以及其它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但是患儿X线通常复杂多变,给肺炎的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儿科医生要加以注意,做出合理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肺炎150例X线平片影像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阐述新生儿肺炎(NP)的X线影像学表现,明确临床诊断。方法:分析新生儿常规摄片和床旁片的X线影像表现。结果:新生儿肺炎有吸入性肺炎、感染性肺炎,X线影像表现多样性,主要表现为肺纹理增多增密肺野透光度略降低或局限性增强,局限性小片状或小斑片状模糊影,沿支气管分布的小斑片状模糊影。结论:新生儿脏器娇嫩,且处于发育完善阶段,X线检查、诊断要密切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一次准确完成,尽可能减少接触有害辐射。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X线和CT诊断5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X线和CT影像学诊断的认识。方法选择临床确诊、X线平片表现典型和CT诊断59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者进行分析。结果胸片显示的网格状、颗粒状、两肺野透亮度减低和支气管充气征为本病典型征象。结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X线及CT征象具有一定特征,影像检查结合胎龄及出生史等对本病的诊断分级、发现并发症、预后及评估疗效具有极其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32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临床和X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分析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临床和X线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X线的早期诊断.方法对32例经临床和X线确诊为HMD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表现为两肺内、中带有细小颗粒状或网结状影;28例两肺野肺透亮度明显减低,呈毛玻璃样状改变,伴两肺内、中带有细小颗粒状或网结状影10例,以两下肺较明显;23例出现支气管充气征,多见于右下肺内带及左心影后,这是HMD典型的X线特征性表现;4例呈“白肺”改变;纵隔、心影及横膈轮廓模糊,但膈面位置正常.主要并发症为肺炎18例,肺出血7例,气胸2例,肺动脉高压3例.结论床边摄片是诊断HMD的主要方法;支气管充气征是HMD典型的X线特征性表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对新生儿湿肺X线分析,以提高对新生儿湿肺的X线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3年1月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新生儿湿肺22例的临床表现和X线改变.结果 新生儿湿肺病在新生儿出生后3~5h平片就可以出现特征性表现,以肺间质积液征和肺野透亮度减低为最常见表现.结论 新生儿出生后床边胸片对诊断湿肺病有重要意义;新生儿湿肺X线征象出现早、吸收快,对于有患病的高危因素足月新生儿应加强监护,可疑病例早期行胸部床边摄片并及时复查.  相似文献   

19.
张建云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6):2492-2492
目的:探讨X线检查方法对肺底积液诊断的价值与意义.方法:收集63例经临床确诊的肺底积液患者,对其X线检查方法及X线表现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肺底积液的主要X线表现有假横膈影抬高、“心淹征”、“液体半月征”、肺纹理至假膈影上方突然中断等.结论:X线检查是诊断肺底积液确切、有效、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X线胸片联合飞利浦多排螺旋CT检查对新生儿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2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均予以X线胸片联合飞利浦多排螺旋CT检查,分析X线胸片联合飞利浦多排螺旋CT检查的诊断结果及影像学图像。结果 20例患儿行X线胸片联合飞利浦多排螺旋CT检查诊断准确18例,诊断准确率为90.00%;误诊1例,误诊率为5.00%;待诊1例,待诊率为5.00%。检出大叶性肺炎2例,其中右中叶1例,左下叶1例,在治疗2周后复查均吸收;检出支气管肺炎6例,其中左下肺1例、右下肺2例、右上肺1例、右中肺1例、左上肺1例,在治疗2周后复查吸收4例, 4周后吸收2例;检出间质性肺炎5例,其中两下肺2例,左下肺1例,右下肺2例,在治疗2周后复查吸收3例, 4周后吸收1例, 8周后吸收1例;检出化脓性肺炎4例,其中右中肺1例,左下肺1例,左上肺1例,右上肺1例,在治疗4周后复查吸收2例, 8周后吸收2例;检出非典型性肺炎1例,在治疗2周后复查均吸收。结论 采用X线胸片联合飞利浦多排螺旋CT检查新生儿肺炎能够帮助临床医师明确患儿的病变位置及范围,值得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