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泻心法小议     
苏浩 《四川中医》2014,(4):29-30
通过研究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各医家对"泻心法"的认识,探讨"泻心法"理论的发展变化过程,更好的指导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2.
谈《伤寒论》泻心法的组方用药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泻心法是由仲景据《内经》理论首创于《伤寒论》。它将苦降辛通与寒热并用等药物配伍理论和气机升降与体质等学说融会于一炉,并以其疗效卓著而为后世医家广泛地应用予临床各科。因而,该法无论在理论上或实践上都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笔者就其组方用药特点方面谈管见如下。 1.泻心法首开苦降辛通法运用之先河所谓“泻心”,即指泻心下中焦脾胃之实邪。而泻心法是通过苦降辛通等作用,以  相似文献   

3.
清肝泻心消渴方治疗2型糖尿病46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我们自2000年以来,运用清肝泻心法治疗2型糖尿病4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泻心法小议     
泻心法是临床治疗脾胃病常用的方法,是仲景《伤寒论》之经典治法,其中所蕴藏的方义启发了无数后世医者,从中衍生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对泻心法的发展变化过程进行了研究.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张仲景治心病的学术思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世勋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6):1514-1515
张仲景在其《伤寒杂病论》中将心病分为“胸痹”“真心痛”“心悸”等病证,其内容包含着丰富的治心病的学术思想。文章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张仲景治心病的温补心阳法、温通心阳法、清心安神法、养心安神法、和解安神法、补脾益心法、温中宁心法、疏肝通阳法、温肾宁心法、补肾泻心法、阴阳并补法、化饮行气法共十二法,充分体现了张仲景治心病的辨证论治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6.
龙胆泻肝汤创自李东坦,具有泻肝胆实火,清三焦湿热之功。其泻中有补,清中有养,既能泻肝火,清湿热,又能养阴血。《凡溪心法》有小儿“肝常有余”之说。本方既可泻肝之实又不伤小儿娇嫩之脏腑,应用于儿科十分合拍。笔者用其治疗多种小儿疾病获得良效,现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探讨口苦的中医药治疗,总结以清肝泻心法治疗口苦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就仲景泻心法内涵、诸泻心汤理法依据及"痞证"病机进行探讨。通过梳理《伤寒杂病论》与《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相似条文引用关系,对比《伤寒杂病论》相关条文及以方测证,探索泻心法立法依据及"痞证"病机,认为泻心法是仲景依据五脏补泻法、五脏生克关系及结合病家"脉证",就心火炽盛而设立的治疗法则;诸泻心汤是仲景根据"心"与"心下"生理关系及病家体质从泻心汤化裁出治疗"痞证"的方剂,"痞证"病机与心、脾二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梅维伦主任从医四十余年,对内、妇科疾病的调治颇多心法,兹就其运用痛泻要方的经验介绍于后。 1 郁结阻胸,发越涌吐“郁结在胸,其治当发,发者吐也。”故临床对肥盛之躯,壮实之体,复有情志所系,气湿痰浊碍于胸上者,与痛泻要方,吐而越之,每获卓效。如1972年仲春曾治张姓妇,年四十余,素体偏盛,多有情志系扰。因口角,情  相似文献   

10.
清肝泻心法治疗2型糖尿病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跃康 《四川中医》2006,24(3):57-57
目的:探索2型糖尿病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用清肝泻心法治疗2型糖尿病30例。结果:显效18例(占60%),有效10例(占33%),无效2例(占7%),总有效率93%。结论:采用中医清肝泻心法治疗2型糖尿病肝胆实热型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泻心法是洪子云老师临证常用治法之一。特别是在肠胃肝胆疾病中,使用频率很高,范围很广,效果很好。下面就洪老师对这一治法的学术见解及临证运用经验,试作初步整理。由于整理者水平所限,且随师机会不多,难免挂一漏万,阅者鉴之。  相似文献   

12.
以叶天士为源,吴瑭为流,系统归纳和总结吴瑭《温病条辨》中8首半夏泻心汤类方对叶天士泻心法的继承和发展,通过分析吴瑭变通运用半夏泻心汤的手法及规律,发现吴瑭继承了叶氏苦寒泄肝、辛热通胃的新颖理论,扩展了"辛开苦降"法的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13.
龙胆泻肝汤临证举隅朱延胜武威地区人民医院(733000)主题词龙胆泻肝汤/治疗应用龙胆泻肝汤出自《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由龙胆草、柴胡、黄芩、栀子、生地、木通、车前子、泽泻、当归、甘草组成。具有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之功效。笔者以此方为主,治疗多...  相似文献   

14.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应用仲景泻心汤方证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临证指南医案》记录了清代医家叶天士临床诊疗经验,由其门人华岫云等依据叶氏临证医案整理编撰而成。其辑录运用经方医案数量可观,反映了叶天士的医学思想和思路方法,具有鲜明的学术特点。对《临证指南医案》中明确提出泻心汤方名,或药物组成确为仲景泻心汤,或虽未明确方名,但明确提出泻心法,且方症具备的案例有22例进行分析,归纳叶天士对仲景泻心汤的临床应用,对继承和发挥张仲景思想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泄泻从痰论治举隅曹民爱(江西省永新县中医院343400)关键词泄泻,中医药治疗泄泻一病,习以从湿论治,然因痰致泻者,前贤亦不乏其述,自《医学入门》始有痰泻之名,《会约医镜》指出:“痰凝气滞,食积水停,皆令人泄。”有关痰泻的治疗,《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  相似文献   

16.
姜磊 《江苏中医药》2009,41(4):48-48
李新民教授对儿科疾病的治疗,经验丰富,心法独到。笔者在侍诊期问亲历导师治疗小儿腹泻,收效显著,兹介绍验案3则如下: 1脾虚泻 陈某,男,7个月。2007年6月13日就诊。  相似文献   

17.
陈雪功 《光明中医》1998,13(3):10-11
张景岳温补心法浅论陈雪功安徽中医学院(230038)主题词温补中医药疗法@张景岳张景岳为明代温补派大师,其温补理论及其方药运用心法在现今多系统慢性杂病的论治中仍有重要价值。景岳临证温补运用集中体现在《景岳全书》中,涉及临床各科疾病,自成体系,内容极其...  相似文献   

18.
清肝泻心滋阴润燥法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清肝泻心法、滋阴润燥法及两法合用对2型糖尿病的影响,分别评价其对胰岛素抵抗的疗效的差异.方法:100例病人随机分为上述3组及西药达美康对照组,上述3组均以达美康作为基础治疗,每组各25例,疗程均为4周,4组均测服药前后的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AI).结果:(1) 联合中药治疗组的降糖、提高IAI显著(P<0.01),但清肝泻心、滋阴润燥法组的效果更显著(P<0.001).(2) 清肝泻心、滋阴润燥法的改善胰岛素抵抗的疗效优于其它方法.结论:清肝泻心、滋阴润燥法治疗2型糖尿病可能通过降低高胰岛素血症、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的胰外作用途径,达到减轻外周胰岛素抵抗,从而降低血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易水学派张元素对中医药物学贡献巨大,其对诸多药物性味、功效及应用有独到见解。对金元之前主要本草对防风之记载及张元素现存书籍的整理,发现张元素把防风功效归纳为"其用主治诸风及去湿也",在"主治心法"中提到防风有祛风、解表、祛湿化痰、泻热之作用。从方剂配伍使用中可以看出,张元素使用防风主要用于"治诸风",次用于泻肺实,而在胜湿止痛方面几乎没有应用。  相似文献   

20.
手足心汗出,临床常以阴虚、血虚、气虚辨证治疗,鲜有以心经火热、迫汗外泄,予泻心法论治的记述。然余临床曾遇4例经养阴、益气、补血等法治疗未效的患者,其中男1例,女3例。病程最短6年,最长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