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最新研究表明,在近百种有助长寿的技艺中,书画对于长寿的帮助最大。有人曾对明清两朝的皇帝、高僧和著名书画家的寿命做了统计,得出这样的结论:皇帝平均寿命不到40岁,高僧平均寿命不到66岁,书画家平均寿命80岁。有人还曾对东汉至清末的152位书法家的寿命进行统计,结果显示他们的平均寿命高达78岁。  相似文献   

2.
秦文军 《健康生活》2013,(7):34-34,38
古人云:寿从笔端来。确实,在古今中外的书画家中,寿星可谓多多。如被誉为初唐"四大书家"中的欧阳询寿至84岁,明代的文徵明89岁,清代的梁同书92岁等等。而在现代的书画家中,长寿者更是举不胜举,如现代书家孙墨佛寿至104岁、画家朱屺瞻104岁、书家苏局仙110岁、书画家王康乐100岁等等。这是什么原因?研究者认为:这是因为书画是一种集肢体和全身力气于笔端的活动,与打太极拳有异曲同功之效。当然,对于一些长寿书画家,他们也会结合一些其它的养生方  相似文献   

3.
书画与健康     
书法与绘画是人类身心健康的“补药”。画家、书法家大多长寿,这个事实很有说服力。如唐代欧阳询活了85岁,柳公权88岁;明代文征明90岁;现代书画家齐白石97岁;当代书法家上海的苏局仙、北京的孙墨佛都寿逾百岁……苏局仙先生102岁时,人们向他请教养生之道,他说:“唯书画而已。”  相似文献   

4.
<正>古人云:善书画者多长寿。此话绝非虚言。资料记载,唐代书法家虞世南寿高86岁、明代大书画家文征明寿高90岁等。至于近现代的长寿书画家更是数不胜数,百岁开外的也不乏其人,如孙墨佛、朱屺蟾、苏局仙、晏济元、王康乐等。山东省青岛市的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研究会理事、著名百岁  相似文献   

5.
书法绘画艺术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瑰宝。书画家们也是众寿星中的“团体冠军”。书画家长寿,可以从历代书画家的寿命记载中得到证明:唐代欧阳询、虞世南、柳公权都活到80多岁,颜真卿被杀害时已76岁;明代的文征明90岁,文嘉、董其昌都高寿80岁以上;清代的“四王”平均84岁。现代书画家中,80已属“小弟弟”,年愈90者大有人在,如黄宾虹、何香凝、齐白石、林散之、肖娴等;百岁开外的也不乏其人,如孙墨佛、苏局仙、冯钢百、朱屺蟾……意大利画家米开朗基罗88岁那年,还设计了圣玛丽大教堂。美国工人伯利曼74岁退休后,81岁学画,举办了20多次个人画展,1…  相似文献   

6.
古人云:寿从笔端来。确实,在古今中外的书画家中,寿星可谓多多。如被誉为唐初"四大书家"之一的欧阳询寿至84岁,明代的文徵明89岁,清代的梁同书92岁等。而在现代的书画家中,长寿者更是举不胜举,如现代书家孙墨佛寿至100岁、画家朱屺瞻104岁、书家苏局仙110岁、书画家王康乐100岁等。这是什么原因?研究者认为:这是因为书画是一种集肢体和全身力气于笔端的活动,与打太极拳有异曲同功之效。当然,在一些长寿书画家中,除了书画,他们也会结合一些其他的养生方法,沈阳画家晏少翔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  相似文献   

7.
《长寿》1994,(1)
古往今来,卓有成就的书画家往往是长寿者,特别是在书法上有大造诣者,更是长寿者居多。例如:唐代的大书法家柳公权活了88岁,欧阳洵活了85岁,颜真卿虽然只活了76岁,但不属自然和疾病死亡(为卿叛军杀害),近代现代的著名书法家于右任、沈尹默等都活了80多  相似文献   

8.
书法绘画艺术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历来有“书画人长寿之说”。唐代的欧阳洵85岁,柳公权88岁,明代的文征明90岁,当代的郭沫若86岁,齐白石97岁还能挥笔书画,力犹壮年。 今日健在的书画寿星很多,如:百岁老人苏局仙写的“无情岁月去  相似文献   

9.
戴汉文 《现代养生》2014,(19):41-41
自古至今,勤于书画而获长寿的人,可谓数不胜数。若问书画家的长寿奥秘,无非是每日写写画画,持之以恒。人的生命是生理与精神相互依存的反映。生理与精神能得到很好协调,是人健康长寿的重要条件,而书画活动能使人达到这一境地。书画是一种在纸上进行的气功和太极拳。因为在习字作画前,首先需要排除杂念,意守丹田。  相似文献   

10.
寿从笔中来,讲的是读书、写字、绘画、写作,可以促进人长寿。 记得儿时练毛笔字,老师要求坐要腰直,紧握笔,横要平,竖要直等要领。老师常从学生身后走过,不时突然去在学生手中正在写字的毛笔,如毛笔被夺下,说明你握笔无力,写的字也肯定无劲。看似寸毫,重似千斤,可见写字绘画不但要有技巧,还要有体力。久之,体力通过绘画写字而得到锻炼,健康寿命也随锻炼而自然延长。据史料记载,历史上的名书画家不乏长寿者,如欧阳询活到84岁,虞世南89岁,包世臣80岁,沈君默88岁,翁方纲85岁,文征明89岁。近代齐白石活到93岁;朱德元帅虽为军人,但酷爱书法诗词,活到92岁;国民党元老何香凝革命一生而又喜书画,活到95岁;上海百岁老人苏局仙参加全国书法大赛而得奖,被评为全国有名的健康老人。 宋代三苏在文学上给后人留下了丰厚的精神财富。苏辙的第  相似文献   

11.
我家里有幅“华厦历代名贴”挂历。其上或劲拔、或飘逸、或朴厚、或艳媚的书法作品,成为我每日工作之余观赏研习的艺术珍品。在长期的学习、钻研中,我发现,卓有成就的书画家往往是长寿者。有大造诣者也以长寿居多。唐欧阳询活了85岁,颜真卿活了76岁(为叛军所杀),柳公权活了88岁,清郑燮活了74岁。“人活七十  相似文献   

12.
现代生活中,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把练习书法作为自己晚年生活中的"健身功课"和"消闲良方"。写字是一项养生延寿的运动。喜好书法者长寿,这已是一个通例。历代著名书法家中,长寿者多:唐代欧阳询活到85岁,虞世南81岁,柳公权88岁,五代杨凝式82岁,明代文征明90岁,董其昌82岁,近代书画家齐白石97岁……这些长寿书法家都有一个共同的体会:书法可以练字,健身,颐养精神。正因如此,他们毕身挥毫书写,寒暑不辍,把练习书法当作"健身功课",甚至将长寿的秘诀,归纳为5个字:  相似文献   

13.
人们都渴望长寿,但更重要的是要健康地长寿,而不是单纯年龄的增长.要活出质量,活出精彩!那么.人的寿命到底该有多少岁?根据一些动物生长发育所需时间与其寿命的关系,推测人类的寿命应该在120~170岁之间,这意味着只要是人,从庶民到名人都享有同等长寿的权利。  相似文献   

14.
马柯 《长寿》2008,(11)
联合国人口基金会最新发布的《2007年世界人口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中国香港男子平均寿命高达79.2岁,女子平均寿命可高达85.1岁,男女人均寿命居世界前列。本期《长寿》杂志封面美丽的图景就是香港。  相似文献   

15.
自古以来人们就有一种偏见,认为知识分子伤神费脑,必不能长寿。果真如此吗?请看下列事实。有人对十六世纪欧美400名著名学者、400名一般读书人和普通人的寿命进行了考查,发现著名学者的平均寿命为66岁,其中发明家平均活97岁,数学家平均活76岁;一般读书人平均寿命为66.7岁;普通人的平均寿命则小得多。再看看我国的情况:《辞海》中标有生卒年月的唐初至清末600名知识分子的平均寿命为66.4岁(其中书画家的寿命最长),大大超过了当时一般人的平均(到二十世纪初期人类的平均寿命也才50岁左右)。  相似文献   

16.
健康长寿是人类梦寐以求的愿望,多年来各国专家、学者对长寿之道的探索与研究表明,下列诸因素对人的寿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性别与长寿 妇女的死亡率在各年龄阶段都比男子低,过了65岁,才接近于男子。故女子比男子的平均寿命大约要长8年。在长寿之国爱尔兰,男性人均寿命为73.4岁,女性却达79.3岁,平均寿命居世界之首的日本,男子超过75岁,而女子已超过81岁。  相似文献   

17.
正大约一个世纪以前,世界人均寿命仅为31岁,今天人类比以前活得更长寿更健康.特别是在一些国家,如日本、冰岛和意大利,男女平均寿命已超过80岁。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和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以及吸烟人群整体减少和更好的生活条件,人类整体寿命大幅增长,世界上一些长寿之乡的人均寿命增加了20岁,百岁老人也不罕见。长寿与基因有关,但对世界长寿之乡的调查发现,对寿命影响更  相似文献   

18.
书法绘画艺术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古今书画家中有许多人是寿星。唐代欧阳询、柳公权都高寿80多,颜真卿被杀时已76岁;明代的文征明90岁;清代的 “四王”平均84岁;现代书画家中,年逾九十者大有人在,如齐白石、何香凝、林散之等,百岁开外的也不乏其人,如孙墨佛、苏局仙……有人曾将明清两代的帝王、高僧、名书画家作了比较:书画家平均寿命80岁,高僧66岁,帝王不足40岁。由此说  相似文献   

19.
根据科学家们的研究预测,人类的自然寿命极限应在120—150岁,但实际上大多数人的寿命在90岁以下。怎样才能使寿命达到自然极限呢?科学家们带着这个问题,对衰老的形成和怎样延缓衰老,进行了潜心的研究和不懈的探索。 移植长寿基因 生物学家认为生命的生存期取决于遗传基因。换言之,长寿者体内有一种特殊基因并产生特殊物质,使机体具有非凡的抵抗疾病和延缓衰老进程的能力,这也就是科学家们长期寻觅而不得的“长寿基因”与“长寿物质”。科学家的设想,如果能从老寿  相似文献   

20.
什么样的年龄才算长寿呢?从生物学角度来说,达到生物寿命极限的90%可以算作长寿。从社会学角度来说,超过平均寿命20%~25%也可以算作长寿。根据人体细胞传代次数,人类的平均寿命极限大约为110岁~125岁,而我国目前的平均寿命只有69岁。然而,人类长寿,决非幻想。科学家们经过不懈的追求与探索,发现长寿也绝非遥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